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姓沒有做過皇帝,如何發展成為大姓的?

張姓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姓。宋版《百家姓》中,張姓排在第二十四位,人數超過6800000。從宋朝至今,張姓人口都穩步增加。

到了2018年,根據統計數據顯示,僅中國大陸姓張的人口就有89600000人,在全國人口的佔比達到了百分之6.83。

如果算上海外的張氏宗親,張姓人口將超過一個億。這個數字也是很驚人了。

張姓沒有做過皇帝,如何發展成為大姓的?

總所周知,很多大姓的崛起都是因為本家出了皇帝,比如漢代劉姓人數激增,宋代趙姓排到第一位,都是和當時的皇帝有關。

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張姓並沒有出現過建立統一國家的皇帝。那麼為什麼張姓人數那麼多呢?

其實關於張姓沒有人當過皇帝民間有這樣的的傳說,迷信的東西不能信,咱們就圖個樂子,聽著玩玩得了。

張姓沒有做過皇帝,如何發展成為大姓的?

傳說天界一把手玉皇大帝就就姓張,叫做張友仁。據說當年姜子牙封神的時候,想要坐玉皇大帝的位置,又苦於不好意思直說。

所以當各路神仙對號入座的時候,他就指著玉皇大帝的位置說——有人坐。沒想到張友仁聽了直接坐到了位子上,說我就叫張友仁,姜子牙也只能眼看著他做了玉帝。

明清時期還有一部叫做《玉皇寶卷》的文學作品,書中張友仁是一個農民。他積德行善多做好事,後來上天做了玉帝。

因為天上的玉皇大帝姓張,為了避免衝撞天庭,人間的皇帝就自然沒有姓張的了。

當然這是傳說,作不得真。至於為什麼張姓的人數那麼多,經過查找資料,我總結了以下這麼幾點。

張姓沒有做過皇帝,如何發展成為大姓的?

首先,張姓起源早,歷史長,有充足的發展時間。

張姓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黃帝時代。黃帝的後代揮長於製造箭矢,子孫被賜姓張氏。揮是張姓的得姓始祖,他的後代是河北張氏。

《通志·氏族略》中記載,春秋時晉國大夫解張的子孫以解張的字來作為姓氏,成為張姓家族一部分。

張氏家族世代在晉國為官。趙魏韓三家分晉後,張氏一部分留在原地,一部分隨三國國都而遷移成為山西、河北、河南的張氏。

張姓很多人還出自黃帝姬姓的後代。這些都是有文字記載的較早的張姓。張姓出現很早,數千年的發展時間為張姓成為一個大姓提供了條件。

其次,張姓人分佈廣泛,佔有大片土地。

韓趙魏三家分晉後,原本晉國的張姓隨國都遷移。經過不斷的發展,張姓遍及三國,很快佔有了華北、中原的大片地區。

據記載,戰國時還有張姓從晉國遷往福建。唐朝高宗年間,有中原張姓軍校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奉皇上之命入福建。福建張氏後來又有部分遷入廣東。

清初開始,很多廣東、福建張姓人開始前往臺灣甚至東南亞地區,走向了海外。在古代,佔有大量土地是人丁興旺的基礎。

另外,張姓分佈在全國各地,避免了像很多族人過於集中的姓氏遭到戰爭爆發或自然災害等毀滅性打擊的風險。

雖然張姓確實沒人做過皇帝,但是張姓不缺名門貴族。這對張姓的發展十分有利。

漢朝開國功臣留侯張良,道教真正創始者張道陵,明朝首輔張居正,都是張氏家族人的傑出代表。

張姓能成為大姓,還在於不斷有外來的補充。古代很多少數民族融合時喜歡挑一些大姓來作為自己的姓氏,皇帝的姓不能隨便用,最受歡迎的就是有很多名門望族的張姓了。

歷史上,鮮卑、匈奴、契丹等很多少數民族在與漢族融合時都改為姓張。很多統治者在賜姓時,也把張姓作為首選。

比如,三國時諸葛亮賜蠻酋長龍佑那為張姓。還有大批漢族別姓的人改姓張。《三國志·魏志》有記載,曹魏名將張遼就是由聶姓改為張姓的。

其他地區也有姓姬、姓韓的人改為張姓。最後,沒有族人做皇帝對姓氏發展並非全是壞處。

朝代更迭必然會引起後朝統治者對前朝統治者甚至其族人的報復和追殺,而沒有人當過皇帝的張氏就沒有這種煩惱。

分析到了現在,想必大家應該已經對張姓成為這樣一個大姓的原因有所瞭解了。不得不說,想要成為一個這樣的大姓,天時地利人和一個都不能少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