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说,办酒席时最怕三种人来吃酒席,你知道是哪三种人吗?

农夫也疯狂


以前农村人婚嫁办酒席都会选择在进了腊月门。如今也赶潮流,“五一”、“国庆”也赶上趟了。还有那满月的、乔迁的、贺寿、贺车的喜事,偶尔去世了老人又办丧事的。做为农民,我感觉一年总是帮不完的忙、吃不完的酒席、送不完的人情份子钱。既耽搁农活,又误了附近打工,更在经济上不堪负重。在农村,婚嫁事要挨门逐户去请来帮怕,丧事“不请自到”,这基本上成了一种规矩。办得酒席多了,乡邻们接触的机会也就多了。百人百性,又秉性难移,还是真怕这三种人来到酒席之上。



不讲个人卫生的人。今非昔比了,如今的农村人还特别注重个人“形象”。除老汉外,那个男的还去剃个光头。就是小孩,理发时头上还要有个“造型”,就别说青年人了,没有发型绝对不行。还有那些改变了观念的中年妇女,纹眉、美容、焗油、染发一直火爆着理发店。农民大都是温饱不用愁,这穿衣服,虽说不是啥名牌,但是农村人穿补丁的已经廖廖无几。毕竟是农民,风里来雨里去的,难免弄脏衣服,可他们都非洗干净不可。几乎家家都有洗衣机,就是那洗衣粉,好多人还整件往回拎。说个农民有“洁癖”也不为过。

不过,村子大了,啥人都有。那些因懒娶不上媳妇,那些靠救济过日子的,还有那些因“婚变”而颓废的“光棍”们,专等村里办了酒席“改善生活”呢!他们头发蓬乱、胡须直竖,衣服沾着尘土,溢着发霉味,有的不知几天没衣脸。他们才不管啥“形象”,也就来了。不送份子钱,就是送了也是5元、10元。他们坐在酒桌上,连小孩都想躲开。有的人吃饭被呛着了,转身把鼻涕口水喷在地上,然后用手擦一下鼻子,又拿起了饭勺、汤勺。同桌的吃菜连头都不敢抬。瞥一眼,就别想再吃下一口饭菜。虽说办酒席图的是热闹,这种人的出现,太煞“风景”,打心眼里不受欢迎。



灌酒,耍酒风的人。谁家办酒席,总有个管事的。他会全盘考虑,看一下子能安几桌便吩咐大厨准备上菜。现在都是圆桌,八人就是一桌,除舅家、外家人等请客,有个座次外,其他的总管会把喝酒的尽量安排在一桌入座。

尽管考虑的很周到,但是人的体质和能力是有区别的。有的也就几杯酒的量,只是爱那个喝酒的场面。那些习惯喝酒的人认为能喝一杯就是能喝。你再三推辞也无用,拉着你的手,硬是往嘴里灌。一而再,再二三,弄个脸红脖子粗,不欢而散。更有甚者,自己喝酒过量了,叫着再上菜,还不要其他人起身。主人怕惹事,尽量还说好话。他更得劲了,骂骂咧咧,没完没了耍酒疯。主人又不能赶走,结果所有人都走了,他还在那里摇摇晃晃。看到这种从心底里就烦。

抢吃抢占,离席还要“顺手捎带”的人。别人家办酒席,吃酒席、上份子钱,那都是很自然的。虽说主人家图的是热闹,一份份子钱,多人来吃也没啥。然而,农村一部分人还有个习惯和爱好,吃酒席时非拖家带口不可。带就带吧,又不怕你吃。问题是有的孩子,只要菜一上桌,哪管你什么规矩,直接开抢;有的大人还净挑自家孩子爱吃的拣。坐在席上的大人,都顾面子,尽管让孩子“尽情”地吃。

吃不到一半的时候,就有人开始拿着塑料袋在各个桌之间来回蹿动。原来是给自己打包呢!现在人生活好了,有些人打包是还惦记着家里没吃饭的,打包回去也省得做饭;有的早算好了,这份子钱还没有“吃”回去。打包就是“补偿”,这让其他人都看不起。


这些也不算啥,反正吃不了,端回去还得倒进垃圾桶。更让人看不下去的是有些人在离开酒席时,顺手把桌上的烟塞进了自己的口袋,有的还把桌上没喝完或没开封的酒瓶塞在了衣服里,真让人哭笑不得。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素质也应该有所提高了。那些低素质的行为就不要再做了,以免让他人反感,也是为自己重塑“形象”。


为生活而提神


农村老人说,办酒席最怕三种人来吃酒席,非常有道理。我经常回农村老家参加酒席,各种人见的很多,有的人非常令人讨厌。

第一种人,爱耍酒疯的人。

在农村,有的人仗着辈分比较大,或者家族比较有势力,在酒席上非常霸气,常常与人争执,喝酒以后更是胡言乱语,丑态百出,很令人头疼。


我有一个远房表叔,七十左右,家里四个儿子都在市里县里工作,自己比较自豪,在村里很强势。他只要参加酒席,必须以他为主,大家都要按他的要求喝酒,不喝酒就要被罚酒。

他每天在家中午晚上都要喝酒,一天至少半斤烈性酒。坐到酒桌上以后,一喝就多,喝多了就看别人不顺眼,教训这个教训那个,有一次和一个年轻人吵起来,后来他把桌子掀了,弄得主人十分没有面子。

第二种人,埋汰不讲卫生的人。在农村的酒席上,最怕那些肮脏、埋汰,不讲卫生的人。


农村酒席往往在室外吃饭,摆很多桌,厨师搭个棚子就炒菜,家里人往外端菜,往往不方便洗手和上厕所。

有的人手脏乎乎的,对着饭菜打喷嚏,用袖子抹一把鼻涕就吃饭;用筷子在菜里翻一遍又一遍,找肉吃,筷子上都是口水;汤盆上来以后,端过来就喝,根本不管别人还能不能喝。

遇到这种人,我一点食欲都没有了,只能吃点大蒜杀菌。

第三种人,打包饭菜的人。


有的人别人请客他打包饭菜,真的不可理解。还有的刚上肉菜,别人还没吃,他就打包,说回家给老娘吃,说的好像他挺孝顺,别人又不好和他计较。

这三种人,遇到以后只能自认倒霉,还是远离为好。


子龙威武煮酒谈史


我觉得农村办酒席最怕这三种人吧!

一、随礼随的少,拖家带口一群人

因为农村办酒席,基本客人都会给主人家封红包,当然这个红包的数额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大家基本都是礼尚往来的,比如别人这次随五百,下次我基本都会随五百或以上,这个就看和主人家的亲昵程度了。但是有的人就是特别讨厌,比如每次随礼钱就一百,却这一家人有七八个左右,基本就要做一桌了,对于主人家,肯定是血亏,当然是最讨厌啊。

二、吃饭边吃边拿,超级大胃王

因为农村办酒席大家坐一桌的人可能是拼凑的,就是大家都不认识,只是都认识主人家,然后有的人就认为反正都不认识我,我就大吃大喝,比如边吃边往口袋里面装,还有往包包里面装,这种人是客人最讨厌的对象。

三、带小朋友吃酒席的,而且不管小朋友的无礼

因为农村吃酒席,大家都是一家人去的,所以肯定有小孩子,但是有的小孩子就特别皮,比如直接把菜啊那些扔了或是把干净的菜弄的很恶心,整得大家都不想吃了,最可恨就是这样家长也不管,反而不紧不慢的吃自己的,我觉得如果在外面肯定会被打一顿。





锡山说电影


需然是有几种人,其实也没什么可怕的,是最差劲的人,喝多了,发酒疯,打人骂人,醉醺醺的人,,呕吐等症状,打了人,人家也跟着还手,打到他卧街头,抬腿抬手把他当成垃圾放在路边,他醉了,口不好,不停囗一直骂,骂声不断,骂到别人烦了,别人当他是皮球踢,当他酒醒后又沒有其事,见,常这样饮,身体也完蛋了……因为我曾听到家里人讲过有这子的人,所以饮酒不要过量,醉了麻烦,家人也心疼的。

我跟我的先生经常回乡,我公公婆婆常摆喜酒生日,儿女结婚宴,摆满月酒,之前一直都是这样摆酒的,之后我们在出国前又摆,回国在家乡又摆,基本都会摆几十围的酒席一次,之前是结婚和满月摆酒席收红包,之后摆酒不再收人家红包,自己人来吃都担酒米来,和做羔点担来的。

摆酒席请亲戚,朋友,和全村人一起来吃,热热闹闹,非常高兴,我家人从来不怕什么三种人,个个都很自觉,连五保老人都请吃饭,不小看老人,和小伙伴们,和贫困的人,一是同仁,人家来吃饭就是给面了,还把剩下的干净的食物叫那些贫一些的人拿回家吃,也分给老人,那回家,剩下那些不吃的人家都拿回家给猪吃,基本没有浪费过的东西。

以前很少出城摆酒席的,都喜欢在村子晒谷禾塘,摆酒席,在祖词里面做厨房做饭炒菜的,摆几十围酒席,要用专用的厨师,和几个帮厨,年轻的女人,做走脚,忙碌一遍,村民都很有纪律,很有礼貌,没有人饮醉酒的,个个都说声谢谢我家人。

因为老人家喜欢热闹,我晚辈顺老人家意,在家的风俗民情老人家知道,只有给钱,老人家开心,我们就开心了,我家人,乡亲父老都很尊重,基本都很好人。

所以呢,你喜欢请人家吃饭,人家来了他高兴,你也高兴,这有什么可怕大家呢!请到人家来吃饭,就任由别人开开心吃饭到饱,饮到够吧……如果是怕人家的,就不要请人家了,农村有几个人不饮酒呢?特别是喜兴日子,

高兴就任由别人饮胜,不搞事就行了……和开车回家的请不要饮酒驾驶,请大家记住,安全第一。高兴平安回家……

提倡勤俭节约,不要铺张浪费。

谢谢🙏!谢谢🙏大家关注!


mary197168681


前几天到亲戚家里吃酒席,在酒席桌上遇到了题主说的三种人中的一种。

那是亲戚家的白事宴席,我坐在了和几个亲戚一起的桌子跟前,还有事主本家两个六十多岁的老娘们,那俩女人大高嗓门,不仅嗓门高,还特能说话,说话时嘴巴里的唾沫星子乱飞。


农村办宴席,厨师提前把菜准备好了,等客人坐齐了,那菜说上就上,速度可快了,很快桌子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多亏上了菜,那两女人总算堵住了嘴巴,不再大声喧哗。

其中一个女人说她不喜欢吃鱼,鱼就不要往她跟前放了,肉多往她那里放就行,于是上来的肉类,别人不动手,她自己动手往跟前拿,农村酒宴上比较受欢迎的是大肉丸子,因为是鲜肉制作,所以味道特别好。

白事的肉丸子是三个,当服务员把丸子放到了桌上,那女人瞬间抢了去,放在自己跟前,当时我亲戚说了一句:把丸子搁中间,我们都得劲夹。那女人不说话,也不把碟子往中间放,于是亲戚自己动手把丸子放到了中间,可是等下个菜一来,那女人立马把丸子又撤到她前面,把刚上的菜放到了中间。

后来大家每人稍微夹了一点丸子,女人赶紧从随身带的书包里拿出来塑料袋,把剩下的丸子装了起来并且美名其曰:明天我要进城看外甥,带丸子给外甥吃。

办酒席最怕的是这种别人还在吃,你却开始抢桌上的菜打包带回家,这种行为跟强盗有什么两样?

酒席中另外一种特别让大家讨厌的人是喝酒无数少度的人,同学儿子结婚那会儿,本村一个男人,一个逢喝必醉的男人,他喝醉了酒跑到人家楼上卧室床跟前撒了泡尿,而听别人说那人竟然是因为酒没喝好,别人不给他喝了,所以才故意撒尿人家卧室,这让同学一家懊恼万分,大喜的日子遭遇这样窝心事。

最后一种人其实就是无赖,村里谁家摆酒席,他或者她会跟着去吃,也不随礼,更不管是谁家摆酒席,反正是你们摆酒席我就去吃饭,邻村有一个精神稍微有点点问题的女人就这样,每天侯在他们村伺候酒席的大房子跟前,有人进去摆酒席她肯定跟着进去吃,回回不拉下。


以上三种人都是厚脸皮的人,是农村最不受待见的人,不过这些人一个村没几个,而且估计在哪都有这种人,毕竟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对吧。


看农村说农事


我发现大家都挺讨厌打包外带的人,可是在我们那边完全不一样。

在我老家,你如果参加筵席你就会发现,从上桌的时候你就会收到两个袋子,一个袋子是给你用来装赠送伴手礼,比如饮料、饼干、面包等等的东西的。还会送给你一个袋子,这个袋子一般是一个白色的塑料袋子。这个的用处就在于外带。

我们的酒席在我们那边叫做十大碗,我外公说,本身十大碗是指筵席桌子上会上的品碗的数量,类似大菜的数量了吧。现在呢我具体没有数过菜肴的数量,但是总体来说肯定10个碗以上了吧。

我们上菜是有顺序的,最先上的是一些炸菜和凉菜,油炸、烟熏的是最早的,这些油炸的一般是酥肉、烟熏一般是鸭子,这两样东西没有汤汤水水,也没有什么油渍,所以是非常好外带的,其实给的这个袋子就是让你用在这里的。一般酥肉的数量是16个,一桌子人每个人两个,这些都是计算好了的。然后鸭子呢,就随便了,其实酥肉要比鸭子更加重要。

然后是凉菜,凉菜我们一般必定会有的是鸡爪和牛肉、毛肚、等等东西,一般鸡爪这些东西也是默认可以带的,只要你控制在2个左右就好。

接下来上菜上的是汤菜,比如炖鸡、烧鸭、鱿鱼、园子、大肉等等很多东西,这些东西是不适合带的,一般我们这边的人都不会带这些东西的。所以上菜的时候碗虽然很大,里面的量却不会很大,汤会比较多。千万别以为是主人家穷,大多主人家会把这里面的肉放的比较足,素菜放的比较少,因为就担心吃不完。而且这种汤菜剩了主人家也不会要。毕竟是筷子到里面涮过的。

最后会上一些甜烧白(龙眼酒米)、咸烧白、坨子肉等等东西,最最后在上一点泡菜和干饭,让大家吃点主食然后解腻。

在我们的这些菜里面凉菜和最后的烧白、坨子肉这些东西如果剩下了,是可以外带的,甚至很多主人家是主张外带的。甚至他们都会主动来帮你处理外带的事情,你叫帮忙的人也可以帮你处理。

你们可能不知道,最早期的时候大家都不怎么带,但是每一次办过酒席,主人家对于剩菜特别头疼,特别是夏天放的又很久。比如我们家以前给我奶奶做大寿,剩下的菜太多,占据了周围好几家的冰箱。那个时候大家打包也就只是打包一些酥肉和鸭子,剩下的那些牛肉什么的剩下了就剩下了,吃有吃不完。

所以慢慢的我们那边就养成了这个习惯,但是大家一般除了酥肉和鸭子,其他的东西都是等剩下了才会带走。

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习惯。

我们那边最讨厌的其实应该是撒酒疯和劝酒的人,真的不分场合。上次隔壁妹妹结婚,所有人都走了,就有两个人在哪里互相劝酒,几轮过去了,还在吃。当时就有人说他们了。

所以个人认为外带算是一个好习惯。


黑鹿咖啡


农村老人讲:办酒席最怕请哪三种人?

第一种:口水喷。

一边吃饭,一边口水哗哗到处说话乱喷口水。我有几个同学就是这样,只要跟他们在一起吃饭,两三个都是口水花花讲话不停,肉眼也看得到口水喷到菜那里去了,他(她)几个说话的前面几道菜,没有人敢吃了。等吃完了酒席在后面时候,我跟他(她)们几个说,叫他(她)吃饭的时候不要说那么大声,当时他(她)们都答应了,但是下一次吃饭的时候又是这个样子,以后吃饭的时候多数的人都不敢跟他(她)们几个同一台了。

第二种:发酒疯。

我有十多个这样的朋友,每一次跟他们一起去吃喜歺时候,刚开始大家都是你敬我喝酒,我敬你喝酒挺有意思的。但是有五六个喝了有一点醉意了,就开始猜码,五呀:十呀:来呀……猜码的时候也是很大声的,隔壁几台看到了敢怒不敢言。猜码自己一台的酒不够喝,就到邻居那里拿酒过来继续猜码,有两个喝醉了,吐的一地都是到处骂街发酒颠,还有一个跌倒在沙发那里醒不过来,要送去医院打针了。

第三种:恶语回向。

这个恶语回向,在同学那里也有,在朋友那里也有,不认得的也有,比较严重。他(她)们一边吃一边当众恶语回向,这道菜又咸了,那道菜又淡了,这道菜不好吃,那个菜又辣……有时候自己都听不下去了,最后还是给面子给他(她),等吃完了偷偷跟他(她)讲"不喜欢这些菜,你就不吃,不可能每一道菜都合自己的口味,挑些合自己的口味吃就好了,不要破坏喜席气氛"。但是下一次吃喜酒时候还是这个样子,有时候都骂了,就是难调难伏。

这三个都是比较严重的,也是老人家最怕的,从来不考虑老人家的感受。





A百姓心声共鸣A


从这个问题来看,说的应该是很多年前的事情吧?

我记得小时候,族里的宗亲娶亲嫁女的话,都会送一块布匹作为礼品。有些尖酸刻薄的人家,只会一味的敛取上好的布料,待到该回礼的时侯,总是买最差的送去。碰上这种人家,是没有人愿意看到她们赴宴的。

村子里有人家造了新房子的时候,不管是不是宗亲,都会包个红包去祝贺,待到良辰吉日会摆上两天宴席。不过,因为以前日子过得很苦,造房子都是欠债的多,所以,这样的酒席,用料算的都比较精准,几乎不会有剩余,可偏偏有些人,吃过后还要拿个大碗盛回家,旁人都看不惯,更别说做喜事的主人。

如果说前面两种令人生厌的话,那么在酒席上借酒发疯的这种,更加令人深恶痛绝!摆酒席庆祝图的就是个吉利,不分场合闹腾的人,会令主人家觉得运气会受到影响,但是又不敢出面阻止,因此每每看到这种人赴宴,都是趋之若鹜唯恐避之不及。

以上是我的家乡从前办酒席时的陋习,你的家乡也曾这样吗?


细数暖阳


记忆中只要村里一有过事的人家,比如婚丧嫁娶,小孩子满月,新盖的楼封顶,都会有流水席吃。小的时候全村人都不怎么富裕,就算挣了钱也会一分不少的存起来,好把钱用到刀刃上,尤其是过红白喜事的主家,别看平时节俭,但是一遇到出席面的事情,那可大方了,就算是掏出老底也会把菜品弄得特别丰盛,好听别人夸赞几声“呦,某某的席面不错啊!那菜品叫一个丰盛,这是我吃过最好吃,不亏是个讲究人家啊!”,主家人会觉得倍儿有面子,走到人前也会腰挺的直直的。幼儿时只要一听说谁家第二天有酒席,就激动的睡不着,就连做梦都梦到满桌子的鸡肉鱼鸭,肘子,应有尽有,村里把席面叫十全席,寓意十全十美。

记得有一次村里两家人同时娶媳妇,故意把吃席时间错开,为了能凑够人气,图个热热闹闹,高高兴兴。所以那一天,我接连吃了两家的十全席,席桌上还因为同伴抢了我一个鸡腿把人家给揍了一拳,哈哈想起来都好笑。结果吃撑了肚子,一晚上都没有睡着,不停地吐个不停,就差把胃吐出来了,那个难受呦,至今难忘。成年后一直都待在县城里,加上时间忙,每次都是只去随礼,不怎么去吃,慢慢地也就不怎么喜欢吃酒席,尤其是在农村的流水席,要是在酒店的话,或许还会去捧场子。那年有12岁吧,小学毕业,遇到村里老人过世,母亲早早的去随礼,但是她忙于赚钱,没时间去吃席,说来也怪,凡是随礼的人家,到吃饭的时间,主家都会派个人挨门齐家的去敲门叫人吃饭,如果有人没去,他就会记下来,交给主家。如果哪一家老是见随礼,不见吃席的人,村里多舌的人,背后聚在一起会议论纷纷,说某某家不合群,某某家人太那个,七嘴八舌的。不等那人敲门,我主动的去往吃席的地方,见了礼貌的打声招呼,好让他知道,我家有去吃席的人。过世老人酒席,没有结婚席面那么丰富,少了很多荤菜,基本上看不到鸡鱼鸭之类,很多都是素菜,但是大体上还是不错的。挑好位置坐好,等着上菜,村里帮忙的人一个接着一个端着四四方方的大木盘,进进出出盛菜的院子,大声吆喝到“哎,让一让,让一让,小心盘啊!”首菜是四个凉菜,后面接着陆续上热菜,开始大家都吃还不错,有礼有序的,你一筷子我一筷子的夹着,正吃着吃着,有个人端了个凳子,往我身边一挤,呲咧这一嘴黄牙,唾沫横飞“哎,没地方坐了,到你们这里凑凑。”说完拿嘴吸溜了下筷子,不停地武动着手里的两根木棍,噼里啪啦的吃个不停,上菜的人还没有把菜放到桌子上,她倒先夹了起来,你夹就夹吧,竟然还把菜盘直接放自己跟前不停地翻搅,特么跟没吃过东西的饿死鬼转世似的。从她坐到我跟前开始,每上一盘菜都不能幸免她的践踏糟蹋。看的我是一点继续吃下去的胃口都没有,甚至还会有点反胃的感觉,还没吃到一半,我就提前离席了。

还有一次大学毕业去参加同学的婚礼,本来是高兴的去祝福的,没成想在酒席的气候简直没被气死,我特意选了一个不被注意的位置,还专门挑了衣着得体,看起来彬彬有礼的人,凑合一桌,因为我就一个人。酒店餐桌都是那种大玻璃转盘,想吃什么菜自己只需要转动桌子即可,结果到上菜吃席的时候,本来我想吃牛肉,就轻松的转动好让自己够得着菜品,可是每当我用筷子要夹菜的时候,对面有个中年妇女,都会以最快速度不停地转动转盘,把肉转到她那里,我握着筷子的手只好尴尬的停在半空,只好夹向其他菜。后面好几次都是那样子,好像对面那个妇女不是来吃席的,而是来跟我作对的。只要我想吃什么菜转什么菜,她就不停地转动,把菜转到她那里,吃了大概有二十分钟吧!气的我肝都疼,最后连跟同招呼都没打,直接离去。这那是去吃饭,简直就是吃气嘛!

再有一次,表哥给孩子过满月,第一次去他们村吃酒席,要不是表哥提前叮嘱一定要去,要捧场子,我都决定宁愿在家吃面条,也不去。无奈,硬着头皮还是去,菜品倒是很丰盛,表哥安排我跟他哥们的母亲坐一起,那人看起来倒是挺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的。岂料开始吃席的时候,这位老妇人是,但凡看到菜上桌,还没吃几口,不管别人吃不吃,就算是一筷子都没动的整盘菜,全部“哗啦一下”倒入她提前准备的塑料袋子里,好家伙,人家上衣装几个袋子,裤兜再装几个,人家还把荤菜跟素菜分开装,好家伙的,整个吃席过程,我就是见证老妇人打包整个流程,那个装的准,那个速度快啊!“大妈,你家几口人,打包这么多能吃的完吗?”我目瞪口呆的看向那个忙的不及乐乎的老妇人。“闺女啊,我告诉你啊,家里人口不多,就俺跟娃他爸,吃不完搁冰箱,慢慢吃嘛!你知不知道,每次吃席,俺们装的这些都可以吃差不多一个星期,一星期不用买粮买菜,可省不少钱喱!”老妇人说完还朝我得意的笑,好像她干了件多么光荣,多么聪明的事情。哎呀我的老天爷,墙都不服,就服身边的这位老妇人,可算是长见识。“大娘要不要帮你拎回去”看着老妇人大包小包的拎着怪费劲。“不用,不用,拎得动,拎的动。”咧嘴一笑,看着老妇人渐行渐远的身影,她时不时还挥舞着手里的战利品向别人炫耀一下。哎!从此以后再也不吃席了,谁要是非叫我去吃席的话,就拿拳头👊揍他个底朝天。





西北湘儿vlog


看到这里还真想给大家分享几句,前段时间回了趟老家,因为老家里边有个亲戚结婚。现在孩子们结婚基本上都是在饭店里边举行,但是我这个亲戚是在老家里边举行,其实在老家里边也挺热闹的,自己做饭。那天人也比较多,将近有300口人吃饭,所以那天有30桌。在农村里,有一句老话就是办酒席的时候最害怕三种人来吃饭。


第一就是大人带小孩的。什么样的场合小孩最多呢,办喜事的时候小孩最多啦,有的大人带小孩来吃饭,小孩不好好坐下来,有的桌还没有坐齐人,小孩就开始吃饭。而且小孩也不懂规矩,尤其是自己喜欢的菜拿到自己面前吃。有的菜别人连一口都没吃呢。第二就是爱喝酒的人。有些人爱凑热闹,喜欢喝酒,而且喝完酒以后还喜欢闹事耍酒疯,农村里边如果有结婚红白喜事等等这样的情况,最害怕这样的人过来了。喝酒没完没了,和这一桌喝完和那一桌喝,恨不得所有的桌都要喝一点才行。但是在这样的场合下,基本上都是亲朋好友甚至是街坊邻居的,碍于面子也不好去说。所以有很多人也不注意自己的形象,喜欢喝酒而且还爱开玩笑或者是闹事等等,这些情况都不是太好。
第三是那些随礼特别少的人。有一些人就是爱占别人便宜,比如说随的礼特别少,本来一个人来就可以了,全家都过来一起吃了。而且更有意思的是吃完之后还把饭菜打包走,基本上遇到结婚或者是生小孩的时候,这种场合下的饭菜都吃不完,有一些人吃不完兜着回家了。

这些情况比较多见,其实也是比较让人不喜欢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