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威爾事件”真的是飛碟墜毀的嗎?

雨人127685278


題主應該是想通過這個問題證實一個老問題:是否存在外星人? 下面談一談我的看法: 我是堅決認為一定有外星人的。

一:時間差。人類發展科技至今才多少年,發展航天又僅有多少年,假設有以外星文明在3000年前向星空發送了信號,而在1000年前覺得“啊,都發了2千年了還沒有回覆,果然整個銀河系只有我們一個智慧種族,結論是我們是孤單的啊。”放棄了在發送信號,於是人類錯過了與外星文明的機會。又或者2者之間相隔數萬光年,發個信號給我都要過幾萬年,而人類目前向外發射信號才多少年。

二:科技不同。人類目前向外太空發射的信號無非是電磁波,但如果有一個外星種族用其他的當作信號源呢。有可能他們其實一直在以那種信號發射信息,但在我們檢測到時覺得這就是一串亂碼或者日常生活的正常波段(溫水煮青蛙的概念,我們在開始檢測時身邊就這種信號,於是以這種信號存在的環境為正常環境,卻企圖找到理想中的外星信號),於是忽略了。

三:補給。看費米悖論的時候看到這麼一個說法:銀河系直徑約為10萬光年,一個高度智慧的文明,即使以千分之一的光速的速度飛行,也只需要一億年即可橫穿銀河系,這個時間遠小於銀河系的年齡(100億年)。之後以至今還沒發現一點蛛絲馬跡為由論證說是因為不存在外星人。我舉一個例子吧:北京到上海1200公里左右,一個人每天走10公里,也只要120天就能走到。很簡單的算術題,很正確吧。問題是這裡的前提不對,從北京到上海,一路上有地方買吃的喝的,累了還能找個小酒店休息下。但在銀河系中呢,這個文明的飛船出去時是需要攜帶能量補給的!假設其補給最多支持1萬年,那麼他們探索的邊界就是1W年,前面那個說法完全忽略了這些,只是說了一個計算罷了。

四:慾望。外星文明也是以發展為基準的吧,以三的假設為例,在已探索的範疇內,已經有本文明發展所需的一切物質,甚至更多,那麼是繼續探索未知的區域還是先停留下來發展?因此我認為,在探索了一定範疇的區域後,他們暫時停止了擴展轉而選擇發展。依然舉個例子吧,5千年文明的我們,為何一直停留停留在亞洲這塊,而不選擇擴張?原因之一是這塊土地滿足了本民族發展所需的一切,我們沒必要費大力氣向未知的地方發展,擴張的慾望不強烈甚至沒有。之二就是科技了(馬車,船舶不發達,難以適應長途旅行)。當然還有其他各種原因在這裡就不說了。

綜上所述,外星人是存在的,只不過雙方的科技等各種因素導致發現不了對方。


理工男日常


按聖賢說的去做,可以知道答案。[微笑]


簡之捷


應該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