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九边对于明代有何重大意义?为什么会衰亡?

用户6093132260070


九边重镇是明朝长城沿线的九段重要防线。对于抵御蒙古、后金(清)入侵,拱卫京师具有重要意义。

后来,清朝统一了全国,北方的防御因为蒙古人加入而延伸到了更北方,九边作为边防前线的作用就没有了。


真诚地看着你


九边在大明王朝北部边防体系之中是重中之重,九边的设置对明朝国防而言具有重大意义,但由于战略体制的原因,九边又形同虚设,衰亡是不可避免的。具体分析解答如下:

一、何为“九边”?

明朝建国后其主要威胁来自北方北元蒙古残存势力。1368年,朱元璋攻克元大都,将北元驱逐至漠北。元王朝虽然被推翻,但仍然把握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因此,北部边疆的防御一直是明朝军事战略的核心,即使在东北女真族崛起后依旧没有改变。

为此,明王朝不得不自辽东至甘肃,绵延万里的北部边疆上先后修筑设立了大同、辽东、宣府、延绥、宁夏、甘肃、蓟州、太原、固原九个军镇,把北方边防划分为九个区域,至明末时又成为九边十三镇或十六镇,通称为“九边”,这就是“九边”的由来。

《明史·兵志》称:“元人北归,屡谋兴复。永乐迁都北平,三面近塞。正统以后,敌患日多。故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在偏头,三边制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

二、九边的演变形成

明代九边的演变可分为三个阶段:最初起源于洪武时期,基本形成于永乐时期,最终定型于嘉靖时期,先后经历了四镇、七镇、九镇的演变。

在整个演变形成过程中,边镇数量虽然逐步增加了,但北部防线却是不断萎缩的。

防线萎缩的起因就是永乐皇帝朱棣对原洪武时期设立的大宁都司和东胜卫进行内撤。朱棣对大宁都司的内迁以及对东胜卫所的迁废,使得原来深入蒙古二百余里的防线出现两个缺口,从而使整条防线后撤萎缩。

大宁都司迁于北京城南之保定后,等于在辽东和开平的防线上开了一个大大的缺口,蒙古军可以从个缺口处切入,向南威胁北京,向西威胁太原、宣府。

尤其是东胜卫的内撤,使得明代北部边疆防线出现了一个大同至甘肃、宁夏之间的巨大缺口,结果瓦剌等蒙古部落乘虚而人,不断入犯,大明的整个防御线被迫南移数百里至山西大同、陕西榆林一带,而大同、榆林地区则基本上无险可依,最终导致了河套地区的沦陷。

就这样,明代北部边防在北元蒙古瓦剌部、女真部、兀良哈三部的侵扰下不断改变,最终形成明代九边防御体系的格局。

三、九边设置的意义

明朝九边防御体系的建立,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大明北部边疆防线,加强了对北元蒙古各部及女真部南下抢掠的防御。同时控制加强了边关贸易,有效防止了重要物资产品的走私,增加了对北部草原民族经济制裁的砝码,以期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四、九边衰亡的原因

1、军资耗费巨大,国家财政拮据

据史书记载,万历中期时,各边光主兵就有60万左右,除此之外,还有为数甚多的客兵。

这么多官兵的日常费用,就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大明帝国逐渐不堪重负。

各边为进行备战与士兵给养所需的军饷,起初多仰给于屯田,正统年间之后,逐渐由京师太仓供应。各边军饷供给的额数,弘治、正德年间时,每年大约43万两;嘉靖年间最高达到每年270多万两;万历时期,每年则多达380多万两,这与当时明朝每年田赋收入的总数大体相当。

九边的设置,虽然使明朝北部边塞形成一条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广袤万里、烽堠相望、卫所互联的北方坚固防线,对加强北部边防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各边镇、所、边墙、堡等军事附属设施的修筑,耗用了大量的资金,调动了数以万计的军民,终其明朝263年间几乎没有中断过。

明朝各代为此不得不加捐加税,尤其在明中叶以后,各级军官贪污盘剥,加上饷银短缺,军士往往因无法生活而发动兵变。

维持九边的巨大费用成为明朝财政日益拮据、经济衰退、王朝没落的重要原因。

2、闭关绝贡消极防御,战略体制不合时宜。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元朝的残余虽然退到“塞北”,但其军事实力仍然很强。朱元璋派15万大军三路进击漠北,结果除西路军打通了河西走廊外,中路和北路都大败而归,于是修筑了从燕山到军都山的关塞隘口,而西边则弃敦煌划嘉峪关为界。

明成祖朱棣设置了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以后又设宁夏、甘

肃、蓟州及山西、固原五镇,形成长城沿线九大防区的九边重镇,部署了

百万大军,但这些措施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北部边防问题。

朱棣死后,明王朝再也无力对蒙古各部进行大规模的远征,而且还先后放弃了大宁卫、东胜卫,防御线远离阴山、黄河天险,南移数百里至山西 大同、陕西榆林一带。而这些地区基本无险可依,只好修长城、建城堡,以遏阻剽悍勇猛的蒙古骑兵南下。

其实在多数正常年景里,北面的马上民族是希望与中原进行和平贸易的。但是在嘉靖年间,由于军事上不能够取胜,明王朝便趁北方草原出现大灾之际,中止贸易,对蒙古各部实行经济封锁。当时蒙古首领俺答汗多次派人奉书表示愿意臣服于明廷,请求在长城关口恢复互市贸易,但都被明王朝武断拒绝了,甚至多次出现边将为冒功领赏而擅杀来使的情况。

于是在嘉靖二十九年(1550)夏,俺答集合了十余万蒙古骑兵大举南下。大同总兵仇鸾竟送重金给俺答,求其不要进攻大同镇,俺答便移兵进攻宣府镇、蓟镇,顺潮河南下, 一直打到北京城外围城三天,史称“庚戌之变”。

由此导致此后二十余年间,俺答连年南下掳掠,明王朝虽不断地修筑长城,加强边镇守卫力量,但并未起到有效的防御作用。

此时虽然长城全线贯通连接,九边防御体系得到完善,但此时的明王朝已经开始衰落,贪污腐败成风,各级官吏巧夺豪取屯田,任意役使卫所军士,很多军士沦为佃户。

据黄云眉《明史考证》载:宣府诸塞下腴田,无虑数十万,悉为豪右所占;弘治时,张泰言甘州膏腴地,悉为中官武臣所据······”

军士们病无医药,死无棺敛,致使军士大量逃亡。嘉靖年间曾在兵部主事的唐顺之在复勘蓟镇边务后,给嘉靖皇帝的奏疏中说:“从黄花镇起至居庸关,尽镇边城而止,凡为区者三,查得原额兵共二万三千二十五名,逃亡一万零一百九十五名。”决定朝廷命运的京畿要地居庸关一线尚且如此,其余地方就更严重了。

当时虽然形成了完整的九边防御体系,但已经是完全的消极防御的军事工事,基本就是大明帝国的心理安慰,一旦遇到进攻,整个九边防线就形同虚设。

陕西三边总制王琼在《北虏事迹》中记载:“正德十年正月二十一日,套虏二万余骑到,于花马池北镇边墩起,至石井儿墩止,拆开墙口一十二处,深入固原等地抢掠而去。本年七月二十二日,套虏二万骑到。于花马池北柳杨墩起至青羊墩止,拆开墙口一十六处,深入平凉临巩,直抵陇州,大掠而去。总制右御史邓章调榆林等处官军分布固原要冲,不能御。”这类记载在明代史籍中屡见不鲜。

文到最后,明朝九边防御体系衰亡的原因,其实已经真相大白。借用康熙的话总结一下,就是:

“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 不专恃险阻。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理,其时岂无边患? ······守固之道,唯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待,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清圣祖实录》


独钓秦时月


根据《明史》记载,明朝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榆林)四镇,后又设立宁夏、甘肃、蓟州三镇,后又以山西镇巡抚统驭偏头三关,陕西镇巡抚统驭固原,这个军事防御体系从洪武以来直到嘉靖年间正式完成,所以长城一线的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蓟州、山西、固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九边,也是有明一代最重要的9个边镇。

《明史·卷九十》: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三边制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


但是,在嘉、万之际,“九边”又出现了新的变化,从原来的九边重镇中又析出了新的边镇,为了应付日益猖獗的边患。在嘉靖三十年,在保定设立镇守总兵官,是为保定镇。后由于本属蓟镇的昌平因为是明朝皇陵所在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所谓“照得蓟、昌二镇拱护陵京根本腹心,比之九边,事体特重”,所以于嘉靖三十八年又设立昌平镇。嘉靖三十三年,将原属于蓟州的密云析出,“建牙开府,体制与固原渐同”,设立密云镇。为了防卫青海蒙古的进犯,又在万历二十三年在西北设立临洮镇。


所以九边实际上是有13个重镇,分别是辽东镇、宣府镇、大同镇、延绥镇、宁夏镇、甘肃镇、蓟州镇、山西镇、固原镇、保定镇、昌平镇、密云镇、临洮镇。虽然镇数大有增加,但是仍旧按习惯称之为“九边”。

至于设立九边的意义是非常明显,明朝前期和中期主要是为了防御明政权北部、西部蒙古部落和东北的女真的进犯,明朝晚期我国东北地区由建州女真建立的后金强势崛起,还吞并了漠南蒙古诸部,所以在这个时期,九边的设立主要是对抗后金(清)政权。

以上就是明代“九边”的简要沿革以及意义,下面就来说说,明朝九边为何衰弱。

第一、从地理上放弃长城外的卫所,使防御纵深大为缩减,增大了防守难度。

事实上,明代九边的最终形成就是明朝边境军事力量逐渐衰弱的表现。在明朝建国初期,除了长城沿线的“九边”军事重镇,在长城外还设立了大宁、东胜、开平、兴和等卫,以此四卫辅之以九边重镇,等于形成了一个具有大防御纵深的两道长城防线,如果有这些卫所屏蔽保护,“九边”确实堪称一个完美的防卫体系,边境在卫所的价值也得到了明成祖朱棣的充分肯定。

《九边考·卷四》:太宗文皇帝三犁虏庭,皆自开平、兴和、万全出入,尝曰:“灭此残虏,惟守开平、兴和、大宁、辽东、甘肃、宁夏,则边境可永无事矣。”

可是,也是在明成祖时期,明朝就开始逐步放弃边境的卫所,大宁、兴和、开平、东胜(东胜卫后又试图恢复,英宗时正式放弃)被逐步放弃,这样“九边”就失去了外围屏蔽,直接暴露在蒙古各部的攻击下。


如明成祖时期,将大宁都司后撤,旧大宁之地交给了蒙古部落朵颜三卫,这就等于在北京的正北方向的防御撕开了一个口子,严重削弱了北京的正面防御,所谓“成祖割大宁与夷,宣、辽从此不通,而京畿之脊背单寒”,给蒙古部落长驱直入攻击北京提供了便利。

《天下郡国利病书·北直隶备录下·旧大宁》:正统已巳、嘉靖庚戍,诸虏入犯,皆从此至,则阳顺阴贰,卧榻酣睡故也。

永乐二十年又将兴和卫内徙,大宁卫和兴和卫的放弃,又牵扯了明朝整个北部防线。开平卫孤立无援,不得不在宣德五年放弃,迁于独石卫,丧失塞北土地三百里,宣府成为第一线,“至是,徙卫独石,蹙国盖三百里云”。



而东胜卫的放弃,使河套不守,不仅使山西、陕西腹地直接暴露在蒙古部落的攻击之下,而且还使西北边镇的军队生计,大受影响,就比如说延绥镇“自虏据套以来,我军之耕牧绝矣”。

所以,“九边”外的卫所陆续放弃,给九边的防御纵深带来巨大的伤害,使北部防线由原来的平直,变成了迂远,大大增加了各个边镇的防御难度。

第二、卫所制的衰退,导致了明朝边军战斗力逐渐退化,严重削弱九边防御。

有一句话说的好,决定战争胜负的永远是人,九边防御体系设置的再精妙,也得让人来防守。随着明朝军事制度的弛废,卫所制度逐渐败坏,军事力量的衰弱在明英宗正统之后表现的尤其明显。


卫所制度衰败的重要表现就是,卫所军士大量逃亡,就在正统十四年,明朝逃亡军士已经高达1633664名。而守卫“九边”的边镇军队也是严重的不足额。根据《皇明九边考》列嘉靖二十年数据如下:

蓟州镇:原额50371 缺5145 缺额10.2%

宣府镇:原额58062 缺3153 缺额5.4%

大同镇:原额59909 缺8297 缺额13.8%

山西镇:原额27547 缺5454 缺额19.8%

延绥镇:原额58067 缺10952 缺额18.7%

宁夏镇:原额70263 缺35119 缺额50.0%

甘肃镇:原额79945 缺43781 缺额54.8%

固原镇:原额67294 缺19450 缺额28.9%

辽东镇只有现额,没有显示原额,故不列,从以上八镇来看,明朝东部边镇缺编大致在20%上下,而西部边镇的情况较东部明显严重,尤其是甘肃、宁夏缺编在50%以上。而从史书上看这种状况还在恶化。如嘉靖三十七年,在九边重镇建制调整后,唐顺之巡视蓟镇地区,指出官兵原额91000余人,现额有57000余人,逃亡高达33000多人,缺额高达36%,缺额率远远高出嘉靖二十年,而且留下的人大多不堪战斗。


兵额的的大量减少,士兵战斗力降低虽然有水土不服,不堪占役等原因,但是主要还是由于粮饷不足,之所以会出现粮饷不足,有如下原因:

首先,卫所制的根基屯田被大量兼并,所谓“国初屯田,每军一分,今之屯田十无一存”,明初设立卫所驻军,而驻军往往需要屯种为生,不仅如此还要将一部分收益缴纳给军队,而边境屯田随着年深日久被将领、豪强吞并,所谓“屯地多侵没于将领豪右之家”,军屯制度被严重破坏,而管粮官不管士兵是否失地,只管追征粮草,导致大量士兵不得不逃亡。


其次、明朝初年,实行开中法,使边境商屯兴旺,所谓“开中法”,就是商人在边防疆域招民屯田,就地纳粟于边,然后领取盐引,从中取利,这是明太祖时期为解决西北边镇粮食运输困难而开创的制度,这个制度源源不断向边军提供着充足的粮饷,《明史》评曰:“有明盐法,莫善于开中”。

可是到弘治年间,因为盐商守支问题(所谓守支就是明廷一时间无现成官盐可供,导致商人在边长期留守)开中法被废除,改为商人直接纳银于官,换取盐引。就这样商屯渐渐没落,边镇军士生计问题逐渐恶化,“然开中之法废,商屯撤业,菽粟翔贵,边储日虚矣”。


除此之外,明廷还拖欠各镇输纳,削减各镇年例银,导致边镇军士被长期欠饷,如延绥镇,拖欠饷额“复百有余万”,而由于米价上涨,所发银两根本买不起足额的粮食,士兵常常挨饿。如宣府镇,军士一个月的饷银只能买不到原来半个月的粮食,所谓“一月折银犹不及半月之粟”,而延绥镇犹有“米珠挂草”之谣,穷困至极。

《九边图论·榆林》:此镇将士怀忠畏法,死无怨言,敢勇善战,虏所素惮,乃令年年枵腹,不得一饱,伤哉,伤哉!


重重积弊之下,明朝的九边防御当然会逐渐衰弱而至形同虚设。而诸边之中西北诸边镇是明朝九边里状况最差的,由于河套地区被占领和商屯的被废,使延绥镇、固原镇、大同镇、宣府镇等诸军镇不仅受到了粮饷不足的困扰,边防形势也逐渐恶化,随着蒙古部落入套并进行长驻,防御任务也变得沉重。

事实上,逐渐弱势、失去河套地区的西北诸边镇,面对蒙古部落的入侵,越来越力不从心。早在嘉靖年间,蒙古鄂尔多斯部首领巴尔苏·博罗特(明朝史书称为吉嚢,济农之音误)和土默特部首领阿勒坦(明朝史书称为俺答)经常通过河套地区联合入侵,早在庚戍之变前就制造了一个个惨案,在嘉靖二十年,吉嚢先进犯大同,“大掠太原等处。又越而南,杀掠人畜数万”,导致京师戒严。嘉靖二十一年,俺答再次犯边,给明朝山西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明史纪事本末·卷六十》:凡掠十卫、三十八州县,杀戮男女二十余万,牛马羊豕二百万,衣户襆金钱称是。



迨至明末,被后金政权逼得走投无路的察哈尔部林丹汗犯边,“连营数十里,杀戮甚惨”。由于西部边镇实力不足,明廷无法支撑后金与察哈尔部的两线作战,只好以抚赏的形式,稳住林丹汗。后金在天聪六年,逼近宣府一带,其守将居然与皇太极私自议和,允许后金军大市于张家口。

《明史纪事本末·补遗卷三》:时建州兵薄都城,插汉虎墩兔以十万骑抵宣府胁赏,括十八万予之。



以上例子都是九边的作用急剧衰退的表现。当然也全班否定这个防御体系对边防的作用。就比如说后金(清)尽管数次破关而入,但由于不能突破山海关还是得退出中原。

《圣武记·开国龙兴记四》:而大军每从喜峰、居庸间道内袭,如入无人之境。然终有山海关控扼其间,则内外声势不接,即入其他口,而彼得挠我后路。

九边历史作用全面衰弱还要追溯到康熙三十年正式将喀尔喀蒙古列为藩部之时,中原北部威胁彻底解除,至此九边重镇的边防作用已经完全消解了。

《清圣祖实录·卷九十九》:昔秦兴土石之功,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



综上所述,就是我对这两个问题的解答。

引用文献:《明史》、《国榷》、《明史纪事本末》、《九边考》、《天下郡国利病书》、《杨博奏疏集》、《九边图论》、《全边略记》、《昭代典则》、《水东日记》、《清圣祖实录》、《清太宗实录》、《圣武记》


论史


传首九边”是明王朝所特有的一种惩罚,专用于边塞统兵大将身上。“传首九边”可以泛指:将有罪之人处死后取下首级,朝廷专门派出一支类似钦差的队伍,拿着这首级到北方九边示众,对边关将士起到言传身教的警示作用。这样的惩罚不仅十分残忍,并且非常不道德,古时候交通不便,拿着的首级用石灰等材料加工防止腐烂,花费数月时间带着它走边九边。如此做法不仅让死者生前名誉尽损,还让死者死后不得安宁,是封建文化中的“魂飞魄散”的下场。“传首九边”同样可以专指熊廷弼为阉党所害的事件,因为这样的惨事只有他经历过,袁崇焕也不过是“遂磔崇焕于市。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其家”。磔是古代一种分裂肢体的酷刑。

传首九边是皇帝和群臣恨到极致才会做出的惩罚决定,熊廷弼作为明朝末年杰出的将领,三入辽东统军抗击后金。熊廷弼与广宁巡抚不和终致兵败溃退,战败消息传回京师,王化贞被下狱,熊廷弼先被罢官后入狱,三司会审判其死刑,因不愿贿赂魏忠贤而导致罪名坐实,“传首九边,弃尸荒野,天下冤之”。四年后,熊廷弼沉冤昭雪,首级才被允许拿回去安葬。当然,这要求不是皇帝主动提出的,而是大学士韩爌等大臣联名上书求来的。这段故事用电影拍出来,绝对能惊艳四座。传首九边的故事就到这,那么九边是哪里?为何说它关系到明朝的国运?

九边在哪里?

九边是明朝为抵御北方大草原上的蒙古,而在北部边防地带设置的九个军事重镇,其前身是洪武年间的九大塞王的军事组织。九边,又称九镇,是明孝宗朱祐樘弘治年间北部边境沿长城防线陆续设立的。《明史-地理志一》:其边陲要地称重镇者凡九:曰辽东、曰蓟州、曰宣府、曰大同、曰榆林、曰宁夏、曰甘肃、曰太原、曰固原。皆分统卫所关堡,环列兵戎。纲维布置,可谓深且固矣。辽东指辽河以东地区,今辽宁省东部和南部;蓟州是如今的隶属天津市;宣府没有现成地名,只有如今的一个大致区域范围,东起居庸关四海治,西达今山西东北隅阳高县的西洋河;大同是山西大同;榆林是如今陕西省榆林市;宁夏、甘肃、太原三地,只要是个稍微有点地理常识的中国人都清楚在哪;固原是今天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固原市。

九边是认为构造的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文化分界点,东至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几乎将明王朝的北部边境全包揽下。这事是理所当然的事,也不看看大明帝都北京城地理位置有多北。九边主要防御的敌人是游牧民族,前中期是主要防备鞑靼、瓦剌等蒙古部落,后期是主要抵御女真人。九边位于抵御蒙古、女真等游牧民族的第一线,可以当作万里长城来看,将其分作九大战区,职责明确分工合作。《明史稿·兵志》提到为何设置九边,为何在这些地区设置九边:明初北边地,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中包大宁、开平、东胜,而嘉峪之外,置哈密为属国,延袤万里,设兵镇戍,联络其间。成祖都北平,扆山负海,凭塞为险。自弃大宁于兀良哈,宣、辽间隔,京师屏蔽渐薄。已而兴和废,开平孤峙难守,乃迁卫于独石,而东胜亦内移。宣、大、延绥皆当敌冲。久之,河套沦弃,宁夏、固原边患日急,哈密入于土鲁番,关外即绝域矣。朱棣靖难成功削藩九大塞王,而后迁都北平,后来历代皇帝逐渐设置专门隶属中央的军事机构卫戍边疆。

九边军镇

军镇是东晋十六国时期新兴的一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实行的军事化管制,一般设置在军事要冲,当地居民与普通百姓分开,称“镇民”。军镇是一个拥有土地、人口、军队、后勤、军饷、边墙、城堡、墩台、兵器、马匹等组成的军事实体、战争巨人。都司卫所和九边总兵镇守是并存相制的,并不会出现一家独大或是类似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局面。九边总兵镇守是集合都司卫所、大将镇守与塞王守边等制度于一体的。永乐年间北边塞王守边制度的土崩瓦解,意味另一项军事制度即将兴起。九边总兵镇守制度直接脱胎于大将镇守制度,不同于行都督府、都卫,具有浓烈的军事色彩,专为征伐服务,有着便宜行事、节制诸将、军法从事之权。俨然一副土皇帝的外表。

总兵者,总率军马、统兵征伐也。朱元璋起义初期便曾任职过总兵,镇守和阳,专制军事,军法从事,地位甚高,权力极重。虽然自古以来,皇帝皆会主动授予统兵大将便宜行事的权力,但实际上,这种便宜行事是建立在皇帝所默许的限制上,若是不被默许,兴许仗一打完就被撤职问罪。元代总兵明确拥有便宜行事的权力,由法律章程规定:各处总兵官以便宜行事者,承制拟授,具姓名以军功奏闻。则宣命敕牒随所索而给之,无有考核其实者。

洪武开国时期,因结束元末乱世的征战需要,总兵数量颇多,后来数量逐渐减少,含金量渐高,乃是大明最高级别军官级别。九边军镇皆有着一位总兵,作为最高军事指挥官。蒙古屡次气势汹汹的侵犯袭来,军权分散不利于打仗,因此九边总兵事权逐渐归一,本来用以防止割据分离出去的督理钱粮、惩治罪犯权力,也被收回。九边军镇的地位是等同于地方行省的。甘肃镇是最早固定和建立下来,盖因斩断北、西、南三大蒙古势力、控制西域之锁钥的需要。

甘肃镇、宁夏镇是为攻略防御蒙古的右侧;宣府镇、蓟州镇分别为京师北门与东藩,用以保护北京城,属内围防护;大同镇是藩屏山西,遮京师之右,辽东镇是藩屏山东,庇京师之左,属外围防护;榆林镇处在形胜之地,五路襟喉,长城因河为塞,洛水之交,三水所会,边陲之郡,秦地要区,专控河套地区;固原镇偏属内地,因此地位较低,也是为防范蒙古所设;太原镇居京师之右,控扼西北,实形胜冲要之地。九边军镇的设立将北京城完美保护。

九边军镇不仅能调动自己军镇内的兵马,备御军队、外地都司卫所,甚至京营亦受其节制调遣。无论从中央集权角度,或是国家安全角度,九边皆与有明一代之国运血肉相连。

以文御武

九边军镇的势力和权力愈发壮大,而且作为军事长官的总兵由中央下派任职改为地方升迁,是不是有熟悉的感觉?像是唐末的藩镇,九边军镇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军事集团,不再完全受中央管制,武治色彩浓厚的开国初期这样的情况实属正常,当王朝趋于稳定、内部战争愈少、统治秩序稳固,文官势力逐渐抬头,九边军镇不可避免地北逐渐渗透。从明朝第四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时期开始,皇帝就专门从中央选出文臣安插到军镇中,做参赞之官,书写机要文书。参赞无参与军事谋议的权力,地位低于总兵,因此形成以文协武的祥和局面,但这只是暂时的。

往后,参赞职权扩大,可以总兵一同操练军马、修治城池、管理粮饷,军中机务,皆与谋议,享便宜行事的权力。熟悉明代史的读者一定知道,这便是巡抚的前身。巡抚主管民政,而军镇总兵有军权,随着时间的发展,粮饷事务繁重,总兵不方便协调地方行政事务和中央文官体系,陆陆续续设置巡抚,与总兵一同管理军镇事务。早在数十年前,内地已经推广巡抚制度。不仅是巡抚,中央还建立提督制度、镇守制度,提督地位高于总兵,镇守地位等同于总兵。不过,明代的九边军镇,可以没有巡抚、提督和镇守,唯独不可缺少总兵。

各镇巡抚职权大小是有一定区别的,这是根据地方情况的不同调整的,例如榆林镇巡抚兼督延安、宁夏兵备,及陕西钱粮和甘肃马政。反观蓟州镇巡抚,最初并无管理粮饷的权力。巡抚管理的事务繁多,最终形成文武相制的格局。九边军镇内有宦官镇守、文官巡抚与武备总兵,分别代表着皇帝、文官和武臣。巡抚职权的扩大意味着文官群体将手伸到兵权的最深处。明朝中后期,巡抚可节制副总兵以下武臣,并获给旗牌,得以便宜行事、军法从事。

总结

九边军镇分峙北边,彼此独立,却形成一个完整的大明北疆边防体系。各个军镇内部,巡抚和总兵的关系好坏影响着整个军镇的情况,明朝末年多少败仗,是因为总兵和巡抚不和引起的——巡抚看不起总兵,总兵看不惯巡抚。而九边军镇的外部,本应互相支援的一体攻防,却常出现视同秦越、袖手旁观的现象,地方权力异常的分散,有着巨大的互相掣肘之弊。之后明廷再实行总督制度,陕西三边总督、蓟辽保定总督,宣大陕西总督,这些军政权力层层叠叠的,十分臃肿。别看总督节制三镇,实际上仍遭到种种牵制,同时确定下,文官成为九边军镇的最高军政长官,武臣与宦官皆在其下。也就是说,九边军镇是战是守、是攻是防、是支援还是等待,全在文官群体掌握下。但是呢,文人相轻,互相都看不起,也会进行分裂内斗,算不得一个整体。

明朝总兵、巡抚和总督等制度建设,为清代的地方军政制度创新构建提供了借鉴,并隐隐将其推广至全国。









富士康一哥


明朝天启和崇祯年间,有一个特殊的刑罚“传首九边”,第一个受此刑罚的是熊廷弼,第二个就是袁崇焕。受此刑罚的人被斩首之后,首级在明朝所谓的“九边”等军事重镇中“示众”,警示所有的边关将士。(明朝被传首九边的两个大臣,左为熊廷弼,右为袁崇焕)

明朝的“九边”到底是怎么来的?又是如何演变的呐?

明朝的“九边”是不是真的只有九个军事重镇?

明朝的“九边”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泛指明朝建立之时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的九个边防重镇。“九边”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边防重镇远不止这些。

朱元璋在明朝建立之初,分封了九个儿子到北方边疆担任“塞王”,简称“九塞王”,这也是“九边”最初的来历,因此也被称作“九塞”、“九镇”。如下图为九塞王的具体分封:

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成功之后,为了防止这些边防的王爷威胁自己及其后人的帝位,逐渐将塞王的权力和军事力量进一步削弱,代之以由明朝中央政府委派的军事官员出任边防要塞的指挥官。

到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孝宗朱佑樘时期,已经形成了九大边防重镇,分别是:

以上九镇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九边了。

其实之后又在这九边的基础之上增设了几个“镇”,嘉靖皇帝时期在西北地区增设了昌平镇、真保镇,昌平镇在现在北京昌平、真保镇在河北保定,主要是为了巩固北京的防守。万历皇帝时期,在蓟州镇分出了山海镇,主要是山海关地区的防守,主要针对日益崛起的东北少数民族——满族。在固原镇分出了临洮镇,同样是为了加固西北地区的防守,防止满族和蒙古军队绕过东北地区明朝的密集防守,从西北进入中原地区。

如此算来,到明朝万历年间,明朝的九边实际上有13个军事重镇了。分别是:

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昌平镇、真保镇、山海镇、临洮镇。(所谓的九边,到万历年间是十三个镇了,如下图)明朝“九边”建设的意义和衰落。

明朝建设“九边”的意义主要用来防御北方的少数民族入侵,前中期主要是蒙古族,后期是东北地区的满族和蒙古族的联军。

明朝九边的衰落和卫所制度的衰落息息相关。卫所制度中要求军户实行军屯,要将一部分耕种的收益上缴军队,然后再统一分配。边关的将领、宦官监军利用职权侵占了大量的“良田”,而军户分到的田地大都是贫瘠的田地,同时边疆军屯的将领们、监军们劳役士兵,替他们种田,这直接导致军户逃亡日益增加。朱元璋期望军屯能够解决士兵的粮食问题,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简直成了一种奢望,明朝的卫所制度中连军粮都解决不了。由于军户的不断逃亡,卫所中的士兵根本就没有多少,只剩下文书记载中的数字。土木堡之变中,明英宗尽发北京附近的卫所精兵,号称50多万,实际到位的也就20万左右,其他军户士兵大都逃亡了。连北京附近卫所中的军户都逃亡了这么多,更何况是边疆的军户了!

朱元璋为了保证九边士兵的军粮,曾经将“盐引”卖给商家,这是对军屯的一种重要补充措施。商家为了获得“盐引”就雇佣了大量的农民到边疆开荒种田,为军队提供粮食,解决了边防军缺粮问题。明孝宗弘治年间,明中央政府为了获得更加直接的国库收益,将“盐引”卖给商家,直接用银子来换取,至于边疆军队的粮食供给由“太仓”供给。看似解决了问题,实际上边疆产粮主要集中在将领、监军手中,中央派人从内地收购粮食运送到边疆直接导致边疆的粮食价格高涨,得益的是那些边疆的产粮大户(将领和监军们)和内地的商家了,将负担全部转嫁给了中央政府,得不偿失!

最后一点,朱元璋时期,边防军的本地军户和贬谪到边疆的有罪之人构成边防军的主力,如果有战事,则调动内地的卫所军队支援边防。朱棣即位之后,改变了这一策略,而是让卫所中的士兵轮流到边防戍卫,这更加剧了军户的逃亡,严重削弱了边防军的军力。

明朝中期之后,九边的王爷们、将领们、监军们侵占军屯土地,劳役士兵成为一种常态,这直接导致军户的逃亡加剧。而边防上的将军、监军仍然上报原有的士兵数量,冒领军饷,吃军饷差额也成为常态。如此情景之下,边防的守备废弛、衰落也成为必然。

朱元璋设立卫所制度之后曾经自豪的说:

吾养百万兵,不费百姓一粒米。

现在看来,朱元璋死后卫所制度简直就成了一个大笑话!腐败使得九边迅速衰落!


穿越再现彼岸


九边重镇是指明朝为防御蒙古残余势力而设置的九个军事重镇。分别为: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昌平镇、真保镇。

辽东镇

总兵初驻广宁(今辽宁北镇市),隆庆后冬季驻东宁卫(今辽宁辽阳市)。管辖的长城东起丹东市宽甸县虎山南麓的鸭绿江畔,西至山海关北锥子山,全长970余公里。

蓟州镇

总兵初驻桃林口,后移迁安寺子峪(也称狮子峪),天顺年又移三屯营(今河北迁西县境内)。管辖的长城最初东起山海关,西至镇边城(原名灰岭口),自增设昌平镇后,西改至慕田峪(今北京怀柔区境)。管辖的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慕田峪,全长880余公里。

宣府镇

总兵驻宣府卫(今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县)。管辖的长城东起慕田峪渤海所和四海治所分界处,西至西阳河(今河北怀安县境),全长510多公里。

大同镇

总兵驻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管辖的长城东起镇口台(今山西天镇县东北),西至鸦角山(今内蒙古清水河县口子村东山),全长330多公里。

太原镇

总兵初驻偏头关(今山西偏关县),后移驻宁武所(今山西宁武县)。管辖的长城西起河曲(今山西河曲县旧县城)的黄河岸边,经偏关、老营堡、宁武关、雁门关、平型关,东至太行山岭之真保镇长城,全长800多公里。因该镇在大同、宣府两镇长城的内侧(南边),故又称为内长城,而偏头、宁武、雁门三关也就合称为内长城的“外三关”,在东边的蓟州镇与真保镇的居庸、紫荆、倒马三关就为“内三关”。山西镇长城城墙多为沉重大石。

延绥镇

总兵初驻绥德州(今陕西绥德县),成化以后移治榆林卫(今陕西榆林市)。管辖长城东起黄甫川堡(今陕西府谷县黄甫乡),西至花马池(今宁夏盐池县),全长880多公里,在大边南侧另有“二边”,东起黄河西岸(今陕西府谷县墙头乡),曲折迂回,西至宁边营(今陕西省定边县)与大边墙相接。延绥镇长城遗迹多被积沙掩埋,局部地段被推平做了公路,尚有夯土墩台存在。

宁夏镇

总兵驻宁夏卫(今宁夏银川市)。管辖长城东起花马池,西至宁夏中卫喜鹊沟黄河北岸(今宁夏中卫市西南),全长约1000公里。宁夏镇长城遗迹大部分埋于流沙之中,仅贺兰山段石砌城垣有断续残存,并保存一段因断层地震活动而造成的错位现象。

固原镇

总兵驻固原州(今宁夏固原市)。管辖长城为东起延绥镇饶阳水堡西界,西达兰州、临洮,全长约500公里。明后期改线重建,西北抵红水堡西境与甘肃镇松山新边分界。固原镇长城遗迹除景泰县境的“松山新边”保存较完整外,其余地段城墙圮坍严重,仅保存夯土。

甘肃镇

总兵驻甘州卫(今甘肃张掖市)。管辖长城东南起自今兰州黄河北岸,西北至嘉峪关讨赖河一带,全长约800公里。甘肃镇长城遗迹,虽经风沙剥蚀堆埋,仍大段保持连贯的墙体,在山丹境内还保存着一段两条间距10余米的平行墙体。

昌平镇

总兵驻昌平(今北京昌平区)。管辖的长城是从原蓟州镇防区划出的渤海所、黄花镇、居庸关、白羊口、长峪城、横岭口、镇边城诸城堡长城线,其东北起于慕田峪关东界,西至紫荆关,全长230公里。

真保镇

总兵驻保定,管辖的长城北起紫荆关,经倒马关、龙泉关、娘子关、南至故关,全长390公里。

自1368年明朝建立后,元朝的残余势力不甘心就此失败,于是一直纠结残余势力侵扰明朝的边境,企图恢复大元。所以自洪武年间开始到万历年间,明朝的皇帝们陆续增设到九镇用以防守外敌。

设置边镇的地方均为当地的交通枢纽,人员密集,地势极为重要。作为历代明朝的战争最前线,有效的防御了外敌入侵,是对内地农耕名族来说一把非常重要的保护伞,并且以关隘的形式控制着对蒙古各地的贸易,使明朝通过控制贸易的方式让北方蒙古部族俯首称臣,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是明朝长治久安的生命线。

但是到了明朝后期的随着经济政策的改变,越来越的人转向高利润行业,比如贩盐等等,边地土地日益荒芜,粮价也越来越贵,造成了边军用粮困难。特别是明武宗以后,边兵逃亡,边将冒领军饷,诸如此类事情司空见惯,边备日渐废弃,直至明朝灭亡。





上善似水


明代九边对于明代有何重大意义?为什么会衰落?

我是临石观海,我来回答。

明代九边是明朝抵抗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体系,其意义在于有效的遏制了游牧民族南下骚扰劫掠,但由于其耗费过大,随着明朝国力的下降,九边最终走向了衰落。

何为明代九边

明代九边又称明代九镇,东到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包含了辽东镇、宣府镇、大同镇、延绥镇、宁夏镇、甘肃镇,蓟州镇,偏头关,固原镇,绵延长达万里。

我们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以一只碗开局,之后纵横睥睨,夺得天下,更是将大元打成了北元。

但自古以来,游牧民族都以生命力强著称,加上其出神入化的机动性,就如同莽莽草原,春风吹又生。而游牧民族限于其生产力,无时无刻不在骚扰边境,于是九边应运而生。

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三边制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明史》

明朝建立明代九边防御体系的意义

九边防御体系的建立对明朝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入侵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都知道游牧民族的特色就是机动性强,而由于边境战线很长,明朝不知道敌人从哪里发起进攻。而九边防御体系因为有其特殊的性质能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 九边防御之轮换制度

我们都知道在边境当兵是相当坚苦的,神经紧绷,时刻处于战备状态,长期以往,士兵战力必然下降,而明朝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实行了边兵轮换制度,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士兵的战力。

部议,每番皆十月,而戍卒仍率以岁为期,有久而后遣者。—《明史》

  • 九边防御之协同合作

为了更好针对游牧民族的灵活多变,明朝对于九边也实行了协同合作的战法,如在延绥镇、宁夏镇、甘肃镇设置三边总制,使三镇可以有效的联动作战,而其与宣府镇,大同镇也可便宜行事,随机应变。这无疑极大的提升了九边防线的抵抗力。

十三年,颁定宣、大、延绥三镇应援节度:敌不渡河,则延绥听调于宣、大;渡河,则宣、大听调于延绥。—《明史》

明代九边的衰落

说完明代九边的积极作用,那么为什么会渐渐衰落呢,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力下降,由于要保障九边防御体系的运转,明朝承担着大量的军饷支出,而随着大明王朝国力的慢慢下滑,越到后来越是力不从心,而其直接后果就是前线士兵大量减员,军心涣散,其战斗力也大幅下降。

北方游牧民族的渐渐崛起更是让明代九边摇摇欲坠,北元虽然狼狈,但生命力顽强,其后代鞑靼,瓦剌,都给明朝造成了巨大的军事压力,而随着明朝掘墓人—后金的迅速崛起,更是给了明朝致命一击。

总结:综上所述,明代九边的建立确实有效得保护了大明帝国,而明朝对九边的各项措施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朝国力的下降,其防御功能也在慢慢减退,最后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亡。


临石观海


朱元璋开朝时定的九边,处于边关的要冲位置,在保卫边疆有战略意义。但实行的是军户制(类似乎屯田),随着屯田被宗室亲贵侵占,军官对军户的压迫劳役,大量军户逃亡。加上生产才能谋生,战斗力下降,于是九边后来名存实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