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去春来】广西台:防控战中的记者背影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广西广播电视台员工始终奋战在宣传报道第一线,第一时间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引导公众科学防控,播撒爱与希望的力量,为广西坚决打赢防控疫情阻击战提供了坚强的舆论保障,涌现出一个个感人故事。

逆行担当,冲在抗疫宣传报道第一线

  1月24日,大年三十,新闻频道社会采访部主管蓝桂强值完春节前的最后一班岗后,便赶回桂平老家与家人团聚。团圆饭还没开吃,他就接到频道领导的紧急电话:“明天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有采访任务,需要进入隔离病区探访……”第四医院是南宁市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蓝桂强意识到这条报道的分量和奔赴采访现场的危险,顾不及多想,他匆匆扒了几口年夜饭,便匆忙与家人告别,立即踏上了当晚回南宁的最后一趟动车。在路上,蓝桂强联系上了早已写好请战书、时刻在南宁待命的本部门湖北籍记者陈志豪。初一一大早,两人来到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在采访知情同意书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成为广西最早一批进入新冠肺炎隔离区医院采访的记者。按要求采取防护措施后,他们在半污染区采访拍摄了4个多小时,记录下了一线医护人员忘我工作的身影和抗击疫情的铮铮誓言,拍摄下了医护人员为武汉来邕的尹先生一家送上生日祝福的珍贵画面。


【疫去春来】广西台:防控战中的记者背影

  新闻频道社会采访部出镜记者游芸的孩子才1岁,疫情来临后,她是频道最早请缨参加抗疫报道的记者。在广西首批援鄂抗疫医疗队的出征现场,她在现场报道中记录下了太多的感动:医科大一附院需要25个人援鄂抗疫,却有800多位医生报名参战;每个医生都拖了大大小小的行李箱,但是里面却少有私人物品,很大一部分都装满了援鄂的物资和药品;出征的每一个医生都从容坚定,充满着骄傲和荣光。当游芸采访到一个孩子赶着来给父亲送毛衣,父亲对孩子说:“爸爸去打怪兽了,那边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需要爸爸的帮助。”初为人母的刘芸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泪水,她戴着口罩,噙着泪花,哽咽着做完整场采访,然后目送英雄们奔赴武汉。


【疫去春来】广西台:防控战中的记者背影

记者游芸在广西首批援鄂抗疫医疗队的出征现场出镜

  综合广播记者彭龙的战“疫”工作是从大年初二开始的,那天一大早他接到南宁市全面设立环邕检查站对进城车辆进行管控的线索,便立即赶往安吉站现场采访。疫情肆虐,妻子知道这个时候外采危机四伏,但也理解彭龙的职责,便默默的包了个红包作为平安符塞给彭龙。基层社区、市环卫站、公交车站、疾控中心、疫情定点筛查医院市二医院的发热门诊、疑似病例收治医院五象医院、负责转运确诊病例及疑似病例的120急救中心转运站……危险时刻存在,但彭龙来不及多想,多占有一手素材的职业习惯使他尽可能地深入接触采访对象,与采访对象多聊一些时间。作为记者彭龙无所畏惧,但是作为父亲他却总是担心自己的女儿。每天完成采访报道任务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彭龙就是对自己的衣物、物品进行仔仔细细的消杀,然后有意识地克制自己尽量不要和家人,尤其是和1岁半的女儿亲密接触。


【疫去春来】广西台:防控战中的记者背影

记者彭龙在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发热门诊采访

  1月30日上午,新闻中心重点新闻采访部记者梁家鸿接到首列广西社会各界捐赠果蔬物资支援湖北抗击疫情直达冷链专列发车报道任务后,便和同事们火速整理无人机等摄录装备。为保障新闻按时传回,他们还调用了卫星车。虽然做到了“全副武装”,但这次报道比大家想象更为艰难。由于广西捐助的爱心物资越来越多,发车时间一再推迟,原定17点钟卫星回传的计划无法实现,随着《广西新闻》18点30分开播时间的临近,后方编辑的催促电话接连不断。现场记者协同分工,一边拍摄画面、采访人物、核实数据、撰写稿件,一边马上编辑好画面。虽是春寒料峭,但每一个人都是满头大汗,衣衫湿透……终于,6点15分,高亢的发车汽笛拉响,最后一个现场画面和信息捕捉完成。当卫星车完成最后一个画面的回传时,时间已经逼近18点30分。这之后,广西共开行了4班支援湖北果蔬专列,每一次报道都是如此紧张。但让梁家鸿骄傲的是,他们的报道每次都被央视《新闻联播》等新闻栏目采用,向全国人民展示了广西社会各界对湖北人民的深情厚谊。

【疫去春来】广西台:防控战中的记者背影

记者梁家鸿和团队进行专列报道

拼尽全力,确保抗疫重大新闻安全首播

  朱秋萱是《广西新闻》栏目的制片人,自疫情发生以来,由于信息的不确定性,每天《广西新闻》播出版面都需要随时调整。为保障安全播出,她和栏目组伙伴开始了走钢丝般惊心动魄的工作。在这个女同志占到70%、获得过“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的团队里,由于人手紧张,有的同事从1月份起就连续上班,身心俱疲却依然咬牙坚持;有的人爱人是赴鄂抗疫的医生,既要面对播出的压力,更要独立照顾幼小的孩子。大家在戴着口罩的情况下,每天的声音要高8个分贝工作,常常喉咙嘶哑,累到瘫软。

  2月8日18点05分,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知,《广西新闻》当晚务必播出有关做好返岗复工后疫情防控工作的4号令。栏目组立即决定当晚节目超时到最大极限。但是时间到了18点15分,4号令仍未签发。怎么办?什么时候签发?留多长版面?如何确保超时版面内节目安全播出?所有人都焦灼万分。18点19分,未最终定稿的4号令传到节目组。将近5分钟的文稿,当班播音员许菲来不及看一遍就开始配音,凭借扎实的业务功底一气呵成。18点25分,4号令审定版传到节目组,有5处需要修改,编辑播音员紧密配合,立即修改确定精确长度。待调整好当晚版面,朱秋萱冲上直播线,距离节目开播只有45秒!直播准点开启,4号令仍在以秒为计算单位进行最后的字幕合成制作。所有人拼尽全力,最终在18点53分29秒,4号令以最新消息赶上最后一条报道播出。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领导评价:“广西台今晚是用生死时速,确保了4号令首发。”

  陆倩是综合广播《新闻时刻早高峰》的值班编辑, 自抗“疫”战斗打响以来,她和团队伙伴们日夜颠倒、通宵熬夜已成为常态。“刚刚收到的疫情通报已经编好,马上给主持人插播。”“记者的录音成品已经上单”,这是她和同事们之间最频繁的对话。“从打印机上拿走稿子,飞快地冲进直播间”,这是导播间里最常见的一幕。在这段特殊的时间里,综合广播每一位坚守在后方的编辑随时待命争分夺秒,只为通过精心编排,将疫情信息、防控知识、各级各部门采取的措施准确及时地传递出去。

  2月10日21:30:,陆倩接到前方记者传来的信息:“今晚10点,南宁市针对医院、集中隔离点等疫情防控重点区域的周边进行喷洒消杀……。”她立即跟值班总监申请,将原定在早高峰播出的一条稿件撤下,换上这条最新的录音报道。接下来便是紧张的忙碌:配合前方记者查找资料,稿件送审、在线编辑、制作完成,报道完成时已经是凌晨2点多……仅仅休息了3个多小时,陆倩就告别了还在熟睡的孩子,6:30准时来到导播间准备各项播出工作。7:30,《雾炮车出动!南宁多城区开始第一波消杀》这条冒着热气的消息在《新闻时刻早高峰》播出。

刷新纪录,8小时制作播出高品质抗疫原创歌曲MV

  2月4日早上8点半钟 ,广西卫视总监颜兵接到台领导传达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一个紧急指令:“迅速集结卫视做音乐MV的团队,收集新闻报道资料素材,在中午前编辑完成歌曲《平安归来》的MV制作!”


【疫去春来】广西台:防控战中的记者背影

广西卫视团队赶制《平安归来》MV

  音乐MV制作周期从策划、踩点、拍摄、剪辑、包装到上线播出,至少也要一周时间。要在半天完成制作,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疫情就是命令,9点钟,广西卫视迅速完成了制作团队人员的组建。颜兵总监拟定MV编辑主线思路,总导演陈文新一边设计MV架构,一边到新闻中心机房精选镜头素材,抽调的四组骨干编导分批串编精选的新闻素材,包装字幕和画面。为保证片子质量,临时派出的骨干摄像匆匆赶往第二批广西赴鄂抗疫医疗队出征现场,通过近拍、随车拍、航拍等多机位多视角拍摄,记录下出征仪式上宣誓时的铮铮誓言以及离别现场的动人场景。12点40分,全片完成。13点,如期送宣传部领导审看。

  根据各方提出的修改意见,当天下午,主创团队立即联系歌手和录音棚,拍摄演唱画面。主唱广西青年歌手于添琪在演唱过程中忘情投入,忍不住泪流满面,这一镜头成为MV的催人泪点。17点,整个MV开始线上合成剪辑。18点,修改版完成制作并再次送审获得通过。

  19点40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出品、广西台承制的抗疫原创歌曲《平安归来》在广西卫视播出。广西卫视官方微号同步推送。广西战“疫”第一首歌《平安归来》MV的制作播出,创下了广西卫视制作高品质MV上线播出的新记录,播出后出后收到广大观众的大量留言好评,学习强国平台、央视频很快就向全国观众推送了这首MV,它不仅是向奋战在疫情第一线的工作者们的深情致敬,更是为广大干部群众坚决打赢防控疫情阻击战传递了必胜的信念与无穷的力量。

【疫去春来】广西台:防控战中的记者背影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