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上班总是在到点前几分钟打卡,下班却是在一分钟内全部打卡离开公司,是管理层的问题吗?

一九玖壹xyD


我个人认为早上9点上班的话,8:59分打卡都不算迟到;下午5点下班的话,5:01分打卡也符合管理规定。目前能有几个员工会提前半小时到岗,下班后主动加班的太少了,除非你作为公司老总给他一点股份,让他有一种给自己干的感觉才可能真干活。从管理的角度我认为制度制定的没有漏洞就可以了,发现哪里有问题,就针对哪里来补充管理制度。有些工作给员工量化考核,质量评比,末位淘汰等制度约束员工。说到底人都有一种“惰性”,既要人性化管理,也要靠制度约束,这样才能促进公司发展。个人之见仅供参考。


FG享受生活


评论员Linda认为,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之前做过的一家公司,这是一家互联网公司,每个人工作比较饱和,但是不至于每天加班,上下班从来不用打卡,但是很少会有人迟到,下班也没人管,都是弹性制度的,靠自觉,大家都会将自己的分内工作完成后才会离开工作岗位,而且每个人都是非常积极热情的对待自己的工作,大家的执行力都非常强,领导交代的工作都会努力的推进,所有人都是在为公司越来越好的方向努力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当一个公司在关注于考勤打卡制度的时候,说明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我想一个公司想好好发展绝不能靠考勤来限制大家,大家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家不会有个临时的事情脱不开身,如果你的心思在工作上,也不会为了自己的事情耽误太多的时间,而是时刻都在想着怎么把工作做得更好,不实施打卡制度的公司才是真正考验一个优秀员工的公司,你以为打卡,把员工看的死死的,就能真正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吗?


如果一个员工感受到了公司真正的信任与接纳,你说他能不好好干么?


首席投资官


简单聊聊这个问题,不想规规矩矩的列个1234来。前几年上班,做公司中层管理,一家网络科技型公司,创业型公司。起初设立965,冬天时间有变化,因为天黑的快,领导怕大家回去不安全。一天工作8小时,中午有休息时间!我也发现这个问题,首先我是从公司创立开始一步一步做到管理层的,我发现每天上班有个别的很早到公司,会提前半小时左右,公司的钥匙也在他们几个那,因为他们来的早。而我离公司相对是最近的,但是我一般也就提前10分钟左右到公司。其他人大差不差,个别人员会经常迟到,女孩子,家离的挺远的。

我观察了一下,某段时间我也提前半小时到公司,我在看那几个提前到的在做什么,也没做什么跟工作有关的事情,有个在玩手机看NBA,会计的女孩子在收拾桌面,另外一个老板的亲信在忙自己的事情,无关工作,问他们天天来这么早做什么,会计女孩子回答是醒的早,不想上班点挤电梯,还的等,98年的女孩子,很自立;看比赛那个是睡不着,93年;老板亲信跟我一样大,92年,他也是很规律的。所以来的早的对公司帮助意义不是很大,我说的是来的很早!

重点来了。每天下午6点下班,冬天是5点半,全公司就我们几个管理层在,6点01分其他人全都走了,我就很奇怪,我从来不以来的早作为看人做事的态度,有能力的10点来上班老板都要哄着!为什么大家下班后一分钟内就人去楼空!我就问大家,下班早还要挤电梯,等几分钟再走,哪怕没事,坐电梯也舒服点,基本给我的回答就是都下班了还不赶紧回家,公司又不是我的,没必要拿着3000的工资耗时间,早点回家吃饭,早点睡觉不耽误明天上班,而且我的事情也做完了(公司人员基本是90后,我也是90后,这个说法我赞同)。我个人认为没毛病啊,事情做完了,下班了,为什么我不能走,留下来吃饭?管理层没有走没办法,创业初期经理天天拉着我们开会研究方案,拿的工资比他们又高,不好意思走,除非真有事。这个开会是天天开,人都开皮掉了……

我觉着,公司没必要去纠结考勤的问题,定的9点上班,我9点到公司就是态度问题?6点下班,我6点01就打卡走了,态度问题?扯淡!如果想员工真心为公司付出,少说大话多说实话,不要天天谈理想谈未来,谈上市!这些放在老板心里就行了,说出来就没意义了,现在已经不是九几年创业的时候,人人心里都有点数,现在做实体企业,你能做到上市?几年?那现在最快的就是互联网产业,死的最快的也是互联网产业,不知道的可以上网查数据每天有多少互联网科技型公司注册,每天又会死掉多少这样的公司!

想让员工真的把公司当家一样,那么老板就要有也作为,不要以为每个月按时发拿3000块的工资就是对员工的利好,那员工每天9点打卡,6点下班回馈就平等了,老板不做额外的事情,那员工怎么可能去做额外的事情呢,指望管理层去带领员工怎么样,别闹了,管理层只能把工作合理的分配给合适的人,让大家有序的工作,不出纰漏,反正我说不出口让大家把公司当家,等公司怎么样怎么样了,给大家涨工资,增加福利……对不起,现在谁还吃这一套……

我女朋友(马上是老婆了)是做效果图的,就是家里装修,店铺装修等,你出个方案,他们把效果表现出来。她一个月在合肥的薪资是我的两倍(没办法,创业型公司没有盈利之前没有提成,只有死工资)。女朋友公司做客服的,专门接业务,按底薪或者提成算,业绩多少以内是发工资,不算提成,超过多少没有底薪,全部算提成。女朋友做效果图纯按提成,没有底薪,没有满勤奖等,经常加班,为什么?加班有钱挣,我看他们公司装的考勤机就是个摆设……有人下午2点才上班,10点去公司的一大堆,中午才去公司的也有很多,但是同样的,6点下班就走的很少一部分,时间自由,但是公司规定也是9点上班6点下班,考勤表到结算工资的时候看你的业绩,他们最高能拿到60%的提成,最低也是45%,卧槽……如果我是单身干这行,我能加班到公司倒闭,真的!你看这多实在。

他们公司上下400多号人,老板以前也就是开个小公司做工作室慢慢做到现在的规模的,在合肥行业内还不算小了,天天出去旅游(女朋友说的),公司由他老婆做主会计,聘请了一个经理管理公司。公司人手配的基本是5000到6000的电脑,因为这个行业吃电脑配置,个别的会配上万的,场地自己算,400个人,分3层写字楼,这种类型的管理方式对于90后新一批的工作者来说,可以了。我能接受!干的多,拿的多,不干就没有,除了客服岗位有底薪,其他的都没有底薪,经理也没有。当然他们公司是做到现在的规模了,但是以前经理的位置是老板在做,也相当于没有底薪,提成方案不变。老板是个90年的,懂年轻人的心理,没事跟员工一块打游戏,打电话问几个性格比较好的男同事,手上有事吗,没事就上线,有事就忙完再上线……

有的老板会说了,我们公司性质不一样,不能按照没有底薪这么干,不能管理这么松散,要有企业文化,我们要有目标……没有底薪都招不到人,没人干!是,你给3000的底薪,3到5个点的提成,不给底薪,10个点的提成方案,谁去干?你说我们卖的是飞机,价格高,提成也很大,别看点位低。

不想吐槽,老板都觉得自己难,有没有想过这一批90后为了生存,还不是生活,社会压力也不小于如今的70后老板诶。试问有多少70后在20多岁的时候有相当于现在人民币价值的5.6十万,差不多一套首付(一线城市除外),70后在90年代,结婚难嘛?那么现在的社会进步了,变了,观念,人的生活方式也变了,这一代90后大多不是因为真的月光,是没办法就月光了,工资到手3.5千,房租水电干掉1.2千,每个月的生活,谈个女朋友偶尔要出去约个会,吃个饭,看个电影吧。

不说了,字太多了,累。。。以上都是个人观点以及看到的事实,觉无杜撰!不夸奖工作者,不喷当代老板,只谈事实。大家都没错,所以不要以自己的认知见解来看待他人!


凉城昔年


你这明显是小题大作了,这很正常,说明员工的工作效率高,公司管理的井井有条,上下班很有秩序和默契。

难道非要找出点问题你才高兴?你还想怎么样?

这些年来,我们看到了太多的挨时间、假努力、磨洋工,就是为了做样子给老板看,给领导看,讨上司欢心,从而导致把种种不正常看成了正常,让真正正常的反倒觉得不正常了,真是咄咄怪事!

当大多数人关注的是上下班的绝对时长(包括加班),我倒更关注的是“有效工作时间”。据权威统计,90%的人每天真正的有效工作时间不超过5个小时!数据不会骗人。

所以回到这个题目中,别说提前几分钟上班打卡了,哪怕就是掐着时间打卡上班也没有任何问题,难道让大家都提前半个钟、一个钟以上才好?荒唐!

可以说,这不是管理层的问题,也不是员工的问题,是题主的脑子有问题。如果这样都不正常,那规定上下班时间又有什么意义呢?干脆不要时间、不要打卡,大家吃住都在公司最好,全天候24小时陪伴,总可以了吧?还真把员工当包身工啊,想多了吧。

至于说公司每年组织集体旅游出行,员工借口不参加,这也是常有的事,不参加也没什么,非要强制吗?哪个人没有点家事,没有点特殊情况呢?就算没有特殊情况就是不想去总可以了吧?你有什么权力硬性要求大家全体都参加呢?又不是上班时间,又不是重大任务。

我们现在有些做管理的,思维转不过来,不能与时俱进,身子跨过了21世纪,脑子还停留在20世纪,总是有一种特别强的控制思维——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

员工管理是一门艺术,尤其面对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过去那一套粗暴的管理模式、没有任何自由的控制模式,已经不灵了,想调动年轻人的积极性,就要激发他们内在的积极性,创造更加宽松的外部环境,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不要上下班的时间点上跟员工掐表,尤其不要为了一两分钟算计,员工都不是傻子,你跟他计较,他自然就会跟你计较,这样反而都偏离了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把真正重要的东西给忽略了,这样做不是得不偿失吗?

所以聪明的管理者,一定明白这一点,他总是不断的给员工创造机会,而不是找问题,你说是吗?

作者:喻派职言,今日头条签约作者,15年人力管理经验的职业导师,关注我了解更多。(出版有《绩效管理顶层设计》、《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等专著)。

喻派职言


在我看来,员工上班踩点打卡、到点下班和不愿意参加公司组织的旅游,基本上都能反映出一个现象:对公司的归属感不强!


为什么这样说?


以我为例吧,我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大型超市做管理层。公司的考勤很严格,丝毫不让。例如,每天上班时间为8:30,下班时间为18:00,每个月允许迟到三次,合计不能超过5分钟,下班提前打卡的,每分钟按50元计算,一个月累积提前打卡下班5分钟的,当旷工处理,全勤奖没了。


有一次,我上班时遇上暴风雨,我开车摩托车在暴雨中前行,能见度不足2米,雨水胡乱地拍打我的眼睛和脸蛋,疼得要命,我在犹豫,到底要不要停下来躲躲雨?最后,眼看还有5分钟就迟到了,我还是选择继续前进。


到了公司后,全身湿透,头发衣服不断滴水。最后还是08:33打卡,还算是迟到了。当时我想请假回家换衣服,但公司要求按照规定执行,要我写请假条,请假2小时,相当于扣除了我100元,而且一个月的全勤奖也没了。


好吧,我也认命了,谁让我上班遇到暴风雨呢?


自此,在公司不讲人情的情况下,我们员工跟公司玩起了“游戏”:

每天17:40就去厕所耗时间,17:50慢悠悠在走火通道一步步爬楼(我们打卡地点在楼上的办公室,需要坐电梯或爬楼)。在打卡的上方,安装有监控,但我们员工有时候会躲到监控死角处等待,到点马上打卡。


这段经历想起来也是很搞笑,当时也年轻,不谙世事。


说到去旅游,也是不太情愿的。因为很多公司组织去团建旅游,都是选择在周末进行。此时,作为员工来说,工作已经很辛苦了,很难得熬到周末,又要参加公司的活动,是极其不情愿的。所以一般,我都很少去参加公司的活动,情愿在家里,舒舒服服度过一个美好的周末。


以上是我作为一名打工仔的个人经历和亲身感受,我认为,当员工出现这种情况时,与以下两个原因脱离不了关系:


一、员工归属感不强

既然公司跟我计算得如此清楚,员工打心里认为,我只不过是公司的一个生产工具。我没必要跟你谈情怀,谈奉献。工作做得好,加薪升职难;工作出错了,惩罚一样也不会少。这样一来,公司与员工之间又怎么会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呢?员工也不会有很强的归属感。


二、公司管理上出现问题

公司实行打卡考勤制度,无可非议,但如果过于不讲道理,未免会有失人性了。条条框框的制度,让员工失去了主观能动性,绷紧的弦也会有断裂的一天,管理者也因此失去民心。


我并不是管理层,我只是站在了员工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自然也无法客观地评价这件事。但我还是建议,公司管理制度如果能人性化一点,实施仁政,想必,员工也不会抗拒,跟公司不会产生对横。在一个互相尊重,相互鼓励的氛围下,公司上下团结一致,前进的车轮也会越滚越快。


羊仔的职场之路


前不久吧,我们公司要组织机关的人员踏青春游。这样的活动,每年都组织,每年发一身运动服,成为变相一种福利。每次参加的人并不多,但运动服一个人也不能少,因为这已经成为被惯出来的“固定福利”了。有人建议,按照会费管理规定,参加的人才应该有运动服,不参加的就不应该有。道理都如此,但谁也不愿意在自己手上去得罪人。这就是单位文化的问题,与制度与机制关联度并不大。这是社会通病,十几年倡导单位集体文化,现在是个性文化时代,单位集体文化不再受到人们自发地尊重。到底谁对谁错呢?

员工卡着点来,卡着点走,一分钟也不想早来,一分钟也不想多留。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生活角度,生活压力大,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人都在忙自己的生活,上班送孩子,下班接孩子,交通阶段性拥堵,等等。从工作角度,工作量人岗匹配,甚至不饱和,没有必要加班加点。从企业文化角度,员工与公司没有很强的归属感、依赖感和幸福感,也可以窥见一斑。如果大多数员工都这样,归根到底,这一定是企业文化出了问题。

我本人不提倡加班加点,只要八小时做完八小时的工作量,八小时之外就不应该再约束人家,因为这个时代要提倡工作与生活兼顾,提倡美好生活,提倡给生活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国内对忠诚文化有自己的理解,比如,加班加点,爱岗敬业,忠诚要体现在行动上,不能埋藏在心里。西方企业认为忠诚是员工不能损害公司利益,哪怕一个私人电话也要用私人手机,至于下班后没人管你。中国老板看见员工卡着点上下班,心里是超级不爽的。我们公司与英国合资的企业,中层休假,把公务手机和邮箱一交就走人了。

两种文化,对这个具体问题,当然有两种不同的解读。从国内职场角度,我的理解是:

一是,所有员工卡着点上下班、集体活动不参加。只能说明员工对企业没有归属感,责任在老板或者管理层,不要抱怨员工没有责任心,先反思你们为什么让员工这样?如果员工不亲近公司,首先不能责怪员工,应该首先反思为什么员工不亲近公司?单纯要求员工爱岗敬业这是愚蠢的行为,员工内心依然是抗拒的,管理层和老板要营造员工关心公司的文化。

二是,公司关心员工,老板关爱员工,让员工有归属感有亲切感,员工就会自发地关心公司,愿意与公司共成长。老板不把员工当作亲人,单纯地用工资关系来维持文化关系,最终的结局,员工也用工资关系来对待公司。我就是一个打工的,干多少活拿多少钱。老板与员工的感情,应该是相互的,而不能单方面要求员工对老板有感情,首先应该是老板要对员工有感情。有时候,员工的要求是很低,哪怕老板关爱他们一点,员工都可能涌泉相报。

三是,最后我的观点,现在职场,既要提倡契约精神,也要提倡企业文化。营造好的企业文化,公司管理层和老板要下很大的功夫,不能单纯要求员工要热爱公司,而是创造让员工热爱公司的氛围,比如,让员工做到与公司共成长同分享,员工才愿意与公司同舟共济、共同发展。员工认为把公司搞好,自己与能一起成长一起受益,就会自发地热爱公司。

也不提倡一些引诱员工“假装热爱公司”的行为。有的公司设置了诱饵,比如,加班到几点有班车之类的,这也是战术技巧,而不是灵魂战略,归根到底让员工成长进步和提职加薪,让员工拥有有尊严有获得感的成就感。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还是坚持契约精神吧,八小时之内要求把工作做好,八小时之外你管员工干什么,让员工享受自己的生活吧。


职场火锅


前几天才听一个朋友在抱怨,他们公司采用指模打卡考勤,结果不知道是谁,把打卡机的时间往前调了5分钟,因为上班是允许推迟十分钟打卡的,而下班却必须是17:30整,所以可能行政部为了大家能提前5分钟不至于等太久电梯,就把打卡机的时间往前调了调,结果有一天董事长对照了一下他自己的表,发现了,命他们把时间调回来。

朋友觉得领导也太小气了,就那么5分钟,也非要调回来。

我问她那高层领导自己需要打卡吗?她说不需要。

所以这一说,也就明白他们为何会那么反感打卡了。作为制度的订立者,自己却不按照制度执行,只一味要求底下的人来执行,还要强制压迫,一丝不苟。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样的制度怎么会有信服力?只会叫员工对高层更加抗拒。

所以,不用猜,这家公司的员工肯定也是卡着上班时间来打卡,下班的时候谁也不愿意多留一分钟。和题主的问题如出一辙,管理层有一定的问题。

再说旅游大家都借口不参加的,可能性有三:

首先,这无疑看出公司的凝聚力是十分的差。公司各级管理层和同事之间关系不和谐,大家在一起,即便是旅游也感受到压抑,宁可不享受这项福利,也不想和领导同事出游。

其次,组织者对线路安排不合理,说是去玩,其实挺受罪。

还有一种可能,大家对公司、对领导本身存在抵抗情绪,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平时没什么机会甩脸领导,只有通过这种无声抗拒来表达心中不满了。

我是职场达人“萍行职场”,感谢你的关注,升职加薪有套路!


萍行职场


我工龄有33年了,在这一段时间里我见到了从签到至刷脸的全过程。在80年代大多数人都是提前5分钟到岗签到,没有什么绩效奖就拿死工资,没人迟到早退(请假的不算),就是到退休年龄了也不想退休。后来绩效考核开始了(我这里不是说绩效就不好而是变了味的绩效不好),工厂从打卡机,指纹机到刷脸机搞遍了,可不好好上班的越来越多,早上来刷脸后走了下班再来刷,能内退的就办内退,到退休年龄的可高兴退休了。一个企业的员工没把企业当成自己耐以生存的家,企业的死活跟员工没关系,这样的企业你就是装上铁丝网架上机枪都没有用。要想员工努力工作就要让员工看到希望,如果员工看到的是干部买房买车,而员工加班加点只能养活自己,你让员工爱岗敬业那就是个笑话,只有和员工同甘共苦才能聚人心,不然你也就只有抓考勤散人心了。


说实话不傻372


太符合我们公司了。不过我们公司不用打卡,9点餐到7点,午休1.5小时,上班合计8个小时。

大活基本上都是踩点上班,踩点下班,不过会在下班那个时间,稍微停顿个2.3分钟。7点下班,7点05分就走得差不多了。

我们为啥会这么卡时间呢?

这里主要要提提我们的下班时间,干脆利落,恨不得刚好7点就走人。通常领导不在的情况,我们是这么干的。

去年,我们加了整整一年的班,所有人,不管你有活没活,你就算没事干,你坐也要坐到9点等着所有人一起下班。有时候,还有些意外,那可能继续往后拖延。

那整整一年,可谓真的是加怕了。现在好不容易能准点下班,真的恨不得飞回家,

再回到这个问题:员工准时上下班,是管理层的问题么?

其实并不是全部。

第一点:事情做完了为啥非要强制留在公司呢?

中国的大多数领导都有这种心态:恨不得员工早早来公司,下班时间多加点班,不要让员工占一分便宜。

其实工作时间是等价交换,老板付钱,员工付时间和劳动,本来挺简单一件事,偏偏让大家都复杂化。员工干完活准点下班按理说没啥不对,但是老板一旦和其他同事对比,别人都没走或者公司都还有那么多加班的人,你自个下班算咋回事?

还有卡点上班也是,可谓职场中大多数领导无法容忍的,认为这样的行为是消极怠工。其实本不是啥严重的事情,但在领导的对比下,就不是小事了。

员工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干完活就下班,上班时间没迟到,把活高效完成,这就够了。但是我们总提倡,员工要积极上进,要有良好的职场修养,所以你看,员工准点下班都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了。

第二点:没有归属感,确实是很大的一个问题。

如果一个员工对一个公司有归属感,这就是他的家。那可能态度截然不同,恨不得早点来公司,晚点回家。反正回家也没事干,还不如留在公司加班。

但前提是这个公司一定有好的企业文化,对员工真的关心备至。比如腾讯。

人家从不强迫你加班,你该下班就下班,他只是用各种好的福利诱惑你罢了。

我上一个公司,经常搞各种培训。你要是想参加培训,就可以在公司待着。还有午餐供给,晚回家还报销车费。

这样的加班,这样的文化,在公司待个1.2小时又如何呢?

最后,想说下:

1.有些问题看起来是问题,可能是由于我们的偏见蒙蔽了眼睛。比如,之前有新闻报道,90后多么多么不争气,所以我们看到的是90后的负面。但问题是,这不是一代人的负面而是每一代的必经之路。

2.大多数问题都是人的问题。


大童小逸y


我第一工作在家创业公司上班,那时候人少没有打卡一说,迟到早退请假比较容易,但实际上我们大多数都是经常加班;六点下班晚上十一点还在公司加班不算加班费也没觉得有什么,干的还很起劲。后来公司实行打卡制度与全勤奖的,令人感到神奇的是制度的全勤奖居然是在原本工资里面调动,换句话就是原本你拿2000迟到后只能拿1800了,可笑的是因为这个制度,反而迟到了的人更多了,被无声的抵抗后老板觉得不行修改出来更严厉的制度,最后导致辞职的人也变多了。


在哔哩看来管理其实是一门情商课,小公司管理应该种文化,大公司人多才应该重制度,因为公司本来就小,钱途和前途都没有大公司的机遇和通路那么高,反而实行大公司的制度,一步到顶,极为容易导致员工的消极抵抗;只要不能一次性换完所有的员工,那么总会带来恶性的延续与循环。


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奖惩制度的不平衡,不公平;无论在大公司还是都极为容易让员工反感,平时因为工作需要的原因看不出来,但实际上员工会对公司没有任何认同感,没有认同感也就不会全心全意的为公司付出,那么出现按时上下班的情况也就不是特比见怪的事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