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讲究劲力,尤其内家拳十分强调内劲,请问何为劲、何为力?该怎样练习劲力?

京武功夫如是说


内家拳的动力就是内劲,而内劲来源是气,人体脏有脏气,食物有水谷气,吸收有大自然的气,统一起来维持生命循环活动而用,人人都有,没有感觉而已。这种气随着我们打拳,积累越来越充实,到了质的变化就成内劲了。怎样才能使气充实,气是炼拳抻筋拔骨牵引出来的,气的出现也能推动作用,相辅相成。知道这个道理,我们打拳从起势到收势一秒也不可停,不可松劲。张三丰讲:周身节节贯串,无一丝一毫间断耳。王宗岳讲:随曲就伸。也就是说转換时都不能断劲。总谈劲,太极拳总把太极功说成劲,这个劲的组成,左上角是经的右上角,左下角是个工字,右边是个力,也就是说,劲是经过加工的力。也就是说我们炼太极拳是在加工力气。为什么我绝大数人炼一辈子拳也没感觉,少部份人有内气,但达不到技术水平。原因祖辈宗师传了个"松”。认为松可去拙力,去气滞,气才流畅。其实松是不用力,收功了,没有牵引力,炼出的气非常有限。气滞是不知阴阳。暂不多说,因不知对否。太极拳的理论可信不可信,要看作者是否有真正的太极功,最好能打,不然也是道听途说的故事。


利民5076


  传统武术讲究劲力,尤其内家拳十分强调内劲。且问何为劲?何为力?

  王芗斋先生说:“力盈于内谓之劲,劲发于外谓之力”,“劲盈与内,而力发于外”。用现在的话说,劲是内气运行而形成的能量,蕴藏于体内,在体内传导,它受心意的主导和支配;力是内劲形于肢体而体现的能量。

  其实劲和力是不能够截然分开的。试想,没有内劲何来外力?相反没有外力何显内劲?至于有人吹嘘内劲如何玄奥,内力如何打人,无异于前些年流行的特异功能,始终未被证实其存在。通常人们把内劲叫做内力,可见劲和力有时是指一个意思。

  所以,还是讲劲力好。

  武功的劲力又称功力,有别于一般人生活劳动所用的力量。

  注意到现在有的人,为了体现用意不用力,极力避免“力”字,似乎既然说用意不用力了,就不能说用力,发力也不说发力,说发劲,呵呵,听着总觉别扭!武术来自生活,拳理拳法的表述也是脱胎于生活的。在生活中,我们常说用劲,使劲,用力,发力。说使力行不行?别扭吧,那么说发劲呢?

  其实所谓的用意不用力,就是练拳时身心松静,放开关节,不用僵力拙力和执着之力,心里想着拳的要领,意领身随,慢慢地行拳,或者再加上仔细体会行拳中的感觉,长此以往,养成正确的运动定型,积累功夫功力。

  我欣赏“言劲不言招”这句话,是说讲究并追求劲力的因应转换和灵活变化,不追求死招死式。可是也有人说“内家拳练劲,外家拳练力,”就不敢苟同了。劲和力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劲力本来是一体的,何必过分讲究,硬要把它分开呢?

摘自翟汝华先生的练拳感悟!


京武功夫如是说


传统武术讲究力,这里说明的力包括所有拙力和内力。中华武术其实不分内外家拳的。外家拳练好了就是内家拳,内家拳练不好就是外家拳,这些都是后人给起的名字而已。内劲并不神秘,内劲也是一种力。是指在一时的指挥下,通过一系列特殊的练习形式以充分调动神经对肌肉的支配能力,最大限度提升肌肉弹性基础,由体内高度和谐而出的一种灵活多变的力。如何练习武术中的劲力,中华武术很多只要能被保留下来的都是优秀拳种。其练功的方法就有其特点所以说各门各派练习的方法也不一样,所以说形成的武术风格也大不相同。要想练习武术中灵活多变的力就要明白拳术中的道理,拳术讲究阴阳,内外。从外西医解剖直观了解人体自身构造,从内中医里要了解经络与脉象。这些了解完整了在自身印证后不算完只能算上知己之功。还要在与敌动手过招时你自身练出的力是否运用得当,还需要你自己揣摩实践这叫知彼之功。最后还要千锤百炼头脑里得到提炼升华还虚.这里只是我对力的一些观点而已让大家见笑了。


心海云花开


内家拳的内劲和通常说的力是有区别的。一般认识是:力是直的,劲是柔的。笨拙而直的可以说是力;灵活而圆的可以叫做劲。这两种都是天生就有的,只是个人所具有的劲和力的大小不同。内家拳的内劲是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专门的习练而加强了,所以练习内家拳就是把本身就具有的合乎规矩的圆转柔韧性的劲加强,并与意识相结合,并专门讲“用意不用力”,而不是说用力。当然用劲并不是一点儿力量也没有,一点力也不用。太极拳论里面有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而不是说懂力,练习的及锻炼的也是劲。一般我们生产、生活中都是会运用到劲的,只是我们没有注意罢了,反而过多的使用了力而已。这就是练习内家拳的老师让我们放松而不用拙力的原因(放松就是把身体的笨力不用而去锻炼柔韧性,经过长期的反复的练习加上意识上的结合,柔韧性就慢慢有了。)




爱太极爱旅游


劲从筋来,没有明显肌肉绷紧,如,手指的每个关节都弯曲做俯卧撑。肌肉绷紧发力为力,如,握紧拳头做俯卧撑。武术不应该把劲和力分开,应当合二为一,缺一不可,达成劲力,方可无坚不摧。


飞刀社


实际都是一回事儿。

简单来说就是生理学上定义——人体为了克服万有引力而产生的电磁力。

它的产生源头是肌肉纤维束,人体肌肉的纤维束数量是固定的,练功的目的就是增强每一单个纤维束的活力,以提高整体肌肉发动效率。

“力”和“劲”的不同在于,“力”是自然而然养成的人类基本活动能量;

而“劲”是通过后天调整、精炼、提高的一种人体升级版动能运作方法与结果。

“力”是力量的力量,

“劲”是速度的细化性力量。


颤动的丹田


在传统武术向表演化发展的情况下,一切都朝着表演化发展。

这种表演化的发展,已经让人分不清真假了。

难道真的竟然劲和力都分不清了吗?

就像以“四两拨千斤”为借口而练的以松懈为主的太极拳一样,自己家里二十斤重的米袋子都拨不动,还在幻想拨千斤。

既然是表演吗,那大家就一直往下演好了。

于是,在看似蓬勃发展的传统武术,各种玄妙之事、玄幻之言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然后让徐晓冬打得稀巴烂!

什么时候我们能够明白四两是无法拨千斤的事实时,什么时候我们能够按照正常思维理解劲和力是一个东西时,我们的传统武术才能够真正发展起来!


传统太极拳形意拳


力是一种表现,无论主观还是客观,大力小力和无力,劲是一种主观为引导前提的调节肌肉骨骼气血的组合运动。力无需烦恼,随便什么都是力。劲比较费事,需要长期训练,明白拳法身法肌肉呼吸气血松柔关节等等概念和存在功用,然后用意识去让这些组合变化运用于外部。


扬州心意


劲和力本是一体的,比如,出拳重,这拳重指力,打的对方痛,晕。那力打那儿来呢?劲!劲指小臂大臂肩背腰大腿小腿脚蹬一起爆发出来的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