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中的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仙河镇

在这场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有这样一群普通人为了护卫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亮剑”。他们快速反应、积极行动;他们严阵以待、精细防控;他们提前谋划、及早部署;他们团结一致,共克时艰,他们的名字叫做“仙河镇”。

战“疫”中的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仙河镇

1月22日抽调业务骨干成立专班,调度辖区企业、村居和网格进行摸排,24小时完成辖区第一次敏感人群摸排,及时与敏感人群深入沟通、严格落实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措施,与此同时,防疫物资一批一批运往仙河,东营港第一集中隔离点准备就位。

1月24日在除夕夜悄然到来时,镇域全面消毒、活禽交易市场及活禽屠宰经营门店全部关停,人员密集处防范疫情大力宣传、分发口罩,敏感人群监测台账不断更新。以往的除夕夜,值班人员总会按照传统点燃一支长长的鞭炮,而今年,他们没有人会注意到大厅外挂起的火红灯笼。

战“疫”中的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仙河镇

1月25日大年初一,顾不上吃“五更夜”水饺的综合协调组和疫情防治组成员全部到位,挨家挨户敲响敏感人群的家门,详细了解其涉武汉信息、身体状况,建立健康档案。与此同时,各社区、网格继续摸排,涉鄂人员台账持续更新。此时的他们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还很无知,只知道疫情当前,他们必须得严格遵守上级要求,认真执行每一道命令。

1月26日正月初二,疫情陡然升温,全镇科级干部、各社区党支部书记、各村居包靠干部停止休假,迅速回到工作岗位,连夜讨论安排全面摸排工作,同时各村居、小区全部设置劝导点,所有镇域入口全部设置体温监测点。这天的党政联席会议上,无一人缺席。这本应该是个互道过年好的日子,他们却忙的连句“好”都没能送给同事。

1月27日初三早六时,当赶了一夜工的印刷厂经理邵静蓬头垢面的将3万份深入摸排表搬到值班室时,各社区党支部书记和主任已经在等候领取。全员恢复上班,所有人没有任何迟疑的领了自己的任务直接投入工作。这天,滨港路监测口人手不够,还是三班倒,寒风中一站就是8小时;这天,食堂师傅还没回来,大家吃的还是仓库里为应急常备的泡面;这天,平均年龄已过60岁的楼栋长们挨家挨户的摸排统计。下午四点,四个村全部摸排完成,社区摸排完成70%,外围商铺、背街小巷、棚户区摸排完成60%,当一摞一摞字迹清晰、记录明确、整齐条例的近18000余份摸排表搬到专班时,他们每一个人都发自内心的自豪。

1月28日初四,镇域第二次全面摸排完成,138名涉湖北(已返回)人员《一人一表》全部建成,97名涉湖北(未返回)人员《一户一档》全部完成,敏感人员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全部落实,日常体温监测正常进行,全镇的疫情防范宣传持续深入。这天,食堂师傅回来了,他们终于吃上了热饭热菜,虽不及家中为春节准备的年货丰盛,却因尽心尽力为疫情防控而吃的格外有滋有味。

战“疫”中的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仙河镇

搭建返程人员监控责任机制,设计市外返回人员登记系统,率先完成市外旅居人员摸排;精准施策、多形式对接,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举行支持湖北疫情防控捐款活动,以实际行动驰援湖北;三大采油厂主动完成职工市外人员摸排,集中抽调人员到一线检查点参与全镇疫情防控值守;驻镇各部门单位、企业和银行,以多种慰问活动主动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在继续,仙河一直在继续。

这是一种“所有人都自觉团结在一起”的凝聚力;这是一种“所有人心往一处使,只为平安与健康”的不约而同的行为自觉;这是一种“只要平安顺遂,我们做什么都可以”的默契与奉献。在这里,有一股力量凝聚起了这群可爱的人,这股力量就是仙河精神,若组织需要,他们一直都在;若群众需要,他们一直都在;只要需要,他们就在。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孙川 通讯员 李平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