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不下的城市 回不去的農村 我們的孩子到底要去哪體驗“年味”?

我們小時候,“過年”是一年中最激動的時候,那時家鄉流行“過了臘八就是年”,一進臘月家家戶戶就開啟過年模式。辦年貨、貼對聯、放鞭炮、吃團圓飯,看春晚、守年夜、穿新衣、領壓歲錢……


留不下的城市 回不去的農村 我們的孩子到底要去哪體驗“年味”?

那時候,所有親戚都住在小鎮,一進臘月隔三岔五開始聚會,今天你家、明天我家,好不熱鬧;那時候,大人們見面第一句話一定是“新年吉祥”;那時候,小孩湊在一起放鞭炮、唱歌謠、討紅包;那時候,農村總會支起一班戲臺子,全村老少圍在一起看大戲;那時候很小的孩子也會唱:“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糊窗戶;二十六燉燉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宵;大年初一扭一扭”。

留不下的城市 回不去的農村 我們的孩子到底要去哪體驗“年味”?

現在的我們,天南海北,一年回家的次數屈指可數。每近年關,見面第一句話變成了“過年回家的火車票搶到了嗎?”;即便回家,孩子見了親爺爺、親姥爺也格外生疏;一年到頭是否能帶著孩子回家過年,還得看領導安排,一句“年三十你值班”足以打亂所有計劃。孩子們對“過年”更是沒了感覺,大一點的孩子從寒假第一天就去了補習班;小點的也被關在幾十坪的家裡。“過年”對孩子而言唯一的區別就是父母不上班。

越來越多的人感嘆“年味越來越淡”,但淡的何止是“年味”?往小了說,孩子們失去的是一次體驗傳統節日的機會、一種對生活的儀式感;往大了說,我們失去的何嘗不是傳承千年的民俗教育。

5000年中華文化流傳至今,離不開那些有趣好玩的民間習俗。儀式感、參與感,讓我們的文化在紙墨不發達的古代口口相傳,得以延續。

而“年”無疑是傳統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節日,距離古人最早“過年”,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今日國之富強,離不開古人的智慧,身為新時代的父母,我們總得給孩子留下點老祖宗的智慧吧!

反觀現在沒有了年味兒的春節,是否也在側面反映著我們對下一代的虧欠呢?

留不下的城市 回不去的農村 我們的孩子到底要去哪體驗“年味”?

高樓大廈裡,我們的孩子沒有地方、也沒有機會去體驗傳統的年俗,更不知道父母口中那些“年味兒”到底意味著什麼。孩子們慢慢開始漠視習俗,甚至開始狂熱的過外國節日,聖誕節、萬聖節,公然被搬進幼兒園、商場、甚至小學,但我們自己的傳統節日呢?卻越來越少被關注!

當然,並不是要求孩子們拒絕接受舶來的那些洋節日,但身為家長,至少請不要讓孩子忘記我們自己的歷史、我們自己的節日。如果深入瞭解,你會發現我們的節日比那些舶來節更有意思、更生動、更好玩。不信,你來看看這套《歡樂中國年》立體繪本。

留不下的城市 回不去的農村 我們的孩子到底要去哪體驗“年味”?

這套繪本首創通過大量的立體效果,還原一個傳統的春節文化。

比如,貼春聯。過年都要貼春聯,但你知道為什麼嗎?忙碌一年的古人,到了年根將宅子裡裡外外的門戶裝點一新,寓意著勞動人民辟邪除災,盈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留不下的城市 回不去的農村 我們的孩子到底要去哪體驗“年味”?

還有,新年到,換新衣。新衣除了寓意“新春吉祥”外,還有辟邪去晦的寓意。

留不下的城市 回不去的農村 我們的孩子到底要去哪體驗“年味”?


你看這種,好玩、有趣、直觀的春節科普,是不是更容易讓孩子沉浸到我們的傳統節日中呢

為什麼我會推薦這套書給各位父母?

第一,3D立體結構,鋪面而來的感官刺激,讓孩子加深對傳統節日的瞭解。

那麼多關於過年的傳統,你瞭解多少呢?讓我們從怪獸“年”開始說起吧!

留不下的城市 回不去的農村 我們的孩子到底要去哪體驗“年味”?

你聽過“鯉魚躍龍門”的傳說嗎?

留不下的城市 回不去的農村 我們的孩子到底要去哪體驗“年味”?

過年期間奔波一年的遊子,終於回到了家鄉,一家人坐在一起踏踏實實吃頓“年夜飯”。

留不下的城市 回不去的農村 我們的孩子到底要去哪體驗“年味”?

第二,9個過年主題立體式展示,感受紅紅火火的 春節。

打年糕,年年高,來年一定步步高

留不下的城市 回不去的農村 我們的孩子到底要去哪體驗“年味”?

貼春聯,貼年畫,開開心心迎新年

留不下的城市 回不去的農村 我們的孩子到底要去哪體驗“年味”?

年夜飯,圍桌坐,一家人兒真歡樂

留不下的城市 回不去的農村 我們的孩子到底要去哪體驗“年味”?

守歲夜,放煙花,噼裡啪啦過年啦

留不下的城市 回不去的農村 我們的孩子到底要去哪體驗“年味”?

過大年,磕磕頭,壓歲紅包不少收

留不下的城市 回不去的農村 我們的孩子到底要去哪體驗“年味”?

拜大年,訪親友,親朋好友笑開顏

留不下的城市 回不去的農村 我們的孩子到底要去哪體驗“年味”?

耍龍燈,敲大鼓,正月十五吃元宵

留不下的城市 回不去的農村 我們的孩子到底要去哪體驗“年味”?

第三,43個互動小機關,增加孩子精細動作能力的同時,讓孩子沉浸式體驗“年味”。

曾經很用心的給孩子講,我們小時候的年是什麼樣的,但往往是我說的起勁,她一臉懵。有了這套這套《歡樂中國年》中43個互動小機關,翻一翻,拉一拉,摸一摸,兒時過年的場景便躍然紙上,生動又形象。

留不下的城市 回不去的農村 我們的孩子到底要去哪體驗“年味”?

翻一翻,豆腐磨出來!

留不下的城市 回不去的農村 我們的孩子到底要去哪體驗“年味”?

拉一拉,噼裡啪啦放鞭炮啦!

留不下的城市 回不去的農村 我們的孩子到底要去哪體驗“年味”?

看一看,舞龍舞獅躍然紙上。

留不下的城市 回不去的農村 我們的孩子到底要去哪體驗“年味”?

第四,動手貼貼紙、做花燈,鍛鍊孩子動手力、觀察力、思考力。

春聯怎麼能少了橫批?

留不下的城市 回不去的農村 我們的孩子到底要去哪體驗“年味”?

葷素搭配的年夜飯才有營養!

留不下的城市 回不去的農村 我們的孩子到底要去哪體驗“年味”?

過大年,怎麼能少了做花燈?

留不下的城市 回不去的農村 我們的孩子到底要去哪體驗“年味”?

第五,帶有夜光的夜視效果,給孩子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留不下的城市 回不去的農村 我們的孩子到底要去哪體驗“年味”?

第六,便攜點讀筆,這是一本能發聲的立體書。

這套書請了專業的配音老師,國樂演奏藝術家,配了921個點讀音頻,高度還原了過年場景。

留不下的城市 回不去的農村 我們的孩子到底要去哪體驗“年味”?

(購買後【私信】客服,即可獲取點讀包鏈接。)

一本書從看、聽、觸三大維度,全方位給孩子還原了一個“年味十足”的中國春節。

是不是我們的春節比老外那些節日更加熱鬧好玩呢?這套《歡樂中國年》真的堪稱繪本中的一股清流,

不僅讓孩子瞭解了年俗、學習了新春文化、跟讓孩子們不織布局中接受中國傳統薰陶,培養生活儀式感。

留不下的城市 回不去的農村 我們的孩子到底要去哪體驗“年味”?


當然,還值得一提的是,這套書用的是環保大豆油墨印刷,無毒環保,即使小寶寶看起來也完全不用擔心。

買年貨、貼對聯,放鞭炮、逛廟會、賞花燈、看舞龍、只有親身經歷才能觸發孩子的長久記憶,相信看完這本書,對傳統文化孩子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年關將近,為了讓更多孩子親子體驗春節的意義,廠家特舉辦團購活動,原價128的《歡樂中國年》現在只需98元,春節過後即將恢復原價。

留不下的城市 回不去的農村 我們的孩子到底要去哪體驗“年味”?

過年還有一種永遠無法言語的痛:壓歲紅包包多了肉疼,包少了尷尬。但如果紅包換成一套《歡樂中國年》,不僅做工精緻,而且包裝高端大氣,最主要是談錢多俗,我們送的是知識、是傳統文化、是精神傳承!

今年春節,請不要吝嗇這100元,它能幫你解決包紅包的尷尬!

今年春節,請不要吝嗇這100元,它能拓展孩子的知識邊界!

今年春節,請不要吝嗇這100元,它能讓孩子從此愛上中國傳統,不再崇洋媚外!

點擊下面鏈接,從今年起,讓我們一起帶給孩子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中國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