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赐死和珅后,纪晓岚结局如何?

婷婷的美丽新世界


“铁齿铜牙”说的是谁,大家心里都知道,一部电视剧让大家深深的记住了“铁三角”,更让大家深深记住了乾隆、和珅、纪晓岚这三位历史人物,而其中和珅和纪晓岚的“欢喜冤家”更令大家捧腹大笑。

那里历史上和珅被嘉庆赐死大家都知道,因为“和珅跌倒,嘉庆吃饱”,那之后纪晓岚有没有得到善终呢?他的下场是什么样子呢?<strong>

纪昀,字晓岚,1724年出生,是清朝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在7岁那年就参加童子试,最终取得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神通”的称号,在当时荣耀乡里,20岁时科试就拿到了第一名,但是第二年的考试却仅仅拿到了第四名,也让自满的纪晓岚受到了现实的打击;在24岁参加乡试,最终拿到了第一获得解元,第二年参加会试,又因为自负而挡在了进士的门槛之外。

就在这之后,纪晓岚的母亲去世,需要守孝的纪晓岚错过几年的会试,也让他得到了沉淀,31岁那年,纪晓岚终于等到会试,通过之后参加殿试,最终考取了二甲第四,授翰林院庶吉士,而这一年和珅才刚刚四岁。

在这之后纪晓岚开启了自己的官宦生涯,而之后他都没想到一个小自己27岁的人,在之后的为官生涯跟坐火箭一样快速起飞,53岁的纪晓岚才刚刚坐上侍读学士,而26岁的就进入军机处了,也就是这时纪晓岚开始与和珅交好,他俩之间的关系更像是忘年之交,年长的纪晓岚,处事圆滑对于年轻的和珅他也是经常提醒他,要注意一些事情,这也帮助和珅在政治生涯中少走一些弯路。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珅一路升迁,身兼数职,成为当时的权臣,也就因为和珅与纪晓岚交好,所以和珅在各个方面都很照顾纪晓岚,但是一切都随着乾隆的去世,灰飞烟灭,刚刚去世的乾隆尸骨未寒,这一边的和珅就被嘉庆革职下狱了,最终几天之后便被赐死。

而和珅交好的纪晓岚,却并没有因此受牵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嘉庆欣赏纪晓岚,当年乾隆皇帝听信和珅的话,要实行“让位不让印”,可以做太上皇,但是玉玺不能让,这让当时主持禅位大殿的纪晓岚措手不及,而嘉庆在群臣面前更是丢尽颜面。

就在这时,纪晓岚灵机一动,仅出一言,就让乾隆交出玉玺并化解了当时的尴尬,在这件事之后,嘉庆对纪晓岚的好感急剧上升,以至于在和珅死后,年近80的纪晓岚官运又上来了。

最终在嘉庆十年的时候,已经82岁高龄的纪晓岚最终病逝,得以善终。嘉庆也御赐碑文"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让其获得无上荣光。


历史文武君


纪晓岚算是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在雍正八年的时候,年仅六岁的纪晓岚参加童子试,一举拿下了神童的称号。后来跟随父亲入京,在后来就是娶妻生子了。


他在乾隆八年的时候也是春风得意,获得了科试的第一名,而且好事成双,他也是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于是就有些飘飘然了,后来乡试竟只得了个第四。

到了乾隆十二年的时候,他终于取得了乡试第一,但是路途终有波折,在第二年的会试又再度失利。直到乾隆十九年他才中的二甲第四,入选翰林院,开始了他的官宦身崖。后来也是颇受乾隆赏识,尤其是对他的学问,乾隆还是比较认可的。



与纪晓岚同朝为官的还有一个人十分出名,那就是和珅了。


和珅他也是参加过科举,但是他名落孙山。不过他倒是运气还行,承袭了三等轻车都尉,后来又成为侍卫,有幸在乾隆面前展示了自己的才能之后,开始逐渐的走到了公众的视野之中。

后来和珅当上了管理布库,在此期间去学会了理财,还有他能力出众得以展现,最后逐渐的获得了乾隆皇帝的芳心,于是他也是一路步步高升,顺风顺水。


那么纪晓岚和和珅同朝为官,他们之间必然会有所交集。那么他们的实际关系又如何呢?

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他们两个演绎的倒是有些亦敌亦友的感觉,但是在大清国的历史上,他们也确实是一个忘年交。对比一下他们,和珅有权,纪晓岚无权,和珅有颜,纪晓岚无颜,和珅比较冲动,纪晓岚则更加的沉稳,纪晓岚大和珅26岁,从某种程度他们恰好互补。


所以在朝廷之中,和珅对纪晓岚还是十分照顾的,而纪晓岚在该提醒和珅的时候也是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后来到了嘉庆事情,和珅因为惹怒了嘉庆最后被留了一个全尸。算是他的结局了。而纪晓岚呢?他倒是没有牵扯到这件事情之中。其实他因为德高望重,年纪见长。而且从古至今,有才之人往往在老年之后会有一种超乎一般的名望,纪晓岚就属于这一种。

所以纪晓岚晚年其实过得还可以,八十大寿的时候,嘉庆皇帝还特地派人前去祝寿。最后纪晓岚因病逝世,安得晚年。


众森淼


乾隆死后不到十天,嘉庆(乾隆之子)就在老师朱珪的帮助下软禁了和珅,然后收集他的犯罪证据。

最后查抄和珅家产,他聚敛的巨额财富价值约合白银8亿至11亿两,是清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和珅因此成了清朝最大的蛀虫和腐败分子。

在乾隆死后半月,嘉庆赐和珅自尽,并没收其全部家产。从此民间留下了“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句话。

其实也不能全怪嘉庆师徒够狠,和珅在乾隆活着时,侍宠打压诋毁朱珪,更不把未来的皇帝嘉庆放在眼里。

和珅没有为自己留下退路,被新皇帝杀死乃意料之中的事。



乾隆、和珅、纪晓岚号称“铁三角”,和珅被杀了,纪晓岚下场如何呢?

三人是“铁三角”的关系实乃电视剧之说,从真实历史来看,纪晓岚与和珅并没有太多的交集。

三人论年龄乾隆(1711~1799)最大。乾隆比纪晓岚(1724~1805)大13岁,比和珅(1750~1799)大40岁。

假如按照“代沟”来衡量,乾隆应该和纪晓岚更容易接触,毕竟年龄差距不太大,有共同语言。

然而现实恰恰相反,乾隆不像电视剧中演的那样很欣赏老纪,而是对老纪很厌烦,说他很圆滑。

无论戏说还是真实历史,乾隆对和珅始终如一的重用和信任,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为什么一贪污腐败分子这么吃香呢?

究其原因实则是和珅会伪装,比如乾隆喜欢听奉承话,和珅总是制造一些噱头给皇上惊喜。为了突出皇上比自己聪明,和珅总是在作诗时故意写错几个字,目的就是让乾隆纠错,然后和珅顺理成章的奉承几句,这样听上去一点不肉麻。



纪晓岚不会这一套,自然不讨乾隆的喜欢。

论资历,纪晓岚是乾隆十九年(1754年)的进士,殿试二甲第四名,入选翰林院庶吉士,相当于皇帝的秘书。

此时和珅还是4岁的小屁孩。

当和珅15岁(1769年)进宫接了他老爸轻车都尉之职,成了乾隆贴身侍卫时,纪晓岚却卷入了亲家公卢见曾的“盐政亏空”一案。

原来老纪的亲家,曾经的两淮盐政卢见曾任前贪污挪用公款被查了出来。这时卢已经退休了,老纪在皇上身边得到了消息,于是想出妙计,用一只信封,里面装了一点盐和茶叶,派人送给了亲家公。

老纪不敢明着告诉卢,通过暗示“盐案被查(茶)出来了,朝廷马上派人去查账,赶紧把亏空补齐”。

亲家也是聪明人,一下明白了意思,于是把亏空补齐了。但事后盐政案子还是被查了出来,老纪因通风报信被发配乌鲁木齐赎罪。



也就是说,和珅进宫得宠,纪晓岚被贬出宫,二人仕途截然不同。

两年后,乾隆要编撰清宫国史,在刘罗锅的老爸刘统勋荐举下,老纪这才重新回到了宫中。

回宫这一年是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老纪被任命《四库全书》的总编纂官。这时和珅升任皇上的御前侍卫。

亲们想想看,纪晓岚此时相当于大学教授,和珅不过是一个为皇上站岗放哨的士兵,二人怎么能有交集呢?

常言道:“要想升官快,围着皇上转”,机会往往青睐有准备的人,你看有些领导的小车司机或者秘书升官都快,原因就是直接和领导打交道。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这一年是和珅仕途转折的一年,也是和珅“火箭提拔”上升的一年。这年3月,和珅被乾隆任命为军机大臣,户部右侍郎。次年六月(1777年)和珅升任步军统领,兼吏部右侍郎,从这一年起,和珅乘风直上青云。



此时老纪仕途也不错,(1779年)提升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这时才与和珅有了交集。

这一年和珅29岁,纪晓岚55岁。

亲们想想看,一个如日中天皇上眼中的红人,一个年过半百失意的文人,老纪有什么能力与和珅斗?

按照资料记载,和珅后来集“政、工、商、军”大权为一身,三十多岁就成了炙手可热权势熏天的人物。他根本不鸟纪晓岚,哪有像电视剧里对和珅嬉笑怒骂,讲真老纪给和珅提鞋都不配。

得势的和珅让老纪难望其项背,其实老纪没卷入政治漩涡是他的福气。



乾隆死后(1799年),当和珅被嘉庆赐死时,老纪仕途又上了一个台阶。被新皇帝加封为兵部尚书,兼左督御史。亲们看到了吧,老纪与和珅的仕途就是此起彼落和此落彼起的关系。(和珅50岁就死了,当时纪晓岚75岁)也许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缘故吧?反正老纪的结局很圆满。

次年(1800年)纪晓岚迁升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

嘉庆十年(1805年),81岁的纪晓岚在家中无疾而终。(和珅死后六年,纪晓岚去世)


秉烛读春秋


嘉庆四年,嘉庆皇帝下旨将和珅革职查办,最后和珅家产被抄没,他本人被嘉庆帝赐死。

在和珅死后,纪晓岚却很受嘉庆的重用,不仅给他多次封官。在纪晓岚死后,嘉庆还亲自给他写了一副碑文。




纪晓岚与和珅并没有什么牵扯,两人也不是对头

在影视剧中,纪晓岚是和珅的死对头,但实际上纪晓岚和和珅并没有什么交集,两人官职差别太大。

纪晓岚在嘉庆十年才升任礼部尚书,外加协办大学士,太子少保,但这也只是从一品官职。

而和珅在乾隆四十一年就成为军机大臣,乾隆五十一年就升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管户部、吏部和内务府,此后还兼管刑部尚书,步军统领,而且还获封一等公。



可以说,在和珅面前,根本没有纪晓岚说话的余地,甚至纪晓岚还要看和珅的眼色行事。

而且纪晓岚的主要工作就是修书,在乾隆年间获得的最高官职也就是个礼部尚书,但根本就没有实权。可以说他与和珅既没有利益冲突,也没有矛盾纠葛。

因此在嘉靖帝赐死和珅后,纪晓岚并没有受到牵连,相反的,纪晓岚还很受嘉庆看重。毕竟纪晓岚只是个修书的文人,并不是掌握实权的和珅同党。

屡被提拔

在嘉庆八年,纪晓岚过八十大寿,嘉庆帝派人送来贺礼,赏赐了不少财物。

在嘉庆十年,纪晓岚再次获封礼部尚书,并官拜协办大学士,加封太子少保,这是纪晓岚一生中获得的最高官职。从这里也能看出,嘉庆帝很看重纪晓岚。


但好景不少,就在同一年,纪晓岚旧病复发,很快于京城病逝。嘉庆帝得知消息后,亲自书写了一副碑文赐予纪晓岚。

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

由此可见,相比于乾隆,还是嘉庆帝更欣赏纪晓岚。


东方大史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有这样一个人,每天能吃十斤肉,一粒米都不碰;有这样一个人,每天要过五次两性生活,而且每次都要换人;有这样一个人,嗜烟如命,天天叼个大烟袋子;有这样一个人,天天爱捉弄大臣,但大家还不讨厌他。


这个人就是纪晓岚。

纪晓岚、和珅和乾隆,三个男人一台戏,曾经火遍大江南北,插科打诨、风趣幽默的纪晓岚,溜须拍马、曲意逢迎的和珅,稀里糊涂、吹胡子瞪眼的乾隆,演绎出了啼笑皆非的《铁齿铜牙纪晓岚》。

然而,电视是电视,历史是历史。正史中的可全然不是这么回事。


正史中,和珅年龄最小,纪晓岚比和珅大了二十六岁,乾隆比和珅大了四十岁,他们仨是三代人。

三十岁时,纪晓岚考上了进士二甲第四名,开始了他的官宦生涯,当时的和珅还是个四岁娃娃。

四十四岁时,纪晓岚干上了贵州知府,当时的和珅干了粘杆处侍卫。

五十二岁时,纪晓岚干上了侍读学士,和珅干上了军机大臣。

六十岁时,纪晓岚干上了礼部侍郎,和珅干上了吏部尚书。

纵观两人的提拔之路,纪晓岚是一步一个脚印,和珅像是做了火箭一般,历来领导身边的人最容易最获得提拔,从古至今,莫不如此。



和珅究竟有何能耐,会得到乾隆如此恩宠呢?

一是长的帅。和珅的颜值相当高,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比尖嘴猴腮、黑不溜秋的纪晓岚强过几百倍,乾隆是个附庸风雅的人,自然偏爱相貌英俊的又年轻的和珅了。

二是血统纯。和珅是正儿八经的正红旗人,他是钮钴禄氏,从血缘上,乾隆肯定更青睐满族人了。

三是会理财。和珅是天生的理财高手,帮乾隆小金库赚满了白花花的银子,因为不差钱,乾隆才能潇洒自在地六下江南。


然而,乾隆死了之后,和珅很快就被嘉庆皇帝秋后算账了,抄了他的家后,充公了相当于大清十五年财政收入的财富,据说价值有八亿两银子之多。

所以当年流传着一句话叫作“和珅被搞,嘉庆吃饱!”嘉庆凭空赚了八亿两银子,这小日子一小子舒坦多了。

和珅死了之后,纪晓岚的官运突然亨通了起来,被嘉庆皇帝提拔为兵部尚书,第二年又干了吏部尚书。

又过了八年,纪晓岚因哮喘病医治无效死亡,享年八十一岁。


值得一提的是,晚年的纪晓岚写了一本《阅微草堂笔记》,里面充斥着色情、暴力、变态、恶心、僵尸、女鬼的低级恶趣味,非常黄暴,据说当年非常畅销。

而且,大文豪鲁迅闲着没事就爱拜读此书,还给打了个五星好评,看来大文豪也有低级趣味啊!


一半秋色


纪晓岚的结局很好,他以八十一岁的高龄去世,嘉庆帝还亲自为他写祭文、碑文以示哀悼。纪晓岚得两代皇帝优宠,其人生堪称完美。




和珅出生于1750年,而纪晓岚是1728年出生,两人不是平辈人,论当官纪晓岚绝对是和珅的前辈。和《铁齿铜牙纪晓岚》里两人针尖对麦芒,处处争锋相对的关系不同,历史上和珅与纪晓岚虽然同朝为官,但两人的关系却像忘年交一样,纪晓岚作为官场老资历,对人际关系方面给予了和珅不少帮助,而和珅,则在工作中对纪晓岚多有关照,毕竟纪晓岚作为文人官员,对治国和理财上显然缺乏经验不够老道。争吵会有,但更多的是同朝为官中相互的配合与默契,因此两人并不存在利益上的冲突。



和纪晓岚的内敛圆滑不同,和珅是外向泼辣又过于张扬,加上得到乾隆的宠幸掌握中枢大权之后忘乎所以,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最终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嘉庆四年(1799年)高宗驾崩,嘉庆帝终于等到机会,毫不留情的下旨将和珅革职下狱,共清查出和珅历年所贪污之银两达八亿至十一亿两之巨,另外所拥有的黄金和白银加上其他古玩、珍宝,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其贪墨聚敛数额之大,可谓清朝之第一巨贪,和珅的结局可想而知,直接在狱中被处死,家产全部抄没,一代巨贪人生谢幕。

所谓树大招风,贪必出事,和珅就是活生生的教训,相反,为人放浪不羁,自在逍遥的纪晓岚结局就比和珅好的太多了。



嘉庆年间,纪晓岚虽已年近八旬,但依然留用朝中,加官进爵。嘉庆元年(1796年)任兵部尚书,迁左都御史,次年改礼部尚书。嘉庆九年(1804年) 六月,纪晓岚八十大寿,嘉庆帝派员颁赐珍品,亲朋故吏门生至交齐聚一堂为他祝寿。

嘉庆十年(1797年),嘉庆帝依然没有让纪晓岚致仕的意思,封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同年纪晓岚在私邸安然去世,享年八十一岁,在乾隆、嘉庆朝的官员中,纪晓岚实属高寿。嘉庆帝赐白金五百以做治丧之用,并亲自写祭文、碑文以示哀悼。



纵观纪晓岚的一生,是个典型的学者型官员,不仅才气纵横而且品行端正。主持《四库全书》的撰修堪称是他一生最大的成就。他为人“处世贵宽,论人欲恕”(鲁迅语),在朝中深受同僚爱戴,他与和珅、刘墉关系都比较融洽,现实中并不像《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演义的那样整天耍嘴皮子互相看不顺眼。


大国布衣


纪晓岚与和珅都是乾隆身边的宠臣,然而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去世后,嘉庆却立刻赐死了和珅,那么,纪晓岚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纪晓岚剧照)

其实,纪晓岚与和珅完全是不一样的两种臣子。

1754年,才华横溢的纪晓岚31岁高中甲戌科进士,从此进入仕途。

纪晓岚最初的仕途颇为平坦,他先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再被任命为乡试主考官,做过知府。又因才学出众,被乾隆留在身边,做了侍读学士。

然而在1768年,纪晓岚因向姻亲走漏朝廷消息,被定罪戍边,流放到了乌鲁木齐。

眼看仕途无望,不过,他的才学却在这时让他化险为夷。

原来,当时乾隆正在修纂《四库全书》。由于这部书囊括了清乾隆以前所有的文史百科典籍,所以乾隆对这件事异乎寻常的重视。时年74岁的大学士刘统勋,被任命为该书的总裁官。

然而刘统勋年事已高,身体又多病,他深知自己不能担当此重任,思来想去,他想到了才学渊博的纪晓岚。于是在他的大力举荐下,乾隆赦免了纪晓岚的罪,召他回京,担任《四库全书》的总编纂。

自此,纪晓岚“鲸钟方警,启蓬馆以晨登;鹤籥严关,焚兰膏以夜继”,终于用时十年,将内容浩大的《四库全书》编纂而成。

显然,纪晓岚的努力没有白费,乾隆对这部书非常满意,所以将纪晓岚提拔为礼部尚书,兼经筳讲官。还特别开恩,准他在紫禁城里骑马。

纪晓岚虽说是个文人,但他并非是个书呆子。他风趣幽默,又很有才学,特别是对对子,那更是一等一的高,也正因如此,他很得乾隆宠爱。

(乾隆剧照)

比如1785年,75岁的乾隆看到清王朝在自己的治理下繁荣昌盛,颇为自得,再加上自己也执政正好50年。想想历代皇帝能执政50年的并不多,所以他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千叟宴”。

在参加宴会的老寿星中,年纪最长寿的是141岁的一位老翁。

乾隆很高兴,出了一个上联:“花甲重逢,又增三七岁月。”

众臣恭推纪晓岚对下联,纪晓岚也不含糊,很快就说出了下联:“古稀双庆,再添一度春秋。”

花甲即60岁,古稀即70岁,这样一看,两人说的都正好是141岁,对的严丝合缝,且非常完美。因此乾隆很高兴,当时就赏他白银千两。

乾隆喜爱纪晓岚,是看中了他的文采。不过,乾隆并没有给纪晓岚太多的政治舞台。所以纪晓岚在乾隆在世时,虽然受乾隆宠爱,在政治上的作为并不大,与和珅是完全没有可比性的。

1795年,乾隆已经在位60年了,此时85岁的乾隆虽然有些耳目不明,但是身体还很硬朗。

乾隆早在登基时,曾许下“如在位60年,万不敢超过康熙在位61年的时数,所以到时一定把皇位传给儿子”的诺言。

现在,已经在位60年了,他若不兑现曾经许下的诺言,一定会被天下人指指点点,于是他考虑把皇位禅让给皇十五子永琰。

和珅是极懂得乾隆的,他很快发现,乾隆虽说准备禅让,却并不舍得放下皇权,于是他便联合王公大臣,向乾隆上疏,请求乾隆收回退位承诺。

一向以十全老人自居的乾隆,是个极好面子的人,自然驳回了和珅等人的请求。

(和珅剧照)

那么,乾隆怎么才能既兑现了诺言,又能继续把持皇权呢?

和珅很快就给乾隆出了个主意:退位不退大宝。

所谓“大宝”,就是玉玺。

乾隆觉得这个主意好,所以在1796年正月禅位大典时,迟迟不交玉玺。

当时,主持禅位大典的,正是礼部尚书纪晓岚。待进行到新旧皇帝权力交接时,和珅突然来到大殿上,宣读了“退位不退大宝“的圣旨。

这一下,文武大臣顿时炸开了锅。从古至今,禅让帝位的事有过,但禅让不交玉玺的事,还从来没听说过,哪有皇帝登基却没有玉玺的呢?

就在众人交头接耳的时候,宰相刘墉表示,他要去面见乾隆,拿回玉玺。

纪晓岚也赶紧暂停“禅让大典”,并随同刘墉一起去面见乾隆。

经过纪晓岚和刘墉的劝说,乾隆这才拿出他掌管了60年的玉玺。

(永琰剧照)

不过,得到玉玺的永琰,并没能马上亲政。乾隆在做太上皇后,还继续把持了4年朝政,才走完了他的人生。

早就对和珅不满的永琰在亲政后,直接在乾隆灵前,将他抓捕入狱。

随后宣布了他20多条大罪,并从他府中抄出8亿白银,勒令他自尽谢罪。

而纪晓岚本是德高望重的大儒,再加上他又在禅让大典上为嘉庆皇帝力争玉玺。因此嘉庆对纪晓岚颇为敬重。不过,嘉庆也知道,纪晓岚学问虽好,在政治上却并不出众,所以嘉庆也没有重用纪晓岚。

1805年,嘉庆拜纪晓岚为协办大学士,并授予太子少保衔,令他掌管国子监的事务。

也就在这一年,82岁的纪晓岚走完了他的一生。

纪晓岚去世后,嘉庆感念他的功绩,给他上谥号“文达”,并御赐碑文“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以此肯定了他的能力和学问。

(参考史料:《清史稿》)


张生全精彩历史


趣谈史间奇事,晓悟历朝真理!

纪晓岚活得很好,一直活到八十二岁。八十二岁是什么概念呢?这和当时的人均寿命来看,相当于现在103岁左右,那可不是一般的长寿。

事件回顾

纪晓岚,出生于1724年,死亡于1805年;

和珅,出生于1750年,死亡于1799年。

我们可以做一个大致的类比:纪晓岚比和珅早出生二十余年。在和珅去世的时候,纪晓岚已经76岁了。

所谓的古稀之年,纪晓岚早已度过,七十六岁应该还得拄着个拐杖,一走三颤,保不齐就掉沟里了。

纪晓岚生于雍正二年,在乾隆五年的时候成婚,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在乾隆二十一年的时候,纪晓岚伴驾热河,并且正式走上政治生涯。

从乾隆二十一年到乾隆四十七年,是纪晓岚最为辉煌的几年。纪晓岚尚处在中青年的状态,为人处世还算可以,做事也不马虎,一不留神就成了国家栋梁。

最重要的一点:纪晓岚帮助皇帝写了很多书,并且很会玩一些文字游戏。

乾隆五十年开始,纪晓岚步入老年生活。在这个时间段的纪晓岚,处事稍不如意,可追随了和珅,从中捞了不少好处。

嘉庆上台,灭了和珅,纪晓岚照样一个饱三个倒,活的甚是滋润。

没错,这就是事实

和珅为什么死?

因为嘉庆想要获取更多的权力和钱财。

事实上,和珅死后,他的家人并没有遭受太多的报复,几个姨太太也活得很好,除了最开始殉情的那两位之外。

所以,与和珅有关联的官员理论上不会受到太多的血腥镇压。再加上纪晓岚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显眼,充其量就是个修书的,皇帝能不能正眼瞧一眼都是二话。


趣谈唐宋元明清


纪晓岚是乾隆年间的大才子,赫赫有名的文学家,在文学上颇有造诣,备受乾隆赏识,乾隆几次南巡都要求纪晓岚伴驾。和纪晓岚一起编纂《四库全书》的官员,除了纪晓岚以外,其他全部受文字狱牵连,只有纪晓岚得以善终,活到了80多岁,纪晓岚历经两朝而屹立不倒,这点比和珅强。

和珅被认为是中国史上第一大贪官,有“贪污之王”之称号,和珅是乾隆非常宠信的大臣,乾隆去世后仅15天,和珅被嘉庆帝赐死。

嘉庆帝赐死和珅的原因

和珅19岁参加科举考试落榜,后以文生员世袭家族轻车都尉的职位。3年后,和珅做到了三等侍卫。和珅为官期间精明狡猾,且善于交际,得到乾隆的信任和赏识,一路加官进爵,最终官至文华殿大学士(正一品),同时还兼任军机大臣。乾隆还将自己的小女儿嫁给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

到了乾隆晚年,和珅可谓是一手遮天,成为朝中无人敢惹的权臣。权力大了欲望就强,和珅利用自己的权力,结党营私,聚集钱财,用各种卑鄙的手段拉拢地方势力,极力打击政敌。除此之外,他还开设70多家当铺,300多家银号。

乾隆帝退休后,嘉庆即位,嘉庆没有实权,朝中掌握大权是乾隆和和珅,清朝人称他们俩为“二皇帝”,而且就连嘉庆帝的人身自由都受到和珅的限制,和珅还嘲笑嘉庆帝,说其智谋方面不如他。和珅的所作所为威胁到了皇权,其倒台后,嘉庆帝很想除之而后快。

嘉庆四年,乾隆驾崩,嘉庆给和珅列了20几条罪状,抄其家,让嘉庆帝惊呆了,和珅聚敛的财富价值约八亿两,相当于政府15年的财政收入,嘉庆赐和珅自尽,年仅49岁。

纪晓岚升职记

纪晓岚出生雍正二年(1724年),其六岁就参加童子试,以优越的成绩获得“神童”的称号。纪晓岚19岁参加科试,荣获第一名,23岁参加乡试,获第一名解元。乾隆十九年(1754年),30岁的纪晓岚参加会试,获会试第22名,后参加殿试,高中进士,被任命为编修(正七品),入翰林院工作,主要负责编纂国史,文献修撰等方面的工作。

之后历任功臣馆、国史馆、方略馆总纂等职务。纪晓岚38岁时,升任都匀知府(从四品)。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也就是纪晓岚调离京师六年后,乾隆觉得,纪晓岚学识渊博,在外地为官,有点大才小用,于是乾隆将纪晓岚调回京师,留在自己身边,并加四品衔,授命为翰林院侍读学士(从四品)。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设“四库馆”,纪晓岚被任为总纂,负责主编《四库全书》。第二年,由于纪晓岚之子纪汝传任职期间触犯律法,纪晓岚受牵连而获罪,被乾隆降三级后留任。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纪晓岚被任命为翰林院侍读学士(从四品)。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纪晓岚升任太子詹事(正三品),同年四月再次升任为内阁学士(从二品)。第二年,乾隆迅游江南之时,由纪晓岚伴驾。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任命纪晓岚、陆锡熊总纂《河源纪略》,此书一共36卷,用了2年时间完成编修。编纂《河源纪略》的第一年,《四库全书》编纂完成,纪晓岚是首要功臣。

文字狱案

文字狱始于秦朝,到了乾隆时期,文字狱达到鼎盛时期,史上第一次把思想犯罪纳入犯罪范畴。在开设“四库馆”期间,发生了50多起文字狱案,除了纪晓岚以外,所有担任编撰的官员要么被吓死,要么被罚得倾家荡产,纪晓岚也几次受到牵连,最终都得以脱身,可能乾隆真的很赏识他的才华,舍不得下手。

纪晓岚结局

乾隆晚年,举办宴席或者外出巡演和避暑,都由纪晓岚伴驾。嘉庆即位后,纪晓岚升任为兵部尚书(从一品)。嘉庆九年,纪晓岚80岁大寿,嘉庆帝赏赐珍品,嘉庆十年封纪晓岚为协办大学士(从一品),加太子少保,主要负责教导太子,同年纪晓岚病逝,享年81岁,嘉庆帝赐其谥号“文达”。

正史上的和珅和纪晓岚,并不是像影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所描述的那样,两位常常斗嘴,是对活冤家。正史上的和珅比纪晓岚小26岁,他们也不在同一个部门工作,纪晓岚文官出身,他是靠自己的本事中进士入朝为官。

而和珅是武官,是靠继承家族官衔步入仕途。纪晓岚一生不攀龙附凤,不争权夺利,做自己的本职工作,相比和珅他的结局好太多,和珅是因为太过于贪权,而威胁到皇权,最终落得抄家的下场。


小龙谈历史


纪晓岚的结局可比和珅好的太多了。

相对于和珅被赐自尽,家产被抄,纪晓岚可是真正的善终。《清史稿.纪昀传》载:“(嘉庆)十年,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卒,赐白金五百治丧,谥文达”,嘉庆十年,纪晓岚晋升为协办大学士,加封太子少保,位列一品,不久纪晓岚病逝,嘉庆亲作祭文、碑文,碑文书:“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赐谥“文达”(仅次于文正、文贞、文忠、文荣、文肃、文穆、文宪、文敏、文清、文襄、文静、文和),同时赐白金五百治丧。



从以上可以看出,纪晓岚最后的结局是很不错的,最后一年被加封到协办大学士、太子少保这等高位,对于嘉庆年间,一个汉人能做到这等高位,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了,在当时除田文镜、李卫、张廷玉、姚启圣、刘墉、刘统勋等数十位汉人可与之比较,其他少有匹敌者。

当然,纪晓岚能获得善终的结局是可以预见的,他一不是和珅的党羽,二不是大贪官,三又不是权倾朝野的权臣,四又对嘉庆没有任何不敬的举动,因此嘉庆完全没有必要去对付他,去让他干嘛。



此外,这里顺便谈下真实历史上的纪晓岚。现实中的纪晓岚绝没有影视剧中,如《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所演的那般权力巨大,可以与和珅相抗衡,事实上,在历史上,纪晓岚连给和珅提鞋的资格都没有。真正的历史上,纪晓岚的权力可没有那么大,他在乾隆朝多数时候所担任的都是类似于《契丹国志》总纂官、翰林院侍读学士、提督学政、国史馆总纂、方略馆总纂等这些有关文学的清闲官职,皆不是要职,更不是啥显赫的职务,相对于和珅的文华殿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等官职,和珅的官职真的是小的不能再小的小。



不过到了嘉庆年间,因资格摆在那里,所以纪晓岚开始得到升迁,先是在嘉庆元年升任兵部尚书、左都御史,嘉庆二年又升任礼部尚书。当然,此时的纪晓岚还是不能和和珅相比,毕竟此时的和珅可是被外人称为“二皇帝”的存在,当时乾隆虽退位,但依旧掌控朝中大权,但因他年老体衰,耳不聪目不明,所以当时的权力都由和珅代掌,而此时和珅如果要搞纪晓岚简直就是易如反掌,不费吹灰之力。



当然,纪晓岚只是不能和和珅相比,在当时他的地位还是有的,也是比较高的,算是嘉庆朝中地位最顶尖的一批大臣。而且,在清朝,纪晓岚还是有些功绩的,尤其是在文学上,《四库全书》能编修成功,与纪晓岚是分不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