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吐蕃持續二百多年攻打強大的大唐而不打武力孱弱的印度?

洛神崑崙


打一個富裕的國家勝了至少有糖吃,打一個貧困的國家勝了結果被他們的宗教洗腦豈不是敗了?所以阿拉伯人很聰明,寧可打唐僧也不去碰釋迦牟尼[捂臉]


馬家小姑娘


吐蕃英雄松贊干布,統一吐蕃後就開始了對周邊的征服,自那時起南亞次大陸的許多國家就開始臣服於吐蕃。

松贊干布穩定大局後,又向大唐求賜婚,多次遭到唐太宗的拒絕,於是松贊干布就開始發兵攻伐吐蕃與大唐之間的小國,而這些小國都是大唐的藩國。最終吐蕃終於和大唐直接接壤了。

然而松贊干布並未就此住手,他繼續發兵攻伐大唐,結果大敗。於是他再次令使臣帶著吐蕃的全域版圖,和貴重的禮品,前往大唐帝都長安,一是向大唐納土稱臣,以求爵位封賞。二是向大唐求賜婚。唐太宗立即予以恩准,讓文成公主下嫁吐蕃贊普松贊干布!

對於以上所述,大家可能會感到一頭霧水。大家別急,聽我慢慢道來:

,當時的東方世界存在著一個秩序體系,中原王朝的統治者居於正統天子之位,其他國家皆為藩屬。

剛崛起的吐蕃王朝並未獲得中原天子的認可,也就是說吐蕃只是武裝團伙,並不是天下公認的國家。

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派使臣,來長安求賜婚,並非吐蕃沒有美女,也不是他本人缺老婆。而是他在變相的向唐天子,索取大唐承認吐蕃王國的地位。他想要的是一個合理合法的吐蕃王國地位。

只有吐蕃成為了東方政治體系內的合法國家,才能得到體系內各方的尊重,才能名正言順的征伐體系外的勢力。

今天為什麼各國都要加入聯合國,也是這個道理。只過唐朝的“聯合國安理會理事國"只有一個,那就是唐朝,天下權威至尊也只有一人,那就是唐天子!

,唐太宗拒絕了松贊干布,松贊干布發兵滅掉了大唐幾十個藩國,繼而進攻大唐,慘遭戰敗。爾後又納土歸順,並且再次求賜封,而唐天子爽快的答應了。這是因為:

1,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唐天子不會白給好處給松贊干布。

2,松贊干布,滅大唐藩屬,表面上看似狂野無禮,實際上則暗合唐天子心意。吐蕃滅掉眾小國後。各小國的不少財產、人口丶士兵、貴族都遷入了大唐本土,大唐等於是狠賺了一票,而且還不讓人憎惡。

3,松贊干布滅了眾小國後,繼續攻打大唐,一方面是試探大唐的實力,另一方面是想向大唐索取更多。結果大唐打敗了吐蕃。於是松贊干布納土稱臣,再次求賜婚。

一是松贊干布滅了眾小國,也算是對大唐作出了貢獻,讓大唐吃了個飽。

二是松贊干布戰敗後,納土稱臣。既讓唐天子有面子,又讓大唐看到了吐蕃的實力。因此大唐於情於理,都必須給吐蕃一個交待。

三是大唐借賜婚之機,派出很多人才前往吐蕃,幫助吐蕃發展,既是對松贊干布的尊重和答謝,也是表達大唐對吐蕃的接納之意和兄弟之情。

至於納土稱臣,那只是為了維繫天下秩序體系的需要,所謂君臣關係,只是個名份。大唐沒有直接統治吐蕃,吐蕃也不會接受大唐的直接統治。

從以上所述中我們可以看出大唐與吐蕃,是一個體系之下的兩個政治實體,只是在名望上大唐高於吐蕃。

自松贊干布之後,吐蕃屢犯唐疆,二百多年來,戰爭不斷。歸根結底只有一個原因,吐蕃渴望獲得更多的利益,甚至希望在名望上與唐天子平起平坐,而唐朝實力下降,無法讓吐蕃敬畏。

可以說吐蕃攻打大唐,只是兄弟之爭,吐蕃只是想多榨取些利益,並沒有想要取代唐朝。

其實後來,西夏與宋的紛爭丶宋遼紛爭,也是利益之爭,並無滅國之念。唯有蒙古汗國,才有一開始就打算滅掉中原,併吞天下的想法。

至於說吐蕃不攻打印度,那是很多人對邊緣歷史不瞭解,而產生的一種誤解。吐蕃不但征服了大半個印度,還將實力拓展到了今天的中亞,據說還拓展到了今天的伊朗東部。只不過吐蕃實行貴族領主分封制,自從那位主張廢佛教的吐蕃贊普,被刺身亡後,吐蕃就解體了,分崩離析!所以吐蕃王國的輝煌,才逐漸被世人所忽視!


鬼影147951010


吐蕃當然有攻打印度,但那時不叫印度,當時還連續打了四次。那時候的吐蕃正處於崛起階段,但古人可沒有現在的地圖,也不知道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是什麼個情況。

通常按人的直覺習慣來算肯定是找最熟悉的路走,而南方就是吐蕃王朝最熟悉的方向。

那個時候已經就有了通往天竺的商路,這條路好幾個名字“麝香之路”、“寶石之路”、“鹽糧之路”等,這時候交易的還不是當時中原王朝有名的茶葉、絲綢什麼的,而是藏北鹽湖中的食鹽、羊絨等物。因為吐蕃王朝經濟落後,當時的交易還是原始的以貨易貨,並且一直持續了很久。

所以從歷史角度來看,吐蕃最早攻打的並非北方的吐谷渾,而是南方的小國,只是中原王朝對那些地方並不瞭解,所以史料沒怎麼記載。

藏族史料《賢者喜宴》中記載:

“納木巴民王、泥婆羅鑄銅王、孫波鐵王、門域果王等四方王,收賦稅以進貢稱臣。”

上面說的門域果王與泥婆羅鑄銅王的位置就在吐蕃的南方,因此這兩個地方也是吐蕃最先攻打的小國家,之後吐蕃就向他們收“保護費”。

“門域果王”中的“門”在藏語中指的是被森林覆蓋的狹窄山谷,研究者認為吐蕃時期說的“門”就是現在的門隅、洛渝、下察隅幾個地區。

這幾個地區就在雅魯藏布江下游域雲南交接處,也是現在著名的進藏路線。而泥婆羅就是現在尼泊爾,這個彈丸小國曾經一直被吐蕃控制,松贊干布時期,泥婆羅時局動亂,吐蕃還出兵擺平,扶持新王上位。

《舊唐書》:

“那陵提婆之父,為其叔父所篡,那陵提婆逃難於外,吐蕃因而納焉,克復其位。”

公元704年,吐蕃贊普赤都松贊去世,而後吐蕃國內叛亂四起,重新掌朝的沒廬赤瑪倫罷免泥婆羅國;位於南方的“悉立國”也發生叛亂,而“悉立國”也是吐蕃屬國之一,位於天竺境內。

公元648年,王玄策在天竺被劫,求組松贊干布借兵,吐蕃借精兵1200人、泥婆羅700人,交於王玄策,對於這段歷史可謂是眾所周知“一人滅一國”。

《新唐書.西域傳》記載:

“歸降的城鎮聚落五百八十餘所,未久朝乾託衛城破,中天竺就此滅亡。為此,吐蕃曾立鐵碑於天竺,以定吐蕃南界於此。”

西藏史書記載吐蕃對印度最後一次用兵實在赤松德贊時。

這次行動是因為當時吐蕃修建了桑耶寺之後,寺內白塔想供奉佛祖釋迦牟尼的舍利,因此赤松德贊派兵去取。而天竺的一為國王聽到此事後下的面無血色,就把靴子掛在宮門上,以表臣服,他向吐蕃將領說願意歸附吐蕃腳下,年年進貢,只要不動刀兵。

隨後,吐蕃大軍渡過恆河,抵達中印度的摩揭陀國,在朝拜了金剛座菩提樹後,從塔內取出舍利後回國。凱旋前,吐蕃軍隊又在恆河樹立鐵柱為界,並在此地留守兵力,此後更形成一個大城鎮。

從史書上的記載來看,吐蕃王朝至少有四次對印度進內用兵。因此,吐蕃並不是只對唐朝較勁,而是吐蕃除了南方外,也想在東、西、北發展,而唐朝剛好擋住了吐蕃發展的道路,這才一直打了兩百多年,而吐蕃不曾想到唐朝盡然如此強悍。


大國布衣


這是一個關於國家政權怎樣對外擴張的問題。

國家是全體國民求生存和發展意志的集合,一個國家政權要對外擴張的根本原因就是獲得可以讓國民發展生產的土地。國民的生產方式是怎樣的?需要什麼的土地才能發展生產?這些因素決定了一個國家政權對外擴張的方向。

吐蕃帝國是公元七世紀崛起與青藏高原的一個強大政權,吐蕃的社會生產方式是高原農牧業相結合的方式,農作物有青稞、小麥、蕎麥等,牲畜有秏牛、馬、駝、羊等,手工業有燒炭、冶鐵、制膠、毛紡織等。


高原農牧業相結合便是吐蕃帝國的經濟特點,為此吐蕃帝國擴張的方向是整個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帕米爾高原、雲貴高原、伊朗高原、黃土高原。這些高原,主要的社會經濟模式也是農牧業結合。

高原才是吐蕃需要的地理環境,相似的地理環境下,更容易滿足吐蕃帝國內部的社會經濟生產方式向外延伸,滿足國民走出去安家立業的生存和發展需要。

青藏高原周邊,除了高原地形外,還有中亞的盆地、新疆的盆地、四川的盆地,印度的平原。而這些地區,吐蕃帝國通過軍事佔領了,也無法長久。因為地形是基礎,農牧業結合的經濟是具體要求。沒有具體的經濟要求,吐蕃要取得當地的財富最多隻能通過掠奪。

為此,吐蕃帝國用兵的目的有三點:

其一,奪取整個青藏高原,防止其它勢力侵入。

其二,奪取黃土高原、蒙古高原、雲貴高原、帕米爾高原、伊朗高原,對外擴張版圖。

其三,掠奪周邊,打擊對手,補充自身財力。

從吐蕃王朝用兵的目的可以看出這個提問的答案。

其一,當唐朝鼎盛之時,吐蕃才剛剛崛起。

吐蕃面對的是國際環境,就是周邊都是唐朝的藩屬國,而吐蕃連藩屬國都不是,周邊各國都沒有把吐蕃當成一個國家,而是當作一群武裝掠奪的強盜。

在吐蕃北部,也就是現在的青海地區是吐谷渾的地盤;在吐蕃的東部以及東北部,也就是現在的四川西部地區,分別是羌族人和党項人的地盤。

吐蕃要取得建國的合法性,得到周邊政權的認可,進而成為諸國爭霸的一員,就必須得到唐朝對吐蕃王朝的承認。因為唐朝就是當時的聯合國,且是聯合國的唯一常任理事國。

吐蕃剛剛崛起,還打不過吐谷渾,所以羌族人和党項人就成了吐蕃的用兵方向。吐蕃與唐朝爆發松州之戰(在現在的甘肅)。

這次戰爭,吐蕃與唐朝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吐蕃得到了唐朝承認,文成公主入藏,吐蕃王朝得到了想要的地位。

羌族人和党項人在吐蕃的打擊下,組織更加鬆散,對唐朝的依附更強,唐朝在松州周邊的統治得到了加強,從党項人和羌族人那裡徵調了不少的兵員。

其二,文成公主入藏後,吐蕃的政治經濟文化大發展,吐蕃開始強勢崛起。

吐蕃發動對唐朝的戰爭就是要奪取唐朝控制下的青藏高原北部、東部,依附唐朝的雲貴高原、帕米爾高原、克什米爾地區。吐蕃要擴張版圖,就必須從唐朝手裡奪取這些地區。而這些地區對唐朝重要性在於商路,這些地區是否安全,決定了唐朝三大對外商路中的兩條商路的安全。

第一條是從長安出發,通過河西走廊,延伸到中亞,向西南可以到達天方世界,向東南可以到達印度世界。這是一條傳統的陸上絲綢之路。

第二條是從長安出發,走漢中、蜀中、通過雲南地區,向西南可以到達印度世界,向東南則是中南半島各國。這也是從漢武帝時期就開發出來的茶馬古道,這條古道的價值,雖然不如海陸兩條絲綢之路,但是直到抗日戰爭時期,這條道路依然很重要。

為此,吐蕃與唐朝圍繞青海地區(大非川)、大小勃律(克什米爾)、南詔(雲南)三個地區展開了軍事爭奪,爆發了多次大規模的會戰。

在安史之亂之前,基本上是唐朝處於攻勢,佔據著這三大地區的時間比較長。到了安史之亂後,吐蕃逐漸吞併了上述地區,並且佔據了河西走廊、西域(新疆和中亞)、蒙古高原南部、黃土高原西部,而強盛的吐蕃王朝一度與阿拉伯帝國爭奪伊朗高原,阻擊阿拉伯帝國東進。

與唐朝的戰爭是滿足國家的意志,守護青藏高原以及對外擴張版圖,這是生存與發展的必然需要。而對於印度的戰爭則是打擊對手,掠奪財富。

吐蕃對印度用兵有兩次。

第一次是唐朝使臣王玄策出使印度,要印度諸國向唐朝臣服,印度的小國王不知道唐朝的強大,打劫了王玄策。王玄策從泥婆羅、吐蕃等唐朝的十幾個藩屬國和部落調兵,兵力達到近兩萬人。王玄策指揮這支以吐蕃精兵為主力的雜牌軍滅掉了印度三個比較強大的王國。

第二次是吐蕃與唐朝之間爆發大非川之戰後,吐蕃戰敗,元氣大傷。吐蕃贊普赤松德贊為了補充元氣,派出大軍洗劫了印度恆河流域諸國,強迫印度諸國臣服並每年按期納貢。吐蕃人在印度各地區立石碑、鐵柱,取走印度寺廟佛骨舍利,表示石碑所在都是吐蕃的領地。印度恆河流域諸國向吐蕃進貢了五十多年。

綜上所述,青藏高原的社會生產方式決定了吐蕃王朝對外擴張的方向,這就是吐蕃王朝和大唐死磕,卻不南下統治整個印度的根本原因。


文明有歷史


〇大唐盛世,為各經濟丶政治丶文化較落後國家的仰慕之地。周邊鄰近國家或者遣使大唐,稱臣進貢,謀求封賞。或者進犯邊境,攻城掠地,侵擾大唐,以獲取其國家利益。吐蕃亦然。

〇印度與吐蕃中間橫亙著喜馬拉雅山脈,雪峰重迭,路途險惡,難以逾越,供給困難,攻伐無法持久。且印度當時小國林立,影響力遠非大唐可比,對吐蕃人無吸引力。



趙凡丁201


方圓論壇觀點

很多人都奇怪唐朝時期為什麼土蕃不去攻打弱小的印度也就是天竺,卻非要去打強大的唐朝呢?雖然唐太宗時期的唐朝並沒有達到它實力的最巔峰。但即使這樣唐朝也不是土蕃能惹的起的。雖說土蕃一直在不停的挑釁唐朝。但實際上並沒有佔到什麼便宜。也就是憑藉著高原天險,否則早就被唐朝給滅了。



個人認為土蕃之所以不打印度反而打實力更強的唐朝原因有四點。第一點宗教問題。從松贊干布和祿東贊時期,當時的掌權者和一些土蕃的高層人士他們都信仰佛教。而且松贊干布和祿東贊一直在扶持佛教對抗土蕃本土的苯教。而土蕃也就是印度可是佛教的起源之地。土蕃攻打印度很容易。打贏印度也很容易。但如果松贊乾布攻打印度就會引起土蕃內部佛教徒的不滿。這樣的話苯教就會趁勢而起重新打壓佛教佔據土蕃信仰的主動權。顯然這對於一直打壓苯教的松贊干布和祿東贊是不願意看到的。所以為了內部和諧土蕃不可能去打印度。



第二點目標問題。土蕃之所以侵略就是為了掠奪財富美女和各種工藝典籍。而這些東西印度都沒有。印度是一個宗教國家但是印度的文明極度落後甚至比土蕃都不如。在財富方面也沒有唐朝富裕。所以相比起來攻打唐朝的利益貌似要比攻打印度來的更高一些。土蕃在侵略唐朝無果後為啥死皮賴臉的求唐太宗嫁一個公主給他。並不是他真的想當唐太宗的女婿。而是他看上了唐朝的各類書籍和工藝典籍。因為他知道娶了唐朝公主後肯定有陪嫁,而這些陪嫁的東西對於土蕃的進步會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第三點氣候原因。土蕃地處高原十分的寒冷。而印度的氣候類型又屬於熱帶季風氣候,所以印度的環境十分的炎熱。這對於土蕃人來說是十分不適應的。常年處於寒冷環境中的土蕃人在炎熱的環境中肯定不適應。所以印度對於土蕃來說並不是理想的侵略之地。


第四點交通問題。雖然土蕃和唐朝還有印度都是領土相連的。但實際上雙方的交通問題相差非常大。土蕃進入唐朝一路平坦也沒什麼山啊溝啊之類的。以土蕃人搶劫成性的性格來看土蕃進唐朝的路途十分適合他們搶劫之後就逃跑。而土蕃南下印度的話需要經過喜馬拉雅山脈,相對來說南下印度路途太過於困難。所以綜合考慮之下土蕃也只能選擇侵略唐朝了。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多多支持一下。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方圓論壇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吐蕃差點沒把印度給打死,怎麼能叫不打印度?

最近網友應該都比較熟悉王玄策一人滅國的故事吧?這其實就是吐蕃勢力對印度的一次攻擊。

王玄策在天竺吃癟後,到吐蕃借兵,吐蕃出了一千人,又令泥婆羅(尼泊爾)出兵七千,統一教給王玄策統率,南下印度,將南天竺多個國家盡數消滅。

如果說,王玄策這一次是由漢人統治吐蕃兵,算聯合出擊的話,那麼後來赤松德贊出兵印度則是吐蕃自己的行為了。

吐蕃信仰佛教後,想要修建一座桑耶寺,希望能夠用佛祖釋迦摩尼留在印度的遺物來供奉,於是吐蕃大軍南下直接跨過恆河去取金舍利。當地的國王嚇得全都臣服吐蕃,沒有一個干預抵抗。

吐蕃軍隊臨走前還在恆河邊立了一個大鐵柱,並且駐紮軍隊維持統治。

實際上,吐蕃能夠與大唐爭鋒多年,對恆河地區的統治提供了很大的物質基礎。


扣毛


這個問題看似困惑,其實原因非常簡單。

我們都知道,中原歷代王朝備受遊牧民族侵擾,即使是強大的漢朝也不例外,為何?因為中原王朝幾乎聚集了全亞洲最豐富的資源,打漢人有東西掠奪啊,中原錦繡之地誰不向往?北元的皇帝被洪武大帝朱元璋趕到北方的荒漠深處後,還對大都的繁榮念念不忘,但是中原王朝對這些遊牧民族就不一樣了,這些遊牧民族都窮的很,你打他們十有八九你連軍費都掙不回來。

漢武帝對匈奴的數次反擊就是明證。

我們中國人提老祖宗必提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我不知道這裡為什麼要把宋祖放在裡面?要知道明祖的成就都在宋祖之上,也許是指宋朝經濟文化發達吧?),漢武帝劉徹就是中國人的驕傲,這個鐵血皇帝啟用名將衛青,霍去病等人對匈奴展開了大規模的反擊,最終匈奴主力部隊被漢騎擊潰,使“胡人不敢南下牧馬”,河套等大片水草肥美的地區淨歸漢朝。

但當時的漢朝為此付出了什麼代價?

漢高朝劉邦手下能打仗的,能拿的出手的也就是“兵仙”韓信,還被劉邦老婆呂后給宰了,韓信一死漢朝的軍隊缺乏優秀的統帥根本不是匈奴對手,這使漢朝被迫與匈奴和親,把美麗的公主們嫁過去麻痺對方,經過“文景之治”,漢朝的國力空前強大,國庫裡的糧食堆到放不下,這時候漢武帝覺的時機成熟了,便對北方的匈奴宣戰,即便有如此雄厚的國力,打完幾次大仗後漢朝的經濟也幾乎崩潰。

這便是歷代中原王朝不熱衷北伐的重要原因,北方苦寒之地多荒漠戈壁,你奪來也沒什麼用還得派兵駐守,而且中國北方的遊牧民族都不是好惹的,有著當時世界一流的騎兵(具體可參照上帝之鞭和蒙古軍隊西征),打的不好很可能皇位都坐不住(具體可參照隋煬帝徵高句麗,高句麗就是當時東北的遊牧民族)。

現在回到論題來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吐蕃持續侵擾唐朝,而不把目光放在實力更弱的印度身上?

因為吐蕃窮啊,很多物資都缺,而富裕的大唐什麼都有,吐蕃眼紅啊,打印度?別開玩笑了,印度佬比我們還窮!

還有一點就是吐蕃的松贊干布野心勃勃欲當亞洲大陸的霸主,當然要打唐朝,一旦打敗唐朝,唐朝那些讓人垂誕三尺的財富盡歸吐蕃,而印度松贊干布根本就是看不上眼的,印度古名天竺本就是大唐的附屬國,後來天竺國內暴動不想聽大唐了,大唐一個區區七品官王玄策向吐蕃等國借兵八千就直接滅了天竺,這樣的附庸國家根本不足為慮,什麼時候收拾都不晚。


布聞天下


吐蕃是興起於我國青藏高原的一個少數民族政權,松贊干布被認為是實際立國者。青藏高原各部落在吐蕃王朝的統一下凝聚成強大勢力,逐漸走出封閉的內陸高原,並不斷開疆拓土。當時的吐蕃王朝可以與大唐、大食(阿拉伯帝國)等世界性帝國不斷的爭鋒,自己卻絲毫不落下風,可見其當時的強大實力。




正所謂“水滿則溢”,強大的吐蕃王朝並沒有單單放過印度,據史書記載,吐蕃軍隊曾兩次打到印度恆河流域。印度的君主臣服吐蕃,並每年按期納貢。吐蕃人在恆河邊立一塊石碑,表示石碑以內為吐蕃領地。吐蕃軍隊還在加爾各答立一塊鐵柱,並取走了印度菩提伽耶的金剛座寺廟內的佛骨舍利。此後,印度恆河流域歸順吐蕃管轄達50多年。既然印度已經“稱臣納貢”,那就沒有繼續攻打的必要了。


吐蕃崛起的同時,也正值我國古代最為強盛的時期—唐朝,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兩強之間由於戰略結構性矛盾,互相攻伐已不可避免。吐蕃王朝北境直接與吐谷渾南界為鄰,吐谷渾成了吐蕃向外拓疆和唐朝安邊的必爭之地,兩強之間必有一戰。吐蕃佔有吐谷渾後,其北境直接與唐河隴相接,直接威脅著唐朝的河隴、西域。在唐朝安史之亂後,吐蕃藉機控制了河西、隴右、關中,一度攻陷唐朝都城長安。由於河隴的丟失,內地與西域的聯繫被掐斷,吐蕃乘勢攻陷了唐安西都護府,佔安西四鎮大部分治地。由於吐蕃不斷蠶食大唐領土,唐朝和吐蕃的戰爭已經由之前援助吐谷渾發展到為了收復失地而不得不戰。


最後由於青藏高原北緩南陡的地形原因,吐蕃向北拓展比向南拓展容易得多,在歷史上大多數時期與內地的聯繫也遠遠強於印度,據考古發現,“西藏的舊石器文化起源於華北地區,西藏細石器時代文化源於北方草原,而北方草原的細石器同樣源於華北地區的舊石器文化”。考古成果證明從史前起,青藏高原先民即與中原地區有著較密切的關係。漢藏民族在種族血緣、語言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存在著相似性,而與印度有著天然的差異。


小哥話歷史


有大唐這麼強大的敵人在身邊,沒有人敢把軍隊派到其他地方去!印度跟吐蕃還隔著一個喜馬拉雅山,吐蕃要真把軍隊放到印度去,一旦大唐進攻吐蕃吐蕃根本無力抵擋。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有成建制騎兵的朝代。即便唐朝末年,唐軍依然保持有5萬騎兵,巔峰唐朝更是有8萬騎兵。騎兵的集結速度快,推進速度也很快,在蘇定方擔任統帥期間,曾經在一年之內實現從中亞土庫曼斯坦轉戰東北,行軍總里程達1.1萬公里。有這麼一支騎兵部隊在,隨時可以兵臨城下叩關攻城,吐蕃怎麼敢去移兵他向。而且吐蕃在東方除了跟大唐軍隊打仗之外,跟回族武裝也是征伐不斷,回族武裝多次與唐軍結盟攻打吐蕃,這對於吐蕃來說都是勁敵。

其次,吐蕃與大唐仇深似海。這兩個國家互相攻伐幾十年上百年,雙方因此而戰死的士兵都達到數十萬,老百姓因此造成的傷亡也有上百萬,彼此之間的仇恨度非常大,比如薛仁貴就曾一次屠軍四十萬人(吐蕃降軍)。

第三點,氣候問題造成的水土不服。當時吐蕃是處於高原地區的人群,這裡的人已經適應了高原地區的生活環境,而印度則是盆地地區,而且巨熱,吐蕃曾在大唐帝國衰弱時期派出一支三萬人的部隊試探性去攻打恆河沿岸的武裝,結果是水土不服瘟疫流行,吐蕃軍不得不退了回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