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为什么不直接对俄宣战收回克里米亚?

用户9822891885


克里米亚是克里米亚人投票加入俄罗斯的(即便是俄罗斯施压),乌克兰直接宣战就是侵略,特别是要战败了就亡国了。以乌克兰的实力战胜的机率不大,敢冒险吗?不敢。


银杏树1234


因为不敢。

毕竟俄罗斯还是那个令人生畏的俄罗斯,但乌克兰却再也不是那个实力雄厚的乌克兰了。

2013年11月底,以乌克兰当局暂停同欧盟签署联系国协议为起点,乌克兰危机全面爆发。因为一心想要拥抱西方,乌克兰遭到了昔日大哥俄罗斯的强烈反制,包括克里米亚在内的乌克兰东部地区动荡不安。

在这样的情况下,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克里米亚在俄罗斯的“感召”下于2014年3月11日通过独立宣言。尽管遭到了乌克兰当局的严厉镇压,并在3月15日解散了克里米亚议会,但“去意已决”的克里米亚仍然于3月16日举行了独立公投,并在3月17日以96.6%的超高票数通过了独立并加入俄罗斯的决议。3月18日,克里米亚与俄罗斯签订合并条约,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克里米亚成为俄罗斯的一部分,随后于3月21日签署了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联邦的法案。

在克里米亚投向俄罗斯的这段时期内,除了上蹿下跳的克里米亚,雷厉风行的俄罗斯,恼羞成怒的西方国家以及作壁上观的国际社会,作为当事国且最大受害者的乌克兰,除了不承认公投结果,宣布其行为违宪,便再无更多动作,对俄罗斯公然夺取本国领土且让自己颜面扫地的行为缄口不言,更不要说对俄宣战夺回失地了。

那么,为何乌克兰在失去克里米亚后如此“克制”呢?静夜史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实力不允许

实力不足,是乌克兰不敢对俄罗斯宣战的最根本原因。

虽然苏联解体后,乌克兰作为苏联大家庭的“二哥”,分得了仅次于俄罗斯的财产,包括数十架战略轰炸机,175枚洲际导弹和1800多枚核弹头。但因为苏联时期斯大林模式的桎梏,作为欧洲粮仓的乌克兰经济水平却相当落后,这使得获得独立的乌克兰没有维持核武器开支的经济实力。在这样的情况下,经过和美俄等国两年多的谈判,乌克兰于1994年1月10日宣布放弃所有核武器。

放弃核武器虽然在短期内为乌克兰换来了大量的经济援助,但从长远看绝对是乌克兰的梦魇。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不曾拥有,而是得到了再失去。拥核时代的乌克兰令西方不安,但无核时代的乌克兰更不让人放心,因为乌克兰地处的东西方要冲的战略位置是无法改变的。而当美俄再次交锋,乌克兰需要用核武器维护自身利益时,却发现自己只能成为美俄博弈的棋子,彻底失去了话语权。

从乌克兰独立建国以来,乌克兰也经历了和俄罗斯一样的“改头换面”的历程,进入了积重难返的寡头时代。但不幸的是,乌克兰没有普京式的人物,叶利钦式吃里扒外的领导人倒是一抓一大把。

包括波罗申科在内的乌克兰领导人,作为寡头以及寡头的代言人,从来无视乌克兰被东西方撕扯的战略位置,一心想要拥抱千里之外的西方,和咫尺之遥的俄罗斯划清界限。所以结果就是俄罗斯强力反制,煽动乌克兰东部的俄罗斯州叛乱,乌克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动荡之中。

可以说,无能的乌克兰领导人,一步步将乌克兰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等到量变引起质变,克里米亚事件爆发,乌克兰除了谴责别无他法,因为东部的俄罗斯州蠢蠢欲动,如果乌克兰选择以卵击石,一旦失败,那么东部各州马上成为下一个克里米亚,届时乌克兰的分裂无法挽回,相比之下按兵不动反而能最大程度地止损。

况且今日的乌克兰还倚仗着俄罗斯的天然气,欠着俄罗斯至少20亿美元费用,这更决定了乌克兰不敢和俄罗斯翻脸,因为旧账可以赖,但乌克兰不想被冻成狗。

2、队友不给力

队友不给力,是乌克兰被迫沉默的重要因素。

普京在克里米亚事件中雷厉风行的手段,不仅收获了大票俄罗斯粉丝,更在国际上狠狠打了乌克兰和西方国家的脸,因为西方国家和乌克兰一直站在同一阵营。

自苏联解体以来,西方国家一直希望乌克兰建立一个完全亲西方的政府,使乌克兰成为对抗俄罗斯的前沿,为此西方国家不断策划对乌克兰的颜色革命。但随着除亚努科维奇外的乌克兰历届政府积极向西靠拢的政策,西方国家和乌克兰的表面关系越来越融洽。

但在硬汉普京面前,西方国家和乌克兰的“情同手足”瞬间“形同陌路”。虽然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奥巴马政府一直坚定支持乌克兰和俄罗斯干起来,但这并不意味着西方国家会在乌克兰和俄罗斯开战时提供支持哪怕是道义上的支持。

因为克里米亚虽然距离乌克兰很近,但距离俄罗斯也很近。这意味着一旦西方国家武装介入,就要面临在俄罗斯家门口打仗的尴尬局面,在全力以赴的俄罗斯面前,即使西方国家一拥而上也基本没有胜算。

再者,西方国家虽多,但各怀鬼胎、同床异梦,根本就无法形成支持乌克兰的强大合力。

虽然西欧国家跟着美国喊得欢,但他们深知自己和乌克兰一样都需要俄罗斯的天然气维持生命,在真实的饭碗和虚名的“胜利”之间,务实的西欧国家早已做出了选择。

而美国虽然不指望俄罗斯的天然气,但煽风点火终归是需要打手的,在西欧国家不配合的情况下,单枪匹马的美国心里没底好怕怕。

事实上,虽然美国和西欧国家面和心不和,但两者在利用乌克兰的问题上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搞乱乌克兰,将俄罗斯拖入乌克兰战争的泥潭。至于乌克兰怎么想,那是乌克兰自己的事,西方国家“尊重”乌克兰主权。

所以,深知西方国家德行的乌克兰明白自己到底是什么身份。

3、道义不占理

道义上的哑口无言,让乌克兰和西方国家所有报复俄罗斯的行动变得师出无名。

克里米亚事件,与其说是“吞并”的克里米亚,倒不如说是“收复”了克里米亚,因为克里米亚本身就是俄罗斯的。

虽然拳头才是真理,2014年前的克里米亚确实是乌克兰领土,但这块土地的归属却显得不清不楚。

因为克里米亚是在1954年苏联为纪念俄乌合并300周边时,时任苏联最高领导人的赫鲁晓夫将其“送”给乌克兰的。

在当时苏联的大框架下,所谓的“赠送”更多的是顺水人情,也就是左手换右手,毕竟谁也没想到会有苏联解体的那一天。

但是苏联解体还是来了,这块土地也就成了俄乌争端的重大焦点,同时也成为乌克兰弃核的交换条件之一。

但这块土地早已在沙俄时代就被种族换血,境内基本都是俄罗斯人,如果遵从民众意愿,是一定会投向俄罗斯的。

而如果公投的话不仅乌克兰,西方国家更是无话可说。因为就在10多年前的1999年,西方国家为了肢解南斯拉夫,拔掉俄罗斯在巴尔干半岛上的战略支撑点,不惜发动科索沃战争,武装支持科索沃公投独立,并蓄意轰炸我南斯拉夫大使馆。

在这样的情况下,克里米亚公投更像是俄罗斯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既然科索沃战争时的西方国家可以玩公投的把戏,为何俄罗斯不能玩?

所以克里米亚事件闹到最后,成了俄罗斯的独角戏,西方国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俄罗斯重新将克里米亚吃下去,并牢牢压制乌克兰。西方国家除了高喊制裁,对俄罗斯几乎没有实质性报复方案。

而且,作为俄罗斯对乌克兰“西去”的惩罚,克里米亚事件绝不是结束,如果乌克兰政府继续执迷不悟,那么接下来的乌克兰将难逃东部割据,东西撕裂的惨烈结局。既然俄罗斯无法掌握整个乌克兰,那么在西方国家围追堵截下退而求其次,将乌东地区收入囊中,对俄罗斯而言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而无论成功与否,届时的乌克兰下场势必会更加悲惨。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第一个原因:克里米亚本来就是俄罗斯的啊。

俄罗斯拿回来属于自己的东西,乌克兰想怎样?克里米亚在俄罗斯手里有近300年的历史了。苏联时期赫鲁晓夫心血来潮,把克里米亚州从俄罗斯手里划出去,转到乌克兰的历史也就70年而已。如果赫秃当年不搞事,怎么会有现在的争夺?

从1700年算起,俄罗斯迫使奥斯帝国承认克里米亚汗国独立,到1783年用法律吞并克里米亚,俄罗斯一直牢牢掌握控制权。二战时对德作战,克里米亚成为最血腥的战场。苏俄死了那么多人,才保住了克里米亚。当时乌克兰可是没干好事,不抗战也就算了,还开门喜当带路党,迎接德军王师吧。

图一:克里米亚美女检察长,都已经改嫁俄罗斯老头了。你还指望下边的平民百姓留在乌克兰?

第二个原因:多数克里米亚人民并不希望回归乌克兰。

经过斯大林的清洗后,鞑靼人被流放,俄罗斯人成为主要居民。赫秃把克里米亚州划到乌克兰,根本没有问过当地居民的意见。苏联一崩溃,克里米亚就希望回到俄罗斯。但是俄罗斯当时叶利钦主政全面投向西方,所以这事没成,成为历史遗留问题。后来俄罗斯希望乌克兰放克里米亚一条生路,搞个自治政权,但是乌克兰历任总统一直不同意。

大家都说俄罗斯经济差,但是乌克兰更差。居民投奔俄罗斯不说吃穿,最起码冬天有气用有油用,乌克兰现在搞成这样,没钱没米没油没气,总统儿子是全国最大房地产商,大家留在乌克兰有什么盼头。

图二:听说有人想硬钢我,要不要试试我的九阴白骨爪?

第三个原因:北约不敢派军队正面硬钢普京。

指望乌克兰那点军队,收复克里米亚是没戏的。北约又不肯为乌克兰出死力。在叙利亚战场拖拖普京的后腿,这种事法国跟美国抢着干,要说正面硬钢普京,直接派几十万大军跟普京打仗,呵呵对不住,坚决不去。北约没有理由去为乌克兰总统波罗哥卖命。如果没有北约出兵装胆,波罗哥的光复计划,也就是说说而已。


厉兵


乌克兰波罗申科政府一直在忙着打“口水仗”,再就是忙于算计自己的利益,实在是抽不出来时间去考虑这个问题。乌克兰没有对俄宣战,原因有这么几个方面:一,乌克兰实力不济。第二,没有外部的实际支持。第三,乌克兰内部早已分化,无可用之兵。第四,波罗申科政府只在乎个人的政治前途、经济利益,根本不考虑国家利益。


乌克兰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与俄罗斯都无法相提并论——乌克兰早已沦为一个三流国家。再加之陷入与乌克兰东部地区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等地亲俄武装的内战,乌克兰根本打不起这一仗。波罗申科调动政府军清剿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的亲俄武装的独立运动,很多士兵半路逃了,还有是未战先降的,更有甚者是直接调转枪口。波罗申科不得已只能从乌克兰西部地区(亲西方)调兵,结果是清剿行动没什么进展,反而是丢了大量重装备,屡屡败于亲俄武装之手。


尽管乌克兰东部地区的亲俄武装得到了俄罗斯的大力支持,比如俄罗斯雇佣兵、特种部队培训亲俄武装、指挥作战,甚至是直接参战,但乌克兰的清剿行动确实是打得够烂——最终只能签订停火协议。连俄罗斯支持下的亲俄武装都无能为力,还指望着对俄宣战?一旦对俄宣战,战败是必然的结果,波罗申科这位总统可舍不得还没坐热乎的总统宝座。对于波罗申科这位西方培养、扶持起来的总统来说,什么也比不上他的政治前途、个人利益。

波罗申科是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才登上的总统宝座,在其上台后,不断的去俄罗斯化,使得原本就极为紧张的东西部分化问题更加严重。乌克兰东部地区俄罗斯族人占据多数,他们的母语就是俄语,而且多数人仍当自己是俄罗斯人。波罗申科却将俄语的地位给拉了下来,只顾“一路向西”,向他的主子献媚,根本就不考虑这些俄罗斯族人的感受。乌克兰东部地区这些俄罗斯族人如果能支持波罗申科政府,那才叫见了鬼了。

俄罗斯占了克里米亚,不管是不是俄罗斯的领土野心,但乌克兰除了打些毫无用处的“口水仗”,没有任何的军事行动。这说明了什么?这只说明了一个问题,波罗申科政府根本不考虑国家分裂的问题。俄罗斯并了克里米亚,而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两州的公投、独立、申请加入俄罗斯,普京却一直不置可否,而且多次表态可以与乌克兰谈。波罗申科不仅是不想着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反而是专踩俄罗斯的红线——加入北约。因为波罗申科很清楚:抱紧美国大腿,做美国打压俄罗斯的棋子,那他就能获得美国的支持,继续当他的总统。


国家利益?显然不是波罗申科政府考虑的问题。乌克兰没有对俄宣战,军事实力差距根本就不是主要问题,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总统波罗申科害怕失去他的总统宝座。11月25日的刻赤海峡冲突事件,俄罗斯军舰开火,乌克兰军舰并未反击,说明其接到的命令中就没有反击。波罗申科只是要俄乌局势紧张,以便他操控总统大选。他还宣布向俄乌边境派兵,以阻止俄罗斯可能的入侵,实际上都是在为他的总统大选造势,真有那本事,向克里米亚发两枚炮弹来瞧瞧!除了会打口水仗,一无是处,嗯,还有菠萝……


儒道之主


两大因素,决定了巧克力当局没有对俄宣战,首先是国力不济的同时还不得民心,对俄宣战等于自杀!美国不支持。其次寡头们要的是利益,领土主权只是他们政治操弄的工具,并非他们真正的追求。现在乌克兰大选临近,又到了决定巧克力政治命运的时候,他仍然只能把领土主权问题炒热激化拉抬自己选情,照样没有对俄宣战的胆气。

要解释这个问题,就必须把巧克力上台执政,到今天的大选与美乌俄三方互动经历先理解清楚。

当年美国在乌克兰策动颜色革,巧克力、亚采纽克等投机钻营成功,获取了美国的信赖,在最高拉达政变会议罢免了亚努克维奇后,成功的接掌了乌克兰政权,并在美方授意下立即投入了与美国代表的北约开始协调程序,紧张的筹备乌克兰加入北约事宣。这个过程中,巧克力利用美国成功窃取了乌政权,美国要用巧克力领导的乌克兰成为自己绞杀北极熊的绞刑台,这个刑台的绞索就是克里米亚。

然而尽管美国实际操纵着北约,乌克兰入盟无任何悬念,美乌双方就等着收果子宰熊了,但在29个成员国的北约组织办理过程的程序必竞太繁杂,乌东人民不愿自己成为美国绞杀同胞的帮凶,纷纷宣布独立,要求并入俄罗斯,而俄罗斯只接受了苏联时期,为支持乌克兰地区经济发展而划拨归其管辖的克里米共和国。抢先一步收回了这处关系到俄罗斯国运命脉的战略要地,并立即派军队进驻克里米亚,守住了半岛通向内地的咽喉克拉地峡,和控制整黑海的锁眼——塞瓦斯托尔港。这个举动立即使乌克兰对美国来说,失去了原有的战略价值,宰熊已无可能。

乌克兰由此从倍受美国宠爱美少女,变成掉了底的破鞋,顿巴斯之乱还在这破鞋里面长满了蒺藜,美国不可能再要她了。因此不会出兵来增援巧克力收复克里米亚,并且基于俄乌实力现状也不支持巧克力对俄宣战,让自己的傀儡去自杀,白费了美国投入的大量资源。事实证明战略精算师美国没算错,在巧克力竭尽全力调动政府军征讨东两州独立运动过程中,被民间武装屡屡挫败,除丟了大量重装备外,还有大量成建制部队临阵倒戈加入东两州民间力量,这充份说明美国的判断没错,自己的乌克兰政策,和傀儡政权在这里广受包括作战部队在内的反对,巧克力没有对俄宣战的本钱。

现在美国又来操纵巧克力玩火,只是为了它自己搅屎欧洲,撕裂俄欧关系的战略利益,乌克兰又从破鞋变成了火钳子,夹着一团火来烧烤北极熊,一旦这个火钳子被火烧红烫手了,就会甩了这东西转身走人,到别处继续煽风点火去了。而巧克力近来为救自己的选情,用各种动作刺激俄乌对峙局势越来越激烈,强硬态度已接近于对俄宣战,其防长宣称近期要再派一批舰艇去穿越刻赤海峡,如果巧克力付著实施就极有可能引爆战争,巧克力的结局就是逃亡西方寻求政治避难,把乌克兰人民推进火坑后,他就没心思去想了。


铁岭锋


克里米亚半岛,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人口250万,俄罗斯族占总人口60%。2014年克里米亚以全民公投方式决定归属,投票结果以压倒性优势支持独立,随后以联邦身份并入俄罗斯。



俄罗斯合并克里米亚后,为何乌克兰没有对俄宣战,主要是以下原因:

一、前苏遗留的历史问题。克里米亚半岛拥有优良军港,是黑海战略重地,原属前苏俄罗斯联邦。在1954年,为庆祝俄罗斯、乌克兰合并三百周年,最高苏维埃将克里米亚划给乌克兰。前苏分解后,俄罗斯联邦声明1954年决议无效,向乌克兰讨回,遭到拒绝。



二、乌克兰自身体量、实力与俄罗斯相差几个数量级。两国情况悬殊过大,根本就是侏儒和巨人的比较,即使宣战,也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是自取其辱。



三、克里米亚的去向,是通过全民公投决定的。这种方式被西方阵营普遍使用于科索沃等有争议地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让支持乌克兰的西方阵营有苦难言,只能在经济制裁上虚张声势一番。



四、即使乌克兰内部,还分为“亲乌派”和“亲俄派”两股力量。本就实力不济,自身又无法团结,难以形成一致对外的合力。

2018年克里米亚与俄罗斯之间,建起跨海大桥,联系更加紧密,乌克兰要回克里米亚更加的遥遥无期。


史海寻踪


精锐在乌东战场都打光了,拿什么和俄罗斯打?

2014年-2015年,乌克兰东部内战最激烈的时候,乌克兰政府军大举进攻东部地区的民兵武装。

乌克兰政府军几乎出动了最精锐的力量4万多人,包括17个主力旅、美国黑水公司的几千名雇佣兵,从格鲁吉亚、车臣和东欧等地招募来的数千名志愿兵、雇佣军等。

结果一年之内,4万多人被东部民兵和俄罗斯志愿军全歼,有近万人丧生,上万人被俘,民兵武装和俄罗斯雇佣兵等也阵亡近万人。

在这之后,乌克兰政府军的势力彻底退出乌东地区,东部民兵武装扩张到了预计5万人以上,且大多数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在俄罗斯的直接支援下,东部民工拥有大批坦克、装甲车、火炮、战斗机等重武器,作战实力堪比一个中等国家的军队。

反观乌克兰政府军,在军队精锐被全歼之后,政府进行反复征兵,也不过征召了几万名新兵,这些人上战场,几乎就是东部民兵武装的枪把子。

而美国,至始至终,都没能给乌克兰有力的支援,除了给一些破旧的武器装备而已。

乌克兰在2014-2015年全面受挫之后,军队的坦克、装甲车等等重武器几乎消耗的差不多了,根本再无能力对乌东地区再展开攻击,只能被迫采取守势。

可以说,就现在乌克兰军队破败不堪的实力来看,俄罗斯真要占领乌克兰,一周到十天的功夫,就足够了。

乌克兰如果主动向俄罗斯宣战,那会败得更惨。

而美国,在乌克兰最需要的时候都没能或者不愿给予真心的帮助,更何况再来一次俄乌战争呢?

当然了,这也是美国的一贯路数,不停地怂恿一些国家政府和势力去对抗自己不喜欢的国家,但是给的资金和武器却从来不到位。

另外,对于乌克兰,俄罗斯已经拿到了克里米亚,乌东地区的3个州也基本上在俄罗斯的控制下,其他的,普京未必感兴趣,没必要了。

剩下大半个乌克兰,作为普京和西方博弈的棋子、缓冲地带,其作用比成为自己的土地更实在。

美俄这样级别的国家,最擅长的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充当棋手的作用,他们负责下棋,棋子们在棋手的沙盘里彼此厮杀,比如叙利亚、乌克兰冲突。

经济上,乌克兰的人均GDP才2600美元,俄罗斯好歹也有1万多美元,穷得叮当响的乌克兰,里面可是4200万张嘴,目前克里米亚的200万人的福利,普京都已经感觉压力不小,这乌克兰的4千万人,俄罗斯哪养得起。

不光要养着,还得哄好了,还要想办法去发展他们的经济,要不停地输血给乌克兰,这俄罗斯那经济实力,分分钟得财政崩溃。

至于乌克兰的土地,虽然大,但俄罗斯本身地方也大得多的多,一大部分都没精力去开发,乌克兰的地不需要。

至于乌克兰的美女,那也不需要,都是斯拉夫人,年轻漂亮的不见得比乌克兰少。

乌克兰的资源?石油?没有,矿产?没有!俄罗斯得供着。

而且吞了克里米亚,普京已经备受国际制裁和指责,压力是非常大的,如果再干掉乌克兰,那真是得不偿失。

总之,对于乌克兰,俄罗斯要的是黑海上的绝对控制,其他的,不需要了,吞并乌克兰,没什么好处,不划算。


云中史记


乌克兰没有对俄罗斯宣战,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否则乌克兰会倒大霉,当然俄罗斯也不会好过,最高兴的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肯定会为此拍手称快。



2013年底,乌克兰危机爆发,局势失控。2014年初,亲俄的亚努科维奇政府亲西方派的势力推翻,亚努科维奇仓皇逃窜,最终它在俄罗斯特种兵的护送下逃往俄罗斯,随后乌克兰前总统波罗申科上台,乌克兰法院宣布前总统亚努科维奇为通缉犯。

2014年3月初,俄罗斯总统普京当机立断,决定出兵占领克里米亚半岛。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克里米亚半岛就彻底被俄罗斯占领,并且通过公投的方式加入俄罗斯联邦。



其实克里米亚归属乌克兰一直都有俄罗斯异议,克里米亚半岛完全是1954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赠送给加盟国乌克兰的,而原先的克里米亚半岛是归属加盟国俄罗斯联邦所有,半岛上的主要居民也是俄罗斯人。而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一直不承认这个结果,多次寻求收回克里米亚。

乌克兰危机给俄罗斯一次收回克里米亚半岛的契机,而且俄罗斯也绝对不能容忍乌克兰彻底加入西方阵营来威胁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毕竟乌克兰离俄罗斯的核心地带太近了。



无论怎么说,克里米亚半岛都是乌克兰的领土。俄罗斯公然占领乌克兰的领土,乌克兰为什么没有对俄罗斯宣战呢?

第一是乌克兰当时处于混乱之中,国内的局势也是一团乱麻,没有完全处理好,也顾不上。

其次乌克兰根本没有实力挑战俄罗斯,俄罗斯是世界军事力量第二强国,仅次于美国。而乌克兰本身这个国家内部就分裂势力严重,乌克兰东部地区冲突,乌克兰政府军多次打败仗。



乌克兰军队甚至遇到俄罗斯军队望风而逃,甚至说自己不知道为何而战,乌克兰这是典型的整个民族国家没有真正形成,特别是乌克兰东部地区的俄罗斯话化严重,他们更亲俄罗斯。

乌克兰军队从乌克兰危机以来,已经累计4万乌克兰军队投降俄罗斯,包括乌克兰的特种部队金雕部队都全员投靠了俄罗斯,要知道乌克兰的陆军总数才只有20万人,这么弱的军事力量加上混乱的思想,如何能够对抗俄罗斯?



所以乌克兰一直以来都寄希望国际力量来帮助乌克兰收回克里米亚,但注定只是做梦。因为俄罗斯吃到嘴里的肉,是不可能再吐出来,更何况这一块肉本身就是俄罗斯的。


大正看世界


乌克兰没有能力直接收回克里米亚,更不可能对俄罗斯宣战。俄乌都是斯拉夫人兄弟,有千年的恩怨情仇,在前苏联时期乌克兰人的总书记赫鲁暁夫酒醉半酣时,提议将地中海明珠克里米亚划由乌克兰管辖。苏联解体,乌克兰在美国和俄罗斯的压力下,自费武功,将拥有的三千多枚核弹头和大型舰船及大型飞机全部消毁,而且不准出售,美国承诺大额援助失言没有到位,解体后的乌克兰财政体系没有建立,军官工资都无钱发给,军队只好拆武器出售换钱解决生活问题。这时欧盟与北约向乌克兰接近,乌克兰这个国家开始分裂,西部地区以基督教信仰为主,曾经被波兰统治,农业十分重要有欧洲粮仓之称。东部以俄罗斯人为主,信奉东正教,是乌克兰工业基础,只想回归俄罗斯。这时欧美大肆东扩,将军事力量直抵俄罗斯边境,俄罗斯感到威胁,出兵收回克里米亚。乌克兰实际做了一个棋子供大国搏奕,在穷困动乱之中谈啥宣战收复克里米亚,能保住东部地区就算努力了,无论是经济与军事,还是国内团结民众一心,这两个国家都不在一个层面上,不是美国派了大兵和武器到乌克兰,乌克兰东部地区早就独立后并入俄罗斯了,何谈宣战收复克里米亚唉!


感悟77741162


答案:打不过

隔壁的格鲁吉亚知道吗?比你们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我跟他谈笑风生。乌克兰啊,你们毕竟还是too young,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

在苏联解体之后,前苏联加盟国迅速独立自治,其中继承了绝大多数遗产的俄罗斯被称为大毛,而乌克兰由于影响和面积、人口等原因被称为二毛。

本来这两家是亲兄弟,但是呢,由于在苏联时期几任领导人在乌克兰问题上胡搞瞎搞,导致俄罗斯和乌克兰在领土争端和工业资源等方面成天争吵。

乌克兰在脱离苏联之后为了尽快获取独立和西方的认可,在入欧和入北约的诱惑下一步步走向深渊。拆了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拆了图-95和图-22以及图-160,国家政策做出调整,人民经济也不想着恢复。就像俄罗斯人说的那样:曾经能制作世界最大的飞机和坦克的乌克兰和东欧人现在只能到欧洲给人刷厕所。

但即使去武装化也无法满足欧盟和北约的意愿。北约的根本目的就是将乌克兰作为俄罗斯和欧洲的缓冲区,甭管你乌克兰人怎么死,跟我欧洲人没关系,即使俄罗斯开展打你乌克兰,我们欧洲不会出一兵一卒。

而且由于乌克兰并不是北约成员,即使与俄罗斯开战了也没有资格要求北约成员国帮助乌克兰打仗。如果真的乌克兰有胆子向俄罗斯宣战,乌克兰获得的最多只是一些武器装备和国际舆论上的支持,不会得到别的任何好处。

相反,俄罗斯现在不揍乌克兰是因为国内政局依旧混乱,而且内部政治纠葛错综复杂,俄罗斯也乐得有个缓冲带缓解一下,反正死的是乌克兰人。

2008年的格鲁吉亚战争就是最好的例子,接受北约训练5年的格鲁吉亚军队被俄军一路平推,中间没死几个人(死的是被格鲁吉亚偷袭的俄罗斯维和部队)。乌克兰虽然比格鲁吉亚大,但是跟俄罗斯开战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他就算想打也没那个胆子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