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歷史上兩次引力危機,暗物質問題會把愛因斯坦推下神壇嗎?

“所有的理論都是空洞的大腦練習,因此是在浪費時間,除非有人首先確定宇宙的真正組成。”——弗裡茨·茲威基

暗物質已經提出了數十年,至今我們都不知其為何物,為什麼我們就非要堅信暗物質存在呢?難道科學家都沒懷疑引力理論在大尺度上出了問題,也就是說<strong>目前我們所指的引力理論在小尺度上確實沒問題,但用在像星系、星系團這樣超大結構上就存在缺陷!

其實我們想到的科學家肯定都想到了,不僅想到了,還著手實施了修改牛頓動力學,也就是MOND理論。今天,我們就說下什麼是MOND?這是一個合理的理論嗎?我們的引力在大尺度上到底有沒有問題?

首先我們回到19世紀,先談一個在暗物質和MOND試圖解決的“質量缺失”問題之前,就存在的問題:天王星和水星的問題。

引力理論的第一次危機

回想歷史上兩次引力危機,暗物質問題會把愛因斯坦推下神壇嗎?

左邊的是天王星,右邊的是水星。

早在17世紀,牛頓就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這是一個劃時代的理論,在當時看來,萬有引力定律適用於一切事物。從炮彈的運動到滾動的物體;從物體的重量到時鐘的鐘擺;從一艘船的浮力到繞地球運行的月球軌道,牛頓的引力從未失效。

事實上,開普勒三大定律,牛頓引力公式的一個特例,同樣適用於所有已知的行星:

  • 行星圍繞著太陽的一個焦點在封閉的橢圓裡運行。
  • 在任何給定的時間段內,每顆行星繞太陽公轉時掃過的面積都是相同的。
  • 行星軌道週期的平方與其半長軸的立方體成正比。
回想歷史上兩次引力危機,暗物質問題會把愛因斯坦推下神壇嗎?

太陽系已知的內部和外部世界都驚人地服從著這些法則,以至於人們在幾百年來都沒有發現任何偏差。但隨著1781年天王星的發現,情況發生了變化。雖然這顆新行星也在繞著太陽的橢圓軌道上運行,但與萬有引力定律的預測相比,它的運行速度似乎是錯誤的。

在它被發現後的頭20年左右,它的移動速度,都比定律顯示的要快。然而,在接下來的20-25年裡,似乎又以定律預測的速度運行。但隨後它又進一步減速,其速度低於萬有引力的預測。

難道萬有引力定律是錯誤的?有可能,但也許只是在天王星附近有其他物質(某種看不見的物質,或者是暗物質)吸引著天王星,造成了以上軌道速度的偏差。

回想歷史上兩次引力危機,暗物質問題會把愛因斯坦推下神壇嗎?

海王星是藍色,天王星是綠色,木星和土星分別是青色和橙色。

事實證明確實如此。勒威瑞爾和約翰·庫奇·亞當斯分別獨立計算,預測了天王星以外新行星的位置。在這場理論戰之後,勒威瑞爾的預測在1846年9月23日得到了約翰·加勒和他的助手海因裡希·迪賽因的證實。海王星至此被發現,這是第一個由於其質量的影響,即引力的影響而預測其存在的天體。

第二次危機

回想歷史上兩次引力危機,暗物質問題會把愛因斯坦推下神壇嗎?

另一方面,由於人們觀測精度的提高,再加上幾個世紀的數據積累,最裡面的行星水星,開始顯示出一種更奇怪的違反引力定律的現象。雖然開普勒定律預測行星應該以太陽為焦點,在完美封閉的橢圓軌道上運行,但前提是這個系統沒有其他質量的干擾或影響。但是水星周圍還有其他質量,並不是在一個完美封閉的橢圓軌道中運動。相反,水星的橢圓軌道在發生進動。

回想歷史上兩次引力危機,暗物質問題會把愛因斯坦推下神壇嗎?

上圖中,軌道的進動是因為這個橢圓軌道不是閉合的軌道,才造成軌道在旋轉。

根據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我們考慮了所有其他已知行星(包括海王星)對水星的影響,以及地球的歲差對觀測的影響。在做了所有這些預測之後,我們發現在預測和觀測之間只剩下一個微小的差異:每世紀只有0.012°的進動。

那麼,這一次的解釋是什麼呢?在水星內軌道有一個新的,看不見的質量?還是萬有引力定律的問題?為了尋找這顆新的理論行星,即離太陽較近的火神星,人們進行了徹底的搜尋,但是沒有(現在也沒有)所謂的火神星。191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廣義相對論,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

回想歷史上兩次引力危機,暗物質問題會把愛因斯坦推下神壇嗎?

暗物質會是引力的第三次危機嗎?

現在,回到20世紀70年代,天文學家薇拉·魯賓觀察了單個側對(方向上是側面對著我們,不是正對)我們的星系,並測量星系旋轉的速度分佈。側對我們的星系因為旋轉的緣故,有一邊會向我們移動併發生藍移,另一邊遠離我們發生紅移。

按理來說,星系的旋轉應該與太陽系相似,內部的恆星旋轉得更快,當離中心越來越遠時,速度會下降。但星系的旋轉情況並不是這樣的。

回想歷史上兩次引力危機,暗物質問題會把愛因斯坦推下神壇嗎?

相反,當離星系中心越來越遠時,星系的旋轉速度保持不變。這是什麼原因呢?同樣的兩種可能性:要麼引力定律需要修正,要麼我們需要假設星系中存在額外的、看不見的質量。

回想歷史上兩次引力危機,暗物質問題會把愛因斯坦推下神壇嗎?

MOND(修正牛頓動力學)理論最早是在1981年由莫蒂·米爾格羅姆(Moti Milgrom)提出,他觀察到如果我們在非常小的加速度下改變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就可以解釋星系的旋轉曲線。也就是說,這樣的修改可以解釋所有的星系旋轉問題。

回想歷史上兩次引力危機,暗物質問題會把愛因斯坦推下神壇嗎?

另一方面,就是提出暗物質假設,除了標準模型中的正常粒子,以及構成我們所知道的幾乎所有物質的“質子、中子和電子”的正常物質外,還有一種新的物質。為了解釋星系的旋轉曲線問題,科學家提出了在星系周圍包裹著大的暗物質光暈,它不與自身、光和正常物質相互作用,也就是不粘連、不碰撞。這就是暗物質的概念。

暗物質可以解釋星系的旋轉曲線,但它的解釋不如MOND那麼好。最簡單的暗物質模型產生的暈的數值模擬與觀測結果不完全吻合;光暈在中心太“密集”,在外圍太“蓬鬆”。如果我們只是光考慮星系的旋轉曲線問題,那麼MOND理論肯定要比暗物質理論好,這可能又是一次革命性的變革。說明目前的引力理論在大尺度上不適合。

但是我們不僅有星系,外面還有整個宇宙等著我們解釋。

回想歷史上兩次引力危機,暗物質問題會把愛因斯坦推下神壇嗎?

當我們提出一個新的理論來取代一箇舊的理論時,就像廣義相對論取代牛頓定律一樣,需要面對三個問題:

  • 新理論必須解釋舊理論之前成功解釋的所有現象,
  • 新理論必須比舊理論更好的解釋它要解釋的現象,
  • 新理論必須做出新的預測,這些預測可以通過實驗或觀測來驗證,而這個預測還必須是新理論所獨有的。

以前的引力理論有很多成功的地方。大家都有所耳聞。

回想歷史上兩次引力危機,暗物質問題會把愛因斯坦推下神壇嗎?

例如:星光會受到質量的引力彎曲,包括強引力透鏡效應和弱引力透鏡效應,引力時間膨脹和引力紅移。大爆炸的框架和宇宙膨脹的概念。星系在星系團中的運動,以及星系團在最大尺度上的運動。

MOND都無法解釋這些效應,也沒有提供任何有效的新預測,而且還與現有的數據嚴重衝突。也許,MOND現在還不是一個完整的理論,但是它有可能在未來會有更多的改進和完善,目前許多人都在研究MOND的擴展,這些擴展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成功的例子,包括TeVeS (Bekenstein的張量-矢量-標量引力)、MoG (John Moffatt修改引力)和其他等等。

但是如果我們繼續使用愛因斯坦的引力定律,再給宇宙中簡單地加入一種新的成分(不會發生碰撞的冷暗物質),我們就能解釋所有的一切,包括一些壯觀、新奇的細微差別。

回想歷史上兩次引力危機,暗物質問題會把愛因斯坦推下神壇嗎?


回想歷史上兩次引力危機,暗物質問題會把愛因斯坦推下神壇嗎?

我們可以解釋宇宙微波背景的波動,包括沒有暗物質就不可能存在的“聲學峰值”。

回想歷史上兩次引力危機,暗物質問題會把愛因斯坦推下神壇嗎?

可以解釋宇宙在大尺度結構中的聚集模式,包括上面的大“曲線”形狀,以及曲線中的“擺動”,其暗物質量是普通物質的5倍。

還可以得到一個全新的預測:當兩個星系團相互碰撞時,內部的氣體會升溫、減速並釋放出x射線(下圖中粉紅色的部分),而我們通過引力透鏡看到的質量(下圖中藍色的部分)就是暗物質。這個新的預測已經被觀測證實,是對暗物質存在的一個間接證實。

回想歷史上兩次引力危機,暗物質問題會把愛因斯坦推下神壇嗎?

MOND確實在暗物質上確實取得了一些的勝利:它比暗物質能更好地解釋了星系的旋轉曲線。但它還不是一種物理理論,也與我們所掌握的一整套觀測結果不一致。也許未來MOND最終會成為一個更完整的引力理論的線索,但是是修改引力理論是一個非常宏偉的計劃!

但就目前來說,修改引力理論在宇宙學上遠不如暗物質理論。而且目前也不能說現在的引力理論在大尺度上就一定有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