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离开了上海,你们在上海待了多久?什么感觉?

用户3196975007401955


在上海生活近20年了,给我最大的感觉上海是有颜色但少温情的城市。

上海的光鲜亮丽,高楼大厦,不雄伟但非常精致。上海应该说整体素质比较高,守序有理,上海的工作环境应该是国内非常良好的沃土。只要你努力都能生存,生活下去。大家都按照规矩做事,目标和方式,步骤都比较清晰,适合年轻人。

上海不激情,有规则是好事,但人变得保守,所以上海的创业环境不是很理想,很少出现非常突出的创业公司,更多的追求是好的工作,稳定的工作,完善的社保,再有一本户口本。

上海也不温情,大家做事循规蹈矩,有自己的界限,一切规矩做事,不是不好,但不会伸手去做自己份外的事情,不热情吧,不要说楼里的人,就是对面二三年下来也不认识,这个就是大家所认为的上海人的小气,不大气。不麻烦别人,也不想别人麻烦。

人会有习惯,也会趋众,在这样的环境下,你也会慢慢变成了上海人,规矩有理而少温情。


上海居住证及落户解读


我上个月来上海,穷的叮当响,负债累累,刚到火车站附近,看见了体育彩票,就买了一注超级大乐透,在我绝望无助的时候,老天爷帮我一下从穷鬼升到富豪,我买的彩票居然中了一等奖,我高兴的三天没睡觉。我把欠的几十万还了,还有八百多万,这些天我游山玩水,住最好的酒店,把上海的著名景点游了个遍,换了新款苹果手机,顺便到宝马4s店提了一台五系,然后高高兴兴的开回了老家,回家以后又买了三套房,最近在张罗一家酒店,正在装修中,马上就可以开业了。感觉来上海没有白来,一夜之间我就达到了人生巅峰。


魅力研习社532


我是2015年底,逃离上海拥抱南京。


在上海也呆的时间不长,仔细算来也就2年半吧。


我呆过很多城市、青岛、北京、上海、南京……但是上海给人的感觉不太一样。


尤其是上海阿姨,论战斗力,在全国一定名列前茅。


某超市开业当天,愣是被上海阿姨逛出了年货市场的感觉。


鲍鱼、龙虾、大闸蟹、名牌包包爱马仕、分分钟给你搬空。


结果这个超市,开业半天就被买到暂停营业。


《奇葩大会》上,有选手曾说上海阿姨出场自带BGM,简直比乔峰出场那段背景乐还更有辨识度。虽然吴侬软语的温婉是最好的伪装,但一句包含720度转音的“哦哟”出口,对方就该知道:大事不妙了……


“哦呦,拉稀自觉点多特好伐?”(垃圾自觉点扔掉好吗?)

"哦呦,好狗伐挡道好伐?”

“哦呦,脑子瓦特了……”


但是说实话,要是没有上海阿姨,上海的垃圾分类还真没这么顺利。


也有人说,上海阿姨是站在相亲鄙视链顶端的王者。


因为上海阿姨基本都实现了财务自由,她们挑起女婿来,那是条件是相当高了。


但是也别担心,一旦她们喜欢上的人呢,那基本就是送车送房,还免费给你带孩子。


我为啥对上海阿姨印象这么好,因为我在上海呆的那两年,邻居就是上海阿姨。


这个阿姨别提多热心,后来跟我熟了,经常跑来问我手机的问题(因为儿女不在身边)。后来我胃病犯了,一直吃不下东西,在外面吃馆子就吐。后来,阿姨知道了,硬是让我在她家吃了半年的饭。


每顿必不可少的会有一个大肉,像虾啊,猪蹄啊,红烧肉啊,她总做给我吃。


我经常怀念上海,我想,主要还是怀念那个阿姨吧。


白妞瘦姐


我是2000年来到上海的,快20了但是我还记得,我第一次来的情景,做公交车到外滩那里,走了好远才到,那天没有开宾馆,就在外滩做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到了他的工地,因为上班手受伤,我们去了菜场,用了五百块钱,包了一个摊位菜,从刚刚开始什么都不会,什么都没有,就慢慢自己琢磨,让自己的生意一天好过一天,车子从60的自行车,一部一部的换,现在车子不是太好,但是从以前的买2手,换成一手了。从孩子那么小,到现在小的都快大学毕业了。我卖菜从来不会弄虚作假,好的就是好的,隔夜的就是隔夜的,从来不会以次充好的卖给别人。所以生意做的还好,现在房子买好了,虽然不是在上海,也知足了,现在我还在做,我真的感谢这个地方,让我养大了孩子,也认识了好多人,她们虽然有的害我,有的帮过我,但是我还是很开心的,认识了他们,我的每一位朋友。还有上海人,不是他们说的,那么不好相处。我卖菜十几年,她们对我都很好的,就是现在看见她们 她们都很热情的和我聊天。我觉得很好,靠自己的能力赚钱,虽然累但是真的好骄傲,养大了孩子,也养大了他的孩子,还有他的家,还有他的出轨的女人。哈哈哈哈,知足了。


为未来而奋斗活出自我


2016年4月6号,抵达蓄谋已久的上海,转眼间三年半过去了,有些事就像在昨天。

20多个小时的火车,到达上海闵行,看见地铁路线图,一脸懵逼的我,不知何去何从。

下了火车跟着地图走,看见一号线和火车一条进口通道,不赶进,犹豫半天问了工作人员才进去,瞬间好怕怕.......

一开始找工作就被人骗了1000元,身上就剩几百元,一天一顿饭,被逼无奈之下进入房产行业,因为面试的经理说,可以帮我解决吃住问题,便没有犹豫。

在房产一年半,让我学到的不仅仅是销售知识,还有对上海这个梦寐以求的大都市的一点点认识,我感觉我的人生提升了一个高度……

感谢那个骗我钱的人,你一定程度上成就了我,谢谢。

现在越来越喜欢这个喧闹嘈杂的大都市,在不断的学习中,认知的提升中,能力的加强中,我慢慢接近我的理想状态。

记得当初来上海,幻想着,遍地都是机会,我一定会飞黄腾达,出人头地,站在金字塔顶端,用自己的拥有的,帮助更多的人。

这三年来无数次想放弃,无数次被人坑,套路,嘲笑,他们的打压居然让我愈发奋进,愈发努力,不知不觉中我感觉自己在不断充实,不断强大,以至于我比当时一起入行的人,进步的更快,升职也更快,以至于带领团队,在别人没有业绩我业绩不断,开了别人开不了的单,已经成为事实,他们依然不相信,背后说我,走了狗屎运,这就是我。

一直在别人的嘲笑,打压,套路,无助中,走过,坚持,回头看,虽然惨不忍睹,但前面确是如此耀眼,致使我我无法停下脚步。

虽然,几度想离开,这个让我烦恼、心累的、伤心的地方,但曾经嘲笑我,看不起我,恶语中伤我的人、言语,时而浮现在我的眼前,回荡在我的耳边,所以,我选择继续坚持。

我不会输的,我一定不会。

相信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一定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前提,需要努力坚持,走过一段孤独、寂静、无助,看不见阳光的岁月,坚持走过来,不忘初衷,你就是笑到最后的那个人,迎接你的就是光辉岁月。

你不曾走过,怎会懂得,愿一切安好!


我想找回那儿时的自然


刚到公司,看到头条里有关上海的话题,我也来说一下:

   到上海差不多快20年了,第一次来的时候是面试的,从昆山坐火车到上海,面试的上海阿姨让我人民广场附近坐隧道六线,我找不到,就问边上一位看自行车的老人,他说:“五块钱”。我一愣,没明白,以为他没听懂我的话,就重复一遍我的问话,他跟我说“给我五块钱,我告诉你怎么走。”这件事情不在我的认知范围内,所以我到现在都记得如此清晰。后来坐上隧道六线过江底隧道我真是太紧张了,一直在想着万一这个隧道有个地方漏水了我该怎么逃出去,现在想来很是荒诞,但是当时我是真的这么想的。后来顺利地在这个生产巧克力的公司上班了,做QC,12小时倒班,小食堂的青菜汤里永远飘着虫子,青椒,豆角里虫子永远不会缺席,真心吃不下去。劳累的工作加上长期的营养不良,最后导致我满嘴的口腔溃疡,疼得不能吃饭,不能喝水,不能说话,连嘴巴都不能闭。老公(当时的男朋友)带我去医院看,好像是44个溃疡处,那个医生很生气,对我说:“告诉我你是什么公司的,哪有这样对待员工的呀,我要去投诉他!”在此谢谢那位充满正义的医生!当时的居住环境也很差,平房,靠近厕所,晒在外面的衣服经常是苍蝇的栖息地,房间的窗户外面就是一条下水道,蚊帐呀纱窗啥对于老鼠这类高手来说真的是小CASE,一天半夜我被惊醒,一只硕大的老鼠从我的脑袋边上一窜而过,然后跳上窗台,从被它新开发的大洞里逃之夭夭。现在想来仍然后怕,如果它当时想来点荤的当宵夜,那我的耳朵估计就要少一块了。环境虽然艰苦,但是不能辞职,因为当时老公没有找到工作,住在同学那里,每个月1500的工资几乎都要拿去给他开销,因为已经麻烦别人了,总不能还让别人再破费吧。

好在几个月后老公就找到工作了,一直干到现在,也算是苦尽甘来了,买房、结婚、办户口、生女、买车,为了孩子上好的中学,几年前又贷款买了一个学区房,但是娃不领情,自己考到民办里去了。虽然现在有点叛逆,但是总的来说还不错。工作我也换了好几个,现在的很平稳,就等再干几年退休,已经约好,五十岁的老“三剑客”到时候就要仗剑走天涯啦!!!

最后再来说一下上海人的排外,瞧不起人的问题,其实如果你自己为人处世有欠缺,到哪里都会被人瞧不起。总的来说要看你自己,如果你能力强,三观正,不去做那些让人瞧不起你的事,人家自然会客观公正地看待你,有时候即使别人嘴上不说,但心里也会服气的,总之到现在我还没有遇到看不起我的上海人。

   不多说了,要开始搬砖了。

 

 

 


一二一


97年4月6日初一辍学来沪投奔亲戚,当时去了车票只剩几块钱,做过小商小贩,在华联超市冷链每天干18小时的搬运工(当时工资600元/月无休,介绍费400元),99年进申南纺织厂做清洁工工作一周后跟香港人学徒修理纺织机(这次介绍费加上送礼依旧是400元,工资360元/月,不过超8小时外都算加班,每天上12小时每周只休半天可以拿到1000元左右),当时一边打工一边学历,没有余下一分钱!

2002年左右不满意现状离开纺织厂打拼,做过广告推销员,当过黄牛,开过皮包公司,后来做国际贸易,最坏的时候中午只能吃一个饼,一包面条没油没菜吃3天,晚上住菜地搭蓬,最好的时候年收入1500万,现在在走下坡路,但200万以上年收入可以保证,心里落差很大,感觉前途迷茫!

2016年8月离开,2018年8月为了孩子上学又返回上海,说真的不喜欢这座城市,生活节奏太快,生活压力也大,另外就是节假日堵车哪都去不了!



Dodge1111


算一算,已经快七年了。

当初高考结束,目标就是到大上海读大学,本来分数可以报考其他更好的大学,为了来上海,嫩是比上大分数线高了60多分进的。来了上海读书其实对我来说影响挺大的小时候生活的环境是山的那边还是山,来了上海,变成了楼的隔壁还是楼。感觉世界都不一样了。特别羡慕生活在城里的小孩子,从小就能接触那么多有趣好玩高级的东西,我硬生生晚了20年。在大学愉快了过了四年不一样节奏不一样体验的生活。

现在在一家汽车零部件公司工作,感受到上海生活的压力。之前在学校消费毫无感觉,一顿饭几块钱,住宿舍一年500块。现在步入社会了,随便一顿饭都要15以上,住宿租房子更是可怕,一个月就要一两千。一个月工资就6000块,出去房租,水电煤,生活费,就剩千把块钱了!

现在没房没车没对象,感觉到处都是压力,所以楼主离开上海或许是个不错的抉择。我不知道自己未来会不会离开,但是现在我想多努力努力,提高一下自己技能,即使离开上海也能有更好的去处。


Joe生活


2006年7月23日晚22:15到的上海南站,身上就一千多块钱,朋友在几站地铁外的出口接的我。当时在他租住梅陇十村一室户老公房打地铺过渡,接下来没有太挑,马上找了个包吃包住每个月一千五的工作,先生存再发展嘛,半年后有了点积蓄就开始找工作,换销售工作后第一个月就拿了三千多工资,虽然辛苦,但是让我看到了希望,增加了信心,后面收入也越来越高,但是到了六七千基本也没上升空间了,后来换过好几次工作,2012年的时候收入首次过万,偶尔也能过两万三万,后来手头有点钱了2014年在老家首付二十多万买了套大两居江景房,剩余的几十万资金都在股市于2015年下半年亏光,整个人都不好了,工作也不顺心,后来被朋友拉去合伙开公司做生意投资所谓的好项目都以失败告终,现在负债大几十万,依然租住在外环附近,也不知道能做什么工作,能创什么业?在上海十几年,习惯了上海,又完全感受不到存在感,留不下,走,又不知道去哪,婚姻事业家庭要啥没啥,迷茫!!!


隔壁静叔叔


作为在上海工作,生活了10多年的我。应该感触较深吧。

2005年那会儿大学毕业,好多同学都选择了“深漂”,而我却选择了我一直向往的“魔都”。大概是因为小时候发哥的《上海滩》给我的印象比较深,又或者是我不愿意跟随“南下”的大流。

揣着700块钱就敢闯上海滩的这种勇气现在想想还真是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胆魄。个人目前状态也是离开上海回老家自己创业(说实话论创业环境还是这些一线城市比较好)。

上海,绰号“魔都”,当时记得在上海与出租车师傅闲聊,他们会说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寸土寸金”。证明本地人对于自己身为上海人也是比较自豪的。

刚到上海那两年对于“老上海人”不太喜欢。那会儿初到上海听不懂上海话,有一次,租房的邻居是一个大妈,那次可能是放在门口的垃圾忘带下去了。自觉理亏,我连笑脸带鞠躬赔不是。但大妈依旧对我不依不挠骂骂咧咧好一会儿。因为不懂上海话,一句都没听清楚说的啥,但肯定是在骂我,我也懒得计较了。还有一次在公交车上(那会儿郊线车上还有售票员),售票员质疑一个刚上车的小伙子(外地人)没买票,小伙子坚称已买票了,争执了几句之后售票员说“你们外地人滚回去啊,干嘛要跑到上海来?”。那一刻真感觉某些人拉低了上海这个国际都市的形象。

尔后在上海呆的时间长了,慢慢的身边也有了好多上海本地的朋友。感觉绝大部分的上海人还是非常好相处的。而且感觉上海人民非常的热情。现在虽然离开上海了,但与这些好朋友的联系依然很密切。

在上海个人感觉最头疼的就是住房,上海作为一线城市,房价自然不低,混的好的几年之后便可以凑出一套首付。但对于绝大多数打工者来说的话,每月收入的相当一部分还是会贡献给房东。

2018年,由于自身的各种原因,决定离开上海。实在是非常不舍的感觉。毕竟在上海生活了这么些年,已经融入了这个环境。工作上的一些资源,也基本都在上海。回来之后虽说现在自己正在创业,但总归好多的人和事都不太熟悉,需要重新接受和磨合。目前的打算是等自己这边稳定之后,有一定基础了再把主要业务固定在上海。目前由于工作上的一些原因,也会经常去。工作上的事情忙完之后,也经常去会一会老友。

现在平时偶尔也会回想起那时初到上海的一些事情。毕竟,10多年的少年青春都留给了上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