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託孤時跟孔明說兒若有不才汝當成都之主,試探還是真誠?

偉堡主


《三國志·諸葛亮傳》這樣記載白帝城託孤: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劉備對諸葛亮說的這句“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是真的想讓賢還是懷疑試探?

個人覺得讓賢的可能性不大,劉備姓劉,是皇室宗親,正因為這樣的身份,劉備才有了便捷的當皇帝的前提條件。從青梅煮酒的典故中也知道,曹操說了那句天下名言"天下英雄,為使君與操耳",劉備是當時的英雄,為世人熟知,這樣的一個想統一天下的英雄,怎麼會會把到手的三分天下拱手讓人?

為什麼又要說這句話呢?

從當時的局勢來看,天下已經三分,蜀國在益州,人口少,地處偏僻,要統一中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法正早年已經去世,就軍事才能和管理才能來說,諸葛亮是最合適的,在取荊州的時候,諸葛亮就給劉備出了不少主意,也深得劉備的信賴。所以劉備託孤時這樣和諸葛亮交代,一方面是諸葛有這個能力,能撐起蜀國的天空,一方面是給世人以柄,也就是徹底封死了諸葛亮的代取之心。

另外也不排除劉備有如此博大的胸襟,說的這番話就是肺腑之言。不過從劉備過往委曲求全,各種投奔來說,這個猜測就只能是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了。





米爸Derek


劉備白帝城託孤,名為託孤、實為禪讓,其實這是一把雙刃劍,劉備能從一個織蓆小兒混到漢中王,體現出他那坦誠的胸襟、深奧的城府、以及高度的政治智慧。有人說劉備的天下是哭出來的,已有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之說;這都說明一個事實,就是劉備是個聰明絕頂的,善於變通權術之人,他能與關、張結為生死兄弟,又能讓“得一人者可得天下”的臥龍、雛鳳死心塌地的聽命於自己,這是連曹操、孫權都不能相及的。

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屯兵新野的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了年僅27歲的諸葛亮為其當軍師,直到(公元223年),章武三年三月,劉備在白帝城託孤於他,一共跟隨了劉備十六年,這十六年期間,諸葛亮為劉備獻計獻策、立下了汗馬功勞,劉備對諸葛亮的為人、性格已瞭如指掌。所以,他知道越是在這樣的時候,對諸葛亮越是坦誠相待,諸葛亮越會死心塌地、忠心耿耿的輔助劉禪,這也許是劉備使用的另一種激將法。

蜀漢章武元年(221年)劉備舉全國之兵討伐東吳,為關羽報仇,結果被陸遜巧施計策火燒連營,損失七十五萬大軍,後來,幸虧趙雲及時趕到殺退吳兵救出劉備,逃入白帝城。經過軍事重創和路途顛簸,病重的劉備深知自己將不久於人世,於是便召喚諸葛亮、趙雲等人依次進屋託孤後事。

人之將死,其言以善,知道自己為給關羽報仇重創了軍隊,甚至動搖了蜀漢根基,在這種情況下,劉備更擔心對蜀漢一直虎視眈眈的北魏聯吳趁機打落水狗,讓自己辛辛苦苦、耗盡畢生精力打下的江山付之東流。所以,劉備在白帝城託孤既是試探性的,已是真誠禪讓的,他相信諸葛亮的為人和能力。

通過自己的激將和對人性的施壓,他終於在聽到諸葛亮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全力輔助劉禪的誓言後,才滿意的閉眼離世。


M易2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曾經寫到“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指的是劉備駕崩於白帝城,後來各路演繹這一段“白帝城託孤”,聞名於世。

劉備知自己大限將至,把軍師諸葛亮招在近身,叮囑後事,《三國志》雲: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題主也是針對這句話,提出的疑問,這是試探還是真心相托?

歷史的真相已經真假難辨,即使當事人本人,不同的心境卻是不一樣的解讀。針對此事,諸葛亮本人倒是肝腦塗地,為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站在後人的角度來理解,卻有不一樣的況味。有人認為這是政治人物的機心,一是試探諸葛是否有奪位之心,二是為了讓諸葛感激之心更好的輔佐劉禪。

答主卻不認為,劉備者,何許人也?南征北戰東奔西跑多年,尚未有一根據地,但其仍然意氣風發堅持到底,直到在荊州投靠劉表後得到水鏡先生司馬徽的指點,三顧草廬請的諸葛亮出山,才有改觀其處境。劉備恢復漢室之心可彰日月,且在這一旗幟下招攬一匹英雄豪傑。但多年的爭鬥劉備認識到,是誰入主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安國,誰能領導下實現復國之夢想,延續漢室國祚才是根本。所以才有了“若嗣子不才,汝可取而代之”之意。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劉禪不才是劉備瞭解的,如果他能察納雅言還是好的,若昏聵無知反倒是加速這麼多年的心血,甚至自己身後事不保。萬不得已下諸葛取而代之,最起碼還能保持著一點香火之情。

而劉禪,不能勝任一國之主,做一個太平王安樂一生也是好的,父母之愛子女,為之計深遠!


北望大坡灘


我個人覺得都佔有成分在裡面。劉備很清楚自己兒子的為人,不管是在政治上、軍事上、以及謀略上等,劉備的兒子沒有哪一個能及諸葛亮。這是劉備心理很明白的事實。再者,劉備打下蜀漢帝國時已經是五十多歲,在那個時代,都是古稀之年啦,不容易啊,才有了自己的根據地和軍隊。劉備好不容易打下一片江山,怎麼會拱手相讓呢,所以說又存在試探。


你莫幾道啊我機道啊


永安託孤是三國時期最大的一樁疑案,它沒有魏延案的刀光劍影,也沒有吉本案的暗流湧動,可它卻是足足影響了蜀漢未來四十年的政治走向,同時也是評論兩極分化最嚴重的一樁。

《三國志.諸葛亮傳》——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上面這段原文,有人看出了君臣相知,有人看出了暗藏刀斧,三國演義就說得更直白了:

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

那劉備的永安託孤,到底是哪一種,或者說是偏向於哪一種呢?

三國演義裡劉備託孤於諸葛亮和趙雲,而正史中記載,劉備其實託孤諸葛亮和李嚴

蜀漢章武二年,劉備在夷陵戰敗後意志消沉,蝸居在魚復縣,在荊州丟失後,此地則升級為為蜀漢和東吳的前線陣地,劉備此舉既是為了防備陸遜的追兵,也是因為他實在沒臉回成都了。不久後,劉備患上了痢疾,病情越來越嚴重,所以他在次年春天就把遠在成都的丞相諸葛亮召來了永安,託付臨終大事。

奇怪的是,李嚴傳裡明確地表明:在這場託孤大戲中,李嚴是比諸葛亮還要早就召到永安的,諸葛亮在章武三年春天才來,可李嚴卻是章武二年,也就是劉備兵敗那一年就來到了永安,並升遷為尚書令。東漢末年,尚書令掌管朝廷大權,位在三公之上,蜀漢的第一任尚書令是法正,第二任就是李嚴了,可見在法正去世後,劉備其實最看重的其實是李嚴,而不是諸葛亮。

劉備託孤後,又破格提升李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諸軍事,這兩個職位是武將的最高職位,劉備的託孤安排應該是:諸葛亮為丞相,負責政事,李嚴為中都護,負責征伐,其職責和張昭、周瑜一樣。

章武二年,先主徵嚴詣永安宮,拜尚書令。三年,先主疾病,嚴與諸葛亮並受遺詔輔少主;以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

可是從李嚴受命領軍以來,他就一直被閒置在永安之地,美其名曰鎮守蜀吳前線,可實際上是完全被架空了,諸葛亮南征北伐似乎都沒有得到過李嚴的同意,也沒和他商量過,為此還被李嚴惡心了幾次:

  1. 第一次北伐時,李嚴在給孟達的書信裡就話裡話外地說不滿諸葛亮;

  2. 曹真徵蜀的時候,李嚴被諸葛亮調動前去漢中駐防,李嚴卻公開和諸葛亮要官,要兒子李豐做了江州都督後才帶兵去漢中;
  3. 以及我們所熟知的第四次北伐,李嚴故意以軍糧不足讓諸葛亮退兵,不過這一次李嚴玩脫了,被諸葛亮以延誤戰機的罪名罷掉官職,貶為庶人,去梓潼種田。

很明顯,劉備的託孤失敗了,諸葛亮通過各種手段把李嚴這個託孤大臣給排擠出了權力中心,實現了自己一家獨大的“野心”。


劉備為什麼選擇託孤諸葛亮,而不是直接託孤李嚴?

自建立蜀漢政權以來,劉備就一直在極力平衡荊州和東州兩大派系的勢力,而在關羽北伐失敗,荊州落入東吳之手後,整個蜀漢政權就全部擠在益州一地,荊州、東州、益州三大派系全部都要來爭益州這塊大蛋糕,這一切劉備都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本來他最看重的人是東州派系的領導法正,《三國志》記載法正“外統都畿,內為謀主”,是內事外事的一把手。無奈法正死得太早,東州勢力出現了空窗期,所以劉備火速提拔才能、功績都不在法正之下的李嚴,讓他取代法正領導東州集團,和荊州集團平衡發展。

可劉備雖然看重李嚴,但他也不能讓他作為第一託孤大臣,而是把他安排做了諸葛亮副手,原因無他,就是劉備要保證劉禪能夠順利登基,坐穩他的皇位:我們知道,劉備是有三個兒子一個養子的,為了讓劉禪能夠順理成章登基,劉備不惜和諸葛亮唱了一出“斬劉封”的大戲,把攔在劉禪前面的攔路虎給剷除了。

而剩下來的魯王劉永和梁王劉理,雖然他們在劉備去世時,一個九歲,一個才十歲,可是他們背後的實力卻不簡單:他們都是吳皇后所生,而劉禪只是妾室甘夫人所生,劉永和劉理才是名正言順的嫡子,而且他們的舅舅吳懿,乃蜀漢車騎將軍,縣侯,掌握著軍隊。

吳懿本來是劉禪的親家,在劉備入蜀之前就和李嚴是同事關係,比諸葛亮要親近多,同時也是東州派系的主心骨之一。如果劉備把李嚴安排做了第一託孤大臣,以他掌管內外軍事的權力,加上吳懿的勢力,兩人聯手很容易就把諸葛亮給排擠掉,到時他們或許架空劉禪,或許另立劉永,這對本來就不安穩的蜀漢來說無疑是自取滅亡。

而且劉永年少,大權很容易就落入外戚手裡,這是劉備最不願見到的,他對東漢末年的外戚干政情況痛恨著呢!所以劉備在託孤臨終前,特意把劉禪最大的威脅:魯王劉永召到床前,要他和弟弟劉理一起,以父事諸葛亮,和丞相一起處理國事。這即是安慰劉永和劉理,又是旁敲側擊地提醒他們:不要有什麼不臣之心。

也就是因為這樣,劉備才會把第一託孤大臣選為諸葛亮,留給李嚴副手的位置,因為諸葛亮需要依託劉禪才能生存,可李嚴卻不需要,他的選擇可比諸葛亮要多上一倍。


最後,劉備對諸葛亮所說的“君可自取”,是真心話還是試探話?

可以肯定的是,劉備是不可能把自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國家交給諸葛亮的:

  1. 這是人之常情,即使唯一的後代是個傻子,家主也不可能把偌大的家財交給管家,最多是給管家一點好處,讓他好好輔佐少主人;
  2. 前面說過,劉備最器重的人始終是法正、李嚴之流,就連被劉備多討厭的許靖、劉巴,他們的地位也在諸葛亮之上。在荊州丟失之前,諸葛亮一直都是後勤部長,負責提供軍糧和武器的,真的在前頭立功的是龐統、法正等人,即使是到了漢中之戰時,諸葛亮依舊留守後方,“足兵足食”,他的地位是劉備提拔的,一旦離開了劉備的支持,諸葛亮在益州是站不住腳的;
  3. 就算交給諸葛亮他也坐不長,漢高祖劉邦曾立下盟誓:“非劉氏而稱王者,天下共擊之”,兩漢四百多年,唯一一個異姓稱王沒事的只有曹操,不過他也被罵得體無完膚,諸葛亮一個這麼注重名聲的人,他是做不到拋下榮譽來“取而代之”的,同時他也沒這個力量,李嚴就是一個監視諸葛亮的最好人選;
  4. 劉禪也不是我們認為的那樣愚蠢,那是《三國演義》的說法,只是為了拔高諸葛亮的地位而已。

所以劉備的那句話,名為託孤,實為試探,他既然害怕東州會乘機奪權,自然也害怕荊州派系尾大不掉,所以他才能假意“讓蜀漢”,將以前劉表試他的那一套用在諸葛亮身上,看看諸葛亮是怎麼樣的反應,果不其然,一向以忠臣自詡的諸葛亮立刻眼淚鼻涕一塊來,向劉備一再保證自己的忠誠,劉備才能安心地閉上眼。

可惜的是劉備最後還是失算了,東州自李嚴被廢后就逐漸式微,荊州派系還是坐大了,連最後連救國之戰這樣的大戰,也只能交給毫無軍事經驗的諸葛瞻去辦,把蜀漢最後的家底給打空了。


總結:劉備是不可能甘心讓出國家給諸葛亮的,一切都只是這位梟雄最後的試探,要為兒子劉禪的帝位尋求一個最可靠、最安全的解決方法而已,而諸葛亮雖然有“野心”,但他的野心是做千古名臣,而不是千古罪人,這一點就註定了他會學曹操大權獨攬,可卻不會學曹操奪權亂政。

不過諸葛亮事必躬親,什麼都親力親為,這事遇到一個小領導那是美德和才幹,比如剛做了耒陽縣令的龐統,可諸葛亮是大領導,就算是每天不吃不喝不睡,連續二十四個小時開工也處理不了,而他所任命的人也多是“蕭規曹隨”的蔣琬、費禕、董允等人,而把益州派系和東州派排擠在外,到最後甚至連姜維、王平、夏侯霸這樣的降將都能領軍出征,怪不得陳壽也說他“識治之才可媲美管蕭,可應變將略卻非其所長”了。

作者/一貳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贊!




一貳一橙


首先很高興回答樓主這個問題!

諸葛亮主要的功績,幾乎都是在劉備死之後才做的。劉備死時,遺詔劉禪:“汝於丞相從事,事之如父。”又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成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若其不才,君可取之。”

這話絕大多數人都覺得是劉備的虛偽之詞,其實不然。當時劉備兵敗,憂鬱成疾,一直在白帝城養病。當時病危,諸葛亮是連夜從成都趕過來看他,永安宮外全是將軍級別的人,卻只有諸葛亮一人能入簾幕後去探望劉備,這些話可是當著簾幕外滿堂文武說的。無異於是授予諸葛亮劉備軍團的領導權,其中意思再明白不過:“你若篡位,別殺我的孩子。”後人紛紛說當時諸葛亮要是答應了,就會有刀斧手出現之類的話。這不是廢話嗎,換你你敢答應嗎?當然是說不敢了。等權力到手了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事實上確實是如此,諸葛亮當政期間,劉禪就沒敢說一個不字。哪像後來姜維當政,一出征黃皓這閹人就跳出來上躥下跳、搞風搞雨。


壹個人的視頻日記


白帝城託孤時,劉備曾對諸葛亮說: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成都之主。對於劉備這番話的用意,眾說紛紜,有人認為劉備是有心賢讓,有人以為劉備是疑心太大,要試探一下諸葛亮。那麼,劉備的話究竟是在試探諸葛亮,還是真的有意讓他取而代之呢?

諸葛亮聽完劉備的話後,他汗流浹背,手足無措。劉備說出這樣的話,他十分震驚。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從諸葛亮的回答中,我們可以看出,他並沒有取而代之的想法,他將匡扶漢室當成是自己一生的事業,又怎麼會在這個時候取而代之呢。諸葛亮聽懂了劉備的話,劉備是把蜀漢的將來都交給自己。

劉備和諸葛亮兩人的感情十分深厚,劉備對諸葛亮有知遇之恩。諸葛亮在遇到劉備前並沒有什麼實戰經驗,若是他的能力已經展現出來,應該早就被別人請走了。諸葛亮確實是個能人,可是他沒有找到一個讓他發光發亮的舞臺。而劉備就是那個給他舞臺的人,讓他得以施展所長。劉備從來沒有懷疑過諸葛亮的才能和人品,對他是絕對的信任。

其實,諸葛亮是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自己並不具備取而代之的條件。古代人十分重視血脈的正統,這也是蜀漢建立的一張王牌。劉備之所以能夠在益州稱帝,就是靠著這張王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就是看中了這張王牌。蜀漢能存活,就是因為這個劉氏政權。如果把劉氏變成諸葛亮,就等於放棄了這張王牌。即使諸葛亮有再大的本事,最多也只能讓蜀漢苟延殘喘幾年。

劉備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了,趁機交待後事。劉備的“君可自取”,並不是真的要諸葛亮自取,而是要讓所有人都知道,即使諸葛亮要取而代之,也是劉備允許的,誰也不能質疑他的權利。這句話也是說給劉禪聽的,讓劉禪重視諸葛亮。諸葛亮和劉禪並沒有辜負劉備的期望,諸葛亮儘自己的能力輔佐劉禪,而劉禪也是“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


愛麗說史


白帝城中劉備彌留之際對諸葛亮說:“要是阿斗可以輔助就輔助,要是沒有治國的才能,你可以自己當成都的主人。”這一番話把諸葛亮嚇了一身的冷汗,那麼劉備是試探還是真誠的呢?我認為他是真誠說這句話的。

此時的劉備心灰意冷,無心國事。劉備為了關羽報仇討伐東吳,興兵七十多萬,還沒有出征又死了張飛,兩重打擊之下,劉備已經在崩潰的邊緣了。最後夷陵之戰七百里連營被陸遜燒了個精光,七十多萬人歸者十不足一,劉備敗退回白帝城。在這種打擊下劉備被壓垮了,染病不起,又思念關、張二人,最後病越來越重,連人都不想見了。劉備為什麼不回成都呢?因為沒有臉回。出兵東吳,蜀漢上下多數人是反對的,因為劉備是為了報私仇,況且還要御駕親征。大敗的結果讓劉備沒臉回成都,選擇在白帝城駐紮。這種心灰意冷的情況,加上自己不久人世,劉備說出若是子嗣無才,可以自己為成都之主的話,是發自內心的。

劉備無才。劉備託孤白帝城的直接原因是夷陵之敗,這次戰爭無論是戰略還是戰術都是錯的,而且都是劉備自己定的戰略戰術。戰略上諸葛亮、趙雲等人主張先圖中原再伐東吳,因為曹丕剛逼迫漢帝讓位與自己,人心不穩,是北伐最佳時機,但是劉備堅持要先為關羽報仇,討伐東吳。戰術上選擇在地形複雜的山林連營駐紮,被陸遜火燒連營。《三國演義》裡面寫到:“朕自得丞相,幸成帝業,何期智識淺陋,不納丞相之言,自取其敗。”“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成大事。”諸葛亮才華在三國裡體現的淋淋盡致,劉備自己無才,阿斗有沒有才這時候是未知的,想要蜀國在兩國間立足,諸葛亮是最佳的選擇。何況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劉備最後遺言也是最真實的想法。

《三國演義》是屬於小說的範疇,和歷史上的劉備還是有很大差別的,但是不管是小說還是歷史上,劉備和諸葛亮君臣的最終的目標是實現中國大一統,結束三國混戰年代,骨子裡都有中國人統一的信念。


上游的小石頭


劉備白帝城託孤,有史料可證。陳壽《三國志》中劉備說的是“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要知道《三國志》是史書,其真實性比《三國演義》強了太多。

至於“兒若有不才汝當成都之主”一語,出自《三國演義》,這個說法與“君可自取”是有一定區別的。其中包含了演義作者對劉備的貶損。但這不是今天我們要討論的話題。

關鍵的問題是,劉備託孤,到底是內心的真誠,還是出於對孔明的試探?

自古至今,絕大多數的史學家都認為,劉備是真誠的,並非刺探。

理由有以下幾點。

第一,劉備對蜀國當時面臨的形勢有清醒的認識,作為一個政治家來說,他首要考慮的,當然是國家的存亡,政權的延續。劉備臨死前,一把好牌在其手裡打得稀爛,蜀國正處於危難關口。這個時候,他不可能把國家的命運棄之不顧,而去關心諸葛亮是否有異心這等次要的事情。

第二,劉備對自己兒子十分了解。如果劉禪十分能幹,劉備有信心,就不會說出這樣的話。而且劉備說“君可自取”這個話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劉禪“如其不才”,諸葛亮才能夠取而代之。這也首先保證了劉家的利益。

第三,諸葛亮的忠心和才能,劉備內心相當清楚。劉備不算高智商的人,但是作為一方霸主,沉沉浮浮,經歷坎坷,看人的本領自然不會太差。諸葛亮跟他出生入死,鞍前馬後,從無二心,而又神機妙算,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在他的心裡,與其在自己兒子手裡亡國,不如讓蜀國在孔明手上壯大富強,這樣的思維是非常自然的。

第四,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劉備已經奄奄一息,這個時候再玩小聰明,試探手下是否真心,實無必要,也有違常理。說的難聽一點,就算試探出來了,在當時的情況下,他又能奈孔明何?

所以,陳壽將劉備白帝城託孤,讚美為“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評價極高。實際上也是完全否定了劉備利用託孤一事,刺探諸葛亮的不正確說法和猜測。





笑談古和今


認為劉備想讓位給諸葛亮。當時亂世群雄並起,喪國覆滅的人比比皆是。劉備因為也不想自己好不容易打下來的江山敗在不肖子孫的手裡,因此他才對諸葛亮說,如果太子劉禪不能輔佐,可以自己做成都之主。這是出劉備自真情實意,並沒有什麼別的想法。他們認為劉備是個英雄人物,他深知打江山的艱難,守江山更難,所以與其因為子孫不肖而導致亡國,還不如留給有能力的人去管理,並認為如果說劉備在將死之際還在玩弄權術,請問他怎麼會預算將來的事態發展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