如何在家庭中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如何在家庭中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一位小學語文教師提問學生"雪融化了是什麼?"一位學生回答:"雪化了是雲。"另一位學生說:"雪融化了是彩虹。"還有學生說:"雪融化了是春天。"老師說:"都錯!答案是水。"老師是從理性思維的角度來看待問題,但學生的回答非常有想象力,不應該全部否定。學校教育如果過於強調考試為目標的固定答案的學習,將不利於創造力的發展。但很多學校已經意識到傳統教育的弊端,不斷進行教學改革。

一些家長萬分無奈地感慨:“我家孩子已經上初中了,我也已經與這樣的教育鬥爭7年了。從開始的憤怒、無法忍受、給老師寫紙條提意見,到現在的默默教育孩子先適應再生存、再發展。作為家長,也只能這樣了。”

創造力的培養有多種途徑,學校的、社會的,當然作為幼兒教育的主要場所——家庭,則是創造力培養的搖籃。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創造力的培養肩負著重要的使命。當我們無奈於學校教育的不可控時,更應該加大家庭教育的主觀能動性。不要讓孩子變成只會做作業的機器。

如何在家庭中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一)營造有利於孩子創造力發展的心理環境,培養創造性人格‍


1、善待好奇心

善待好奇心,孩子對周圍環境和事物大多充滿新鮮和好奇。他們從環境中積極活動,運用各種感官,探索事物思考問題,積累經驗發展能力。孩子的好奇心也可能驅使他們做出許多冒險的、愚蠢的或破壞性的事情,在你開口批評孩子之前先肯定孩子的好奇心,然後告訴他錯在哪裡,再找一個合適的途徑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切忌一棒子打死,因孩子調皮限制孩子的行動。鼓勵孩子樂於探究和培養孩子的責任心與自控並不矛盾,家長要善於把事情一分為二,把握好原則性與靈活性的平衡。

2、鼓勵與眾不同的想象和做法

鼓勵與眾不同的想法和做法,哪怕在成人看來是錯誤的難以理解的。孩子在紙上塗了黑黑的一塊,說是房子,家長評價:“什麼呀,這哪像房子,明明是個黑墨團。"孩子用藍筆畫了個太陽,媽媽說:“錯了,太陽應該是紅的。"孩子把浴巾披在身上做蝴蝶,奶奶叫:“哎呀,你把浴巾拖在地上弄髒了。”家長從自己的角度,按自己的思維考慮問題,是無法理解和欣賞孩子的想像的,創意得不到賞識,自然會減少。所以家長在評價孩子的“傑作”之前先問問孩子,他的作品是什麼,為什麼這樣做。當孩子告訴你黑墨團是夜裡看見的房子,藍太陽是躲在海里的太陽,你還會說他是錯誤的嗎?對孩子的繪畫、手工等藝術作品,不應要求一定要像,要一筆一畫工工整整,而是要鼓勵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怎麼想的就怎麼畫。畫出新意來,就更值得誇獎。表揚孩子的創意時,也不要誇大其辭,只需要客觀地描述出它的特點,對此表示接受和肯定,還可以鼓勵孩子再換別的花樣。

3、鼓勵提問

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應強調怎樣主動尋找問題的“一般”以外的答案,強調思維活動的靈活和知識的遷移。對於孩子新穎獨特的想法,家長要給予特別的讚賞,哪怕想法很幼稚甚至錯了,也要先肯定其創新精神,再耐心地告訴他錯在哪裡,引導孩子學會有目的、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問題。

鼓勵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把問題變成可以研究的課題。孩子能提出問題,是創新的第一步。因此,家長在幼兒用一連串的“為什麼”纏住你不放的時候,不要粗暴地打斷:“煩死了,一邊玩去!”或敷衍孩子的刨根問底:“等你長大就知道了。”耐心地回答孩子的問題,別嘲笑孩子的問題愚不可及。其實兒童獨特的邏輯對成年人的創造性思維是有極大的啟發意義的。家長不妨享受和充分利用這樣的時刻,一來和孩子交流,從童真中獲得樂趣,另一方面學習換個角度思考問題。

如何在家庭中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二)提供豐富的教育資源


父母不僅要為孩子的身體健康成長提供合理的營養,還要為兒童提供一定的玩具和生活空間,為孩子創造豐富多彩的家庭生活,如看電影、參觀博物館、閱讀、體育鍛煉、旅遊等等。

1、營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圍,創建家庭思考環境

在一個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圍中,家庭是“學習化”家庭,環境應是“思考性”環境。這樣的家庭中,父母與孩子應是雙向學習的。試想,一對墨守成規地的父母如何去教育孩子要有創造力,如何能去欣賞和保護孩子的創造火花呢?反之,如果你是一位在於孩子玩耍中,想出各種新玩法的父親,或者你是一位善於利用周邊的事物創造美的環境的母親,你是一個在工作生活中具有創新精神的人,那麼至少,你的孩子會在你的身上感受到創造是一件快樂的事,是一件有趣的事,並樂意去創造。

2、減少限制,給孩子多一些自由空間

不要把一切都替孩子安排好,要留給孩子思考的空間。有思考的空間,才有機會去創造。現在我們的條件好了,一個孩子往往有很多人在關注,容易出現看得太死、管的太多的問題。“這太危險”、“這太髒了”、“你自己來太慢太麻煩,我來做吧”。那麼,孩子就在你劃定的一個小範圍內活動,他不需要動腦筋,不需要探索,不需要嘗試,因為他要想的你都替他想好了,他要做的你也替他做好了。

給孩子發明和創造的空間。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們給孩子增加了大量的學業壓力,留給孩子自己的時間太少了。每天各種輔導班、興趣班、各科的作業題佔據了孩子的時間,也佔據了他們的大腦。在無形中,擠壓了孩子們為創造而思考的時間。

3、提供各種活動豐富孩子的知識和經驗

豐富的知識經驗和一定水平的智力是創造力發展的基本條件。家長可通過各種活動,豐富孩子的生活,開擴孩子的視野,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觀賞各種樹木花卉,區分它們的異同,瞭解植物與環境的關係;看看動物的不同形態,分辨它們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採集種子,捕捉昆蟲,製作標本;仰望藍天上變幻多端、漂亮浮動的白雲;欣賞日出東方的朝霞、夕陽西下的美景…… 另外,還應向孩子提供適合他們身心年齡特點的讀物和視聽材料,

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去參觀各種博物館,藝術展覽,科技展會等,還可以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

孩子心甘情願參與的活動會使他們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有助於激發孩子強烈的學習動機和創造慾望。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和參與活動的能力對孩子的性格塑造也極有好處。但一定注意不能是家長強制孩子去的參加各種活動,否則不情願的負面情緒會影響孩子的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