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小时候上学都不需要家长接送,为什么感觉现在的小孩都需要家长接送?

花乡平民百姓


我认为,这跟时代有关系吧。出生的时代不同就会衍生出不同的想法和生活方式。我认为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入学年龄不同。70年代那时候我们整个县城都没有一个幼儿园,孩子都是直接上小学的,年龄也到6.7岁了,如果在农村可能会上学更晚,还有那适合的小孩感觉养的也比较随意,从小就会大酱油了,就是父母嘴里的能靠住了。而现在的小朋友3岁多就上幼儿园了,农村每个村子都有幼儿园了,本身孩子年龄就小,没有独立自主的意识,所以需要父母的接送。


二,生活环境不同。70年代,那时候交通也没这么复杂,马路也可能只是双行道,过马路一个红绿灯绰绰有余。本身年龄也大,也比较有安全意识。然而,现在的交通确实是四通八达,车水马龙,真的是一个红绿灯都走不完一个人行道。再着,社会也比较复杂,由于信息的通畅,接收到的负面信息比较多,大家的防范意识也比较强,所以处于安全考虑,父母都会接送。

三,父母意识不同。70年代,孩子比较多,像我们农村80年代末一家姊妹六七个的还是很多的。加上那时候的条件限制,父母有时候真的顾不上孩子,只能更早放手,而且上面的哥哥姐姐也能帮忙管较小的弟弟妹妹。然而,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这一个孩子也是父母一辈子的心血,而且现在妈妈生育年龄都比较大,得孩子也不容易,就会更加在意孩子,所以父母自身都会去接送孩子。



总之,既然孩子在当代,客观的限制因素更是复杂多乱,所以有条件的话,还是接送一下,接送的路途也可以了和孩子沟通交流,了解他一天的喜怒哀乐。愿孩子成长路上充满美好回忆,一路鲜花绽放。


大王de麻麻


我就是一名70后。没上过幼儿园。小学也是等到8岁才报名。

从上小学,到初中,再到大学,从来就是自己前往。除了小学报名时,老爸带着去报名交钱,印象中,就一直是自己独往。

回想起来,有过这几种不安全。

一、小学自己要走6里山路,会遇到蛇,有风险。但都是大家结伴而行,没有出过事。

二、初中在8里远的地方上,有次惹了小流氓,被打了一顿。有次骑自行车撞了别人,挨了打,赔了一点钱。都不是在上学的路上。

三、高中在20里外上。校园内外的地痞在校园敲诈饭票和零钱。被下暴过几次。但都不是在上学的路上。

总结来说,70年代的人,上学的路上都是很安全的。

一是各种作案的坏人极少,对学生作案的少之又少。

二是各种车辆极少,交通安全事故趋近于零。

三是社会单纯,诱惑很少,做坏事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四是其他可能的隐性危险更少,除了偶尔会结伴大胆去河里游泳外,再没有机会出事故了。但一旦被发现游泳,就会遭到来自老师和父母多方的严厉惩罚,所以基本不敢。

总结开来,70后的我们,上学的路上,自然威胁极少,社会危险极少,自己冒险极少。所以,70后的我们,上学根本就不用有人接送。要是接送的话,还会觉得不正常,遭人笑话。

但现在的小孩子,即使生活在交通便利、生活美好的大城市,却几乎人人都要接送。什么原因呢?

一、交通复杂,车辆太多,事故频发,穿梭往来,小孩子单独上学很不安全。

二、坏人相对变多,人心趋向复杂,手段先进毒辣,骗术层出不穷,人贩子猖狂。小孩子单独上学很不放心。

三、社会诱惑太多,复杂场所遍布,游戏娱乐泛滥,小孩子难辨是非,抵制能力不强,容易误入歧途,陷入不能自拔。

四、毒品难防,坏人流窜,碰瓷的有,挖坑的有,设陷的有………各种伺机作案,频繁见诸报端。这些都不敢让孩子单独上学。

五、如今的孩子,相对都是在非常优越的环境中成长,是被宠大的,苦吃得少,历练不多,防备意识薄弱,独立面对社会极少。

………

因此,如今的孩子,无论是从自然方面,社会方面,环境方面,还是从自身方面,父母方面,都必须要人接送。否则,极其不让人放心。

以上是我个人的切身体会和思考,不足之处,请广大网友点评,并积极补充,谢谢大家!


笔架山来客


70上不接送,我的孩子都是80后,我也不记得去接送他们,这个跟时代背景有关,因为小学就在本村,那时能进村的汽车也很少,孩子相对来讲是必较安全的,再就是那几年我们这里很少出现拐卖孩子的现象,所以说家长基本都不接送孩子。

随着交输运的发展,现在我们村里开通了一条二级公路,集装箱昼夜不停的穿梭,现在谁敢不送孩子上学,即时大人领着也需要各外注意。

现在接送孩是对的,不论再忙,也得把孩子安全搞好!


华春秋实


我是八零后,我的小伙伴们从幼儿园到小学都是结伴去,记忆中从来没有家长送过。哦!对有一次是我妈把我送去的,那是我三年级的时候,头一天把同桌的头发用铅笔刀割掉一小绺,被请的家长😄。(我们那时候用小刀削铅笔)

现在我儿子已经上小学四年级了,每天坐校车上学,都这么大了每天还得到校车站点接送,特别是老师和校车乘务人员都不止一次的叮嘱,孩子必须有家长接送才能上下校车。我家离校车站点不过几百米距离,为啥还要来回接送?

其实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孩子的安全!不论是七零后还是八零后甚至九零后,我们那时候上学的路上有这么多的车吗?现在路上车流穿梭,孩子安全意识再强烈也架不住孩子好动调皮的天性,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到后悔莫及的时候,那一切都晚了!接送孩子上学放学也是为了孩子。

顺便在说一句题外之话,我是农村的,七八岁的时候,若在村口能看见一辆汽车那可是一景啊!那时候万元户家里不过才有一辆大摩托而已。到了我上高中的时候,摩托车普及了,现在则是家家户户小汽车,而且还不止一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也富了!


大猫是大狼狗


我是一个地道的70后,我小时候放学不但不立即回家,还要在同学家玩到很晚才回去。那时候社会治安比现在好,从来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安全的。

现在的小孩都需要家长接送,大致有以下几个因素:

1.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旦出什么意外,这种后果不堪想象。

我(父辈)的家里有两个孩子,我祖父家里有四个孩子,退一万步说,即使一个孩子出现什么意外,还有另外的孩子来平复家长的伤痛,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伤痛会逐渐被冲淡。但是如果只有一个孩子的话,一旦发生意外那就是百分之百,一切的希望都不存在了。所以说,谁也不愿意冒这个风险,家长都恨不得做贴身保镖,孩子一刻不离开家长的视线范围才觉得安全。

2.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多,人与人之间的戒备心越来越强。

现在家庭多住楼房,尤其是电梯楼,住在同一个楼层的邻居都不熟悉,没说过几句话,有的是租房,流动性比较大,沟通更是少之又少。再加上现在信息发达,有什么事马上被发到网上,大家全知道了。有些拐卖儿童或者贩卖人体器官的新闻在民间被无限放大,人们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宁可不接触,也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导致人与人之间信任度下降,宁可自己把孩子拴在裤腰带上,也不会让孩子单独处在危险的环境当中。

3.随着经济的发展,每家每户都有一辆车甚至多辆车。

街还是原来的街,路还是原来的路。平白增加了这么多的车辆、商场、娱乐场所、学校等等,虽然国家也加强了道路拓宽建设,但土地资源毕竟有限,赶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70后的人普遍有一个共识:现在的车真多呀,孩子小,玩心重,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发生意想不到的危险。所以家长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宁可陪着孩子在上学放学的途中一起拥堵,也不愿意让自家的孩子身陷险地,处于危险的境地。

所以说,现在的家长之所以选择接送孩子,就是为了尽可能保证孩子的安全。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哪!

大家好,我是 ,欢迎各位朋友关注我,滚滚红尘,让我们一起见证孩子的成长。


尛树妈妈谈育儿



冯雷3712


我们小时候读书,确实都是独自上下学的,无论是刮风下雨天,还是遇到了下雪天,很少有家长去接送孩子的。一般上学了,村里的小伙伴们就一起结伴去学校。而到了放学的时候,因为都是同时放学的,所以一个村里的人就是一起回家,走在路上是有说有笑的,边玩边走,特别的热闹又开心。

记忆中那个时候社会风气也不好,治安也不容乐观,但是我们都是自己去上学,即使天黑不隆冬的或者下雨落雪家长也从来不会接送我们。

九十年代后期到2000年左右,我的孩子上学同样我们当父母的没有去接送过他们,和现在的孩子相比较确实有点对不起自己的孩子。可那个时候治安情况真的还没有现在好,城里同样也是汽车三轮车多得很。唯一没有的就是没有监控。

现在接送原因,那就是有些家长本来就是留在农村里陪读的。和过去不一样了,现在农村的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面也是愈来愈重视了,他们有些放弃城市里打工,就是回到农村里来陪伴孩子。而作为拼读,那接送孩子上学、放学,这些是每天的日常。这样不仅可以和孩子更好的相处、沟通,而且还能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做到对孩子有更深入的了解。

再就是城里人家里有小轿车摩托车电动车等等,觉得孩子上学累,反正有车又不要自己走路去接送的,这样还能够与孩子建立感情。



超级暖爸


七十后的孩子不娇气,因为家庭生活困难没有条件,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好品质。

七十后的孩子家庭生活困难,没有条件娇生惯养,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我的两个孩子都是七十后,因为跟我在同一所学校上学,每天我上班可以带着他们,但有很多时候,孩子愿意跟小伙伴一起步行。

孩子放学我不能下班,他们写完了作业,跟小伙伴一起回家。

中午我要休息一会孩子也和同学一起步行上学。从没有听孩子报怨过,他们走起来感觉很好比跟妈妈一起走自由快乐。

生活越艰苦孩子越有感恩之心!

我两个孩子都在烟台农村长大,生活上没有受罪,吃的喝的穿的都比农村的孩子幸福。但是孩子亲眼目睹了姥姥家没有烧柴。有一天,儿子拖着很长一棵树枝回家了说:”妈妈,把这个树枝给姥姥捎去吧,姥姥好做饭!”孩子小,不懂这么大的树枝怎么捎啊!

有一年,学校排我去济南学习,出去学习是好事,但我放心不下两个孩子的生活。临走时再三嘱咐老伴送孩子上学,嘱咐孩子要听老师和爸爸的话,他们都答应着。半个月学习结束我回家了,问了一下,他爸爸一次也没有送孩子。都是孩子自己跑的。父母心越狠孩子越优秀。老伴告诉我:“你不在家两个孩子蒸的馒头很好,又煊又大又白,比你蒸的好。”我高兴的流泪了。

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大人孩子都变的懒了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家家有汽车。二十多年来,年轻人很少有早晨做饭的,起来晚了,带着孩子一起吃早餐,顺便送孩子上学。

还有的家庭,父母回家玩电脑,看电视,晚上不睡,大人起来晚了孩子也不起床,都起来晚了怕孩子迟到,随便吃点把孩子送到学校。

现在还有的孩子天天晚上玩手机,玩游戏,早晨不起床,晚了就让家长送!

现在学校小胖墩特别多,不活动营养过剩,二三年级一百多斤,走不动啊,家长也要天天接送。

七十年代的孩子没有享福,但是他们都能吃学习的苦,生活的苦,懂规矩,知感恩!现在的孩子在糖罐里长大,吃着名牌,穿着名牌,出门就坐车,不能吃苦!特别是不能吃学习的苦!学习让家长操碎了心!不懂家长的不易,没有感恩的心!


语文萍


情况不同了,我是68年出生,接近70后,那是上学,尤其是小学,几乎没有压力,也没有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之分,就是就近上学,同龄的孩子也多,家长都是双职工,没有时间接送(当时也没有这个风俗),几个,甚至更多的孩子一起去上学。反正,我小学5年家长没接送过,再往后上学就更不用说了。那时,马路上也没有太多的汽车,顶多是自行车。现在,各方面情况都变了,没有可比性。


用户3864480837645


我也是一名七零后。小时候上学,都没有家长接送的,放学了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回家,边走边玩,巴不得路长一点才好。可现在,学生们大部分都是要家长接送的,好像没有人接送,这学就没法上似的。一到放学时间,学校门口就人山人海。

其实这种现象原因很多:首先,现在的交通比以前更拥挤了。现在的街上车辆可比以前多了去了,我们小时候大多都是自行车,那杀伤力可比汽车小多了,所以从交通安全角度来说是不如从前了。其次,孩子们也比以前更娇贵了。以前兄弟姐妹好几个,谁都不是妈妈心中唯一的宝。可现在不一样,独生子女很多,有多少人那么放心地去放养孩子。又怕磕着,又怕碰着,还怕跟了坏孩子学坏了,恨不得一天24小时盯着。所以,只好天天接送喽。

当然,不接送的学生也是有的。各有各的原因嘛,总之希望孩子们安全,也希望他们能更独立自强些,家长们也少些焦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