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飛蝗在南亞安營紮寨,離中國一步之遙,會遷入中國嗎?

敏兒聽見


入侵南亞的蝗蟲雖然多達三千六百億隻,但是大家儘管放心,沒有一隻蝗蟲可以從南亞飛進我國,更沒有一隻非洲蝗蟲可以禍害我國的莊稼。

源自非洲的蝗蟲災害雖然非常可怕,一天就可以吃掉數萬人的糧食,致使多個非洲國家農業癱瘓,但蟲子就是蟲子,它們並不會使用工具。人類和動物最初的區別就是,人類的祖先學會了使用工具,學會用工具彌補種族的天生缺陷,但其他動物不會,比如非洲蝗蟲。人和蝗蟲都畏懼寒冷,聰明的人類會穿衣服來抵禦寒冷,而傻傻的蝗蟲就不行。

非洲蝗災看似浩浩蕩蕩,人類抓不盡,毒藥殺不絕,充分體現了大自然的威力。可是一物降一物,大自然孕育的蝗蟲還是要敗在大自然的手下。蝗蟲必然要敗給低溫,非洲蝗蟲永遠不可能越過寒冷的喜馬拉雅山脈。

:遮天蔽日的蝗蟲難以抗衡無處不在的冷空氣

初中物理曾經這樣教過,海拔每上升一百米,氣溫就會下降零點六攝氏度。越高的地方就越為寒冷,這也是部分高山的峰頂都是白雪,而山腰卻是綠樹的自然科學原因。喜馬拉雅山脈自然也要遵循這一自然規律,它也非常的冷。

喜馬拉雅山脈平均高度六千米,這就意味著山上比山腳冷三十六攝氏度。以目前二月氣溫來看,喜馬拉雅山上的平均溫度在零度以下,這是一個蝗蟲絕對無法越過的溫度。此外,喜馬拉雅山脈長達三千多公里,蝗蟲群也很難繞過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給我國製造了天然的屏障,我國不怕非洲蝗蟲。

除非蝗蟲學會了穿衣服,否則它們根本就過不來。

:寒冷的喜馬拉雅山脈不是蝗蟲可以染指的

除去地理優勢之外,遠道而來的非洲蝗蟲其實已經非常累了,而且它們的壽命最多也不過一百多天,對我國的威脅非常小。

目前來看,非洲蝗蟲災害確實需要警惕,但是它們能帶來的威脅其實並不多。

況且,蝗蟲本身就是一種怕冷的昆蟲,而天氣時越往北越寒冷。例如在巴基斯坦,蝗蟲就曾避開氣溫較低的省份,飛向較為溫暖的地方。即便沒有喜馬拉雅山脈,蝗蟲的天性也不讓它們一路向寒冷的北方飛行。

最後,非洲蝗蟲的危害確實比較大,但是長期治理蝗災的我國也不是吃素的。

我國精通各種生物防止方法,甚至曾經運輸十幾萬鴨子來治理蝗蟲,一隻鴨子一天就能吃一百多隻蝗蟲。為了避免蝗蟲不夠吃,部分地區甚至禁止向蝗蟲群噴灑殺蟲劑。我國的運輸能力是非常強的,即便有零零散散的蝗蟲入境,直接運雞運鴨就好了。

而且,除去防治之外,我國還有針對性的在容易遭受蝗災的地區,種植蝗蟲不吃的農作物,以降低蝗蟲災害的影響。

我國在治蟲上的能力還是非常突出的,零零散散越境的蝗蟲不足為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