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镐遗址挖了八十年,都有哪些文物或者遗迹证明其存在过?

伊洛平川


《诗经•大雅·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王在灵囿,麀鹿攸伏…………王在灵沼,於牣鱼跃……………於论鼓钟,於乐辟廱。

《大雅》详细介绍了今长安灵沼街道办的灵台,灵沼,灵囿,辟雍!

《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作邑于丰。文王烝哉!………丰水东注,维禹之绩。四方攸同,皇王维辟……………镐京辟雍,自西自东,自南自北………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

《大雅》详细介绍了在今长安大禹治沣河,周文王作丰京,周武王作镐京的事迹!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中《诗序》说:“黍离,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推翻,徘徊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闵宗周之诗“黍离”何以列于《诗经•王风》之首,郑笺云:“宗周,镐京也,谓之西周。周,王城也,谓之东周。幽王之乱而宗周灭,平王东迁,政遂微小,下列于诸侯,其诗不能复用《大雅》,而只能用《国风》焉。”

《国风》详细介绍了,丰镐就是宗周,雒邑不能用“大雅”的原因!

皇甫谧《帝王世纪》载:"武王自酆居镐,诸侯宗之,是为宗周"。

《尚书·周官》:"惟周王抚万邦,巡侯甸,四征弗庭,绥厥兆民,六服羣辟,罔不承德。归于宗周 ,董正治官。" 《孔传》:"言协服还归於丰,督正治理职司之百官。" 孔颖达 疏:"自灭 淮夷 ,而归於宗周丰邑 ,乃督正治理职司之百官。"

《尚书正义·毕命》"越三日壬申,王朝步自宗周,至于丰。於朏三日壬申,王朝行自宗周,至于丰。宗周,镐京。丰,文王所都。

《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成王自奄归,在宗周,作多方。既绌殷命,袭淮夷,归在丰,作周官。

这些古籍都说明了:宗周就是丰镐!

《诗经》乃西周宣王时期的太师尹吉甫采风编撰,春秋时期孔子整理!真实性毋庸置疑!作为现在的民科大师质疑3000年前的当事人,实乃滑天下之稽!





睁眼看西安


1933年考古至今,都没能在西安所谓丰镐遗址发现任何与西周都城有关的考古证据,无祭祀遗址,无大型铸铜作坊,无宫城城垣

西周考古出土的铭文记载西周有两座最重要都城~成周洛邑(“王在成周”出现有近百次,九鼎也在洛邑),另外一座是宗周(西安以前一直说自己是宗周,但是现在宝鸡周原博物馆已经把赫赫宗周的牌子亮出来)西周考古出土的铭文从来没有镐京,一次也没有。

西周九鼎在洛邑~九鼎是王权的象征,西周法理首都是洛邑。

《史记.周本纪》: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

根据考古出土的铭文和《竹书纪年》记载,西周考古出土的铭文记载 “王在成周” 有近百次,西周都城变迁:周成王迁成周;周穆王迁西郑;周懿王迁quan丘(咸阳);周幽王败丰镐(西安)

《竹书纪年》:“无事则都洛师,宅土中,以号令天下;有事别居关内,阻四塞以守

多如牛毛的西周青铜铭文都记载了西周诸王在成周洛邑(洛阳)的执政和分封情况。

《北京圉卣铭文》:“王蘡于成周,王赐圉贝”。《孟爵铭文》:唯王初铸于成周。《静方鼎铭文》:王在成周大室。《卿方鼎铭文》:唯四月,王才成周。丙戌,王在京室,赏贝。才安典卿贝,用作宝尊彝。《德方鼎》铭文:“惟三月,王在成周。

此外,成周鼎、成周王铃、穆公簋盖铭、令彝铭等等都记录了西周诸王在成周洛邑执政的情况。

西安丰镐只是西周的亡国之都和武王伐纣的军事据点。


CRESPO


丰镐遗址从1933年至今被挖了个底朝天,一没有发现完整城墙,二没有发现大型宫殿,三没有发现大型青铜冶炼场所,四没有发现大型祭祀场所,五没有西周贵族墓葬;只发现了少量文物价值不高的青铜器以及渔网瓦罐等物品,因此丰镐是西周都城可能是误区!而且作为强大王朝,丰镐遗址面积也小的可怜,还不到比之早几百年的安阳殷墟面积的三分之一!要这就是西周都城是不是太寒碜了点儿?还有丰镐是西周都城只有史记有记载,而大量史料都记载了西周二世成王迁都洛阳的历史事件,综上所述,丰镐不可能是西周都城,宗周在宝鸡,成周在洛阳,东周西周都城都在洛阳。西安在证据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都能称丰镐遗址为西周都城,而洛阳二里头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国家在洛阳二里头遗址建了一个二里头夏都博物馆,西安某些自媒体人员像疯狗一样狂咬,真是无耻!!


平秦灭楚


对于这个提问发表一下我的观点:一,典型的地域黑,发问者本人的最初意愿实际上是要颠覆历史,把西周王朝的历史从最初的西岐,和后来的丰镐,一下子转移到东周洛阳。二,在头条新闻上,大家都有爱家乡的热情,是一个人最朴素的情感,值得大家学习和尊敬,但是不要狭隘地,一味的从自己的一厢情愿地观点去出发,比如一说起陕西,就是犬戎等污蔑的字眼,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更需要尊重历史。三,陕西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古都,尤其是丰镐二都,是毋容置疑的,国务院是这么说的,历史的教科书也是这么说的,郭沫若先生也是这么说的,这个观点并且得到世界上一些研究机构的认同。第四,客观的说,西周王朝是一个奴隶制王朝,距今已经有三千一百年以上的历史,丰镐二都建立在沣水流域的沣河两岸,从今天的角度出发,有许多不利的因素,沧海桑田,他没有像周原那样的厚重感,同时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容易受到人为的破坏。第五,丰镐二都的实际区域分开讲,不要用今天的眼光去苛求,他很有可能还没有现在的一个村子大,更不会达到现在四五线城市的规模。第六是回答你的核心,在沣河两岸的新旺村,普度村,花园村等发现了仅次于周原的大量的青铜器,包括鼎,另外在张海坡村发现了不少于七座的西周贵族车马坑遗址,现在的“西周车马坑陈列馆”是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是在周总理和郭沫若先生的关心要求下建设的,镐京现存“镐京观”遗址。第七,我们对于考古的认识和国外是有严格的区别的,“车马坑陈列馆”的发掘我们所研究的不外乎,他是西周的,西周的墓葬形式是怎样的,有什么区别,西周的货币是贝壳,贸易方式是以货易货,宝贝,贵贱等词汇都和贝(钱)有关,西周贵族是殉葬制,到秦汉发展到陶俑,今天埋人用金童玉女等,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再有就是墓葬里都有什么?古时候的车是什么样子?古战车的辕原来是一根木头……而一位德国考古家看到了“车马坑”的车,回国写了厚厚的一本书,只研究中国西周时期的车是如何转弯的,一块小小的铜皮居然有着和轴承同等的作用,古时候中国人的马车竟然有今天“差速器”的原理,不说了,还是到陕西来看看吧。


王伟2361


西安丰镐遗址挖了八十年,连郑州商城那样规模的遗址都没有,西周本来就跟西安没关系,西安吹是怎么无耻到想独吞周汉隋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