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戰爭——人類與病毒

千年戰爭——人類與病毒

瑞典病理學家福爾克·亨申曾說過:“人類的歷史就是疾病的歷史。”而帶給人類最大災難的疾病往往是由病毒引起的。人類在痛定思痛之後,立志要消滅病毒,可是,這又談何容易呢,所以,人類與病毒的千年戰爭就這樣持續著。隨著文明的發展,人類認清了自己的防禦體制,發明了疫苗,找出了大多數病毒的一般性致病機理,推廣了一些抗病毒治療的方法和模式,檢測了水中、土壤中、大氣中的一些病毒等等。與此同時,病毒也在不斷變異著,不斷產生抗藥性,也在不斷地出現新品種,不斷地侵入人體,造成疾病的大規模流行。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就這樣繼續著。

千年戰爭——人類與病毒


人類歷史的大劫難——世界瘟疫史

翻開人類發展的歷史,從最古老的鼠疫、流感,到近來的埃博拉、非典,幾乎每一次疾病的流行,總是伴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而來;而疾病的大規模暴發,又會反過來對人類文明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歷史雖然已經過去,但或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當文明遭遇瘟疫時那幾次最為慘烈的大劫難吧!

千年戰爭——人類與病毒


可怕的瘟疫

雅典城空:瘟疫殺人無數

直到今天,沒有人知道這場發生在兩千四百多年以前的瘟疫從何而來,但可以確定的是,疾病幾乎摧毀了整個雅典。

當時一個倖存的學者修昔底德在他的書中以自己的所見所感,生動地描繪了此病流行的情景:身體完全健康的人突然開始發燒;眼睛變紅、發炎;口內從喉和舌上出血,呼吸不自然。其次的病症就是打噴嚏、嗓子變啞;不久之後,胸部發痛,接著就咳嗽。以後就肚子痛、嘔吐,大部分時間是乾嘔,併發生強烈的抽筋;到了這個階段,抽筋時斷時續,有時還持續很久。撫摸時,身體外表熱度不高,臉色也不蒼白,皮膚顯紅色和土色,身上發現小膿皰和爛瘡。但是身體內部發高熱,就是穿著很薄的亞麻布衣服,病者也不能忍耐,而要完全裸體。不僅如此,為了降溫,大部分人喜歡跳進冷水裡,有許多沒人照顧的病人實際上就這樣做了,他們跳進大水桶中,以消除他們不可抑制的躁熱。這樣的症狀持續七八天,病人多半因體內高熱而死亡。由於死的人太多,屍體躺在地上無人埋葬,鳥獸吃了屍體的肉也跟著死亡,以致“吃肉的鳥類完全絕跡……”

這次大瘟疫奪去了500多萬雅典人的生命,瘟疫把雅典城掏空了。就在這不知名瘟疫的打擊下,昔日燦爛的雅典文明之光趨於黯淡並最終熄滅。

名人介紹——希波克拉底

千年戰爭——人類與病毒


病毒帶給人類的是無盡的痛苦

千年戰爭——人類與病毒


修昔底德

對雅典這場索命的疾病,人們避之不及,惟恐不堪。但此時希臘北邊馬其頓王國的一位御醫,卻冒著生命危險前往雅典救治。他一面調查疫情,一面探尋病因及解救方法。不久,他發現全城只有一種人沒有染上瘟疫,那就是每天和火打交道的鐵匠。他由此設想,或許火可以防疫,於是在全城各處燃起火堆來撲滅瘟疫。這位御醫就是被西方尊為“醫學之父”的古希臘著名醫生、歐洲醫學奠基人希波克拉底。

希波克拉底有一份關於醫務道德的誓詞十分著名,讓我們看看從他的職業道德中能得到什麼啟發吧!

“我以阿波羅及諸神的名義宣誓:我要恪守誓約,矢志不渝。對傳授我醫術的老師,我要像父母一樣敬重。對我的兒子、老師的兒子以及我的門徒,我要悉心傳授醫學知識。我要竭盡全力,採取我認為有利於病人的醫療措施,不給病人帶來痛苦與危害。我不把毒藥給任何人,也決不授意別人使用它。我要清清白白地行醫和生活。無論進入誰家,只是為了治病,不為所欲為,不接受賄賂,不勾引異性。對看到或聽到不應外傳的私生活,我決不洩露。如果我違反了上述誓言,請神給我以相應的處罰。”

千年戰爭——人類與病毒


偉大的希波克拉底

鼠疫肆虐:人間變地獄

歷史上首次鼠疫世界性大流行出現在公元542年,它奪去了一億人的生命,並導致東羅馬帝國衰落;14世紀時,鼠疫再次橫掃歐洲,造成2500萬人喪生;19世紀末又出現第三次世界性鼠疫大流行,約1500萬人死亡。

千年戰爭——人類與病毒


貴族們為躲避鼠疫紛紛出逃

在這三次鼠疫的流行中,最為恐怖的是14世紀在歐洲出現的那幾次“黑死病”大流行。黑死病的一種症狀,就是患者的皮膚上會出現許多黑斑,所以這種特殊瘟疫被人們叫做“黑死病”。對於那些感染上該病的患者來說,痛苦地死去幾乎是無法避免的,沒有任何治癒的可能。這種痛苦,我們可以在當時意大利著名詩人彼特拉克留下的一封信中看出:“親愛的弟弟,我寧願自己從來沒有來到這個世界,或至少讓我在這一可怕的瘟疫來臨之前死去。沒有天庭的閃電,或是地獄的烈火,沒有戰爭或者任何可見的殺戮,但人們在迅速地死亡。有誰曾經見過或聽過這麼可怕的事情嗎?人們四散逃竄,拋下自己的家園,到處是被遺棄的城市,到處都蔓延著一種恐懼、孤獨和絕望……”

千年戰爭——人類與病毒


可怕的鼠疫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波及亞洲、歐洲、美洲的60多個國家,波及範圍之廣,傳播速度之快,遠遠超過前兩次大流行。

1894年,法國細菌學家耶爾森發現,鼠疫的病原菌是鼠疫桿菌。幾年後,另一位法國醫學家又發現,鼠疫主要是通過跳蚤叮鼠再叮人傳播的——原來,引發這種可怕瘟疫的不是罪人也不是瘟神,而是老鼠和跳蚤!

名人名言

清朝詩人石道南在他的一首名為“死鼠”的詩中這樣寫道:

四面八方橫死鼠,

儼然像虎阻人行,

人皆驚恐繞道行。

老鼠死後不幾日,

人死就如牆倒塌,

一日死者增無數。

流感——奪命惡魔

流行性感冒看上去是一種很平常的疾病,但在一次流行中奪去人命最多的瘟疫恰恰正是流感。

1918年,在奔赴第一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美國士兵中,流感開始肆虐,而這些士兵又將病毒帶到了歐洲戰場。隨著戰時人員的頻繁流動,以及戰後士兵們紛紛返鄉,一場可怕的流感在全世界範圍內蔓延開來。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它奪去了2000~4000萬人的生命,遠遠超過一戰和二戰中陣亡人數的總和!

1957年,流感暴發於中國貴州,然後擴散至全球,疫情持續到隔年。這場被稱為“亞洲流感”的疫情繫A型流感H2N2病毒作祟所致,據估計全球約10%~30%的人口受到波及,死亡人數在100萬人。

1968年,亞洲流感病毒由H2N2突變為H3N2,成了1968年“香港流感”的元兇。同年疫情傳至美國,持續到1969年。估計全球死於“香港流感”的人數約75萬人,在美國則奪走3.4萬條生命。

千年戰爭——人類與病毒


千年戰爭——人類與病毒


2003年的非典記憶猶新

千年戰爭——人類與病毒


一頭豬的哭訴

2003年,引發亞洲國家人心惶惶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非典(SARS),也是擴散迅速且死亡率極高的傳染病。2002年底自廣東順德暴發,2003年世衛組織正式宣佈致病源為一種新的冠狀病毒,並命名它為SARS病毒。這場疫情造成700多人喪生,亞太地區的經濟損失多達400億美元。

1997年香港首度發現禽流感病毒出現人畜共通傳染,病毒類型確認為H5N1,2003年底在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暴發嚴重疫情釀成死亡,甚至擴散到歐洲與美國。世界銀行2005年曾警告,禽流感大流行若持續1年以上時間,將造成全球高達80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2009年,豬流感蔓延,影響層面廣泛。

見招拆招 如何應對流感

流感雖然可怕,但是,只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鍛鍊身體,增強抵抗力,在流感流行的時候做好預防措施,相信大家一定可以戰勝流感。那麼,你有什麼預防流感的絕招嗎?你在流感期間都採取了怎樣的預防措施呢?給大家秀一秀吧!

展望——未來的瘟疫

回眸歷史上的大劫難,我們仍覺得觸目驚心。現如今,雖然醫療水平提高,防禦、防疫能力加強,科學研究大踏步向前,可是老的病毒可能變異,新的病毒也會層出不窮,前方的路我們還得步步為營。我們不妨來預測一下未來的瘟疫。

千年戰爭——人類與病毒


豬流感病毒

快速致死疾病

埃博拉病毒、拉薩熱、裂谷熱、馬爾堡病毒、玻利維亞出血熱都具高度傳染性並且能快速致死,理論上將可能造成廣泛的流行。然而這些疾病的擴散能力卻也因此受到侷限,患者還來不及將病原散佈便喪命,加上這幾種疾病都需要近距離接觸才會傳染,至今尚未在全球發生大流行,但基因突變的可能性將有機會提高它們的蔓延潛力。

千年戰爭——人類與病毒


埃博拉病毒

抗藥性

具有抵抗抗生素能力的超級細菌可能使得已獲得控制的疾病再度活躍,醫療專業人員已發現許多結核病的病原對多種傳統有效的藥物已產生多重抵抗力,使得治療日益困難,而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雷氏菌都有類似強力抵抗如萬古黴素等抗生素的現象,並且造成嚴重的院內交叉感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