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交易員的臨別告白:牢記量柱的“三先”規律,從貧窮到富有

散戶交易者為何總和趨勢失之交臂?

在這個市場裡沒有誰不想做趨勢交易。每一個交易者都在談論趨勢,而做出趨勢者卻極少。股市交易的概念品種每一種都在走著自身的趨勢,浩浩蕩蕩,滾滾向前。可謂沉舟側畔千帆過。按照常理做出趨勢本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做不上倒是情理之外。那我們就要探究絕大多數股票交易者好生了得,有何能耐幾乎整體都躲過、錯過、沒有做上趨勢。在股市的交易中絕大多數股民是隨著趨勢一路走下來,即便是熊市也日復一日的不離開慢熊的趨勢行情。

一、屢因分時亂了波段,多少趨勢毀於日間

我們在談論人生之涯時,常感嘆道:誰拿流年亂了浮生,又借浮生亂了紅塵。對應於我們交易者操作的交易,日間的追漲殺跌、頻繁操作可謂流年,每個交易品種的趨勢行情可謂浮生,浩浩蕩蕩的整體商品大趨勢可謂紅塵。我們的交易者就是在日間的追漲殺跌、進進出出、頻繁交易中錯過了各個品種的行情;又在對品種行情的追逐、誤判中錯過整個商品大勢。

每年幾乎所有商品都會有自身的一輪趨勢行情,可有誰捕獲到了?一種一種商品、一波一波趨勢被錯過了,這不是沉舟側畔千帆過是什麼?而我們的交易者是沒有“春天的病樹”,一直圍繞著沉舟構成的漩渦激流無助的糾結、掙扎。

日間操作並且全倉操作是被鼓勵、讚賞、標榜、稱頌的,因為可以給券商和交易所帶來最高額、大筆的手續費。而全倉、半倉、30%倉位的日間操作的痛苦結局就是不但錯過波段,也會錯過了趨勢。

70%的交易者說是做股票,實際是活在分時當中。日間的頻繁操作除了產生大筆的手續費,最大遺恨就是進進出出中把趨勢錯過。大多數交易者好似不是在賺錢,而是在賺手續費,彷彿是給別人義務打工一般。如果你是一個日內交易者,你也許虧了很多,但是,你不難發現如果把手續費返還給你,你不但不虧還賺了很多。

有一個在5.30進入股市的交易者,他操作一年不虧不賺,但是他的股市操盤業績已經很好了,因為算下來股市雙邊收稅的話,他一年等於交出了500多萬元稅收。所以大家形象的把當初A股市場雙邊收稅叫做股市抽血機制。

一位交易員的臨別告白:牢記量柱的“三先”規律,從貧窮到富有

二、滿目青山遮望眼,縱有山脈峰相連

絕大多數交易者是隻見樹木不見森林的,他們驚恐於日內一點點漲跌,終日忐忑不安,看見分時起伏就驚恐萬狀,就是在這種驚弓之鳥的狀態下,一邊繳納著高額手續費,一邊和大趨勢失之交臂。

日線、分時總是漲漲跌跌,參差錯落的每一點之起伏、波動都會給你的倉位帶來不小的變化、損失,也許是幾十點的盈利,也許是幾百元、上千元的虧損。這一切就讓你的心跳加速、心潮澎湃,甚至帶來難於承受的心理壓力,從而或想抓住浮盈變現,或悻悻然止損出局,或僥倖恰好保本平倉。最終因為心理承受力的問題平掉了精心部署的頭寸,這樣經歷幾個回合會也帶來了無法彌補但本可以不出現的虧損。原本想做一輪聲勢浩大的大趨勢,卻葬身於微不足道的的回調、震盪之中。

所有的趨勢都是波動起伏構成的,我們可以把趨勢比作山脈,山脈是許許多多的山峰綿延不絕、橫亙千里,彷彿錯落有致、盤根錯節的K線,起起落落。山脈一般都是氣吞山河、氣勢磅礴、高聳入雲、蔚為壯觀的。我們瞭解山脈多是在地圖上、沙盤中,在太空衛星拍攝的照片可以把山脈看得一清二楚、盡收眼底。恰所謂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在股票市場也是如此,看清趨勢才能賺大錢。每天斤斤計較於日內漲跌,沉浸於分時波動當中,好似流連於溝壑縱橫的山谷、灌木伸延土坡。可謂鼠目寸光,只能成為模範義務打工者。交易者往往欣喜於一兩點的利益,懊悔於百十元的得失。為眼前的一點點浮盈遮住了視野,看不到遠處縱貫南北、綿延起伏的山脈和松濤陣陣、延綿不絕的林莽。這才是枝繁葉茂只見樹木,一葉障目錯過森林呢。

一位交易員的臨別告白:牢記量柱的“三先”規律,從貧窮到富有

什麼是成交量?

成交量即買賣雙方交易股票的數量,單邊統計所得。買賣是交易的正反兩面,有買必有賣,且買賣數量相等。成交量不只是簡單的體現買賣的數量,更是股票供需關係的體現,也是買賣雙方博弈的結果。

成交量最簡單和直接地表現了多空雙方的交戰規模。成交量放大說明多空雙方交戰力度較大,雙方均投入了較多的“兵力”,市場交易活躍;反之,成交量縮小,說明多空雙方參與不積極、市場交易氣氛較為清淡。

通過成交量,投資者可以判斷市場的活躍程度,還可以看到主力資金的異動行為。

不同成交量形態的具體含義

成交量的放大、縮小、不同形式的放大和縮小都形態都蘊含著不同的市場情緒。成交量具體表現形式:

1、普通成交量

比較均衡成交量狀態,沒有明顯的放量和縮量。這種情況的個股一般處在盤整階段,短時間內會保持現有狀況,很難有大的突破。

2、縮量

縮量代表是市場參與者情緒消極,或是在隱藏對股票價值的看法。

3、放量

放量代表市場參與者情緒高漲,在強烈地表述自己對股票價值的看法。

4、主力為了吸籌或出貨,可能製造的成交量雷區

1)主力掩人耳目,偷偷吸籌:收盤時砸盤,收出陰線的K線和成交量。

2)主力換莊,造成的成交量底部突然放大。

3)高度控盤的個股,拉昇股價容易,可能出現縮量大漲。

4) 主力對倒籌碼,創造成交量:在低位吸籌階段,市場中賣盤不多,主力為了吸到更多籌碼,在兩個賬戶中,分別填巨量買單和巨量賣單,而買價比賣價低很多,結果以買價成交,造成有大量賣出的假象,股價將下跌,引發散戶恐慌賣出,主力藉機會買入。在拉昇出貨階段,市場中買盤不多,主力會在兩個賬戶中,分別填巨量買單和巨量賣單,並按賣的價格成交,製造有大量買入的假象,吸引散戶哄搶該股票,主力藉機出貨。

量柱的“三先”規律

1、第一規律:賣在買先——賣買平衡律。

賣在買先是股票的原始天性。任何一隻股票,從它誕生的那一天起就具備了賣在買先的特殊天分。首先必須有人賣出,才會有人買進;如果沒有人賣出,你想買也買不到。正是從這種意義上講,任何量柱都是賣出來的,無賣必然無買,無賣必然無柱。這就是有些股票無量攀升的內在規律。 縮量漲停,必創新高,其後連續六個漲停板的原因是什麼?是它連續六天縮量漲停。賣的人少,量就小,於是股價必然上升。這就引出了下面的第二個規律。

2、第二規律:價在量先——價量平衡律。

價在量先是股票的交易天性。假如某隻股票的發行價是10元,當前的市場價也是10元,除了急等用錢者出手兌現之外,肯定沒有人願意按10元賣出去。買家如果報價11元沒有人賣,就會報價12元、13元……直到價格如意,才會有人賣出。有價才會有量,無價必然無量。價與量的暫時平衡,才能形成一定的量柱。任何股票的量柱都是特定時段、特定價位的價量平衡標誌。上例中的這隻股票,股價越高,量柱越小,說明了什麼?說明還有高價出現,於是才出現了連續六個漲停板。價與量的對立統一,是股市永恆的主題,是價在量先的規律鑄就了量柱的靈魂。價漲可以製造賣的慾望,價跌同樣可以製造賣的慾望,誰是慾望的製造者呢?這就引出了下面的第三個規律。

3、第三規律:莊在散先——主力導向律。

莊在散先是股票的投機天性。莊就是莊家、機構、大資金的簡稱,散就是散戶、大戶、中小投資者的簡稱。在股市中,任何一個散戶不可能主動拉昇和打壓某隻股票,只能被動地跟隨和適應市場的某個價位,而價位的製造者首先是慾望的製造者,他們在製造投機慾望的同時,也製造著投機數量。正是從這種意義上講,量柱就是莊家的標誌。任何一根量柱上都鐫刻著莊家的實力、莊家的性格、莊家的意圖、莊家的謀略……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去把握、去分析、去看透這個莊家、去適應這個莊家。

K線結合成交量戰法

先來說一下成交量K線上應用

1.價格隨成交量的遞增而上漲,為市場行情的正常特性,此種量增價漲的關係,表示股價將繼續上升。

2.股價隨著緩慢遞增的成交量而逐漸上漲,漸漸的走勢突然成為垂直上升的爆發行情,成交量急劇增加,股價爆漲,緊接著,成交量大幅萎縮,股價急劇下跌,表示漲勢已到末期,有轉勢可能。

3.溫和放量。個股的成交量在前期持續低迷之後,出現連續溫和放量形態,一般可以證明有實力資金在介入。但這並不意味著投資者就可以馬上介入,個股在底部出現溫和放量之後,股價會隨量上升,量縮時股價會適量調整。當持續一段時間後,股價的上漲會逐步加快。

4.突放巨量。這其中可能存在多種情況,如果股價經歷了較長時間的上漲過程後放巨量,通常表明多空分歧加大,有實力資金開始派發,後市繼續上漲將面臨一定困難。而經歷了深幅下跌後的巨量一般多為空方力量的最後一次集中釋放,後世繼續深跌的可能性很小,反彈或反轉的時機近在眼前。

如果股市整體下跌,而個股逆勢放量,在市場一片喊空聲之時放量上攻,造成十分醒目的效果。這類個股往往持續時間不長,隨後反而加速下跌。

一:菸斗戰法

震倉往往表現為下跌速度較快,成交量較小,而且在很短的幾天內再次將股價拉起。不明真相的散戶很容易在底部倉皇出逃,痛失獲利的機會;當股價重新拉回到初跌價位時,在K線圖上形成了菸斗戰法。

一位交易員的臨別告白:牢記量柱的“三先”規律,從貧窮到富有

圖形特徵:股價在長期低迷後已經有莊家開始介入,表現為股價底部震盪;當莊家建倉一段時間後,為了隱蔽自己的計劃,有時會再次震倉,嚇出浮動籌碼。

一位交易員的臨別告白:牢記量柱的“三先”規律,從貧窮到富有

案例:

一位交易員的臨別告白:牢記量柱的“三先”規律,從貧窮到富有

二:煙放量過頭

放量過頭是指莊家還沒有建倉完畢,大部籌碼還未被鎖定,通過放巨量衝過前頭部的操作可強行建倉。放量過頭後,前一頭部被瓦解掉,原來的阻力線變成了未來股價的支撐線。

一位交易員的臨別告白:牢記量柱的“三先”規律,從貧窮到富有

圖形特徵:股價在衝過前一頭部時放出巨大的成交量或是溫和放量的幾根陽線,總之在衝過前頭部時有成交量的配合,隨後開啟一輪拉昇行情。

一位交易員的臨別告白:牢記量柱的“三先”規律,從貧窮到富有

操作方法:當出現巨大量過前頭部時,一般都應及時跟進。當出現幾天的溫和放量時,也應積極買入。前期頭部不會永遠阻礙股價上升,而股價通過前頭部時只要能放量一般都可買入。

案例:

一位交易員的臨別告白:牢記量柱的“三先”規律,從貧窮到富有

三:斷頭鍘刀

當5日、10日和20日內買進股票的平均成本越來越接近時,人們發現早買或遲買股票一樣都無可盈利,購買股票的迫切性降低。而市場另一方面賣出方已明顯感到購買力降低,願意用更低的價格出售股票。於是有一天賣出方突然用低於三條均線的價格大量賣出,當日收盤價跌破三條均線,形成“斷頭鍘刀”。5日、10日和20日內買進股票的人突然發現已被套牢,先知先覺者在第二天行情中願意用比“斷頭鍘刀”這根陰線收盤價更低的價格沽出,於是發生空殺空行情。此時股票供應量急驟增加,而股票需求量急驟減少,終於誘發一輪跌勢。

一位交易員的臨別告白:牢記量柱的“三先”規律,從貧窮到富有

圖形特徵:當股價在高位盤整後漸漸下滑,此時5日、10日和20日均線形成的均線系統呈現收斂狀態。此時如出現一根陰線跌破三條均線形成一陰斷三線的“斷頭鍘刀”,則應警惕有一輪跌勢。特別是帶有較大成交量的陰線,則更有下跌的可能。

一位交易員的臨別告白:牢記量柱的“三先”規律,從貧窮到富有

案例:

一位交易員的臨別告白:牢記量柱的“三先”規律,從貧窮到富有

成交量戰法之低位放量

這套成交量戰法其實有許多不同分類,今天主要給大家講講其中最為實用的一種——低位放量。低位放量是股市中非常常見的現象,經常發生在急跌行情之後出現反彈之前,這段時間內發生低位放量的概率非常大。有時候主力是在繼續出貨,有時候主力是在壓低進貨。我們怎麼去判斷他們呢?實際上這對於散戶來說是尤為重要的,但是對於大部分散戶來說又往往判斷不出,尤其是在急跌的行情中,我們知道散戶的內心基本接近崩潰的狀態,大多是互相踩踏的環境。主力往往會利用這個心理悄悄接貨,而散戶割肉在地板上。

低位放量的判斷

當成交量出現異動情況,我們就需要密切關注了,特別是在相對低位的階段。一般來說,個股在經過前期持續的下跌,價跌量縮,這是正常的現象,但是突然有一天出現再次放量下跌,這就不同了。這意味著主力的意圖有了本質的變化,要麼是出貨,要麼是換莊,還有就是乘機壓低進貨,基本就是上面三種情況。

判斷放量之前我們首先要判斷是否是相對低位,這是一個關鍵。這裡說的低位是相對的比較。位置都是相對的,今天的低可能是明天的高,今天的高也可能是明天的低。

所謂放量是指成交量的暴增,比如說每天成交量只有幾百萬手,突然一天成交量達到幾千萬手,這就叫放量,或者說是量能異動,特別是低位的量能異動我們需要特別的注意。

如何識別主力意圖

當然低位放量之後行情是漲是跌關鍵還要看均線或者指標是否進入相對低的位置。同時我們還需要結合換手率或者MACD指標,尤其是所處位置是高檔還是抵擋來綜合判斷。舉個例子來說,我們知道MACD指標有低檔背離和鈍化的特徵,我們可以結合低位放量和換手率進行一個綜合的判斷,他是否是階段性的底部,這個放量是主力進貨的措施還是繼續出貨的跡象。

1、主力低位建倉:成交量在短期內急速的放大,之後出現整理走勢,若股價回踩後有明顯支撐則說明此處為主力吸貨。通常主力在低位建倉,除非遇到特大利好或者板塊機遇,一般都緩慢進行。我們可以結合K線形態,指標,換手率來判斷行情的多空轉換。

2、主力低位出逃:低位放量出逃的特徵是成交量在短期內迅速放大,日換手率連續保持在5%以上,之後回踩失去支撐,則說明只是下跌中繼,主力借反彈出貨。

下面為大家分享包括股市導圖總綱、k線、均線基礎、切線、指標分析、選股、板塊輪動以及股市中的各種騙局,希望能給大家來個股票知識大梳理,更多更具體的投資乾貨知識分享,後面將會為大家一步步分享!

(注意:以下圖片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圖片,這裡會被壓縮了)

1、股市導圖總綱

一位交易員的臨別告白:牢記量柱的“三先”規律,從貧窮到富有

2、k線基礎

一位交易員的臨別告白:牢記量柱的“三先”規律,從貧窮到富有

3、均線基礎

一位交易員的臨別告白:牢記量柱的“三先”規律,從貧窮到富有

4、切線基礎

一位交易員的臨別告白:牢記量柱的“三先”規律,從貧窮到富有

5、指標分析

一位交易員的臨別告白:牢記量柱的“三先”規律,從貧窮到富有

6、選股方法

一位交易員的臨別告白:牢記量柱的“三先”規律,從貧窮到富有

7、板塊輪動

一位交易員的臨別告白:牢記量柱的“三先”規律,從貧窮到富有

8、統計分析

一位交易員的臨別告白:牢記量柱的“三先”規律,從貧窮到富有

9、股市中的各色騙局

一位交易員的臨別告白:牢記量柱的“三先”規律,從貧窮到富有

10、遊資高級戰法

一位交易員的臨別告白:牢記量柱的“三先”規律,從貧窮到富有

​(由於系統自動壓縮圖片,想免費查看本文高清原圖和遊資戰法秘籍,可以找我領取)

散戶交易必須突破六道心理障礙

1、沒有界定虧損。

在從事交易時,沒有人假設會造成虧損。在預期市場做頭的情況下,沒有人會買進;相反地,預期市場將會繼續上漲而創下新高時,沒有人賣出。但是,這種現象卻時常發生。所以,在進入市場時,界定下檔空間是很重要的,不是在你從事交易之後,而是要在其之前!如果你怕賠,就不要交易。

2、不認賠或不獲利了結  

由一個古老的交易定律「第一次的虧損是最好的虧損」,這個說法是正確的。虧損是完整過程的一部分。其反面——獲利了結——也是如此。市場到達你的目標區時,不要怕出場。在很多情況下,市場不會給你第二次機會。

3、執著於某個信念 

它正是一座監獄。如同喬治·席格(George Segal)所說的,「市場是老闆」。你認為白金將上漲到九霄雲外,或美元將跌到第十八層地獄,這都無關緊要。市場會告訴你一切!傾聽吧!記住耶利·貝拉(Yori Berra)所說的,“只要觀察,便可以發掘很多”。 

4、陷入「波士頓絞人魔」的情結  

亨利·楊曼的老笑話曾經流行於1960年代初期,當時波士頓絞人魔尚未警方所逮捕。有一名男子在起居室裡閱讀晚報,聽到有人敲門。他走到門旁邊,不開門而問,「是誰?」 精神病患者回答道,「是波士頓絞人魔。」 該男子回身,穿過起居室,走到廚房裡,然後對他的妻子說,「親愛的,是找你的。」

換言之,相信小道消息就像患了波士頓絞人魔情結。不可如此行動!這是一扇你不要打開的門!

5、自殺式的交易

你的交易就像自殺特工隊的飛行員,在執行第44次的任務。你可能感受到背叛、憤怒;你要報仇。立即停止!你將會粉身碎骨。

6、陶醉式的交易

這是自殺式交易的相反情況。你感到絕對的所向無敵。如同英雄一般。別妄動,小心!

一位交易員的臨別告白:牢記量柱的“三先”規律,從貧窮到富有

交易心理的本質是艱難的磨練自己的人性,讓自己不受強大的下垂體區控制,減少衝動、短視和急功近利;努力的訓練自己的大腦皮層,讓理性區域更強大,發達。

無慾則智

多數交易者並不缺少智慧。很多聰明,敏銳。但是缺乏對人性本能系統的清醒認識,不知道自己內心對慾望的承受力。錯誤的建立了超過自己心理承受水平的倉位和敞口,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當人處於壓力狀態,大腦就會潛意識所驅使,急功近利,患得患失,短視。大腦皮層被壓抑,理性受壓,失控,會做出愚蠢或者不理智決策,容易因為患得患失而成為韭菜。

所以,倉位管理永遠處於第一位重要。真正賺錢的高手不是因為趨勢判斷對,智慧高。多數是因為知道自己該什麼時候重倉,押注多大倉位而能保持理智。

當人的意欲完全平息冷卻,智力才能完美工作,才能清晰客觀。怎麼做?

首先,訓練你的理性思維能力

練心和學習知識一樣重要。甚至,更重要。心如一個容器。越練越大。當你內心更從容,必然可承受更大的壓力,面對更大的挑戰,處理好更高層次的事情。你對倉位和投資的管理能力也就升上去了。

宗教,本質上是一門練心的學問。據我有限的瞭解,基督教和佛教都有通往這條路的法門。翻翻這些書,是有幫助的。

基督是通過寬恕和懺悔實現;佛教是通過修煉實現。

佛教更通往東方人的心。可以多說一點。佛中說其實心只在你心心念念所繫的事情上。心心念唸的積聚,形成業力,業力所在,正是心識所在。佛教稱之為“行緣識”。

修煉的過程叫做定。也叫“三摩地”。有定功夫的人,可以把不欲之外在職務。修行的過程是從自律開始,以無所求告終。自律是“戒”,無所求是“慧”,中間是“定”。早在婆羅門教的時代,就流行這種方法了。此為小乘之法。

大乘之法不是斷煩惱,而是求覺悟。在求覺悟的漫漫路途中,煩惱甚至是增長的。地下的草根,是千頃百頃連在一起的。因此,大乘修行更為漫長。

佛教與交易心理之不同在於,佛從根本上否定有主宰,有能夠決定一切的力量,修行的目標不是“無所不能”,而是“無所求”、“無所得”,而交易是有所求的。佛與交易的終極相同在於交易所求者亦為解放內心,所求者終為無所求。

我們從小所受的教育都是建立在抗爭和競爭的基礎上,如征服自然,戰勝各種艱難障礙,與困難搏鬥。這種意識已經深深地紮根於內。很多精英來到證券市場是帶著這種強烈的精英心理意識的。

這樣的人很多遭受失敗,而且比一般人的失敗更徹底。這是因為這些人都有一個很強烈的自我,他們不相信自己會失敗,也非常不願意接受自己的失敗。

他們以往的成功使他們的個性變得很堅硬,所以當市場變得對他們不利的時候,他們不懂得屈服和退讓,而是採用抗爭的態度,直到被摧毀。

在人性中有這樣一個幾乎是最頑固的傾向,那就是扞衛自己的觀點和不情願承認自己在判斷上出現的失誤。所以一個人不管自己是對是錯,都會把自己的態度堅持到底。因為那個觀點是自己的觀點,所以他捍衛的不是真理,而是他的自我。

這是一個很大的強者陷阱。

學習更多選股技巧,實戰乾貨和莊家操盤,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股海林少(ss672345),傳授系統操作方法,告別一買就跌。洞見了投資交易的真相,才能夠真正的駕馭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