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人口大國,為啥印度向全球出口大米,而中國卻滿世界買大米?

我們可以發現印度每年會出口大量的糧食,我們的國力要比印度強得多,為什麼每年還要進口大量的糧食呢?這內在的原因是什麼?難道是我們國家的農業實力不如印度嗎?其實完全不是這樣的。


都是人口大國,為啥印度向全球出口大米,而中國卻滿世界買大米?

印度大量出口糧食的原因是貧窮

印度的實力遠遠落後於我國,印度的人均GDP只有中國的四分之一,大約為2500美元(中國大約為人均1萬美元)。印度的可耕地面積在中國之上,但是中國的農業機械化和化工工業的優勢抵消了印度的耕地面積優勢。根據世界糧農組織的調查,印度的人口飢餓指數是世界最高的地區,超過三分之二的印度人生活在飢餓陰影之下。


都是人口大國,為啥印度向全球出口大米,而中國卻滿世界買大米?

印度人之所以大量的出口糧食主要原因是印度人實在太過貧窮,不得不出口糧食來換取自己的生活日用品,這也是一個惡性循環,導致印度人飢寒交迫,說實話,印度的經濟和社會體制實在沒什麼吹的。直到今天,印度也沒有建立基本的公共衛生醫療體系。印度也沒有實現全民的基本溫飽。實際上,印度的外匯非常緊張,一次突發的危機足以擊垮印度的金融體系。

都是人口大國,為啥印度向全球出口大米,而中國卻滿世界買大米?

印度將精力放在軍事上

老話說,高調做事,低調做人。印度人卻是外交上十分的高調,自己的事情卻做得非常差勁。我國每年進口6000萬噸大豆,印度其實也非常需要這些農產品。當然這種量級的進口是虛弱的印度無法承受的。可印度政府卻把精力放在軍事鬥爭上,世界上最為昂貴的陣風戰鬥機印度軍隊一下進口了36架。西歐國家的各種新銳武備印度都是敞開來購買的,破舊的戈爾什科夫號航母印度前後花費了上百億美元(包含米格29艦載機)。

都是人口大國,為啥印度向全球出口大米,而中國卻滿世界買大米?

印度在南亞當然是巨無霸的存在,這也是尼赫魯有聲有色大國夢的基礎,可是與中美等世界強國相比,印度人實在是太差勁了。印度人願意進口數百億美元的軍火,卻放任數億印度人生活在飢餓之中。我國就完全相反了,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麥生產國,穀物和農產品產量驚人,可是我們依然在大規模的進口農產品,甚至有人驚呼中國買空了世界上的農產品。我國一直把米袋子,菜籃子放在重要位置。縱觀華夏五千年,炎黃子孫從來沒有擁有這麼豐富的食物過。

都是人口大國,為啥印度向全球出口大米,而中國卻滿世界買大米?

我國確實大量的進口農產品,可這建立在我國雄厚的綜合國力之上,其實進口農產品的花費與我國充沛的財力相比只是九牛一毛。印度人在內心是害怕和嫉妒我們的,我國人民的勤勞為世界人民展現了一個經濟奇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