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教會我的那些事

我讀金庸小說的時間不算晚,大致是小學五年級。若論看金庸電視劇的時候則更早,應該是四五歲

。當時,中國還未迎來九十年代,家家戶戶經濟條件有限,一個大雜院裡頂多有一戶人家有臺黑白電視機。到了晚上八點,鄰居們都很有默契的搬來小板凳,規規矩矩、齊齊整整地排成三四排,對著翁美玲與黃日華演繹的《射鵰英雄傳》目不轉睛的觀看。

當然,那個階段的我是看不懂劇情的,印象裡只有梅超風的九陰白骨爪和她宛如貓頭鷹的笑聲端得可怕……奇怪的是大人都看得津津有味,還一邊觀看一邊笑談。我記得我爸是特別喜歡《射鵰英雄傳》的,除了追劇,他還從市圖書館借來了原著。他若在家看書,看到興頭上,忽而哈哈大笑,忽而掄起我練啞鈴一般上下揮舞。年幼的我竟然不知害怕,還覺得十分好玩,巴不得他永遠看下去,順帶給我飛昇一般的體驗。

金庸教會我的那些事

真正對金庸劇有興趣是到了彩色電視機走入千家萬戶的年月。我也長到了喜歡看帥哥美女的年齡。我忽然發現飾演“楊康”的演員好帥啊!他劍眉星目,一身貴氣,翩翩如玉樹臨風,為什麼《射鵰》裡的人都在罵他?為什麼那個一臉苦瓜相的熊貓眼穆念慈總愛躲著他?

金庸教會我的那些事


那個郭靖憨憨笨笨的有什麼好?黃蓉跟他完全不搭嘛!跟他在一起還沒有跟周伯通在一起有趣呢?這些質疑還未得到解答,父母就以我學業太重為理由限制起我看電視。這麼一來,我還怎麼去同學圈裡高談闊論?不得已的情況下,我也去翻閱原著。當時在市圖書館借書需要借書證,我搞不來借書證只好把早晨喝胡辣湯的飯錢省下來,跑到租書攤上讀金庸。這一讀,就讀了整整二十年……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沒有一本金庸小說沒有被我讀過,也沒有一個金庸筆下塑造的人物不被我熟知。我無法解釋自己為何對金庸小說如此痴迷。我能夠記得的是中學時代,我與一個女同桌都是武俠迷,我們經常趁著放學跑到租書攤,她一本古龍,我一本金庸,倆人背對著背沉浸在文字江湖裡,看完互換方便省錢。我還記得因為她挺古龍我崇金庸,我們回家路上一邊鄙視對方的審美一邊諷刺敵方的人物。

她說《鹿鼎記》裡的韋小寶就是個流氓,我說《桃花傳奇》裡的楚留香就是個花痴;她說《連城訣》裡的血刀老祖是個變態,我說論變態誰抵得上林詩音的兒子龍小云;她說金庸長得圓頭細眼不好看,我說古龍長得獐頭鼠目還不如金庸!我們前一刻還在手拉手錶現著理想一致姐妹情深,後一刻就為了捍衛自己的偶像面紅耳赤、互相攻擊……為了爭高低,我甚至會在作文裡引用金庸小說裡的人物精神來論證什麼是正能量。語文老師恰好也是金庸迷,有時捧著我的作文在班級裡熱情朗誦,氣得我同桌一臉陰霾,為此與我冷戰了幾個月。

金庸教會我的那些事


到了大學,我如願以償進入了中文系。世界瞬間向我展現友好的一面:再也不用學習那該死的數理化了,再也不用偷偷摸摸的看小說了。我擁有了一段自由的想翹課就翹課,想泡網吧就泡網吧,想去社團就去社團,想睡懶覺就睡懶覺的光陰。為了打發時間,我常常去網吧泡BBS,看一些安妮寶貝、棉棉類的頹廢疼痛的都市帖子,寫一些自己蠢蠢欲動的少女情懷。忘了怎麼整的,我登錄到一個叫“S800”的純文學網站,看到有人正在寫武俠連載,其中人物都是網站裡的用戶。我見樣學樣,把網友們或設計成飛簷走壁的高手、或設計成心狠手辣的刺客、或設計成身不由己的皇族後裔……再把明朝萬曆年間的農民起義作為背景,杜撰了一個掀起江湖血雨腥風的故事。

金庸教會我的那些事

寫這個起初是一時心血來潮。沒想到那個網站的大多數用戶都跑來跟帖,要求加戲。有的篇章能收穫七八十人的回覆。我越寫越是得意,竟不知不覺寫了五六萬字。後來"S800”網站倒閉,我又挪到了另一個社區,繼續更新。有網友為了支持我,特地為這部網文製作了封面和配樂。還有的版主為了支持我,將我的帖子加精推上文壇,儘量讓更多的網友點評。其實現在再看當年撰寫的內容,實在是荒唐幼稚,不值一提。而且我的整個故事構思都是模仿著《倚天屠龍記》,只是把明教改成了白蓮教。寫到十幾萬字的時候,我遇到了高人指點,懂得了寫武俠不是光寫一些打打殺殺,而是要在刀光劍影裡詮釋出俠道。

金庸教會我的那些事


何謂俠道?

李白有詩云: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俠道要伸張正義。俠客要完成鏟奸除惡的任務之後拂袖而去,不留名不圖利。

譚嗣同說: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俠道要義薄雲天,俠士在目睹世間的種種罪惡的時候,勇抗暴政和強權,功敗笑對屠刀,不怕犧牲英勇就義。站在俠道的立場再去看,我發現金庸寫的郭靖是俠道中人,他單純剛正,為國為民,在民族危亡關頭誓死抵抗元軍,與黃蓉雙雙戰死在襄陽城下;金庸寫的喬峰是俠道中人,他頂天立地,擔當天下,為了遼宋止戈可以氣壯山河的自盡;金庸寫的陳近南是俠道中人,他為了驅除韃虜、復興漢室,可以鞠躬盡瘁含冤死去;金庸寫的令狐沖是俠道中人,他豪邁瀟灑,放蕩不羈,可以路見不平義救儀琳可以恪守承諾幫助恆山派查出殺害定逸師太的真兇……

在金庸塑造的如是俠客中,他們或出身平凡、或命運坎坷,或嚐盡命運無常的擺佈,或飲盡愛情的苦水,但是他們在大是大非方面寧為玉碎亦絕不讓步。

金庸教會我的那些事


比如楊過,他最是離經叛道,無視社會規則。面對裘千尺提出的必須拿郭靖黃蓉的人頭來換絕情丹的條件,他終念及郭靖一死,襄陽城中的百姓嬰兒性命難以保全,甘於放棄。

金庸教會我的那些事

比如韋小寶處事厚黑,在康熙和天地會以及神龍島內博弈算計,撈財撿漏。但是恩怨分明,以大局為重。為了保全更多兄弟,斷然拋棄榮華權勢,攜七位夫人歸隱。

金庸教會我的那些事


這些人格風骨比曲折離奇、高潮迭起的劇情更好看。所以梁羽生寫不過金庸,他寫的詩詞很好,可惜人物空將民族大義掛在嘴上,實際性格黏糊面目模糊,除了女性角色寫得略好;古龍也寫不過金庸,他塑造的角色屬於非正常的人類,一上來就是強悍的江湖地位、豐富的江湖閱歷,不需要成長不需要磨礪,弘揚的無非是江湖兒女那點狹隘的愛恨情仇。

唯有金庸,他披著武俠的外衣講述人生之道。他讓你通過武林爭雄奪利來見識人性的醜惡虛偽,他讓你通過男女情愛糾葛來感受人性的複雜多變。他筆下無人不冤,有情皆孽;他淺訴憐我世人,憂患實多;他洞悉慧極必傷,情深不壽,他寧願喜樂憂愁,皆歸塵土……讀懂了這些之後,我又寫了一部長篇武俠小說,起初是在一個社區接手的故事接龍,後來一鼓作氣修訂完成了十萬字。若論質量,現在再看也不值一哂,但是這些是我在雙十年華里完成的,在我不屑世俗,不慮飢餒,不媚顏不屈膝不用考慮世態炎涼與紅塵瑣事的黃金時代完成的。我慶幸自己能夠寫出一些敝屣榮華、浮雲生死,單求熱血壯志、不屈服於黑暗的文字。雖然那個時候,我更多的是渲染愛情,愛而不得的愛情……

金庸教會我的那些事


論及金庸,不能不提愛情。曾幾何時我最推崇他筆下的趙敏,燦若玫瑰、直率豪爽,具有雄才大略,亦敢愛敢恨,敢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通過她,我發現原來有一種愛情叫“我偏要勉強“。這番霸氣讓她所向披靡。可是後來不得不認慫。因為情愛之事是最難勉強來的。縱是趙敏的原型朱玫,通過勉強得到金庸的肯定之後,他們決定創辦夫妻檔的事業——《明報》。金庸當主編統籌全局,朱玫當記者採訪新聞。兩個人篳路藍縷,幾乎每晚都是工作到半夜,為了提神買杯咖啡,都是夫妻共飲,捨不得每人買一杯飲用。然而她與金庸度過創業的艱難時期之後,依然分手了……金庸說過他最理想的愛情是:一見鍾情,白首攜老。我相信這也是每個人內心的初衷。

金庸教會我的那些事

可惜,趙敏認為張無忌終究會只愛她,即使前路坎坷也義無反顧。卻忘記了她會變老,更忘記了生為男子,終生抗不過三大誘惑:權勢、 財富與美色。張無忌也一度以為自己找到了真愛,寧肯拋下明教事務與趙敏雙飛雙棲,卻不曉得女人到了中年必然容顏凋零、心性減弱,逐漸變得庸俗絮叨,成了賈寶玉嘴裡的“死魚眼珠子”。所以,金庸在最後一次修訂《倚天屠龍記》的期間,將張無忌一生的最愛定義得模糊不定。他曾以為是趙敏,其實也傾向過周芷若,或者小昭,又可能是殷離……要知道得隴望蜀是人之天性,又兼機緣使然讓人心慾望無處安置。

金庸教會我的那些事


金庸內心真正的白月光,其實是他求之而不得的夏夢。出於求不得,他讓李莫愁、霍青桐、程英、李文秀、程靈素都沒能嫁給愛情,又讓無塵道長、陳家洛、喬峰、胡斐、狄雲都抱撼終身。一如我們大多數人的經歷一樣。

這未必是壞事,畢竟緣起則聚,緣滅則散。會者定離,去者必返。

金庸先生去世的日子是2018年10月30日。在2016年的10月30日,夏夢也因大限來臨駕鶴西去。天堂再會,金庸老先生與夏夢,黃霑與林燕妮,還能湊成一桌打麻將呢……

這算是金庸教會我的最後一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