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不隔愛 他們讓特殊群體不“邊緣”

信息時報訊(記者 奚慧穎 通訊員 陳毅恩 梁如 張峻)新冠疫情時期,人人居家隔離。但是平日容易被社會遺忘、現在更需要幫助的獨居老人、殘疾人士、邊緣青少年、流浪乞討人員……等特殊群體怎麼辦呢?連日來,廣州市越秀區不少地區和單位牽掛著這些特殊群體的冷暖安危,紛紛用不同的方式伸出援手,確保他們身體平安、心理健康,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

他們問候邊緣青少年“大家近況如何?”

共青團越秀區委聯合群防共治力量的主力軍——“越秀青年地帶流花站”,積極為廣大青少年群體及其家庭提供專題線上服務。

春節復工第一週,該站社工即採取線上辦公模式,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聯繫邊緣青少年、閒散青少年、不良行為青少年、服刑人員子女等重點青少年群體,引導其重視新型冠狀病毒危害,提高個人防疫能力,並及時緩解該群體及其家庭因疫情而產生的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截至2月16日已累計服務青少年222人次。

在居家防疫的關鍵時間段裡,站點社工林姑娘通過在群裡發送“大家近況如何,在群裡報一下”的問候,瞭解由重點青少年群體組建的一個籃球隊隊員近況。群裡隊員們紛紛以輕鬆的方式進行回應“肥了唄”、“都110多斤了”、“家人平安百毒不侵”,社工表示“都是好消息,大家記得繼續待在家裡。”

群裡有一隊員小文表示天天打球,經過了解,小文都是在村裡的籃球場一人練球,場地空曠,感染風險較低。社工也對其進行叮囑“不要聚集打球,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小文回應“嗯,知道了!謝謝姐姐提醒!”

他們幫精神障礙患者購買米麵肉菜

六榕街迅速組建“青年戰疫突擊隊”,通過電訪、上門摸查、微信等方式深入瞭解居民情況,提醒防護事項,並重點關注精神障礙患者、低保低收家庭等重點服務對象的生活近況,關注特殊家庭的健康。

30多歲的重度精神殘障人士小張,獨自居住,青年團員社工在節前已送上米、面等新春暖心禮包,在春節期間與他保持電話聯繫,關注他的生活近況,提供飲食烹調建議及提醒疫情預防措施,如要外出必須戴上口罩等。2月9日,青年團員更是協助購買肉菜上門送給小張,緩解其外出購物的困難。

他們安撫殘康人士情緒勸導其不外出

大塘街社工服務站積極配合市社工協會開通紅棉熱線,社工每兩日主動通過電話、微信等形式,對社區內低保低收困難家庭、三無孤寡獨居長者和社區殘疾康復人士進行輪訪,瞭解和回應他們在疫情防控期間具體的困難和需要。

有轄區居民通過紅棉熱線反映殘康人士不聽家屬勸告、執意外出的情況,社工遂利用專業技巧對殘康人士進行情緒安撫,成功勸導他們不再外出。同時,社工們還及時跟進社區居委會轉介的居家隔離人員及獨居長者情況,在瞭解到他們購買生活用品的需求後,黨員社工也及時為居家隔離人員和社區獨居長者購買生活必需品和食物乾糧。

他們為流浪乞討人員派口罩、測體溫

越秀區民政局多次會同街道和有關部門開展重點區域聯合整治防控行動,嚴防流浪乞討群體疫情感染事件。為流浪乞討人員派口罩、測體溫、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及就醫指引,對長期滯留者建檔立冊。

截至2月15日,已累計勸導、指引流浪乞討人員2170人次,派發口罩273個,派發宣傳單300份。巡查中發現了一名體溫異常流浪乞討人員,即迅速聯繫所在街道工作人員送往醫院,經檢測排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後又救助其返回鄉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