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的大街小巷到處是藥店?

1771371


藥店不是多是太多了,開始覺得銀行儲蓄點多,現在發現經商好的地段被藥店取締,一個名字的藥店一條街上有好幾處,也可以理解一個老闆開了多處分店,房租貴還要開這麼多,其實很簡單賺錢。

一進藥店給人的感覺琳琅滿目,各種藥的名稱連售藥者也說不清,中西藥應有盡有,同一藥品有好多廠家。不知藥效如何,反正感覺藥價這二年當中長了不少,而藥量也減了不少,如、顆粒狀的沖劑之類,過去一盒10袋,現在大多數6袋,版狀的西藥出現9粒甚至更少,外包裝鼎大一個盒子裡面沒有多少藥,看來藥廠也學會經商,真是“生財有道”。

對於患者有病就得看,也就成就了醫院、藥店、藥廠的商業鏈,一個小病不花個好價錢是不行的,總之藥店多也道方便。


安三壞123


藥廠,藥店都是暴利行業,現在藥廠出的藥是藥少包裝盒大。藥店加價率高,還得中間商回扣,層層回扣,層層加價。幾年前,我有一同事是開藥店的,面輔十幾平方,跟我閒聊無意中說出一年純利二十幾萬。我才知道大亍上藥店為什麼這麼多了!


萌萌乖女


很明顯,藥品的利潤有多高?這就是暴利行業,國家出臺很多藥品降價舉措,是落實不到實處還是什麼環節出了問題,老百姓得不到實惠。這麼多藥店如果不是暴利哪能幾十百把米就是一個?


樹蔭下的角落


這說明我們的國人都懂得身體的重要性。

但經濟又不富欲,你有病了去醫院就診,不論是私家的還是公立的,診斷後給你開了很多無關緊要的藥,費用驚人。這樣藥店就成了微病人的首選之處,裡邊也有座診醫生,這樣人們既經濟又實惠小病就除了,何樂而不為?這就是遍地藥店的原因所在…


why1329


上世紀八十年代,到處是書攤報亭(那個時候只有新華書店);到了九十年代,私人書店逐步發現起來,生意也是挺好。誰知,隨著經濟的發展,放眼全國大小城市,發現書店越來越少,就連新華書店也大面積萎縮,私人診所和藥店倒是越來越多。箇中緣由,我想明白人都應該知道,這裡也不必贅言。


賢哥122553021


大醫院一進去就是各項檢查,光檢查費就得千巴塊,工薪階層哪捨得啊,上藥店買些藥吃唄,幾十百來塊就搞定了。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去大醫院的😓😓


靜76675381


藥品利潤高啊,而且買藥還不帶還價的,我在網上買了一盒阿莫西林才幾塊錢可藥店買就要二十多,你想想這是多大的利潤,並且如果和某個醫院搭上了關係那賺的錢就不可想像了。


狂風203685051


因為人人怕死了,從來不注重養生,外國人很少有打針吃藥的,自身的免疫力足夠抵抗很多病,而我國居民一有病就趕緊去買藥或者打吊瓶,就怕活不了了。殊不知長此以往自身的免疫力慢慢的就被破壞了。得了大病根本就無法治療了。


手機用戶5971555810


暴利啊,暴利,一盒藥進價八毛賣二十多


用戶9686618933846


一,有需求。吃的、喝的、呼吸的哪個沒有隱患,激素、添加劑、汙染,甚至以次充好,以假亂真,造成人們的體制太差,自身免疫力嚴重下降,對藥品有大量需求!

二,有利潤。無利不起早。

三,沒有更好的行業可做,開藥店,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