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病毒轟炸機"的它,為何百毒不侵?

2002年年末非典悄然降臨中華大地,在當時人們對非典(SARS)的傳染性並未重視,非典發病最高峰是在2003年5月上旬,當時全中國非典新患者(確定)一天就將近增加180名。這場集合了全國之力來抗擊的疫情,終於在2003年的8月結束了。

事後世界衛生組織於8月15日公佈最新統計數字,截至8月7日,全球累計非典病例共8422例,涉及32個國家和地區。自7月13日美國發現最後一例疑似病例以來,沒有新發病例及疑似病例。全球因非典死亡人數919人,病死率近11%。

最新統計顯示:中國內地累計病例5327例,死亡349人;中國香港1755例,死亡300人;中國臺灣665例,死亡180人;加拿大251例,死亡41人;新加坡238例,死亡33人;越南63例,死亡5人。

號稱

(果子狸)

"非典"得到控制後,人們將研究重心轉向了非典因何而起,由於科學家們曾在廣東農貿市場中售賣的果子狸身上檢測到了與SARS基因相似的病毒。所以人們認為非典病毒是來自於果子狸,然而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果子狸並非非典的罪魁禍首!

2013年,研究人員從菊頭蝠體內成功分離出與人類SARS病毒高度相似的SARS樣冠狀病毒,基本確定了菊頭蝠才是病毒的真正來源,果子狸只是中間宿主。

號稱

(冠狀病毒樣本)

號稱

(中華菊頭蝠)

實際上,蝙蝠不僅僅是SARS的原始宿主,據統計蝙蝠身上攜帶有137種病毒,這其中有很多病毒都鼎鼎有名。例如蝙蝠埃博拉、馬爾堡病毒、MERS冠狀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等等,其中馬爾堡病毒和埃博拉病毒的某些毒株的感染致死率達90%。

蝙蝠所攜帶的137種病毒中,人畜共患的有61種,從總數量上,平均每種蝙蝠可攜帶1.8種人畜共患的病毒,而齧齒動物平均攜帶1.48種。所以說蝙蝠是名副其實的病毒轟炸機!

既然蝙蝠攜帶如此多的致死病毒,那它自己是否會受到影響呢?

答案是蝙蝠一點事都不會有?

研究表明這可能和蝙蝠的飛行能力有關。蝙蝠是一種十分神奇的動物,它是世界上唯一會飛行的哺乳動物。由於蝙蝠飛行會消耗大量能量,在此過程中蝙蝠體內會產生大量廢物。為了防止這些廢物損傷DNA,蝙蝠演化出了複雜的防禦機制。中國科學家發現:在蝙蝠體內,一條抗病毒免疫通道——干擾素刺激基因(STING)——被抑制了,蝙蝠可以維持恰好適量的疾病抵禦能力,同時不會引起免疫系統的超負荷運作。在人類和其它哺乳動物體內,對那些病毒的過度免疫反應可能造成嚴重疾病。舉例而言:在人類身上,STING通道的激活和許多嚴重的自身免疫疾病存在聯繫。

號稱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蝙蝠對病毒的超級耐受性可能和它們能夠產生豐富的天然抗體有關。此外,蝙蝠飛行時,體內溫度可升至40攝氏度左右,這個溫度對許多病毒而言並不理想。只有演化出適應機制的病毒才能夠存活,而這些頑強的病毒也因此能夠抵禦人類發燒時的體溫。所以只要是從蝙蝠身上傳出的病毒都會具有耐熱性,患者也會持續高燒不退。比如曾經的埃博拉、SARS病毒等都具有這個特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