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一起抽菸打麻將",美國女孩用鏡頭記錄中國留學生的生活,掀起軒然大波,你怎麼看?

鯨魚小姐Milk


大學生抽菸,打麻將應該說沒有什麼令人驚奇的,不論是哪個國家的大學生,抽菸的都可以看到,週末或假期打打麻將放鬆一下是中國人的習慣,這與外國人打球打牌同理,都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作為一個二十多年前的留學生,一個10多年來一直以派送學生出國為部分工作的老海歸,忍不住談談自己瞭解的情況。客觀而論,這個外國人有些大驚小怪,真正值得重視或深思的不是中國留學生抽菸打牌,而是更為重要的一些方面。

出國留學生分為兩大類,即公派留學生和自費留學生,公派留學生再分為進修生和學歷生,自費留學生再分為大學生及以下的“小留學生”和碩士研究生及以上的“大留學生”,大留學生可再分為個人申請為主的長期學歷生和上大學期間的短期出國生等。

據統計,從1978年到2018年的40年中,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累計達585.71萬人。其中153.39萬人目前正在國外進行相關階段的學習和研究;432.32萬人已完成學業;365.14萬人在完成學業後已經回國發展,佔已完成學業群體的84.46%。由於祖國越來越富強,留學生的回國率不斷提高。2000年之前的回國率大約2%以上,2000-2004年提升至3.8%,2005-2009年提升至15.6%,2010年之後,高達80%以上,而且仍然在不斷升高。

2018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66.21萬人。其中,國家公派3.02萬人,單位公派3.56萬人,自費留學59.63萬人。2018年度各類留學回國人員總數為51.94萬人。留學生選讀的專業主要是商科、社會科學和工科,以及人文,學生比例分別為35.2%,20.8%,13.1%和8.1%。

根據北京大學《中國教育新業態發展報告》,中國學生出國留學的趨勢有三個特徵:低齡化、平民化和常態化。低齡化,就是出國留學的學生平均年齡越來越小。以中國赴美留學生為例,2006年中國赴美留學攻讀本科學位學生佔14.87%,而攻讀研究生比例佔76.09%;至2015年,中國赴美攻讀本科學位學生比例為41.28%,而攻讀研究生比例佔37.51%。攻讀本科的比例已然超過攻讀研究生的比例。同時,中國在美留學的中小學生數量從2006年的1000人左右上升到2016年的3.3萬人。

無法完成學業的留學生一直是個不好意思說的事情,但卻是一個比例嚇人的事實。美國高校平均畢業率53.1%,以伯克利文理學院為例,如果學生的期末成績沒有達到學校的最低要求(一般本科生GPA 2.0,研究生GPA 3.0),就會得到一次緩期警告,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提高成績來進行彌補,如果二次仍不達標,則會面臨“留級”或開除處分。

據相關美國教育研究中心數據,2014-2015學年約有8000名中國留學生被學校退學,而美國名校的中國留學生退學率高達 25% 。其他歐美國家也有類似的情況,據說在西班牙理工科專業讀本科的中國留學生正常畢業率只有百分之10。而讓許多人意料不到的是,美國名校的畢業率高達 93% 以上,常春藤的平均畢業率是 95.42% 。這是因為名校的錄取率低,錄取的都是學習非常優秀的尖子生,因此在排名高的學校,退學率普遍比排名一般的學校低,錄取率高的名校卻畢業率低。

從美國大學生的睡眠時間可以察看專業難度,據有關統計,最辛苦的是建築,平均睡眠時間只有5.28小時, 護士名列第二,5.69小時,而能睡最長時間7。41小時的是微生物學,第二可以長睡專業是公共關係,7.35小時。

近些年,中國學生的留學形態發生了巨大變化,從最早出國讀碩士和博士,到後來出國讀本科和高中,再到近期興起的出國讀初中和小學。有人歸罪於中國國內的教育,還戲稱為“用腳投票”,實在是莫名其妙地抹黑我們國內教育。實際上近些年中國出國留學生數量的不斷提高,以及年齡段的“老少皆宜”,主要說明了兩個主要成因:其一是中國的經濟持續繁榮,手裡有錢的中國人越來越多,在高度重視孩子教育的傳統下,把錢首先用在孩子教育上,就是最自然而然的事情。其二,在英美加澳等主要西方發達國家,教育是一種產業,乃至“企業”,自然要不斷擴大規模,盡力招生。他們的各種宣傳極大地影響到了中國民眾,更加上到處可見的留學公司“精心服務”,所以留學生數量一直走高,且仍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


無中生有hz


看了一下某些人的觀點,特別有毒,所以想說點什麼。

本人大學教師,曾留學荷蘭,女兒目前在世界頂尖的倫敦藝術大學UAL讀書,我的學生每年也有不少留學的,所以我覺得對於這個留學生群體,我稍微比那些朝陽群眾瞭解得多一些。

這幾個學生打打麻將,放鬆一下,不很正常嗎?怎麼就能得出結論,留學生都是富二代,國內考不上大學,出去混日子的?這樣在國外混日子的學生有沒有?確實有,我在國外就碰到過一個北方的孩子,估計是官二代,牛氣沖天,花錢特別大方,身邊總跟著兩個蹭吃蹭喝的小弟。女兒也遇到這樣的學生,在倫敦住著豪宅,各種名牌包包,家裡非常殷實,這就是個別的現象,極少數的,不能說留學生都這樣,好像妖魔化是某些吃瓜群眾慣用的手法,大有吃不著葡萄就說葡萄酸的意味。

我在國外讀書時候,那時候用MSN,有時候做project就會熬夜,經常碰到國內的朋友打招呼問:你那兒幾點了?我說:凌晨一點鐘。(國內早上8點)也不是所有的日子都這樣,週末,假期我們也出去喝酒,度假,放鬆一下,跟國內學生一樣的。

女兒讀書做project也是這樣,經常要熬夜,因為project都是有deadline的。國外的大學課程不一定有國內大學多,但是project要比國內多,這是教育方式的不同,國內還是以老師為中心的多,國外都是以學生為中心。

我的很多學生出國也都很努力,因為花了很多錢去讀書,不能辜負父母,回國後他們的發展也都很好。

我也認識一些所謂的“富二代”的孩子,在國外讀的大學都很好,也非常努力,不努力畢業不了的。

如果你不瞭解一件事情,就去嘗試瞭解多一些再評論,不要胡說八道,不要妖魔化,不要亂扣帽子,不要以偏概全,需要一些批評性思維的訓練,做到客觀、公正。


青檸學堂


我自己是曾經的留學生,知道留學生也是形形色色的,留學生活當然也是形形色色的。留學生聚在一起抽菸打麻將不稀奇,就像喝酒聊天一樣,不過是聚會時的一種娛樂方式,用不著大驚小怪。但這一定不會是聚會的主流方式,也不會經常如此,或者說,不會是絕大多數留學生的常態。

隨著中國留學生越來越多,留學年齡越來越輕,相應的,留學生的總體水平呈現下降趨勢,包括外語水平,這也是事實。英國和美國都有學校,一個班的學生絕大部分來自中國,結果中國學生的英語水平幾無提升,而老師的中文能力卻迅速增強。這是真實的案例,但也只能是案例。

確實,有不少學生是父母花重金送出去留學的,甚至從讀高中就出去了。所以,小小年紀,花父母的錢開著豪車在國外招搖,不好好學習成了一個善於泡妞玩樂的當地油子,這樣的人還不在少數。但是我想絕大多數中國留學生,無論是花父母的錢,還是獲得獎學金,或者自己打工養活自己,都本份讀書,認真度過他們生命中的這一重要階段。

題主沒有指明的是,為什麼這樣的鏡頭會引起軒然大波,是誰的軒然大波?中國留學生嗎?他們的家長嗎?他們又因何而軒然大波?是認為反映了中國留學生不求上進的一面嗎?是覺得中國留學生和他們的家長因此而沒有面子嗎?我覺得不必如此吧。留學生活和人的生活一樣,都是多面的豐富的,不會只有刻苦攻讀,不會只有菸酒刺激,更不會大多數的留學時間都在麻將桌上度過。所有這一切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留學生活。

在我國的許多城市,如廣東,成都,重慶,打麻將蔚然成風,尤其是走在小區裡,常常可以聽到麻將聲聲。然而我們的身邊,不是照樣有許多人不喜歡打麻將,不會打麻將麼?在國內尚且如此,何況在國外呢,娛樂方式更加多樣,青春的霍爾蒙正十分旺盛,好多人還處在坐不住的時候。

我感覺不要動輒就軒然大波,以平常心看待別人對你的同胞的報道拍攝,他們不一定有惡意,只是客觀記錄而已,而且記錄的是某一個面。在外國人眼裡,中國的麻將本就有幾分神秘,所以他們說不定只是好奇。即便是你的孩子在美國抽菸打麻將,也沒什麼了不起。看的不是他是否在美國女孩的鏡頭裡,作為家長恐怕應該關注的是,他有多少時間在抽菸打麻將。如果時間太長,次數太多,真的影響了正常的學習,那才是要緊的。


世界真的很大


現在太多人喜歡以偏概全了。

留學生一起抽菸喝酒打麻將的現象肯定存在,但是這樣的孩子難道留在國內就能認真學習?

再說難道外國沒有這樣的孩子?他們也會抽菸喝酒,只是不打麻將吧?


這些照片拍攝於美國俄亥俄大學,這所大學的學生81%來自中國。

俄亥俄大學可不是俄亥俄州立大學。

俄亥俄州立大學,位於州府所在地,在全美排名50位左右,是所名校;俄亥俄大學,排在百名以外,在一個偏遠的小鎮上。

這些孩子到了美國,他們揹負著家庭的壓力和期待,被迫接受家長所做的種種安排。

另一方面,他們到了美國,處在美國大學自由開放的環境下,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他們有了想做自己的願望,無奈能力有限,又缺乏目標,只能獨自承受身在異鄉的孤獨和迷茫。


他們的學習能力一般,語言班足以讓他們充滿挫敗感。

他們無處傾訴,無法解脫,看不到希望。

壓力總要宣洩,這群獨在異鄉的孩子們,最終選擇了這種父母接受不了的生活方式。

依靠自身能力走出國門留學名校的孩子,怎會不珍惜難得的學習機會?

家長花重金,將沒有能力留學的孩子送出國,孩子們抽菸喝酒打麻將逃避失敗,也能理解吧?


媽咪老師


一、留學生早己分檔了:

1、一檔國派的。應該沒有這種學生,如果有的話,國家會查處的。

2、二檔被國外大學當人才搶走的高考優異者。費用大多數為獎學金。這類學生也應該沒有這種情況,如果有,發獎學金的會查處的。

3、三檔是高考夠不到本科線,自費去上的。也就是說在國內都上不去了大學的。也就是一些富人將跨掉的小祖宗無法安排,先去成長几年吧,或許還能成才。抽菸打麻將重心應該是這些人,他們在回應他的奴隸。這種學生這些年很多,只歸其家長管了。不過,抽菸打麻將應該是較輕的,惡劣行為時有發生。

4、四檔為野雞大學。

二、在國內四線以上城市見到的留學生多了。可是,有多少人能分辨出真假和成色呢?

一些無知家長經常以兒女找了個留學生而自豪,其實,真正值得自豪的少之又少。


魚磊衛靜


對於中國留學生在美國留學期間“一起抽菸打麻將”,我想說3點看法:

第一、就是從上面這張照片中可以發現,這幾名留學生的手都顯得格外消瘦,乾癟癟的,好像缺乏營養似的。由此我就聯想到,是不是在美國的留學生們的生活很艱苦,飲食不習慣,還是平時學習任務重,睡眠時間少等等原因。如果是那樣的話,就應該引起留學生們的生活方式調整才對了。因為身體是學習和工作的本錢。

第二、就是這件事情不必大驚小怪,應該把它看成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其實,中國的留學生在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國家留學,絕大多數都是勤奮好學、積極進取的,這一點不可否認。但是,由於留學生們都是十五、六歲至二十一、二歲的年輕人,而且離開了父母親人身邊、離開了家鄉、離開了祖國,在國外未免會有很多的思親之情、思鄉之情,未免會覺得缺少一些心理上的慰籍,未免會有一些心理上的寂寞。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留學生們聚在一起吃吃飯、打打牌、說說話,交流交流留學心得,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第三、就是留學生們在美國留學也好,在其他國家留學也罷,只要不違反所在國的法律法規,互相之間聚聚會,參加當地的一些公益活動,為中國與這些國家民間建立更廣泛的文化和友誼交往做出一份貢獻,是一件值得期待的好事情。


潤友


說實話,回答這個問題我沒什麼發言權,自己本身是個學渣,也沒有出過國,但是隱約感覺這位外國網友接觸的只是部分留學生,並且是一些靠家庭經濟實力出國所謂長見識和鍍金的人,只是一部分,並不代表全部。

我雖沒出過國,更不可能去留學,但我一親戚孩子大概是高中就去美國讀書,也算家境優渥了吧,但是真心讀書很努力刻苦,經常學到深更二半夜,去年考上了全美排名前十的大學,生活也很節儉。

她父母希望她學成回國,倒不是說有多高尚回來報效祖國,只是覺得一個女孩子離家太遠父母照顧不到。

個人感覺,努力的在哪都努力,不努力的去哪裡也不過是吃喝玩樂,我們如此、老外亦如此,沒啥可奇怪的,只不過是換一個地方、換一個環境努力或者玩樂而已。



悄悄來過的一條魚


我們在讀書的時候,初中就開始晚上就躲在被子裡,打著電筒炸金花,高中也是。到了大學,終於可以名正言順了,可以光明正大了。因為應試教育下,除了學習別無他路,自己在不找點樂子,那不得憋死。所以你們就高抬貴手,放過這些孩子。有些人仇富的厲害,這種小人最可恥,明明自己初中就開始玩的,還冠冕堂皇說別人。有錢人的孩子,不讀書的那些,不會幾個湊在一起摸麻將,因為太辛苦了,直接都去賭場了,幾乎在學校看不到。我比較好奇的是,是這些同學揹著麻將過安檢?還是那邊有賣的?


騎著毛驢闖歐洲


我想我有資格回答這問題,她的資也代表不了全部中國留學生,我也承認有一部留學生。高中畢業後高考成績不理想。然後報考美國一些質量差的大學。可能家裡也有點錢。然後延續了在中國的壞習慣。造成這個現象。我有兩個孩子。一女一男。女的在高二的時候就到美國讀書。現在在波士頓大學讀研究生。男孩初三就出去美國讀書以及很勤奮。考上了波士頓學院和伍斯特學校,成績在學校名列前茅。做作業也很認真。所以那個女孩的觀點只代表一部分。很多中國留學生還是比較優秀,比較勤奮的。


常山趙子龍157061926


我想說一個真實的故事。

2000年千禧年,我受聘北京景山中學分校高中部高一班主任教師。學校設施師資環境超級棒,收費高昂。我帶的重點班,不足二十人。令我吃驚的是其中學習可以的只有三四個人。其他的基本都是學渣,上課不是說話,就是吃東西,睡覺是禮貌的學生。家長送孩子到這所學校就是鍍金的。正在我為他們高考擔憂的時候,校長卻滿面春風。

過了年,學校就開始召開留學生諮詢對接會,什麼加拿大🇨🇦,什麼澳大利亞,新西蘭🇳🇿都成了熱門選擇!老師們就私下議論,他們她們怎麼能畢業呢?

可是,不久,他們就踏上了出國留學的飛機✈️

如今二十年過去了,也許他們已經成為社會精英“白骨精”了吧?!因為家裡有錢啊💰

一句假話,蒼天在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