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自我怀疑,在前面的路上等着我们

早就下了纪录片《美国工厂》,但一直没看。直到它获得了奥斯卡奖,我才找出来看了一下。看完后,心情很复杂,让我对短期内的中美关系感到更加悲观,中美正在经历更深层次的磨合,这个过程将不断产生激烈碰撞。


有一种自我怀疑,在前面的路上等着我们

纪录片的镜头虽然是选择性的,但基本没有修饰和改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观察中美互动的样本。整部影片,中美之间根本性的巨大的差异随处可见。相比之下,政治体制的不同已经不是最大的差异了。更大的差异体现在中美两国民族性格、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乃至三观的不同上。当中美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时候,这种差异不怎么显现出来。一旦中美越走越近,且相互位置又发生逆转的时候,这种差异就会日益凸现出来,形成分歧、摩擦甚至冲突。这就是《美国工厂》所展现出来的场景。

我想,大多美国人看完纪录片后,对中国不会留下什么好感,反而会增加他们对中国的警惕和排斥心理。纪录片中,中国工人比美国工人挣得少,但工作时间更长、更努力、更守纪律、效率也更高。所有人都能一眼看出,美国工人在中国工人面前没有竞争力。不难想见,这个现实对美国蓝领造成的压力是多么大,实际引起了不同程度的恐慌恐惧心理。

问题是,由于中美工人的三观不同,互相瞧不上。相比之下,美国人更不能接受中国人的活法。在他们看来,如果中国人成功了,无异于是对他们生活方式和三观的否定,这是他们接受不了的。但现在大家都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展开竞争,如果不调整,就可能被时代淘汰。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其实并不难理解美国蓝领面临中国崛起的复杂心情。

这背后正是对华强硬派在美国抬头并不断强化的社会基础。这跟意识形态、人权等美国挂在嘴边的话基本没有关系。

有一种自我怀疑,在前面的路上等着我们

纪录片中我们看到,美国工人中出现了分化,不少工人接受了中国管理层的管理,他们也在做调整。需要指出,这对他们来说,可能更多是生活压力所致,不好说是他们从心里接受了。这是完全不同的。

看纪录片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工作对于美国人是多么重要,失业又是多么可拍。美国人一般都不存钱,一旦失业就会瞬间从原来的生活跌落。纪录片的开头是一个隐喻,美国车企的工厂破产,对这个只有2万人口的小镇带来沉重打击。中国企业接手,重建工厂解决2000人的就业,又在小镇上燃起希望。普通人都需要工作都需要谋生,其实并没有多少选择。这在哪儿都一样。

但放到整个美国,情况就不一样了。对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不理解、不认同,担心自己的生活,会因为中国的快速发展而受到影响和冲击,由于中美综合实力的接近,由此导致的中美竞争和磨合进一步深化,美国人的这些复杂心态在相当大范围内形成集体印象、集体意识,它们不断在现实中得到印证和强化。一旦怀下了胎,到了时间就要诞下产儿——以国家政策为形式体现出来的对中国的防范遏制举措。对华强硬派这个时候登上美国政治舞台的中心,并非偶然。这是中美之间的一种结构性矛盾。美国人自私自利的人性,因为中国的追赶而被点燃了。对生活下滑的恐惧在很大程度上转嫁到对中国的恐惧身上。

不过,按照理性行为体的逻辑来分析,无论中美脱钩也好,对华遏制也好,都一定有一个限度。中美经过一段时间充满着疼痛感的磨合,最终将找到一个对双方都合适的距离相处,达到一个动态的相对稳定。

有一种自我怀疑,在前面的路上等着我们

中国人看《美国工厂》这部纪录片,其心情必定和美国观众完全不同。不少中国人看了后,对美国起了轻视之心。确实,在中国人看来,美国工人懒、好逸恶劳、效率低事还多。这可以解释中国过去这40多年,是靠什么发展起来的,是靠中国人艰苦奋斗出来的。但不能因此就得出美国衰落了,美国竞争不过中国的判断,更不能轻视美国。这只是美国相对短板的一面,是片面真实。美国经济这么大的量,仍然能够取得发达国家里最高的增长率,且就业率一直很高。美国人是散漫,但因此在整体上的创新能力更强,宽松自由的社会氛围,也为创新创造了更友好的环境。现在但凡是改变世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创新,基本都源自美国,这是有原因的。这种特点在国家战略竞争的下半段,将发挥出更明显的优势。

有一种自我怀疑,在前面的路上等着我们

还有一个现实反差是,很少有美国人欣赏羡慕中国人的活法,但有很多中国人欣赏羡慕美国人的活法。这也是值得深思的。

在纪录片中,有一个美国工人说,日复一日干着重复性的动作,不知道这样活着有什么意义。曹德旺也说,现在虽然钱多了,但还没有以前快乐,很怀念蝉叫蛙鸣的时候,他怀疑自己到处建工厂是不是破坏了宝贵的宁静。这其实是极其深刻的沉重的意义重大的自我怀疑。这种自我怀疑,会在前面的路上,等着几乎所有埋头往前走的中国人。它将衍生出很多非常复杂的问题。现在还看不清,中国人将给出怎样的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