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200元人民币是多大一笔钱?

用户69973702996


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初,物价比八十年代还要便宜,当时的1200元对于社会上所有的家庭,可以说无论是何种职业,都很难有如此数额的剩余,远比八十年代中期的“万元户”还要稀有,除非国家级的老干部家庭可能会有极个别的存在。

当时的新兵入伍津贴是每月6元,进厂的学徒月薪是13元,第二年15元,第三年18元,第四年26元,第五年完全满师是31元。

以上的所有收入一分都不能留存要交给父母,因为你的就业机会是上面的哥哥姐姐们上山下乡后,你是属于留城照顾的,所以,全部收入都要贴补家用。

婚后的夫妻双方收入都是要给各自双方父母,5到10元的贴补老家,每月还要储蓄10元以防不测。自己生养小孩,起码是二胎,就是说一家四口的所有吃喝拉撒住,水电煤衣被,全部在剩余的40元之内精打细算的计划着用。每月到发工资时家里的计划供应的米,煤都已近无,如果发工资要是延误一天,那相当部分的家庭就很难开锅了。

当时的上下班不管路途有多远,都是步行,条件个别上等的才能购得起自行车,收音机和缝纫机。

大人的衣鞋都是厂里发的劳动布工作服,重工业单位有工作鞋,当时能有如此的服饰穿着在街上走过,都会令行人回头观望而羡慕。

至于家庭的积余,如果那个家庭能有二百至三百已绝对称得上是富裕户了。朋友,同事,亲戚相互之间如是能在有急事发生而借你十元,已是莫大的友情了。而红白之事的人情礼款数额,5元已可以了,10元己属重礼了。

这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普遍家庭的生活状况,至于题主所问1200元在当时是多大一笔钱?可以说,没人能感受得到,因为这种数额对当时的所有家庭都是虚无缥缈的,连幻想的产生,都是很少的。


无言喽


这个问题貌似都过了段时间了吧....还记得一篇报道称,厦门女士44前(1973年)存入银行1200元,历经44年,得到1484.04元利息,一共取出2684.04元。

取出来后网友纷纷感叹那时候这他么算不算一笔巨资。。

接下来咱们看看44年前,1200元是什么概念。。

1、按工资算,上世纪70年代是计划经济,普通职工工资每月20多元,1200元相当于5年工资。

如果按照厦门平均月薪5715元来算,5年工资者达到34.3万元。

2、按房价来算,更不得了,至少相当于现在的30万,是存银行的100多倍。

70年代时中国处于计划经济分配住房,还没有“房价”这一概念。

有准确房价数据记载的是在1981年,当年浙江温州瑞安商品房热卖,68.85元/平方米。

意味着1973年将1200元放8年不动,然后去买温州房子,可以买17.4平米。

而目前瑞安市房价为17112元/平米,意味着当时1200元至少值目前的30万元。

3、按照猪肉价来算,相当于现在的2.9万元。

当年,好一点的大米约1毛3,猪肉7毛1,1200元可以买1714.3斤猪肉。如今猪肉17元一斤,需要2.9万。

4、按照黄金来算,相当于6万。是存银行的22倍多。

如果按具有“等值保值功能的黄金”和美金进行折算。

1973年,黄金价格为84.37美元/1盎司黄金,1盎司等于28.35克。

1973年1美元兑换2.02元人民币,折合594美元,可以兑换7.04盎司(199.6克)黄金。

2017年9月30日美元贬值至1314美元/1盎黄金,再按1美元兑换6.57元人民币计算,7.04盎司(199.6克)黄金折合人民币60776.18元。

其实啊,这个故事背后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学道理——通货膨胀。

在负利率时代,如何让自己的钱不再贬值,如何利用钱生钱,这是一个我们都要考虑的问题,平时要多多学学理财,来对抗通胀。


我是大熊--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熊林


1973年的1200元相当于现在的300000元。

我们来听听一位从70年代走过来的老前辈的具体分析!

1、问题出处:

2017年11月8号一条“44年后,取出2684.04元存款”的新闻上了热搜。

今年8月末,厦门有一位年近六旬的陈女士,拿着父亲去世前留给她的一张1200元的存单,去银行办理取款手续,与众不同的是这张存单的存款时间为1973年,距今足足已有44年时间。这要是取出来肯定是笔巨款吧,但现实总是残酷的。

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笔存单的利息计算要涉及1972年、1980年、1993年的多次储蓄管理制度变革、至少16次的利率调整,还要考虑到利息个人所得税的多次变化。经过多方计算确认,在支取日这笔存单本息合计为2684.04元,其中利息1484.04元。这不仅让人深思,存钱保值的概念的还靠谱么?

虽然陈女士对于取出现金还是很高兴,但是1200元存了44年,仅得1484.04元利息这件事情,还是让众多围观大吃一惊。要知道,44年前的1200元跟现在完全是两个天上地下的概念!

2、1973年1200元人民币是多大一笔钱?

以当时一个普通职工工资每月20多元钱计算,1200元相当于普通职工近5年的工资总和,若以现在的工资水平换算,1973年的1200元相当于现在的300000元。

这么一比“巨款”存在银行收利息,44年下来却连俩瓶茅台都买不起了。

当年都不兴每月把钱存银行,都很兴十二个人组合来会,一月十元,每个人收一次,分十二次,当年我来会收到一次就是120元钱,当年1200元能做一间平房,七米深四米宽的28平方房子用不完,现在两万元还做不了?物价至少涨了二十倍以上了。当年前20元可在自己的地皮做一个平方的房子。

现在一个平方一千元都做不了。

从66年~78.年全民企业、集体企业以及街道企业,工资基本上是定格的。多数职工月薪定格在32元~45之间。物价也是定格地。

如果从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角度看,1973年的1200元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殷实的家底。因为几分几毛钱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如粮食蔬菜瓜果是花销不了多少钱的。

要说1200元在当时能买好多东西,我觉得用工资来比最靠谱,可以雇一个基层干部两年半,还算成现在自己算,肉0.7元一斤可以买1700斤,米粳稻米0.13每斤,上述米0.149每斤,取中间值0.14每斤,可以买8000斤左右,自行车凤凰,永久,飞鸽大致200元可以买六辆,住房,因为当时太小不好说,但是80年我家门口一个铺面卖了800元。

那个时候没有什么大件能达到1200元?

母亲给5元钱都惊讶,两三个月花不完,冰棍3分,一分可以买一块糖,秋天买大白菜是几厘,买一块水豆腐一分五,不过不能随便买要拿供应票。

在七三年,当时的结婚,財礼五十元。一块上海全钢表,120元,广州全钢表90元,进口东方表90元。一个烧饼5分钱,一斤醋3分钱,一斤盐1毛6分,一斤酱油5分钱。
在饭店吃一碗炒肉面,1毛5分,一瓶老白汾2元3角。一瓶二锅头8毛钱,一斤猪肉8毛钱,一斤大白菜0、03厘钱,一个月餅1毛8分钱。
十斤鸡蛋五元钱,3元钱一副猪下水,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买。绿叶烟1毛4分,哈德门2毛5分,大前门5毛,金钟烟4毛,还有一种白皮烟4分钱。
一条裤子用不了五元钱,一个月3两油,供应的。农村一年连一斤油都均不上。

但若是换个角度去看的话,那个时候的1200元人民币又是一个很不耐花费的数字。如果一个家庭同时购买一台收音机、一架缝纫机、一辆自行车、一个手表、一个照像机、一杆猎枪的话,那么这个数字就会立即归零。

1973年至今有40多年了,物价的涨幅也有所不同,有的上涨了几十倍,有的上涨了几百倍,那个时候,有很多家庭都是一个人上班,养活全家六七口,虽然衣食住行和现在没法比。

但起码可以保证全家人都能填饱肚子,有病都能去得起医院,五六个孩子都能念的起书,如果现在一个人上班,养活一个老婆和五六个孩子,不用要求衣食住行的质量,只要保证能填饱肚子,能去得起医院,五六个孩子都能念的起书,那每月得需要多少钱?

也许每个人的答案不一样,以现在我们这个四线小城市的三四千的平均工资,是万万养不起这六七口人的,要想养的起,也许起码每月的收入得过万,也许各地消费不一样。

但1973年月收入完全可以达到养的起的程度了,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这样理解,1973年的20元,相当于现在的一万?如果这个理解成立的话,那么1200元就相当于30个40元,也就相当于今天的30个一万元。

结语:

有的人说了,如果当时陈女士的父亲用这1200元买几块地,到今天就赚翻了。其实不然,在当时那个特殊的年代,除了存银行,钱并没有什么用处,因为一切都是票据供给。

所以陈女士的父亲将这笔钱存进银行也在情理之中,只不过这一放就是44年就大错特错了,在改革开放、经济腾飞后,银行存钱就已经不再是最好的选择了,若还一直持着稳定保值的态度,注定会越“存”越穷。

所以,我们应该看清经济发展形势,尽快摆脱保守观念,市场的发展以及通货膨胀是无比残酷地,如何合理地进行资产配置才是实现财富增值的关键所在。

作为事关整个家庭财富的投资,投资项目应当兼顾安全性、流动性和增值性。

所以应该尽量尝试改变自己的理财习惯,积累投资经验,并且做好相关投资规划,只有这样才能拥有自己的财富。"


有书共读


从66年~78.年全民企业、集体企业以及街道企业,工资基本上是定格的。多数职工月薪定格在32元~45之间。物价也是定格地。


我们生活在三线城市六类地区。火柴2分一盒,一分线可以买到十粒薄荷软糖,最好的上海牛奶糖72分一斤(非常少见),鱼48分一斤,猪肉76分一斤。大米分早晚稻7~9分一斤,凭证供应。这些价格都是国家排价。


1200元在七、八十年乃至九十年代未,在多数人们日常生中无疑都是一笔巨款和财富。安73年大米均价来算可购大米1万5千斤、猪肉1578.94。

1万5千斤大米,安今超最便宜价2.5元每斤计算;73年1200元相当于现今37500元;安猪肉价计算相当于现今21107.28元。


子午炼


一九七三年,我刚二十岁,七0年开始,每天可为县百货公司安装一箱上海永久牌,凤凰牌自行车一箱六辆或天津飞鸽牌五辆装一箱。〈因技术好!别讲县内,全省也找不出比我安装又好又快的人。一般师傅,三天装一箱就是高级技工了!)国家定价每辆安装工资2元5角。每天收入在十二块五至十五元!并加安装车锁每辆一毛五分,可多收入八九毛钱。每月收入四百来元,一千二百元需三个月才能挣到!〈当时仓库保管员,售货员的月工资二十七元五角最多三十二元,并年龄都比我大。每月请他们喝几回酒,大家其乐融融。〉同龄人,当年怎么样?哦,忘了说,县邮电局专用永久牌安装费三元一辆,也是我的专利!人家就相信我,当时还有军代表。那一天就差不多二十元了。并全局几十辆自行车由我包修!乡邮骑车坏得快哟,也只相信我的修理技术。

六六老翁。

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关注这个回答,今天再加几句:六九年全家上山下乡当农民!七十岁上下的中国人都晓得。我家就在县城二亍生产队下乡。我开了五金修理辅,当年十五六岁,是个大娃娃。每月按(特种行业)定〈开辅子承包费〉7O元收入,上缴生产队百分之七十等于49元。记四百九十个工分。比强劳动力的壮汉多一半!他们每天最多十二个工分。交税金百分之三,2元|角。房租每月三元!加电费合计每月上缴近六十元。并也不是天天有自行车安装的。每月两三次,每次三五箱。那年头物资紧张,供不应求,买车要供应卷,或排队。并开辅子是生产队,大队,人民公社审批后报市管会税务局审核才准开的!但七九年自已设计二层小洋房就在县革命委会大门前建的!四十年了,完好无损照样住。年代不同了!现家乡亿万富翁好几个,千万富翁就更不知有多少了!只要自已过好每一天就是好!谢谢关注。

六六老翁醉言。


老七35341


1973年?不论哪一年,整个七十年代都差不多,没什么变化,那个年代1200元钱是很大一笔巨款了。

那时工厂里工人平均三四十元工资,刚进厂学徒是19元,第二年21元,第三年23元,三年滿师是31元,一年后定二级工是36,5元,二级工大多要拿4一5年才考上三级工为43元。再往上4级工52元,5级工61,5元,那会儿19元最低工资在单位食堂买饭菜票一个月需16元,女孩省一点也要14一15元,剩下的钱买生活日用品,女孩每月还可省下1一3元钱买衣服或自己喜欢的东西。

那时干部工资,行政22级是44元,行政21级是53元,行政16级(付县团级)是105元,行政15级(正县团级)是116元。那时日常生活吃穿非常便宜,大米0,125元一斤,鸡蛋1元钱十六七个,猪肉0,78元一斤,一个五级技工64元工资能养八口之家,但那时物资供应紧张,许多东西要凭票供应,曰常生活吃穿用度不用很多钱,但大件东西就较贵了,如上海牌全钢手表价120元,永久牌自行车价158元且需凭票供应。

总之,若单纯用于日常生活,1200元在七十年代可供一个四口之家较好的生活两年。


那年那支56半


本人是50年代人,刚好经过那个年代。广州市人,又在湖南的长沙、沅江住了七八年。1973年的1200元当时的确是一笔财富。如果光是拿来生活、维持不饿死为基准的话;那么一个人的工资三、四十元还真能养活一家子。但那不叫“生活”,那是为了“生存”!我一个同龄朋友,家里六兄弟姊妹,共八口人。只有他父亲有工作(集体所有制),工资是45元(老工人)。母亲是家庭妇女,。他们平常吃的青菜,基本上是在市场上捡回来的。那时的青菜很差,一到市场先切掉四分之一才能开卖,尽管这样,买回来的青菜也只有70%左右是能吃的。他们就是捡这样的切下的那部分青菜叶吃,也没见谁可怜、帮助他们。每月32张肉票,还要卖掉一半给别人,一块钱四张(刚好一斤肉。我家经济条件还算中上,经常就是我们家买他们的肉票)。一家人挤住在一间12平米的房子,没有卫生间。可以想见到,那是什么生活。

1200元,如果是买米,表面上看广州是0.146元/斤。湖南是0.138/斤(地区差)。可不能忽视一点的是;粮票、肉票都是值钱的。一斤粮票=0.2元。那么平均月薪算40元吧;如果40÷0.146元=可买274斤标准三级米(手一摸,一手的白粉。但并非你想买多少就能买的)。而现在,即使最低月薪3000元算(东莞工厂扫厕所的工资);3000÷3(三元一斤一般的米)=可买1000斤米,还是任意购买,送到家里。那么274×3=822元。那么1200元是40元的30倍。822×30=也就是说73年1200元,以大米计算=现在的24660元。

再对比买肉;当时广州肉价是每斤一元(四张票,无骨头),长沙、沅江都是每斤0.75元(带骨头)。那么40元工资÷1.00=可买40斤肉。3000÷13(目前广州市场价)=可买230斤肉。也就是说73年的40元仅=今天的520元。1200元=今天的15600元。更少!

再以鸡蛋为例;73年广州、湖南当时都是0.06元/个,现在市场的鸡蛋5.3元/斤,算0.7元一个。73年40÷0.06=可买667个,现在3000÷0.7=可买4825个。那么以0.7×667个=73年40元=现在467元,再以467×30(倍)=14010=73年的1200元=现在的14010元。又少了!

买工业品就更加不好比;1974年我家买了个凯歌黑白9寸电视机,花了255元(还要票哦)。当年要半年多工资(以平均40元算。我是会计,当时的工资才34元),还要不吃不喝才行。现在买个22寸的液晶显示电视机,也就不到800元,一个厕所工的月工资就可买四、五个。而当时南方大厦的日立牌20寸彩色电视机的标价是2900元(要两个半的1200元),要六年不吃不喝才能买。买一个16寸的广州产钻石牌台风扇是246元(带定时)。16寸上海产华生牌是188元(不带定时)。而这种风扇,在现在最贵都不会超过160元一个。这样一比,那时的1200元还不如今天的1200元值钱呢!当然,买把蒲扇,还是比今天的电风扇便宜的。

所以,严格来讲;73年那时候的1200元,充其量也就等于现在的一万元左右。

还有;如果你想以现在的月薪养一家人,只要你像当时那些人一样的生活,耐劳而又不怕吃苦。并不是做不到的;第一,老婆不要去打工,在家带大六个孩子,不要上幼儿园。第二、你去打工,以平均工资算;不会低于4000元。第三、不要住在市中心,在市内边鄙一点的地方,租一个15平米以内的房子,约300元/月(广州海珠区的赤沙就大把这样的房子,还有卫生间、厨房)。八口人挤一挤。第四、每月吃饭不会超过240斤米(这已经比当年的定量高很多了);240×3=720元。青菜、腐乳、酱油(拌饭吃)等,一天10元,再加上捡一些市场丢弃的菜补充,足够了。也就300元。买那种鸡档杀鸡的油(约2元一斤),一个月包括买盐,不会超过100元。一罐煤气120元。一个月吃一次肉点缀一下好了,算三斤吧,40元(其实,你每天在晚六点半后去市场买肉的话,只有五元一斤,青菜更是便宜,买73年时那种死了的鱼吃就更便宜)。300+720+300+100+120+40=1580元。你一个月工资4000元,用了1580元,还剩2420元呢。第五、上小学后是不用钱的,读到高中就别读了,去打工吧。第六、生小病买几个感冒通吃吃就好了,用不了几个钱。不要生大病,生了大病的话,那就等死吧!因为73年那时候的小市民,都是这样生活的。

这样一算,你四千元一月的工资,还可以多养两几个呢!真不明白,为什么老是有人说那时候40元能养一家子,现在四五千元,还说养不活几个人!除了故意毁谤改革开放外,实在看不出别的意图!


傲视苍穹39


如果问1973年的1200元是多大一笔钱,有几种算法。

按照当时的人民币与美元的国家牌价,1元人民币可以兑换2美元,也就是2400美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当年日本白领的6个月的工资。日本当时的日元与美元的牌价是固定相当于250日元兑换1美元,也就是600000万日元,而当时的彩色电视机是250000日元,东京的一间单身公寓(1室户)也要2500000日元。因此从购买力说这2400美元在经济起飞的日本,并不是巨额资产。但在中国这笔钱就是巨额资产。

1973年的中国职工的工资是18元,没有奖金,所以1200人民币是67个月的工资。相当于6年半。因为当时物资都是凭票供应实际价值很难说明。但在上海1碗牛肉汤才5分钱。现在1碗牛肉汤要10元,相当于当时的200倍,所以1200元如果按照200倍的购买力是相当票面的240000元。问题还没有完全结束,当时住房都是分配,租金也很便宜相当于0.5-1.8元一个月。但还有一些私人的住宅,这些住宅虽然没有公开买卖,但如果需要使用权,1间在上海瑞金路的亭子间(1室户)差不多转让费1000元。而这间房年如果放在今天,价值就在500万人民币。

综合各种数据,1973年的1200元人民币在大陆,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款项,按照牌价相当于2400美元,按照工人工资大约是一个工人的6年半的工资,并且可以养活一家三口。如果购买力的话,相当于今天的20多万人民币,如果按照购买力可以达到今天的500万的购买力。


桥本看日本


我是七十年代过来之人,73年我小学毕业。我在家里最小,上面有哥哥姐姐六个,是一个大家庭,当时家里收入全靠生产队劳动得工,年终按出勤工数计算工资,一般一个工得1角5分,记得最多一年一个工是2角2分。每个成年劳动力可做380一400工,全年收入也就60一85元左右。如果按每年85元计算,1200元人民币一个人不吃不用起码要存13年以上。当时农村不通电,没有自来水,冬天穿棉袄棉裤,夏天在晚上露天乘凉,家家户户根本没有大件(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电脑等等为大件)家中开销的费用极少。当时猪肉价每斤是6角7分,农民平时吃素菜为主,猪肉缝年过节能吃到。过年时家里花10元钱买个猪头,放上白老卜一窝烧会吃到正月半。

现在1200元在2013年只能买一条极品香烟,1973年每百斤猪是49元,现在市价每百斤猪是600一800元,涨了十多倍。

在1973年一个家庭有1200元人民币,农村可以是大土豪了,因为1973年因国内工业很不发达,1200元钱可以买20只上海牌手表。如果1200元钱放在5个人的家庭,可以供全家人生活5年,还有剩余。1200元钱可以供25个青年人结婚做彩礼钱还略有余。1200元钱在当时可以办喜酒25桌以上。等等!!!


劳动致富50579730299


1973年因为正在上学,对钱的意识比较浅薄,因为所有的物品都是父母给买的,就说说1977年吧,本人77年年底参加工作,那时候进单位第一年的工资是每月21元钱,其中10元钱用于买厂内的饭票,做为一个月早,中,晚三餐的餐费,这已经是很高的,5元钱交给父母,剩下6元钱给自己买衣服和零花钱。1200元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60个月的工资,如果按照现在一个普通工人月工资3000元来算,就是18万元,那时候有1200元对普通人来说,那可是大款,以前结婚所要的三大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500元钱用不了,如果记得不错的话给女方的礼金好像是200元,整个算起来,1千元钱就可以办个很像样的婚礼。所以说1200元钱推算到1973年,那绝对是大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