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為何指揮不動自己重金組建的北洋軍?

kikilala75


第一 北洋軍

北洋軍在中國具有十分重大的歷史意義,標誌著中國由舊式軍隊從此走向近代化軍隊的發展道路。

這支軍隊是甲午戰爭之後清政府進行軍隊改革之後的產物,無論是在武器裝備,軍隊編制還是在作戰等方面方面都是完全仿照日德的軍隊進行的,是一支當時真正的現代化軍隊,屬於清政府手中的王牌,但是由於當時這支軍隊主要是掌握在軍閥的手中,所以我們對於這支軍隊通常都是帶著不好的印象。

清政府對於這支軍隊是抱著非常高的期待的,平常在財政方面都是向他們傾斜,儘量滿足北洋軍將領的要求,他們駐紮的地方也被安排在北京附近,保衛著北京的安全。

【注意;這時候的清政府中央已經是非常的衰弱,打仗都是靠漢人在打仗,所以,清政府對於北洋軍那幾乎是有求必應,因為要靠他們維護統治】

第二 滿人的腐敗,一切靠漢人

在太平天國時期,為了鎮壓太平軍的需要,此時如果靠著滿族那一群已經騎馬都不會的八旗“大老爺”去鎮壓是萬萬不可能的,這時候朝廷只能是依靠漢人去為朝廷平叛。

所以,朝廷就得給漢人分更多的權,讓他們在朝廷當中的地位與滿人平起平坐,而且要分去更多的錢財給他們,讓他們訓練軍隊。我們所熟知的,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等人都是漢人,他們在晚清的時候支撐起了清政府。

我們再細說一下清政府和漢人軍閥的關係,他們一方好比是地產開發商,另一方則是包工頭,開發商給錢讓包工頭去動工,並且為他們提供各種材料支持他們,說明包工頭們的合法性,所以兩者都相安無事,這種關係雖然讓滿人們很無奈,但是誰讓自己沒有本事呢?

這種情況一直延續了有30多年,但是到了甲午戰爭,尤其是在八國聯軍侵華之後,這種平衡就被打破了。包工頭們也不想只想當包工頭了,也想當一下開發商了,所以說,這時候,只要是有一個火花出來就可以顛倒過來!

第三 清政府的“自尋短見”之路

在八國聯軍侵華的期間,東南九省的督撫都沒有派兵護駕,而是互保抱團,坐視慈禧和光緒的生死不顧,但是又能如何呢?簽訂了和約之後,慈禧明白現在的中央已經是沒有權力要求這些督撫們了,於是他不得不同意袁世凱,張之洞等人的“新政”建議,大量地放權,進行君主立憲,因此,這種局面有維持了8年。

但是,這一切在慈禧死後就變了,載灃當權之後,他根本沒有看清楚當時的局勢,首先,他就聯合一些滿族的官員罷免了袁世凱,以為這樣就可以掌控北洋軍的軍權;接著,他又故意弄出一個內閣,讓自己皇族的滿族大臣控制了所有重要的部分,把漢人擠到了邊上,以為這樣就可以集權,鞏固清政府統治!【內閣總共13人,滿族就佔了9人,其中皇族7人,漢人只有4人】

總而言之,載灃這一番的“神仙”操作將漢人們得罪了一圈。當時,張之洞病重時曾對載灃說道:“以一人之見而反輿情,輿情不屬,必激變。”可是,載灃確實笑道:“怕什麼,老子掌握著兵權!”

可見,載灃真的是清政府“終結者”!北洋軍上上下下都是漢人,都是袁世凱提拔的,即使袁世凱被罷免,那又如何?只不過是一個遠程操控而已!後來,辛亥革命爆發之後,北洋軍對於清政府的命令陽奉陰違,集體逼宮,袁世凱如果不官復原職,他們就不維護清政府。袁世凱出山之後,他也不想要為清政府賣命了,幫助孫中山結束了清王朝的統治,自己成為了民國大總統,後來又自己登基成為了皇帝!

第四 總結

我們也得感謝清政府的“自殺”,要不然我們的封建社會還得往後延續一段時間!

筆者認為,這段歷史主要告訴我們:中央和地方之間的利益關係一定要處理好!

最後,你看得了多遠的過去,你也就可以看到多遠的未來,歷史雖然沒有一定的規律,但是有一定的蹤跡可究。

【作者:太陽知識局 致力於傳播歷史真相,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


太陽知識局


大清當然竭盡全力想要把握住北洋軍,可是,操作方向不對,越努力越失控!

北洋原本可以控制

以過去的經驗推斷,北洋六鎮其實是應該把握得住的。

比起依靠地方政府養的淮軍來,北洋軍長期是由朝廷撥款操練的。


即使袁世凱在操練的過程中,親自選拔主要將官,但是,北洋軍中依然有不少是對大清擁有極高忠誠度的。比如:大清滅亡後也一直留著辮子的張勳。

而袁世凱極力拉攏的馮國璋等人,在大清也擁有很高的地位。從大清官員體制的角度來說,他們只能算是與袁世凱有淵源的獨立力量。

因此,要說袁世凱早就樹立威望,只有他才能號令北洋,這是不客觀的。

大清收回兵權,卻只做了表面功夫


1905年和1906年的“彰德秋操”中,袁世凱的北洋軍表現出了極強的戰鬥力。

大清朝廷對袁世凱的強大感到不安。

1906年11月,大清建立陸軍部,由陸軍部統一指揮全國軍隊。

袁世凱迫於無奈,交出了第1、3、5、6鎮,交由陸軍部直接管理,自己僅僅保留第2、4鎮。

慈禧准許,並指出:第2、4鎮也是暫由袁世凱管轄,隨時可能收回!


誰來統領軍隊,一紙文件就能搞定了,可是誰能真正的掌握兵權,還要看軍隊權力體系!

打壓北洋嫡系,卻削弱了自己的力量。

因此,大清開始在北洋軍內部的權力結構上做文章。

北洋軍是一支專業化程度較高的近代化軍隊,只能由專業人才來訓練、指揮,將官的選擇面比較有限。

當時,可供選擇將官主要有:北洋嫡系、淮軍舊部、留洋歸國生。

顯然,北洋嫡系是大清極力削弱的對象,而淮軍舊部是其中“吃老本”的力量,因此,大清選擇了扶持留洋歸國士官,來對抗北洋嫡系。


良弼曾說:“我們訓練軍隊,需打破北洋武備勢力,以士官為班底,才能敵得過他們!

因此,大清大力提拔了留洋士官班底,用以打壓北洋嫡系。

可是,這一招,卻把大清打成了“孤家寡人”。

留洋士官們大多在日本留學,他們中的許多人都受到到“民主”思想的薰陶,對大清的忠誠很成問題。

另一方面,在打壓下,許多原本尚有“忠君”思想的北洋軍官,對大清的忠誠也開始削弱!

削弱上下級影響力,卻加強了“校長”的影響力


大清掌管北洋軍後,為了防止各將官尾大不掉,開始頻繁調動中、基層軍官(參考馮玉祥、吳佩孚當時的調動情況)。

大清看來,中、基層軍官是一支軍隊的基礎,他們頻繁調動,可以使高級軍官無法形成自己固定的軍事力量。

這麼做,加強了袁世凱的影響力!

由於軍隊變動過快,以上下級為基礎的關係被削弱:誰知道什麼時候又要調走了!

但是,以學校為基礎的關係卻得到了加強!

就“校長”這個職務來說,袁世凱可謂是當時“大清第一校長”。

在袁世凱被奪權前,他就通過興辦學校,結成了“速成武備派”的小集團,在他被奪權後,他擔任的學校職務受到影響很小。


後來名震天下的北洋軍官悉數在這個體系中誕生,除此之外,就連蔣介石也是由這個體系保去日本留學!

一來一去,袁世凱儘管不在軍中,但他在軍隊中的實際影響力卻在逐漸增強!

辛亥革命後,各派“亮劍”,袁世凱把控局勢

辛亥革命後,各派紛紛亮出了自己的主張。

大清原本寄以厚望的留日士官們,跳了出來!

清軍進攻漢口期間,第二十鎮統制張紹曾、協統藍天蔚聯名發電“政綱十二條”,第六鎮統制吳祿貞移兵響應!

這三位,都是大清曾寄予厚望的留日士官!

大清下“罪己詔”,任命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後,袁世凱派人刺殺了吳祿貞,奪了張紹曾的兵權!


袁世凱借力打力,不但削弱了留日士官的異己勢力,更利用他們奪取了大權!

後面的事情就不贅述了,掌握大權的袁世凱逼清帝退位,大清亡了。

拉一派,打一派是權力制衡中常見的套路。滿清貴族得以入主中原兩百多年,靠的也是“以漢制漢”。

這種制衡之術,難的不在讓誰做什麼職位,其難處在於把握暗藏於表面立場下那股暗流。

滿清貴族們的駕馭之術卻只能盯著表面,卻看不到暗流。其最終的失敗,也就不可避免了!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我認為這種說法是不太正確的。

北洋軍在組建初期,清政府還是指揮得動的。否則只要一撤資,沒了軍餉北洋軍就得原地解散。再說清政府也沒那麼傻,不會花重金組建一支完全指揮不動的部隊。

只是到了後期,清政府對各地、各部門都失控了,再想指揮北洋軍就有點難了。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起摘桃子的小能手:袁世凱。他不但摘了辛亥革命的桃子,也摘了清政府的桃子。

怎麼回事呢?這裡簡單講一下北洋軍的前世今生。

1895年,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戰爭中吃了大虧,痛定思痛,決心向外國列強學習,組建一支現代化的軍隊。

先派胡燏棻(音yù fēn)在天津小站練兵,名為“定武軍”,這就是北洋新軍的前身。一說起北洋新軍,大家想起的就是袁世凱,其實胡燏棻才是真正的創建人。

他是李鴻章賞識的淮系官僚,支持洋務崇尚西學,聘請德國人漢納根為教習,仿效西方訓練,從組織、訓練、技術、武器裝備上都改變了湘淮各軍的腐朽落後的狀況,編成10營,有步隊3000人,炮隊1000人,馬隊250人,工程隊500人,共4750人,更名為“新建陸軍”。

1901年,清政府改派時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凱訓練這支隊伍。他仿照德國、日本的陸軍建制和操典條令,對新建陸軍進行改編,由4000餘人擴編至7300人,改名“北洋常備軍”,俗稱北洋新軍。

1904年,北洋新軍在袁世凱的管理下初見成效,編成三鎮。

1905年,袁世凱再次提議統一全國軍隊番號,將原有常備軍各鎮一律改稱陸軍各鎮。同年5月,以北洋常備軍、京旗常備軍和原武衛右軍、自強軍一部為基礎,在京、津、魯地區建成北洋六鎮。

鳳山、王英楷、段祺瑞、吳鳳嶺、吳長純、王士珍等人依次任第1鎮至第6鎮統制,共7萬多人。

袁世凱還興辦各種軍事學堂,為新軍培植骨幹。

1907年8月,清政府經過考察,認為新軍才是軍隊的未來,於是決定效仿北洋六鎮之制,在全國編練新軍36鎮,要求在2-5年內完成——直到清朝滅亡,這個目標也沒實現。

不過,倒是為各地培養了一些軍隊,比如雲南的滇軍。

袁世凱在歷史上是個反面人物,獨夫民賊,但他練兵有一手,北洋新軍基本上是他一手建立起來的,從一開始就強調對於他個人的忠誠,所以軍中只知有袁大帥不知有皇帝,而且新軍大多接受了新思想,對於封建帝制那一套很不感冒。

當袁世凱忠於清政府的時候,北洋軍也忠於清政府。當袁世凱準備自己當老大的時候,清政府也就節制不了北洋軍。

說白了,袁世凱在清政府無力顧及的情況下,將北洋新軍建成了自己的私兵,這是特殊歷史時期才會發生的事情。

在他死後,無人能控制這麼龐大的軍事力量,於是北洋軍四分五裂,大家各自拉山頭。

朋友們,民國時期的北洋軍閥,大部分就是因此而來。可以說北洋軍,就是後來各大軍閥的資本。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縹緲峰下一粒沙


眾所周知,清廷的滅亡很大程度上在於新軍的臨陣倒戈,而新軍也是晚清引以為傲的皇家衛隊,從甲午戰爭後清廷就開始重點建設,不僅配備了先進的西洋火器,還以西法練兵,那麼這支軍隊為何後來會出現指揮失靈呢?


北洋新軍組織結構比較複雜,應當細分來看。宏觀來講分為兩大類:一是京畿腹地的北洋新軍,也就是咱們常說的北洋六鎮,主要負責保衛京城和皇家安危,也是新軍中的精銳部隊;二是地方上的新軍,像發動武昌起義的湖北新軍,上萬人駐紮在地方上,統一由朝廷調度。

新軍的失靈主要可以歸咎於兩點

第一,慈禧死後,晚清政府缺乏有威望、有腕力的強勢當政者,內部分裂嚴重。

晚清內憂外患風雨飄搖,打輸了很多外戰,簽訂了太多不平等條約,農民運動也是此起彼伏,而始終沒有出現政權崩塌,很重要的一點在於以慈禧為主統治層的堅固,慈禧把握權術緊馳有度,馭人之道有方,把曾國藩、張之洞、李鴻章等權臣控於掌下,並對各方權力有效平衡,所以她的任期內,始終沒有發生統治階級內部的崩潰,反而平太平天國、辦洋務、搞外交,讓陰霾籠罩下的晚清看到了一絲未來的希望。

而慈禧死後,統治階級內部就出現了大的崩潰,資歷尚淺的攝政王載灃打破滿漢官僚平衡,接著宣統繼位主少國疑,上到中央權臣,下到在野軍閥紛紛對清皇室離心離德,就給野心家袁世凱創造了政治機會。

第二,創建新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軍制創新,無經驗可循,用舊式制度自然指揮起新式軍隊會有難度,易淪為權臣的私兵。

從新軍的訓練方式來看,與傳統中國練兵之法截然不同,除了編制與中國傳統營制已完全不同外,在灌輸政治思想上也和傳統清軍練法大不相同,以往都是全軍效忠於某一個皇帝,全軍認同皇帝,所以皇帝對各級軍官和兵卒的控制力明顯不足,全靠將士主觀上的自覺效忠,而西法練兵強調的是低級服從高級,一級服從一級,袁世凱對此深得精髓,並把新軍的中、高層領導班子全部調換成為心腹將領,所以一舉拿下了新軍的絕對控制權,以至於軍中只知有袁世凱,不知有皇帝。


地方上將領對新軍的思想工作指導更是形同虛設,所以就被革命黨人便趁虛而入,大肆宣揚煽動言論,清末地方官吏吏治腐敗,對此問題不加以重視,所以裝備精良的新軍就成為了革命黨人的嫁衣,說到底就是清廷對新軍思想指導工作做的不夠到位。


納蘭談史


兩方面原因。

一是大勢已去,漢人軍閥取代滿清貴族執政已是定局。

二是當政者能力不行,才不配位,北洋軍不願意賣命。

太平天國時期,出於鎮壓太平軍的需要,朝廷允許漢人官僚練兵,統兵。於是在太平天國被鎮壓後,清朝便出現了以湘軍和淮軍為代表的漢人軍閥勢力。

面對這些新興的軍閥勢力,滿清朝廷的態度非常糾結。

一方面,清政府無兵可用,要繼續維繫朝廷的統治,必須要倚重這些軍閥。

另一方面,軍閥得勢,胃口很大,漢人對朝廷執政者的能力,以及朝廷對軍閥團體的忠誠,均持懷疑態度。

基於以上兩方面因素,以慈禧為代表的滿清統治者在僧格林沁戰死後,就採取了政治平衡策略——即類似於現在開發商和包工頭之間的僱傭關係。

朝廷是開發商,軍閥們是包工頭。清政府為軍閥提供財政和法理上的支持,並給予一定的地方權力和部分中央權力,以換取他們對朝廷的效忠和賣命。

漢人軍閥得到好處,便不再懷疑滿洲朝廷的統治能力。在此後的三十年,即太平天國後的三十年,慈禧靠著這種政治平衡,為清朝又苟延殘喘的續了三十年命。

但是,甲午戰爭之後,尤其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之後,慈禧精心佈置的平衡局面,就被她自己毀掉了。

當時由於連連的失策,使得漢人軍閥和漢人地方大員對愛新覺羅家族的統治能力和治國水平產生了懷疑。同時軍閥們本身的胃口隨著權力慾望加大也膨脹了,不再滿足於繼續當包工頭角色,也想當開發商。

於是,滿漢究竟誰掌權的矛盾產生了。

比如八國聯軍侵華期間,東南九省的督撫就沒人參與勤王護駕,而是互保報團,坐視慈禧的生死不顧。



簽訂《辛丑條約》後,慈禧明白,昔日大權獨攬的統治模式已經一去不復返,於是她就再次以退為進,一方面對參與東南互保,不進京勤王的督撫不予追究;另一方面同意袁世凱、張之洞等人提議的“新政”的建議。

大有分權給漢人官僚,搞君主立憲之勢。

也就是讓出大部分權力,滿清由皇權專制向君主立憲轉變。待轉變之後,漢人勢力將取滿洲人而代之,成為執政者,而滿清皇帝則退居幕後,成為“虛君”。

當然了,我們知道慈禧這招以退為進之策並非是她的本意,她並不想搞立憲。她只是想拖延時間而已。但實事求是的說,慈禧此舉還是有效果的。因為憑藉立憲這個舉措,慈禧和漢人地方大員又保持了八年微妙平衡關係,而慈禧也得以病死善終。

慈禧死後,立憲壓力轉移到了載灃身上。他當時要想活命,只有一條路可走,就是繼續的放權,搞真正意義上的立憲。

然而載灃上臺後,卻看不清時局,由於他的種種白痴操作,慈禧晚年精心打造的平衡體系再次被打破。



載灃上臺後,推翻了慈禧的策略。他在最不應該“復辟”的時候,選擇了“復辟”。

比如,他先是罷免了袁世凱,讓他的親兄弟載濤、載洵分別控制陸海軍,剝奪漢人的軍權;

還比如,載灃對立憲派要求開國會一事拖拖拉拉,狠狠的刺傷了對滿清朝廷還有一絲希望之心的立憲派官僚。

再比如,載灃故意搞出一個皇族內閣,讓皇族被滿族大臣操控內閣所有的重要部門,漢人則靠邊站。(內閣總共13人,滿族佔到9人,其中皇族7人,漢族只有4人,而且除了徐世昌之外,均無實權)

總而言之,就是慈禧答應的放權,答應的君主立憲,載灃通通推翻不承認,他只用了三年時間就把全天下的漢人官僚,包括最保守的漢人官僚,全得罪了。

對此,張之洞病重時曾勸載灃:“以一人之見而反輿情,輿情不屬,必激變。”(不可逆時勢而為之)

可是,載灃卻對張之洞說:“怕什麼,老子手上有兵在!”

按載灃當時的理解,只要罷免了袁世凱等幾個漢人軍閥的頭子,他就能收回兵權,大清也可以繼續專制統治。

當時都是二十世紀初了,載灃對權力的遊戲居然還是如此落後的理解,大清豈能不完?

後來事態的發展果然如張之洞所言,漢人對滿人繼續執政,投了不信任票。畢竟,北洋軍上下可全部都是漢人。北洋軍上下和袁世凱有共同利益訴求,而和清政府沒有任何共同利益。

舉個例子說,段芝貴在原來的清軍,只是個下級軍官,得不到重用。加入北洋軍後,袁世凱就把他提拔成了高級將領。在段芝貴看來,朝廷那幫人都是什麼玩意?哪有袁大帥的慧眼識珠?這紫禁城的龍椅就應該讓袁大帥來坐,滿洲老貴族,通通滾一邊去。

類似於段芝貴這種心態的人,還有段祺瑞這些人。他們也都認為自己懷才不遇,滿清朝廷阻礙了他們的才華施展。所以,對於袁世凱,他們都是支持的,而對清政府,他們都是面和心不和。

用一句話說就是——既然跟著袁大帥就有高官厚祿,何必要去巴結朝廷那幫人呢?滿人朝廷能給自己這個漢人什麼待遇?


當然了,袁世凱只是當時眾多俊傑人物的其中之一而已。從他後來稱帝被北洋軍拋棄可以看出,他也並非是不可取代之人。

然而,由於北洋軍發展的時間太短,當時北洋系將領級別都不高,根本夠不到清政府的政治構架頂層,他們需要袁世凱這個遊走於頂層和下層的關聯式人物。所以,在這種大時勢下,清政府便完全喪失了對北洋軍的操控,而袁世凱也能以一個“盟主”的身份,在老家遠程遙控北洋軍。

後來辛亥革命爆發,南方革命勢頭極其猛烈,清政府唯一仰仗的就是北洋軍,北洋軍受此重用,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擴大自己勢力的機會。所以北洋軍對清政府的軍令陽奉陰違,集體逼宮,袁世凱不出山,他們就不打。企圖通過袁世凱,實現北洋系的利益最大化。

而袁世凱也看透了清政府是大勢已去,所以也趁機帶領北洋系奪權。這是符合北洋系利益的決定。


總的來說,清政府無法指揮北洋軍,關鍵就是利益分配問題。

在北洋系看來,一個無視滿漢人口差距,搞出皇族內閣,無視漢人利益的朝廷,它能給自己什麼利益回報?既然如此,那倒不如支持袁世凱。起碼跟著袁大帥,升官發財是指日可待。


Mer86


北洋軍確實是清政府花費了重金打造的最後一個王牌部隊,它可以說是支撐清政府統治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也可以說是摧毀清政府統治的最後一根奪命稻草。

清政府當時當真指揮不動北洋軍了嗎?未必指揮不動,實則是指揮北洋軍的人能力和威望有限,說到底是攝政王載灃用人不當。

北洋軍經歷了三個階段,一個是小站練兵時期,一個是武衛右軍時期,最後一個則是北洋六鎮時期。

北洋軍的這三個階段的靈魂人物當然是袁世凱,他從接手了小站練兵事務之後便一直帶著北洋軍,哪怕是清政府讓他以武衛右軍擴編為北洋六鎮的時候,也有意將以旗人組成的京旗常備軍為北洋第一鎮,為的便是確保旗人在北洋軍中的地位和對北洋軍的控制力。

不過,北洋六鎮也全是出自袁世凱之手,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李鴻章和榮祿一死,袁世凱成了清政府高層當中最為“知兵”的一個人,慈禧不倚重他還能倚重誰呢?

袁世凱當時雖說也有通過手握重兵來鞏固和提高自己在清政府中的地位的想法,可他也同樣知道手握重兵不僅可能會讓他受到慈禧的猜忌,也會讓他受到滿族王公貴胄的排擠。

所以,他很識相地交出了北洋第一、三、五、六鎮的指揮權,由陸軍部直接統轄,他自己自己只保留第二鎮和第四鎮。

慈禧活著的時候,她能夠壓得住袁世凱,袁世凱也還幾乎一門心思地給清政府收拾殘局,更沒想過要推翻清政府的統治。

只可惜慈禧一死,當時只有25歲的載灃自知經驗不足,威望更不足,所以一來認為自己壓不住袁世凱,二來又認為袁世凱將來必成清政府的威脅,所以一紙詔令下來便罷免了袁世凱的所有職務。

載灃當時一度想過殺了袁世凱以絕後患,但是在張之洞等朝中重臣的勸說之下,載灃只能放棄了這個想法。

袁世凱被罷免了之後便回老家釣魚去了,只是他可從來沒有真正地放下過一切,雖然在老家釣魚,可仍然時時關注著朝廷的動態和天下的形勢。

載灃能夠輕輕鬆鬆地罷免袁世凱,這說明袁世凱當時並沒有絕對地掌控北洋軍,從1908年罷免袁世凱到1911年再度起用袁世凱,這三年時間裡倘若載灃能夠用人得當的話,難道還不能消除袁世凱在北洋軍中的影響力?

倘若袁世凱已經絕對地掌控了北洋軍的話,以六鎮之兵力,絕對能夠讓載灃投鼠忌器,不敢對他下手。

拿馮國璋來說,馮國璋當時南下打起義軍的時候打得很起勁,很想為清政府立功,甚至在袁世凱半打半停的時候,他還繞過袁世凱直接找隆裕,讓隆裕拿錢出來繼續支持他打起義軍,結果被袁世凱給收拾了。

北洋軍中像馮國璋這樣效忠清政府的人絕不在少數,甚至可以說是佔據了絕大多數,載灃真要有能力的話何愁不能將北洋軍徹底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但是載灃用人卻只看“成分”,不看能力,所以他用了一個不該用的人——蔭昌,載灃之用蔭昌一如他用胞弟載濤統領禁衛軍一樣,倘若禁衛軍換成良弼來統領,則袁世凱未必能夠奪走禁衛軍的控制權。

載灃之所以用蔭昌,除了因為蔭昌是滿人之外,還因為他是北洋老人,還因為他是留德歸來的“高材生”,只是蔭昌這個人的能力實在讓人不敢恭維。

也許正是因為蔭昌是北洋老人的緣故,他還可以算得上是袁世凱的擁躉者,所以當他意氣風發的南下卻遭到了當頭一棒之後,他便急急忙忙地向清政府報告,讓清政府趕緊請袁世凱出山了。

蔭昌之所以在南邊被打得狼狽不堪,原因既在於他難以控制和指揮北洋軍,也在於他指揮能力實在一般。

蔭昌都說自己指揮不了北洋軍,只能讓袁世凱來了,載灃還能指望誰呢?所以載灃也只好低聲下氣地去請袁世凱。

袁世凱原本便一直心有不甘,時時靜待機會,因為載灃用人不當的緣故,致使北洋軍中處處是袁世凱的嫡系,所以他一出山便能夠順順利利地掌控北洋軍。

清政府之所以難以指揮北洋軍,除了載灃用人不當導致沒能消除袁世凱在北洋軍中的影響力之外,也是因為時勢使然。

時間到了1911年,稍微有點頭腦的人誰還看不出來清朝已經大勢已去,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時候?稍微有點頭腦的人誰還不想著為自己留一條後路或者謀一條後路?

換句話說,當時已經人心思動,已經人心思變,之所以未動,之所以未變,只是還差一個導火索。

顯然,武昌起義成了人心動和變的導火索,所以很多人開始動搖了,開始觀望局勢了,這些人當中當然也有北洋軍中的將領,須知北洋軍將領可是接受了不同於傳統教育的人,他們的眼光自非常人所能及也。

這也是清政府後來難以指揮北洋軍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這也是清政府給自己挖的坑,是清政府要練新軍,要培養新型人才。

最終,清政府花費了氣力和錢財培養出來的新軍和新型人才成了清政府的掘墓人。


寧糊塗


清政府何止是指揮不動北洋軍,湘軍、淮軍都指揮不動。

袁世凱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派系的傳人。

袁世凱家族本是河南項城一根地主家庭,但是從他的祖父一輩開始,由於鎮壓農民起義逐漸發家,特別是他的叔祖父袁甲三當過督撫一級的官員,奠定了整個家族發達的基礎。

年輕的袁世凱科舉不成,就投入了父輩至交的軍營,也就是李鴻章淮軍的一支。

在朝鮮,年輕的袁世凱出手不凡,引起李鴻章的注目。

後來,當李鴻章去世的時候,實際上袁世凱算是接過了他的衣缽。

這樣,曾國藩傳給李鴻章,李鴻章傳給袁世凱,袁世凱實際是繼承了湘軍淮兩系幾十年積累的實力。

從曾國藩在世的時候,清廷實際已經有點指揮不動這些湘淮軍將了。到了袁世凱的時候,北洋軍進一步成了袁世凱一個人的私軍。據說,小站練兵時候,領餉的時候士兵都會被問領的誰的錢,士兵全回答的是領的袁宮保的錢。

因此,清政府是花了很多錢,但卻是給袁世凱練了一支軍隊。


故紙匯


首先說說清朝的政治制度。清朝實行的政治制度是以滿洲貴族維持統治。比方說在地方上,總督、巡撫的人選,漢人總督是少於滿洲貴族的。乾隆十三年(1748)功設立11個總督(漕運總督、河道總督),其中滿洲貴族9人,漢人2人。

然而,太平天國起義沉重的打擊了清朝的統治,這使得地方督撫開始崛起。

1876年到1883年,清朝八個總督全是漢人。

1861年到1890年,朝廷任命的44個總督,34個為漢人;117個巡撫,104個為漢人。

以曾國藩的湘軍為例,湘軍集團控制了東南各省的政權、軍權、財權和人事任免權。

曾國藩、左宗棠去世以後,李鴻章的淮軍集團開始崛起。可以說當時重大問題,李鴻章都參與其中。比如中日臺灣問題、中法戰爭以及中日戰爭。

隨著甲午戰爭的失敗以及辛丑條約的簽訂,淮軍集團開始衰敗。李鴻章去世以後,誰來支撐晚清政局呢?

當時滿洲貴族中奕訢之後有頭腦的政治人物為榮祿,眾所眾知榮祿和慈禧關係很好。不過榮祿1903年去世,此後滿洲貴族就沒有出現像樣的政治人物了。

當然,這一時期地方督撫也出現了有實力的人物,比如劉坤一、張之洞和袁世凱。劉坤一控制兩江,是湘軍的領袖。在阻止慈禧廢除光緒,以及東南互保的簽訂,他都發揮了作用。1902年,劉坤一去世,湘軍失去公認的領袖,從此沒落。張之洞長期在湖北,對湖北地區的近代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不過沒有自己的集團實力。

袁世凱則是直隸總督,與清廷關係最為密切。實際上東南互保以後,清政府依靠袁世凱,派鐵良南下,打壓東南督撫。最終的結果是袁世凱成為了最大的收益人。袁世凱不僅得到了江南製造局,而且手裡還有幾百萬兩銀子的軍餉。

甲午戰爭結束以後,袁世凱就獲得了練兵權。為什麼朝廷會把練兵權給袁世凱呢?說到底還是清朝滿洲貴族無能,沒有人能接這差事。袁世凱本身就是軍事人才,在朝鮮歷練多年。袁世凱果然不負眾望,短短几年就在天津訓練出第一支新式軍隊。

當然袁世凱小站練兵以後也有了自己班底,可以說小站練兵的班底是北洋軍核心。為什麼他們會聽袁世凱的,看看這些人的組成就知道了。

第一、同鄉、同學、朋友、部下,組成親信集團。這一做法是慣用手法,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都是採取這種辦法。

第二、吸收淮軍將領,充實自己的力量。袁世凱出身淮系,是淮軍領袖李鴻章和淮軍名將吳長慶一手培養的。

第三、招納、調遣天津武備學堂的優秀畢業生。

第四、創辦隨營學堂,培養後備力量。

隨著李鴻章、劉坤一、張之洞等人去世,加上後來慈禧光緒去世,這個時候袁世凱實際上已經是國內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了。袁世凱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同時他還身兼八項要差,他的親信遍佈朝廷各個重要部門。

攝政王載灃雖然能夠“罷免”袁世凱,但是載灃根本沒有能力,也沒有威望,應對國內大事。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歷史是什麼


回答這個問題,必須要解釋清政府組建新軍(包括北洋新軍)的背景,離開北洋軍成立的背景去談這個問題,都無法剖析其真正原因。

清政府並非一個新成立的政權,它已經存在了兩個多世紀,原來有自己一套自己的軍隊系統。那它為什麼要放著自己原有的軍隊不用,非要另起爐灶,再搞一支新軍——北洋軍呢?

表面上看,是因為大清自從鴉片戰爭後,國門被列強的艦船利炮洞開,一次次捱打,割地賠款。昔日的輝煌成為過眼雲煙,昔日的威嚴蕩然無存。清廷統治者意識到中國跟西方存在的差距,明白捱打的原因是因為軍隊落後,所以才不惜代價,重金組建一支現代化的部隊,向西方學習,希望能扭轉被動挨打的局面。

這是清廷組建北洋軍的初衷。

但在滿清的精英,尤其是漢族精英們看來,滿清政府的亡羊補牢已經為時太晚。

如果說中英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和中國跟俄國的一系列衝突,中國政府割地賠款是因為國力落後於西方國家,被洋人痛打還有情可原的話;而中國在朝鮮的失敗,在甲午戰爭中被鄰國日本狠揍,就無法用中西對抗,我們贏不了人家這個理由來解釋了。

說真的,世界上哪個民族都有崇拜強者的心理,漢民族也不例外。

滿清作為少數民族,當年能夠統治一個人口比自己多幾十倍幾百倍的中原地區,最主要的原因是戰力強大。

大傢什麼都不服,就服拳頭。

在中原人看來,清朝軍隊就是勇猛,就是彪悍,就是不可戰勝,我們不聽他的聽誰的。

但不可一世的清廷軍隊,不但被太平軍打得落花流水,被英法和俄國打得滿地找牙,還被東方小國日本打得找不著北。

甲午戰爭後,清廷在漢人心裡的高大形象一下子垮塌了,滿清的政權合法性也出現了問題。

以前,漢人都會覺得,被清廷統治是天經地義的,毋庸置疑的。因為人家威猛、強大,就該是中國的合法代表。

可是,現在你不但被洋人欺負,也被日本人擠兌,你的偉大呢 ,你的正確呢?你還有資格當中國的老大嗎?

老百姓提出這個質疑倒不是那麼可怕,就怕清廷的鷹犬和走狗,也覺得清廷沒有了當老大的資格,統治者不再神聖,不再英明,不再可怕,他們甚至為有這樣的老大感到羞恥。一旦這樣,清廷的軍隊、清廷的將領還會對清朝政府死心塌地嗎?

論威望、論韜略、論人品,袁世凱不過是個二流角色,到曾國藩、左宗棠和李鴻章跟前一比差遠了,但為什麼為滿清掘墓的不是他們三位而是袁世凱?

哪個時期都有權力鬥爭,都有派系鬥爭,都有控制和反控制的鬥爭,為什麼北洋軍幾乎成為袁世凱私兵,跟清廷的關係演變為敵我矛盾,不可調和,原因就是清廷的執政合法性出現危機,清廷的漢臣們對主子出現了信任危機。

打個比方,就是一幫小弟跟著一個老大,老大出手狠大家都怕他,別人也怕他,所以大家心悅誠服跟他幹。可是後來漸漸發現別人不再怕他,反而他常被別人打得磕頭求饒,你還會贊成他當老大嗎?你一定會說,瞧他這份德性,有什麼資格當老大,我當老大肯定比他好。

尤其庚子國難中,清廷的鷹犬們親眼看到自己的主子在列強到來後,驚恐萬狀、哭爹喊娘、狼狽逃竄的熊樣,誰還對他有絲毫敬畏之心?

最要命的是,清朝統治者希望新建的軍隊注入新鮮血液,任用留日歸來的學生,讓他們擔負起軍隊重任,擔任管帶和標統,企圖削弱袁世凱的影響。

但北洋軍中的骨幹,在日本不但學到了先進的軍事知識,還學到了先進思想。

那些曾經留日的學生,很多都接受了孫中山同盟會的民主思想,腦袋裡的忠君思想被連根拔起,一個個都變成了無君無父的“亂臣賊子”。

這時候的北洋軍不好控制,原因就不是一個人的問題了,是軍人的立場動搖了,思想亂了。

這樣一來,就是把清朝統治者累死,把袁世凱宰了,也無法控制北洋軍隊。  

當滿清統治者感覺這支軍隊被袁世凱操控的時候,他們的去袁化動作不可謂不大,一出手就解除了北洋軍中袁世凱的臂膀、第六鎮統制趙國賢的職務,繼任第六鎮統制的段祺瑞又因為受到舉報被明升暗降,調任蘇北提督。 

連換兩位統制後,清廷讓忠心耿耿的吳祿貞擔負軍中重任,但軍中各級軍官均對吳的到來非常排斥,直到最後把吳祿貞刺殺。

其餘各鎮的統制王士珍、馮國璋雖然不停向清廷表忠心,但也是吃裡扒外,身在曹營心在漢。

因此清政府嘔心瀝血打造的北洋新軍,把自己送進了墳墓。不是清朝統治者的手腕不行,而是時代變了,軍人的思想變了,腦子裡不再有君王就是爹的觀念;時代潮流浩浩蕩蕩, 不能順應,註定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歷來現實


隨著湘軍、淮軍等漢族武裝的削弱、裁撤與解散,可以說到了清末,清朝基本處於無兵可用的狀態,在此情況之下,清廷不得不命各省創建新軍,建設現代化的軍隊。其中耗資最大的便是“北洋軍”,佔新軍十四鎮中的六鎮,共七萬餘人,成為當時中國戰鬥力最強的軍隊。



而這一支清朝耗資巨大建立起來的北洋軍,到了最後卻不聽清政府的指揮,而是成了袁世凱的“私人武裝”

  •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的從“北洋軍”這支軍隊本身開始說起

由於創建這支軍隊的時候,當時全球陸軍最強的當屬德國,所以北洋新軍在編練完全效仿德國陸軍,武器裝備也大多由德國進口。同時也設立步兵、炮兵、工兵等兵種,確保他們之間分工明確,以適應戰爭的需要,但也由此埋下了,兵只聽將令而不受君命的“禍根”,而袁世凱則是他們的最高領袖。



  • 其次是袁世凱的“私人化軍隊”教育

北洋新軍的軍官,他們都來源於北洋的各個軍事學校。在這裡袁世凱對他們強調這支軍隊,需要對他個人的絕對服從,這點是最重要的一點,也是因為這點才造就了後來的北洋新軍完全成了袁世凱的“私人武裝”。後來的蔣介石也使用了類似的手段。

可能很多回答的人就說了以上兩點原因就草草收尾了,其實還有一個最最重要的原因。



  • 就是清政府對於“利益分配的不均”,引發的失控。

在北洋新軍成氣候後,清政府著手以“滿人”接替“漢人”軍官的手段,致使漢人“實權黨”蕩然無存。

清政府這一“撿現成”的做法,自然引發所有人的不滿,能不埋下禍根?

所以歸根到底的說,清政府無法控制北洋軍,更多的是需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口口聲聲說著滿漢一家,自己乾的這叫什麼事?這一群接受了新思想的士兵和軍官們,怎麼還能再吞回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