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农村走亲戚会无忧无虑地玩几天,现在为什么去了亲戚家很快就会离开了?

土哥在乡村


让我这个农村娃来回答你这个问题。相信能对你有所帮助。

七八十年代,八九十年代农村走亲戚啊,那个真的是高兴啊,高兴,特别的高兴。不管是到舅舅家也好,姑父家也好,姨妈家也好,基本上都可以玩个三五天,那个时候人呢,一般的情况下就玩几天,心里也不着急。亲戚也比较热情,所以带到那里呢,都愿意呆个几天,和亲戚朋友在一起聚一聚聊一聊的。

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交通各个方面的发展。农村娃走亲戚,基本上也呆不住了。到亲戚朋友那里去,简单的聚一聚,聊一聊,立马就走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想有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1、时代在变,生活节奏在变。以前的农村,他生活节奏不一样,生活规律也不一样。七八十年代的农村,基本上都是靠着种田种地。简单的生产劳动,进行田间耕作。每一天都要到田间,耕地除草,做田间的管理等一系列的活动。每一天的生活节奏都还是比较紧张的。一年上头呢,基本上没有时间走亲访友。这样,在很大一个程度上。限制了到亲朋好友那里去的次数,和频率。偶尔,如果到亲戚朋友那里去了之后,就会在那里和朋友亲朋好友聚一聚聊一聊,玩上两三天三五天,这是很正常的一个事情。现在不一样了,生产基本上靠机械化运作,科学管理和科学耕种,这样的一个情况下,人们有时间走亲访友。因此偶尔到朋友亲戚那里去,就和朋友亲戚聊一聊聚一聚,很快就回来了。

2、亲朋之间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过去农村亲戚之间的关系,都看得比较重。然后的亲戚关系,让大家来,都能够紧紧的围绕在一起。大家心中没有任何隔阂和思想偏差,有时候可以坐在一起聊聊天,谈谈心。而现在的亲戚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思想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亲戚关系有所淡化。相互之间的融洽程度也没有以前那么紧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走亲访友,在一起,住上三五天的时间就不多。如果没有重大事情,基本上都不会,住上三五天。

3、交通发生了变化。以前的农村是:交通靠走,通知靠吼。过去农村基本上都没有通公路,更不用说村村通了这种情况。因此亲戚之间住的稍微远一点,几十公里的情况下,每一次去差不多都需要一天多的时间,每一次走的就是腰酸背痛,筋疲力尽。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到亲戚家去了之后,又立马走,必须要休息,隔两三天再回家。而现在的交通,家家户户都通公路,因此行走也比较方便,一般的情况下走亲戚,开个车或者说叫上一个车,都可能很快啊,个半小时到亲戚家门口。更有甚者,在家里跟亲戚打个电话,让对方做饭啊,赶到亲戚家吃饭,这更进一步缩短了亲戚之间的联络。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般的情况下,爱是亲戚,隔三差五的可以在一起喝个小酒聚一下,聊一下天就OK了,也没有必要住上三五天。

4、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以前的农村基本上都出现一种温饱的状态,人与人之间在吃的方面都没有太大的追求。只要做到吃饱吃好就OK了。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都出现一种生活习惯的不一致,有的喜欢吃硬的,有的喜欢吃软的,有的喜欢吃酸的,有的喜欢吃甜的。在这个时候,如果说在亲戚家,你有什么生活上的需求和要求,基本上是不好意思讲,或者说不好讲的。到亲戚家之后,基本上都是吃上一两顿饭。就早早的回家。在家她可以自己想吃什么,想做什么都可以,一切都可以自由。

5、家庭状况发生了改变。以前的农村基本上家庭都不是非常的富裕。相对来讲,有个农村万元户都是一个最好的富有的家庭。但现在的家庭,随着外出打工工作的不同,以及生产产品的不同,家庭的富裕程度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富人和穷人他们不可能在一起有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话题。基本上这个时候如果说亲戚之间,因为贫富悬殊发生了改变,他们在一起。谈论的事情都谈不到一起,考虑的问题也考虑不到一起,所以说他们的观点发生了改变,当在一起没有共同语言的时候,他们都比较尴尬。因此就想早早离开。

6、生活节奏发生了改变。以前农村之间相互的生活节奏都比较慢。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与人之间都一挣钱为主要目的。因此每个人他的工作工作性质和工作节奏都不一样。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走亲戚,不可能聚集在一起,玩上三五天,因为各有各的事情需要去处理。

7、信息时代发生了改变。以前农村基本上不会有什么网络。通讯设施。亲戚之间基本上很长时间都不会知道相互之间的音讯情况。对相互之间,最近一段时间的状况都不了解。因此,朋友之间聚一聚,聊一聊很多事情。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现在的电话网络视频,都可以随时和亲朋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可以在手机上电话中随时了解亲朋好友的状况,这样就没有必要亲自到朋友家坐一坐,聊一聊的情况,或者到朋友家小坐一下,就OK了。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观点,欢迎大家发表各自不同意见。








秦巴客


过去农村走亲戚会无忧无虑地玩几天,现在为什么去了亲戚家很快就会离开了?

记得小时候,每到春节,就会出现一家一家走亲戚的热闹景象。那时候,没有汽车,大多数家庭连自行车也没有,而是靠双脚。二姨家离我们有十五六公里,因此,为了去二姨家,往往我们都要从早上7点钟就开始走,一直走到中午十点多。到了二姨家后,稍稍休息一下,开始吃鸡蛋,然后大人们开始喝酒,热热闹闹的,吃上两三个小时。喜欢打牌什么的,还要打一下牌。一般情况下,都是往回赶,原因就在于,第二天还要去另一个亲戚家。

而每家为了迎接亲戚拜年,都会早一天就准备各类菜肴,就算菜肴不多,准备工作还是要认真做的。不然,会被亲戚认为不客气。

当然,在一家一家串门的同时,有时候也会在其中一家呆上两三天。只是,这一呆,问题就来了,晚上睡觉。因为,人比较多,有时候一张床上要睡四五个人,挤得呀,根本无法睡。尽管如此,大家还是很开心,觉得有过年的滋味。毕竟,吃的是好的,能吃好的,当然比睡好的开心了。

而现在,一家一户都是闭门不出,过自己的日子。就算聚会,也是到饭店,根本没有热闹的劲。所以,生活条件确实好了,过去那种热闹和亲近的气氛则大大减少了。也许,这就是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吧。


谭浩俊


走亲戚,对于九十年代以前的农村孩子来说,是件高兴、幸福的事,除了赶集,走亲戚是最开心的,一般都会小住几日,浓浓的亲情。

小时候走亲戚,不管是舅舅家,还是三个姑姑家,亦或大姐家,都是非常开心的,记得上三级时,在大姑家玩了半个月,要不是回家做暑假作业,还想玩。


为什么现在走亲戚都急着回家呢?

一、生活节奏变了

以前,农村人很少外出,大部分人都是日复一日的面朝黄土背朝天,为了温饱而劳作,是不是上山弄点山货换钱。每逢过节或农闲时,都会走走亲戚,放松下劳作的艰辛同时也重温亲情。那时候没有电话,亲戚朋友一年半载才碰面,串门是拉近关系的重要方式,所谓亲戚要“走”才亲。如今,大部分人都外出务工,通讯方便,都在急着挣钱,串门就少了;


二、交通改变走亲

过去,农村通公路的都很少,走一趟亲戚,都要翻山越岭,远一点的,走一趟当天就赶不回家,索性去了就小住几日,或第二天回,谈谈家常,相互问候下身体,交流下庄稼情况,摆摆龙门阵,其乐融融。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从羊肠小道变成了村村通、组组通、户户通,从开始的摩托车到现在的小汽车,原来需要两三个小时的脚程现在二十分钟就能到达,交通改变了距离跟时间;

三、通讯工具拉近彼此距离

通讯工具的普及,缩短了时空上的距离,以前,亲戚朋友需要走动才知道彼此间过得好不好,有的甚至两三年才见到一次,正因为这种难得的相见与交流,增加了浓厚的亲情。现在,不管千山万水还是相隔万里,一个电话、一次视频、一次聊天或语音,交流变得平常,拉近距离的同时,亲情也在开始满满变淡,没有大事,串门就少了很多;

四、生存形式的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解决温饱到现在的小康,生存形式也发生着变化。过去,大家都在解决温饱,劳作时间,农忙时节大致相同,在时间上有共同的时间,且相对于现在,更多。如今,各自都在拼命的赚钱养家及改善生活,时间的不对等,你忙你的,我忙我的,差异化较大,就算串门,还不一定能遇到人;

五、观念在改变

很多人感叹,现在的亲情淡如水,时代在变,人们的观念也随之改变。由于社会的发展,生活质量不同,追求不同,价值观也不同,以金钱论交情愈演愈烈,这在农村,甚至整个社会,都是这种世态。高攀不起与自卑共存,攀比盛行,亲情在淡;



综上所述,也就导致了现在农村走亲戚小住几日的情景越来越少,逐渐变成了儿时的回忆,不知道您的家乡是否如此?对此,您怎么看?


下坝毛哥


小时候我经常跟着奶奶去走亲戚,特别是正月期间,我最喜欢让奶奶带着我去舅姥爷家玩。我记得去舅姥爷家要走很远的路,要经过一个大水库,有一年冬天为了就近走,我和奶奶还有小姑姑,就是从冰冻的大水库上小心翼翼的走过去的,当时觉得特刺激,现在想想特危险。

奶奶每次带着我和小姑姑去舅姥爷家,都会在那里住上几天,其实那个年代谁家都不富裕,也没有什么好吃的或者好玩的,可是舅姥爷家有好几个跟我年龄差不多大的孩子,我们白天一起跳房子,晚上大家盘在热乎乎的炕头上甩扑克牌,玩的特别开心。每次去了我都是流连忘返,不愿意回家,总觉得还没有玩够。

除了舅姥爷家,就是跟着我妈去我大姨家。当时两个弟弟还小,妈妈用独轮车推着两个弟弟,我跟着跑,每次去大姨家我都累个贼死,可还是愿意去,因为大姨家有比我大几岁的哥哥姐姐,可以带我去他们村的山上捡松板,还有我不记得名字的虫子。捡回家后,埋进锅底下尚未完全泯灭的草木灰里面,几分钟后再掏出来吃,那个香至今令我忘不了。似乎再也没吃到那么好吃的野味儿。更开心的是大姨的邻居家里,也有好几个跟我同龄的孩子,我们在一起玩的也是忘乎所以。



现在的孩子,恐怕再也找不到我们当年的快乐了,他们不再愿意跟着大人们去走亲戚,因为即使有同龄的孩子,他们似乎也不会那么融洽,现在的孩子都比较有个性。更主要的是,与其跟着大人去走亲戚,还不如自己在家里玩手机玩游戏。去了人家家里,首先是不自由,而且还要装模作样的表现的有礼貌,跟亲戚说一些自己不想说的话,孩子会感觉很不自在。在别人家里那么拘谨,还不如在自己家舒服,想吃什么玩什么都随自己,免去了许多客套。


别说现在的孩子不愿意走亲戚,大人也一样。春节期间走亲戚实在是不愿意去,只是有的亲戚出于礼节又不得不去,去了以后恨不能放下东西就往家走。过去走亲戚有时候真是为了蹭顿饭吃,可现在谁的肚子里也不缺饭,想吃什么完全可以在自己家吃,不需要去亲戚家。去亲戚家拜访,完全是出于礼节,而且还是过年过节的时候才去,平常更是不走动,因为大家都忙。过去农村人只要不是农忙时节,就有时间走亲戚,现在不管城里人还是农村人,一年四季都为了生计奔波,哪有时间走亲戚?谁家有什么大事小情的,去看看就赶紧走,礼节到了就好。所以,似乎现在人和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了。


灵子


小时候,常常盼望有亲戚来,要是那天,突然有远方的姑妈来了,好久不见的舅舅来了,母亲便会十分地忙碌,家里马I上会热闹起来。

来了客人,攵亲便在母亲的催促与叮嘱下去小镇上买点肉或小鱼之类(当时也只有这么点东西)。我们小孩也有事,背点米或面粉,去小镇上磨粉机阿姨那磨米粉,摇馄饨皮等,看到有人磨粉,整个生产队都知道谁家来客人了。有空的左邻右舍,阿孃阿婆,一般会聚拢来,一起做塌饼,一起包馄饨,比如现在季节,肯定一起裹粽子,完成之后,左邻右舍,大家总要多少分一点,最开心的是所有的孩子,都有好吃的!充满浓浓的乡情亲情!

那时候,特别喜欢下雨天,一可以让父母不用干农活,在家陪我们觉得很开心,二来的亲戚可以多呆一天,当时虽然条件清苦,客人来了搭地铺,但听大人有聊不完的事说不尽的话,我们觉得也好奇和开心。

这一切,很快成为遥远的回忆,虽然现在懂了,当时亲戚来了,父母亲需要平时多么精打细算,省吃俭用,才能让亲戚多呆一天,依照现在的标准看,菜也许简单,量也许不多,但都是自己动手,大家帮忙,那份清香,那份热情,那份温馨,真的不是现在的客人来了,去饭店订一桌能比较的。

现在的人,或许都忙,或许吃得多了不稀罕,走个亲戚像传递情报,参加酒席如交粮捐税,恨不得送了钱随了礼转身就走……

以前是咸菜就米粥,人情热络络,现在是红包满天飞,人情薄如纸。


风轻云淡有情天


现在走亲戚吃饭的越来越少了,特别是年轻人人,撂下礼物就走,水也不喝,不是因为忙,主要是无聊,再说他们和老人也没有共同语言,无话可说,所以一般就是急匆匆离开,更多的是为了省心,现在走亲戚都是年轻人,老人年纪大了,他们已经无能为力了,年轻人开车快,一天走好多家亲戚。

现在大家都不缺吃不缺喝,什么都不稀罕,不是以前了,我们都喜欢过年,能吃到肉,还能穿上新衣服,现在呢?过年不过年无所谓,天天吃肉,衣服天天都是新的,所以现在喜欢过年的没有了,现在过年就是累,就是麻烦。

走亲戚无非就是吃一顿饭,关键是现在不稀罕了,不是那个缺衣少穿的年代了,就是为吃点肉解解馋,现在还稀罕吗?所以大家都选择放下礼物抓紧回家,主要是图清静,大家对吃饭根本就没有感觉,什么都吃够了,总得来说根本就不想吃。

记得小时候一说走亲戚高兴的了不得,那时候都是妈妈拉着架子车,拿上一个大西瓜,有时候带点馒头,那个年代走亲戚拿馒头就了不得了,不像现在各种礼品,什么都没有,就是馒头,果子,夏天拿个大西瓜,就是这么简单,小时候经常和妈妈去姥姥家这样走亲戚。

后来我慢慢长大,经常骑自行车带着爷爷走亲戚,特别开心,回来的时候亲戚给一块钱的压岁钱,别提多开心了,所以每年走亲戚都是我去,非常开心,再后来哪里也不想去了,只想待在家里,再后来一些老亲戚都相互不来往了。

以前亲戚之间感情特别深,很多时候走一次亲戚会住几天,这是真的,那时候人无聊啊,现在呢?大家天天忙的要死要活的,谁有时间,现在走亲戚除非去岳父家吃饭,其他吃饭的很少,每年我们去姑姑家都是吃完饭回家,因为没有办法,说什么姑姑都不让来,他们都是提前安排好酒菜,其他亲戚基本上没有吃饭,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亲戚还是要走的,毕竟都是至亲,这是联络感情的一种方式。


大海传媒


小时候过年过节(端午,中元,中秋,春节)都是在外公外婆家,妈妈是60年代的,那个年代毛爷爷倡导要多生,妈妈有6姊妹,跟我和大哥一起长大的表姊妹,年龄差不多,所以能玩到一起,过年过节都是堆起来睡。爸爸是外婆最喜爱的女婿不打牌,会跟外婆烧火,打下手,外婆会做柴火饭菜,特别好吃,小孩子们在一起就是看看电视玩玩游戏;妈妈和姨子们舅妈打打小麻将,舅舅和姨夫们打打跑得快什么的,他们一打就是通宵。每次吃饭都是八角桌2大桌,或者圆桌2大桌,男士们一桌喝酒吃肘子,女士小孩子一孩子一桌饮料青菜各有所爱。刚好24岁结婚后,第一年妈妈过世,之前(外婆外公相继过世),第二年爸爸过世,过年什么的都是在婆婆家,工作孩子小的原因,走亲戚都是匆匆过客,基本是春节拜年一次团聚一顿,聊聊孩子聊聊小时候。妈妈过世后的7年奶奶健在,基本过年过节都会回去看望,总觉得那里是生我养我20来年的家,骨子里带来的生命气息。渐渐的和小时候来往得多的亲姨亲舅亲表姊妹来往较少!渐渐的话题也少了!平常没有很频繁的来往,所以过年走亲戚的时候肯定是比较匆忙的。

小时候邻居的家拜年是去撸糖果,长大后是匆匆作揖茶也来不及喝就走下一家。小时候在亲戚家可能去鱼塘网鱼就会玩得了好几天,长大后是买礼物也不知道买什么然后去吃饭会选择给钱。小时候去亲戚家玩一个黑白俄罗斯方块和超级玛丽会玩得不亦乐乎,长大后寒暄几句就会低头玩自己手机,看朋友圈刷dou音,看头条新闻。以前是慢生活,现在是快生活。小时候有寒假暑假,长大后放假前就要计划好干这干那时间所以会在亲戚家停留时间短。



阿尔卑斯0101


来者欢迎,去者欢送!我记得7一8O年代,我们的亲戚姨妈,表姑娘一来就是十来天,杀一只羊吃通为止,另走还把园子,馄饨等等带:亲戚一走我们自己做人家节俭,吃点红薯与咸鱼咸菜度,这个优良传统保持至今,但我现在比当来的亲戚家了,我去他们家就不那么:欺凉中感受到冷嗳的体会……。太现实的充智充电,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晓笑20


所有的回答都是扯蛋,什么生活节奏快了,感情淡了!!其实就是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条件都马马虎虎了,公路也是村村通,基本是家家户户有车,还有就是大部分亲人都住在同一个城市,像我所有的直属亲戚都在市区或县城,经常见面聚餐,没有了以前那种一年或几年见一面的久别重逢感,还有就是以前你亲戚如果离的远,你根本当天也回不去,以前我去我外婆家,也就离了50公里左右,大清早的走路去国道坐班车或火车,等就是半天,两头走路就有10几公里,还不是很偏僻的地方,有毛马路,问题是没车,90年代初,只能走路,到我外婆家都下午几点了,又累又饿,不要说当天回,就是隔天回都难,累了一天必须休息几天,就是这些原因,难得见面,多留几天。


乱我心弦


过去农村走亲戚会多玩几,现在走亲戚会很快就离开了,看到这个标题真的勾起了小时候的味道。

记的小时候走亲戚是非常期望和幸福的事,那时候走亲戚都是在节日里,平时大家都很忙,特别是春节走亲戚的多,所以人们都珍惜这个时间(这也是农活最闲的时间),各家都把最好的东西招待客人,大人唠家常,小孩也是聚一起玩,其乐融融宛如一家人,亲戚要回去时,大人就说一年走一回亲戚没什么事就多玩几天,小孩哭着闹着拉着亲戚不让走,甚至把亲戚的包包藏起来,还想尽各种办法再挽留一二天。

现在人走亲戚好象为了应付完成任务似的,春节时一天走好几家亲戚,这其中多种原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走亲戚的交通工具非常便捷,而且走亲戚的大部分人是年轻一族居多,各人的社交圈子大了,而且各不相同,话都很少谈到一起了,潜意识地产生了代沟,每个人都有自已的朋友圈手机控,呵呵。。。

以上都是荼余饭后的聊天罢了,现在走亲戚很快离开的真正原因,随着现在生活的节奏加快,都在忙着工厂,没有太多的空闲时间,特别是春节走亲戚时间更短,城市的一些工厂公司正月初五或初八就开始上班了,务工的人员也要提前出门,才能找到一份如意的工作,现在走亲戚很快离开是社会生活节奏的一种现象,希望亲戚们多加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