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疫情管控:“小路条”发挥“大作用”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张亮 萌友 杨明 汪成/文图

“有路条吗?请您出示一下。”2月17日中午,在信阳市固始县方集镇与商城县交界处339省道疫情检测卡点,镇机关干部张桂强正对过往行人例行询问、检查、登记通行证明。对于凡是没有路条的镇外来人一律不准入镇;对于没有路条的镇内居民也一律不准通行。

张桂强检查的“路条”是方集镇当地创新制作的一张简易通行证。一张路条“巴掌大”,但上面姓名、出行事由、出行路线、当日体温、出行次数等信息一应俱全,由出行人员向村委会申请,经村医测量体温,村委会审核后开具。通行路条仅用于村民就医、购买物资、外出离县固等特事急事,具有一定时效性,超过时间路条自然失效。同时,全镇58个疫情防控劝返点对路条进行编号,发放多少,收回多少,并详细登记梳理出每位出村人员的行动轨迹,以方便人员倒查。

固始疫情管控:“小路条”发挥“大作用”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胶着对垒、严峻复杂,已到了决胜的关键时期,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方集镇创新方式方法,通过一张居民日常出行“小路条”,将“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总体目标切实落到了实处。

一张小路条让“说走就走”的出行变得不便,但它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居民日常非必要出行,大大减小了病毒传播或居民被感染的风险。西冲村支部书记汪持武说:“起先确实有部分群众不理解,但是经过我们的解释说明,最终都能想的通,也比较配合我们工作。”

“特殊时期,严格防护是应该的,俺们大伙都能理解。隔离的是病毒,不是自由;防控的是肺炎,不是家人乡亲。”白果村村民许得刚说。

固始疫情管控:“小路条”发挥“大作用”


“我母亲患有尿毒症,每2天就需要去县医院做一次透析,如果每次都要开证明,麻烦不说,万一要是耽误了时间,可咋办?”白果村小彭向卡点驻守的工作人员抱怨说。村委会收到卡点反馈的情况后,第一时间向镇疫情防控指挥所做了汇报。很快,镇党委书记刘永远为他特批了一张绿色通行证,免去了他每次出县开具证明的麻烦。当小彭接过那张绿色通行证时,连声道谢。

“一张张小路条就像一份份民意表,镇村两级能够最及时的掌握群众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特殊困难,及时的为他们提供帮助与服务,真正做到不论情势如何,服务群众的“阵地”始终不关门、不打烊。”镇党委书记刘永远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