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曹操有什么办法可以留住关羽吗?

扛大饼


结论就是关羽应该很容易就被曹操打动并纳入麾下,我充当一下曹操的“鬼才毒士”,一共有5个手段,如果这5个手段依次用尽还是不行,我最后还有1个必杀之绝技,保证关羽不认他大哥,而且还可能痛恨之。没准两兄弟火并起来他还有可能杀掉刘备,张飞来干涉也没有用,没准也一块杀了。

首先大家注意到,曹操打动关羽的方式,都是用“利”,宝马、金钱、美女、官爵。这些打动我们足够了,但是关羽的确是一个重“义”的人。不在一个点上。

其次,看演义要会看,我就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曹操征服关羽,是否用尽了所有可能性?告诉你,显然没有!

曹操是什么人,他要真想得到什么东西是要不择手段的。比如对于徐庶,你孝顺,我就拘你老母;对于张绣的婶子,难道他不知道他霸占张绣的婶子,张绣会造反吗?他智商和情商可高于我们很多。所以……曹操想要什么就会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而对关羽,他只是给了宝马、金钱、美女、官爵,并没有针对性的对症下药,并且不惜任何代价。就像追女朋友,他只是砸钱,暂时得到了他的人,但并没有得到他的心。

另外,看演义要会看,我问你们,一般一个主公,是不是周围有很多谋士揣测他的心事,并且给他出谋划策?比如,得到徐庶,是程昱出谋划策,得到张绣的婶子,是曹安国,他贴心的侄子。为啥关羽就没有人帮他出主意呢?

原因有二。一是关羽在谋士阶层人缘不好,关羽是有名的对士大夫不好,对士兵好,这点正好跟张飞相反。所以谋士不欢迎关羽加入曹操团队。另外,这些谋士都是每天琢磨曹操的人,其实他们很多人可能都琢磨出来,可能曹操对关羽的感情,还没到那个程度。

为什么没到那个程度?等我把这5个手段和1个毒计依次施完,你就知道我说的是多么的有道理。你就明白为什么关羽其实不是曹操的必须了。

无论如何,我们先给出相应的手段。

一、断恩决义之计,不给关羽提供任何报恩的机会

曹操对关羽的恩有哪些?一是在关羽走投无路的时候收留了他,不仅关羽,还有关羽的两个嫂子。这是最大的恩情。

其次,是一匹赤兔胭脂马,这是武将的酷爱,有赤兔马才能斩颜良,武力值其实上升了1.2到1.5倍。这是一个武将无法拒绝的。

还有,就是汉寿亭侯的名号,这个名号是关羽非常重视的,此后一直以此为自称,比刘备给的前将军还要上心。为什么?关羽是个骄傲的人,这个荣誉是纯正的汉室给的,是汉献帝给的,虽然是借了曹操的手,这个可比刘备那个正统多了。

其他曹操给的东西,关羽都没要。

曹操是个明白人,在演义中,关羽要上阵杀颜良的时候,曹操说,关羽得到报恩的机会了。关羽杀颜良报收留之恩,关羽杀文丑报赤兔之恩,关羽华容道放曹操报侯爵之恩。恩怨分明。

说到这里大家明白了,其实曹操完全可以不放关羽上阵杀敌,在对阵中,干脆就不安排关羽上阵,关羽也没招。这三个恩情报不完,以关羽之义气,是不太可能就挂印封金直接撤退的。

二、推恩断义之计,给关羽直接在汉朝廷任职的机会

这招其实也是有点离间之计。从关羽如此欣赏汉寿亭侯这个头衔看来,其实也代表了当时人们的一种思潮,就是人心尚在汉。

关羽为什么迅速的跟刘备义结金兰,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他是皇叔。刘备和关羽是什么关系?刘备是关羽的大哥。另外,刘备和关羽也是上下级的关系。

但是,现在就进一步利用关羽的心理,抬高关羽的地位,让他在汉献帝下面任一个要职,比如,左将军。总之,要比刘备的职位高出一截。比如,让关羽作执金吾、车骑将军,这个官甚至名义上都是刘备的上级。

而且我认为,关羽这么骄傲的人,他一定会对此很认真的。在汉献帝手下做事,这种情况下,他一定会非常舍不得离开的。

而且,关羽和刘备,哥俩现在尴尬了。以前,你是我大哥,也是我上级,我一个布衣,你是皇族。但是现在,我直接在皇帝面前的重臣,你呢,只是一个没落的贵族哎。

那如果关羽真的跟汉献帝一起搞出点什么事情怎么办?有办法控制,就是利用张辽。始终安排张辽跟关羽在一起。从事后的历史看,张辽对曹操也是非常忠诚的。在曹操下邳饶了张辽一命后,张辽就死心踏地跟着曹操了。

三、假恩假义之计,曹操要在关羽面前继续演戏

关羽是什么人,晚上挑灯看《春秋》的人,讲究春秋大义。曹操要收服关羽,是不是也要以义字打动关羽?

其实曹操在春秋大义上面,某种意义上讲,已经做的很不错了,是完全有条件打动关羽的。

正如曹操自身所言,如果国家一日无孤,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曹操对汉献帝的供养还是很不错的。从演义上讲,曹操就是有时候对皇帝比较跋扈。

只要把这个跋扈的毛病改一下,然后经常跟关羽聊一聊,皇帝那边都有什么需要呀,同时又有张辽的内线。尽量做出一副满足皇帝,满足关羽的样子,有的事情可以阳奉阴违。

这样只要经历一个时间段,关羽就会有一个恍惚的印象,你看人家曹操做的挺好的,没有他,这个皇帝无能无德,早就完了。

也可以针对性对汉献帝做一些陷害,让关羽觉得汉献帝这个人其实不咋的。

时间再一长,关羽就会隐约觉得,他那个大哥刘备,其实也就那样,凭什么说人家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呢?我大哥说这话,依据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至于说有一天曹操要篡汉,那就像干掉荀彧一样干掉关羽就行了。让他留在身边,看他去死,总比放他去飞要好,这样作,才符合曹操的基本性格。

四、施恩用义之计,曹操给关羽找一个合适的夫人

其实就是把秦宜禄的老婆给关羽得了呗。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在曹操心目中,关羽其实还不如一个美女。并不是曹操的必须。这一段其实可是正史,不是演义。

其实所有人都从演义中看出了关羽的寂寞。当他侍奉二嫂的时候,当我们可以看到他退出屋外进行回避的时候,其实每个人就都明白,当你做出回避的时候,就是你心里有了的时候。从此独自在屋外守候,深夜挑灯看春秋。

那么想进一步问一下,到底是甘夫人漂亮,还是糜夫人漂亮?

甘夫人漂亮。

为什么?阿斗是刘备跟甘夫人生的,这是一个理由。另外一个理由,在长坂坡的时候,一个士兵一枪刺中糜夫人大腿,然后竟然没有对糜夫人做出任何其他的举动。糜夫人是糜芳糜竺的妹妹,是刘备在徐州的时候做出的政治联姻。

当然,曹操给关羽找的这个夫人,可以是秦宜禄的老婆,也可以是别人。曹操其实手里这样的美女太多了,训练出一个,又能听自己的话,又是关羽的妻子。从关羽要秦宜禄老婆来看,他也不在乎人妻。

前三步已经很大程度上离间了与刘备的关系,这回再来一个老婆,耳根子软。大家都懂的。

为什么一开始曹操送关羽美女不要?关羽是个很骄傲的人,一开始一定要从义的角度做出这个态度,况且那些美女品质真的不是很高。曹操这次真的要花些心思找个好的,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呀。

五、恩断义绝之计,想办法暗中将刘备赶尽杀绝。

刘备在徐州与关羽、张飞失散后,就靠老师郑玄的一封信,投靠了袁绍。袁绍对刘备非常重视,出城30里相迎。

但是,刘备一旦失去了两个弟弟的相助,就很难独自撑开一定的局面。演义里,刘备和文丑一起去征讨曹操,轻松被曹操打败。沮授、田丰、郭图多次进言袁绍要杀刘备。所以,显然刘备在袁绍的势力里,不能持久,呆久了就要受到嫉恨和暗算。

曹操完全可以利用刘备的弟弟在曹营这一点,对袁绍和刘备实施反间计,袁绍多嫉妒,内心一定会生疑问,即使不杀了刘备,刘备也能观察出来,只好逃走。

刘备一逃走,就逃到刘表处,曹操再去刘表处,要求刘表杀掉或者交出刘备。其实大家对刘备的态度都一样,表面非常欢迎,但实际不会给与信任。这种情况下,刘表肯定不会得罪曹操,最大的可能是放跑刘备,刘备这一跑,就只有他在苍梧的那位老同学了,远在越南了。

所以,当刘备被逼走的时候,当然这一切都是瞒着关羽,另外,曹操也要严密监视关羽,防止他和刘备之间有沟通。

关羽心中无非是有他这个大哥,但是他这个大哥连老婆孩子都不要了,跑到了天边,慢慢的,你说,关羽能不对曹操归心吗?

六、令三兄弟反目相杀害人无数绝户之毒计

曹袁两军对峙。关羽在曹营,刘备在袁营。先派人散布谣言,说关羽盗嫂。一般是糜夫人看孩子,利用机会引开糜夫人和孩子,给关羽和甘夫人独处的机会。

谣言传开,刘备不信,关羽自觉惭愧,你想小叔子天天没事守在嫂子门口也不是那么回事。关羽就不好意思再看着嫂子。就请张辽帮忙。从此,关羽就经常不跟嫂子们在一起。

买通下人,侧面告诉糜夫人,糜夫人跟甘夫人不在一起的时候,甘夫人跟关羽有染。

汉献帝派关羽到北方远方执行一个任务。

制造事端,使糜夫人带着孩子跟甘夫人失散。派人欺凌甘夫人,过程中令关羽赶到,将那人杀死,同时张辽带着糜夫人寻甘夫人也恰寻到。

糜夫人大为疑问,甘夫人百口莫辨。派人偷偷送糜夫人及孩子至刘备处,只说甘夫人不愿同行。这边对关羽说糜夫人及孩子失踪。

刘备再怎么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也深恨关羽。关羽则大惭,不敢去见刘备。

甘夫人受辱自刎,于是更加说不清。

以后的故事情结就会进入互杀阶段。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曹操若真心追求关羽,则至少还有六招可用。都没有用,连个体己老婆都没帮关羽找过,一开始送一堆美女,人家说不要就拉到了。这个行事风格比较幼稚。曹操用“利”来引诱关羽,甚至是对关羽的一种侮辱。

为什么,因为对曹操来说,关羽追到手之后,会非常麻烦,谋士反对不说,也会引起众将的嫉妒。关羽虽好,但不如众将心齐。另外,曹操这个时候已经完全拥有了张辽。按关羽的说法,张辽武艺不在关羽之下,而张辽的将略似乎又更为见长。这先验证于冒顿单于,后验证于逍遥津。所以我们不难看出,三国演义也描写的非常形象,曹操对于关羽,是欲得不能得,特别想得又很有顾忌。


洗云忘言


我认为,只要曹操真诚,可以运用鬼谷子谋略一试,或许能把关羽的心留住。

鬼谷子说:“圣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阳德之者,有以阴贼之者,有以信诚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之者。阳励于一言,阴励于二言,平素枢机以用四者,微而施之。”《鬼谷子·决篇》

在鬼谷子看来,圣人所以能完成大业,主要有五个途径:有用阳道来感化的;有用阴道来惩治的;有用信义来教化的;有用爱心来庇护的;有用廉洁来净化的。行阳道则努力守常如一,行阴道则努力掌握事物对立的两面。要在平时和关键时刻巧妙地运用这四方面,小心谨慎行事。

怎么才能留住关羽的心,这要看关羽,要看曹操,然后有针对地运用谋略。

一、关羽为义勇之人,可以“施以尊”

  • 关羽的义勇特质,为曹操留人创造了条件可能

关羽可谓集忠,义,勇,谋,傲为一身,可谓文武兼备。一生忠肝义胆,叱咤风云,横扫千军,堪称英雄人杰。

“施以尊”突破口在“忠”。桃园三结义,说明有兄弟患难情,此情至高无上。刘备谋诛曹操不成,兵败投奔袁绍,被曹操俘虏的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

“施以尊”突破口在“义”。曹操兵败赤壁投奔华容道,关羽为报昔日之恩,不顾自己已立下的军令状而放了曹操。虽不能据此说是通敌,但道义中有瑕疵。在诸葛看来,此“义”无底线,是不计国家大义,是祸国之举。诸葛这边担忧他“身在汗营心在曹”,曹营这边则担忧他“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个漏洞、缝隙,正是鬼谷子“抵巇”谋略攻击的突破口。

“施以尊”突破口在“傲”。比如后来他败走麦城,而荆州是必争之地,一点都不能大意,更不能太骄傲。凡骄傲之人,大都容易被人利用。

  • 鬼谷子“施以尊”原理与应用

鬼谷子说:“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夫贤、不肖、智、愚、勇、怯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审定有无,以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实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可与不可,明审其计谋,以原其同异。离和有守,先从其志。”《鬼谷子·捭阖》

鬼谷子认为,对于不同的人要不同对待。对贤德之人施以开,开就是奖赏鼓励;对不良之人施以闭,闭就是从严惩处;对聪明之人施以拔,拔就是提拔重用;对愚蠢之人施以弃,弃就是摒弃;对勇敢之人施以尊,尊就是尊敬、尊贵。还可通过对人的嗜好和欲望的分析来揭示其志向和意愿。

让关羽留住心的策略:①阳道感化。即用公开的、规范的道德标准对待他。关羽是一个做事能成功、道理也充足的人。因此要用公开的、规范的道德标准,做到善待、真诚、热情。②信义教化。即用诚心诚意、襟怀坦白打动他。关羽明事理、品行正直善良,因此要真诚面对,用情、用理、用智来打动。

  • 经典案例思考

秦昭王“五跪得范雎”。秦昭王雄心勃勃欲一统天下,前往拜访范睢时五次跪而请教,终于打动了范睢。后来范睢鞠躬尽瘁地辅佐秦昭王,最终助其成就霸业。秦昭王“五跪得范睢”,被人们所称誉,成为引才纳贤的楷模。

经典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得人心者得人才,引才关键在引心。

二、关羽有一技之长,可以“摄心”

  • 关羽特长在武才和忠义上,可以“摄心”

武力之长。他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根据史载,关羽斩颜良,这是有事实依据哟。

忠义之长。对兄弟忠诚无二,经过严格考验。下邳兵败,刘关张打散,刘备逃跑,关羽被俘。曹操许以高官厚禄,对之恩重如山,超过手下其他武将。曹操留不住他,反过来也说明他的忠诚。

他讲国家大义,初心不变。因为刘备之志向是匡扶汉室,这是正统思想,关羽乃与刘备志同道合,甘苦与共;他也讲兄弟情义,侠骨柔情。也知恩图报,对曹操一片情义。

在诸葛亮的眼里,关羽也有让人担忧的短处,这就是怕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怕他使自己的《隆中对》毁于一旦,怕他终究会变成一块暗礁而撞沉联吴抗曹的联合舰队,丧失三国鼎立的根本大计,导致蜀国难保。自然这个担忧,就能成为曹操留人谋略的突破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有学者认为,关羽看重桃园结义,却淡泊天下大义。否则,他也不会再三阻扰刘备三顾茅庐,也不会刁难诸葛亮初行军令。他只知道诸葛亮避见乃兄,使三兄弟失了面子,不知道乃兄如果见不到诸葛,会失去争夺天下的机会。关羽要杀马超,是因为马超对刘备不恭不敬,而张飞只是教训一番,一个是执小义,一个是识大体。

古有“疏不间亲”的告诫,诸葛亮为了让关羽心悦诚服,智算华容,阳算曹操,阴算关羽。故有立下军令状的谋略,其意杀杀他的傲气,折服他的心;抓抓他的把柄,提醒他注意;平了他与曹操的情结,晓以大义。一长一短一担心,正是“摄心”的切入点。

  • 鬼谷子“摄心”原理及运用

鬼谷子说:“摄心者,谓逢好学伎术者,则为之称远方验之,警以奇怪,人系其心于己。效之于人,验去乱其前,吾归于诚己。遭淫色酒者,为之术,音乐动之,以为必死,生日少之忧。喜以自所不见之事,终可以观漫澜之命,使有后会。

鬼谷子的“摄心”术,属于领导艺术。比如说,碰到有一技之长的人,要替他扬名,广受称道。然后,从多方面去检验他的能力水平,作出恰切的评价,使他惊讶我们的知识广博和真知灼见,受宠若惊,感到无可非议,从内心深处佩服我们,使之心悦诚服地归附,为我们所笼络。

鬼谷子还认为,人品分“三才”,即仁人、勇士、智者。用人时,仁人会轻视金钱,就不能以金钱来诱惑,而是用真诚;勇士会轻视危难,就不能用祸害来恐吓,而是给与显现英雄气概的机会;智者通达礼教,就不能用假意来欺骗,而是鼓励建功立业。关羽的理想抱负和忠义品格都表明,曹操留住关羽之心,谋在真诚,谋在让关羽展现才能,建功立业。

  • 经典案例思考

萧何“月下追韩信”。韩信先曾在项羽帐下为“执戟郎”,项羽并没有发现眼皮底下的韩信是一个立国兴邦的大将之才,这个失误也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了伏笔。韩信经萧何推荐到了刘邦那里,最初,也没有受到重用,一气之下走了。多亏萧何月下追回韩信,说服刘邦登台拜将,从此韩信受到重用,得以施展才华,从此刘邦文依萧何、武靠韩信,举兵东向,终成帝业。

一个“追”字了得,其中不知包含了多少情义,多少谋略智慧。这便是经典给后人带来的启示与智慧之力量。

三、曹操改变自己成为义勇之人,可以“忤合”

  • 曹操是大英雄,惜才如命,若多些义勇,与关羽志同道合,就能“忤合”关羽

曹操是一个胸怀大志、雄心勃勃的人。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了北方,是奠定三国鼎立的第一人物。他爱惜人才,曾经在短歌行里感慨:“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乱世造就了他,也培养了他的野心,时人平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要留住关羽的心,就要改变自己。要有高瞻远瞩的洞察力和预见性,要有先见之明,要有领袖风范,要学会运用捭阖之术。捭要以势压人,阖要以柔克刚,要以德服人。

曹操要留住关羽的心,就要抓住关羽有可能为自己“忤合”的机会。说到底关羽在诸葛亮哪里的担心,就是怕他搞不好与东吴的关系。这很重要啊,荆州与东吴接壤,又是一块借而未还的有争议的兵家必争之地,作为守臣,最难处理的就是保住荆州与维护孙刘联盟这两者的关系。上上之策是既不伤害蜀联盟,又长借此地不还。诸葛亮担心的正是关羽的为人——识小义而未必明大义,尽小忠而可能害大忠,逞小勇而未必能奋大勇。这就是曹操施以谋略的突破口呀。

  • “忤合”原理及运用

鬼谷子说:“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常为无不为,所听无不听。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反于此,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其术也,用之于天下,必量天 下而与之,用之国,必量国而与之;用之家,必量家而与之;用 之身,必量身材能气势而与之。大小进退,其用一也。必先谋虑计定 ,而后行之以忤合之术。

在鬼谷子看来,办成要办的事,实现预定的计谋,都是为了自己的主人,合乎那一方的利益,就要背叛这一方的利益。凡是计谋不可能同时忠于两个对立的君子,必然违背谋一方的意愿。合乎这一方的意愿,就要违背另一方的意愿;违背另一方的意愿,才可能合乎这一方的意愿。这就是“忤合”之术。而忤合的对象,可以是天下、国家、家族、个人。可以言语忤合、忤中求和、小忤大和。

鬼谷子认为合谋会有不同结果:若是情投意合而又关系密切的人,合作双方必定能成功;若是欲望相同且关系疏远的人 ,只能有部分人得利;若是恶习相同且关系密切的人,双方必定两败俱伤;若是恶习相同而关系疏远的人,定是部分人先受损害。因此要因人因事而谋,寻求双赢或者胜出。

曹操留住关羽的心,要从“内楗”入手,着眼“忤合”。要学会“抵巇”术,发现关羽漏洞并施以计谋,了解自身漏洞并弥补不足;要学会“捭阖”,刚柔相济,急缓相通,张驰有度,因人而异,因事而治;要学会“反应”术,换一个角度,让开大路;换一个思路,高人一筹;换一个方法,出其不意;换一种效果,出奇制胜。正面攻不下,侧面攻;侧面攻不下,反面攻;反面攻不下,再轮回正面攻;要学会“飞箝”,以诚相待,缩短彼此间距离,成人又达己。最关键的是汇集到施以“忤合”术上。达到“良禽择木而栖,明臣择主而事,深谋择远而虑”的效果。

既然曹操不能用计,又不能让自己的人品打动关羽,那就是他的遗憾,也是历史的安排,命中注定了。

  • 经典案例思考

苏秦帮助师弟张仪成为秦国的相国,就源于苏秦的“忤合”之术。因为张仪的智慧不在苏秦之下,如果叫张仪合伙,顶多做做副手。赵国的国力和军力弱小又被秦国虎视眈眈,若秦国进攻,将不堪一击而遭灭顶之灾。于是苏秦用忤的计谋先是奚落张仪,让他被激往秦邦,然后帮助其成就一番伟业,达到以忤求合,从而让赵国长期避免战争。

后人有问,为什么当时秦国没有攻打赵国?这是是因为忤合之术,张仪实现了他的承诺,没有攻打赵国。那为什么最后又打了赵国呢?因为苏秦死后才攻打的,也是统一中国的需要,大势所趋。

经典揭示一种经世致用的学问,这就是义理当先,守住义理;遵循规律,顺应民意;遍通事理,名副其实;谋之于阴,成之于阳。

留住人就是要留住心。曹操要留住关羽的心,需要真诚与信任,需要志同道合,需要摄心,需要有英雄施展才华的大舞台,还得讲谋略与智慧。


风过无痕摄有痕


个见认为,曹操,没有办法能够留得住关羽。


依据如下:


一:关羽的为人


桃园里,踌躇满志的刘备与关羽张飞伫立在摆放乌牛白马禁品的台前,三人指天跪地盟誓说:“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然后一仰脖子,把那碗红彤彤的鸡血酒一次而尽,从此义结金兰,定为生死兄弟。

关羽忠勇重情,义薄云天。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之后,三人情同手足,志趣相投。


对于关羽这样铮铮铁骨的猛将来说,自然是一诺千金,言出必行。又怎会背信弃义,离开生死与共的金兰兄弟呢?


二:关羽的价值取向


关羽对于生活方面的要求不多,不浮夸,不奢侈。只愿能够和刘备一起,拯救水深火热之中的劳苦人民。爱兵如子,胸怀远大抱负。不愿意过那种锦衣玉食的不劳而获的生活.


曹操虽然极其爱才,知人善用。可是对于关羽,确是用错了方法。曹操想用美女,财宝,官爵来收买关羽,留为己用。


可是关羽既不贪财,也不好色,是个视功名利禄如粪土的坦荡,率性之人。根本看不上也不贪图曹操所给与的诱惑。


三:关羽的义气和担当


三国演义第25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


详情可参考原著,在这里不做赘述。


徐州失守,关羽中计被围屯土山,被张辽以“忠义”名义劝说后,提出三个条件:一是他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是请给二个嫂子俸禄养赡,上下人等一律不许到门;三是只要知道刘备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张辽回报,曹操答应,关公暂居曹营。


这就是著名的“土山三约”。


四:关羽的忠义


曹操曾经派张辽去打探关羽,是什么让关羽不能全心留在曹营,关羽对老友很坦率。关羽说:“我非常了解,曹公对我已经非常不错了。但是我曾经受过刘将军的厚恩,发誓和他共同生死,我绝不会违背诺言。当然,我会在立下功劳之后再选择离开。”


刘备去投袁绍,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单人匹马保护皇嫂千里寻兄.。在五关当中分别受到了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和秦琪的阻拦;关羽被逼无奈,过五关斩六将,最后在古城兄弟君臣夫妻相会。


这就是著名的“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


综上所述,曹操虽然能够为了贤才纡尊降贵,屈身以交。但终究是以降将之规格待之。而刘备对关羽却是以国士之尊待之。加上结义在先,关羽又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所以:


曹操不论用何等优厚的条件,也是留不住关羽的。


经典永流传。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大浪淘沙,留给我们的是无比瑰丽的珍宝。《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对关羽的塑造和刻画,把一位义薄云天的武圣,栩栩如生的留在我们的文化传承里。熠熠生辉,永不磨灭。


一家之言,难免有疏漏之处。期待更多的文友加入探讨交流。


临川慕思


《三国演义》给我们描述的关羽形象,可以说,个性鲜明,立体有型:文韬过人,武艺超群,重友轻色,义薄云天。曹操对关羽非常看重,而且也采取了许多实际行动,欲收到帐下,为己所用,但都没有成功。那究竟有没有留住关羽的办法呢?

从整套书对关羽的描述来看,我认为没有办法可以留住他。因为他除了大哥刘备,对谁都不放在眼里眼里(这里边有重情重义的成分,也有他孤傲的原因)。曹操没有留住他,后来孙权不是也想着把他纳入麾下吗?同样也没有成功,然后才把他给忍痛杀掉。

但从曹操这边来说,他作为一代枭雄,要留住关羽,以他阴险,狡诈的性格,并非没有办法:一呢,除了前边的行动,可以把刘备的家小悄悄放走,以解除关羽的后顾之忧,再给他保媒说妻,以稳其心;二呢,可以让间谍们散布谣言,挑唆他和刘备的关系。因为他们没有见面的机会,时间一长,谎言有可能就成了实话。这样双管齐下,或许云长就会在无奈之下为他所用了。

当然,这些办法有点下三滥,曹操为什么没有用呢?用了能奏效吗?我也不得而知,权当笑谈吧!


登攀


从现在的人力资源的角度来看,关羽无疑是重要人才,

但是却和曹操擦肩而过,曹操对关羽范了什么样的错误,没有能留住这个武将。

我个人认为,曹操是对关羽的价值关怀不够。

只是给他封侯和钱,但是关羽要的不是这个。

如果把他带到汉献帝身边,用汉献帝的名誉来留住他。这个我想差不多能成。

因为你忠诚,但是忠君是最大的,皇帝留你了,你是跟皇叔,还是跟皇帝。

高层的人才一般不再为生存担忧了,大多解决的都是个价值观的问题。

曹操对待关羽,使用对待其他武将的办法,的确不行。其他武将基本上是基层

他们几个人,道不同不相为谋,此中的道亦非道。 刘备与关羽可以说是生死之交,就假设我们童年和一个兄弟交好,以后就算闹很僵,这种兄弟情不是以后的朋友能给予的。 曹操是很善待关羽,但是是礼节性的,或者说是带有很明显目的性的,不是说真心因为喜欢欣赏关羽人本身而如此。还有就是关羽就算在曹营也不会被抬高的很高的高度。相反在刘备那就不一样了。就像如今许多就职情况一样。

说句题外话。 关羽并非多重要的人才,打仗打的是财力,打的是后勤,打是兵源、粮草、装备。 而武将,真的没那么重要,尤其是对曹操而言。

永昌厂:关公对曹总是有政治价值的,第一可以弱化刘备集团的凝聚力,提升己方的士气与合法性,因为连关二爷都投靠曹总了。第二有利于统一蜀国后安抚蜀国的军民,做好政治思想工作,服从曹魏的统治。

在军事上,武将对战术的执要的,比如定向冲锋,突破包围,击溃敌阵,纵深穿插斩敌将等等,都需要一个勇猛的武将冲锋在前,后面的小股精兵才有更大的信心和决心,冲锋陷阵,克敌制胜。这种作用往往可以做为整个战斗的切入点,对执行战术乃至贯彻战略都很有价值。


大卫剧场



渔樵之人W


《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在战乱中失散,刘备投靠了袁绍,张飞占山为王,关羽带领少量士兵及刘备的二位夫人被曹操围困于土山。

关于忠义、勇武乃万人敌,曹操甚是喜爱,很想收为己用。经过谈判,双方达成了土山协议:‘’关羽降汉不降曹,如日后知道兄长下落必去寻兄。‘’曹操为了招降关羽,只好先答应下来。接下来用了各种方式感化关羽,送赤兔马、赏美女、赏财宝、并上奏朝庭封关羽为“汉寿亭候”、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关羽是忠义之人,自然感恩曹操对自己的厚待,但大哥刘备是兄弟关系,不能背叛。所以,曹操越给关羽恩惠,关羽越是苦闷。

不多日,曹操与袁绍开战,袁绍军中大将颜良、文丑,勇武过人,曹军受挫连吃败仗。为了报答曹操厚待恩情,关羽主动请战。曹操知道关羽立了军功还了人情,可能会离去,不过转念一想,何不借刀杀人呢?若关羽出战杀了袁绍大将,袁绍必杀刘备以泄愤怒,关羽也就死心踏地的留下了,一举两得。

关羽领军出战,如猛虎下山,斩颜良诛文丑,名声大震,曹军反败为胜。

袁绍知道了是关羽杀了颜良、文丑,非常生气,下令斩了刘备。刘备立刻虔诚的说道:“明公息怒,备实不知羽流落于曹营,羽也一定不知备投靠于明公,待备前去说服羽来降,明公岂不得了一员虎将乎?”袁绍觉得有理,转怒为喜,刘备逃过一劫。

关羽斩颜良诛文丑是两次战役分别进行的,如果曹操在令关羽出战前施加反间计,传话袁绍,就说关羽归顺了曹操,刘备是曹操安插在袁绍帐前的卧底。如果这样,以袁绍的智商必定上当,在关羽斩杀颜良后,袁绍必杀刘备以泄愤怒。

关羽斩杀颜良后,如果曹操不再令关羽出战文丑,不给刘备与关羽接触互通信息的机会,袁绍必恼怒,必杀刘备。曹操同时对关羽封锁外面消息,关羽就不知道刘备下落,自然会继续留在曹营,曹操再施以恩惠,关羽就真的留下了。

实际上曹操对关羽的厚受,已经打动了关羽,关羽只所以还想离开,主要与二位嫂夫人有很大关系,关羽忠义,把名节看的比命还重要。如果关羽在前方激战时,曹操安排一队人马冒充袁军名义,攻击后方军营并杀死刘备的两位夫人,关羽一定会留下来。

曹操的借刀杀人一箭双雕之计虽好,可惜在执行的过程中有漏洞、不完美,这为后来关羽的离去做了铺垫。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自由飞


曹操想留关羽吗?换吕布有可能,关羽不可能,与桃园三结义没直接关系。结合二人品性有三种原因。

一、关羽和刘备已结拜

剧情介绍:建安五年(200年)张辽向曹操表明,曹操知道关羽会离去,反而重加赏赐,想要留住他,但关羽尽封曹操的赏赐,留书告辞,回到刘备身边。曹操左右欲追杀之,不过曹操认为各为其主而阻止。民间文化把这一段故事叫做“千里走单骑”。

结拜兄弟可以说大家都会,有的人可能会跟几个人同时结拜,但他不会,这就是他的品性,不为权与利,不为美色。

二、关羽劝刘备杀掉曹操

剧情介绍:建安元年(196年),刘备被袁术、吕布夹攻,丢失徐州,关羽便跟随刘备一起投奔曹操。后与曹操许田围猎时,关羽劝刘备杀掉曹操,但刘备此时认为当时的曹操是要匡扶汉室的,觉得杀了他可惜,于是不从。

关羽早就看透曹操的品性,他是野心勃勃,以功待人,而不是以品性待人。如果关羽战功失利会怎么样?能和刘备待人相比吗?

三、关羽是战败被俘获

剧情介绍: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派刘岱、王忠攻打刘备,却被刘备击败,曹操于是亲提大军出征,刘备败逃投奔袁绍,关羽战败被生擒,不得已而投降,曹操待以厚礼,任命为偏将军。

关羽是战败被曹操生俘,所以心里有很多不服,为了能早日能和刘备相会,只能忍气吞声为曹操立功,有朝一日能拜别。

俗话说“一日为兄,终生同死。”可以看出关羽从来没有想过会留在曹操帐下,而是一门心事立功后拜别,如果不立功就不能拜别了,那就是拜死了。


泡泡影视屋


不可能留住,

第一、关羽是忠义之臣,忠臣不事二主。大家都知道,关羽早年是跟随刘备打天下,与刘备既是结义弟兄,也是君臣,虽说在徐州之战中和刘备分开,但是关羽保着二位皇嫂,对刘备的忠心却是一点儿也没有变,况且土山约三事,关羽是降汉不降曹,所以,他是不会留下来辅佐曹操的。

  

  第二、关羽知道曹操的真面目,知道曹操的目的。曹操留关羽,无非就是想要关公为自己效力。但是刘备对自己的态度那是完全不一样,刘备是把自己当成兄弟,而曹操只是把自己当成臣子和打手。关羽在麦城出事了,作为兄弟的刘备可以为了给关羽报仇,不顾及什么孙刘联盟,从兄弟角度出发,可曹操能做到吗?所以关羽不傻,自然也就不会抛弃刘备,转投曹操。

  

  第三、土山约三事,关羽是降汉不降曹。这有什么区别吗?区别可就大了。如果说关羽降汉,那刘备是大汉皇叔,而关羽仍然为汉朝效力,那也就谈不上背叛大哥刘备。可是降曹就不一样了。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是刘备的对头,如果自己投降曹操,那也真的就是背叛刘备了,关羽不想背这等骂名。曹操虽说对关羽很好,但是关公毕竟是忠义之臣,他是不可能投靠曹操的,况且曹操阴险狡诈,说不定哪一天就翻脸无情,关羽还是看得很清楚的。


笑话666


我认为没有可能留住,

我们来看一下古人对关羽的评价

【《三国演义》对其评价】

汉末才无敌,云长独出群,

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

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

昭然垂千古,不止冠三分。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温恢:“关羽骁锐。”

吕蒙:“斯人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然性颇自负,好陵人。”、“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

诸葛亮书与关羽:“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

郭嘉、程昱称关羽、张飞:“万人敌”

刘晔称关羽、张飞:“勇冠三军”

周瑜称关羽、张飞:“熊虎之将”

傅干称关羽、张飞:“勇而有义,皆万人之敌,而为之将。”

杨戏的《季汉辅臣赞》中赞关云长、张益德:“关、张赳赳,出身匡世,扶翼携上,雄壮虎烈。藩屏左右,翻飞电发,济于艰难,赞主洪业,侔迹韩、耿,齐声双德。交待无礼,并致奸慝,悼惟轻虑,陨身匡国。

晋书刘遐传:“晋刘遐每击贼,陷坚摧锋,冀方比之关羽、张飞。”

魏书崔延伯传:“崔公,古之关张也。”

再看一下关羽没有和张飞,刘备结拜之前的生活:根据史书里记载,关羽跑路来到涿州之后,为了生存只能以卖枣为生,生活过的也挺拮据的。

可以说是生活拮据,没有固定收入。生活萧条。

和刘备、张飞结拜时:据《三国志》记载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其次在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派刘岱、王忠攻打刘备,却被刘备击败,曹操于是亲提大军出征,刘备败逃投奔 袁绍,关羽战败被生擒,不得已而投降,曹操待以厚礼,任命为偏将军。后袁绍派大将颜良、文丑、郭图等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操亲自率军救援,并命张辽与关羽为前锋。关羽望见颜良的麾盖,策马冲锋,斩杀颜良于万军之中,枭首而归,袁军将领无人能挡,白马之围被解,关羽被封为汉寿亭侯。

当时,曹操为知道关羽有没有久留的心意,叫张辽用人情试探。关羽对张辽叹息道:“我知道曹公对我的厚爱,但我受刘备将军的厚恩,发誓共死,不可背弃。

我终不会留下,在为曹公立下功劳后我便会离去。”张辽向曹操表明,曹操知道关羽会离去,反而重加赏赐,想要留住他,但关羽尽封曹操的赏赐,留书告辞,回到刘备身边。曹操左右欲追杀之,不过曹操认为各为其主而阻止。民间文化把这一段故事叫做“千里走单骑”。

再看有一首歌曲《这一拜》

这一拜,春风得意遇知音,桃花也含笑映祭台,这一拜,保国安邦志慷慨,建国立业展雄才,展雄才,这一拜 ,忠肝义胆患难相随,誓不分开,这一拜,生死不改……

生死不改,保国安邦,遇知音!关羽的人设决定他不可能离开刘备

因此曹操没有办法留住关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