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茶集團:開足馬力復產復工,確保茶農穩產保收

從成都出發,走銀昆高速(昆明方向),3個半小時即可到達宜賓市境內金秋湖停車區,四川省茶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川茶集團”)就坐落於此。


往年這個時候,宜賓早茶上市,川茶集團產業園內採茶、觀光的人絡繹不絕。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園區內空曠而冷清。


農時不等人。作為全國同緯度地區採茶最早的茶區,今年宜賓早茶復工復產情況如何?2月12日,記者走進川茶集團生產車間和茶園進行探訪。


川茶集團:開足馬力復產復工,確保茶農穩產保收

採摘春茶的工人正在測量體溫


黑茶生產線2月8日起已復工,日產黑茶6噸左右

記者剛一走進川茶集團園區,就隱隱聽到茶磚液壓機發出的“呲呲”聲。循聲而去,記者來到了標準化低氟黑茶生產中心。


車間門口,貼有“未佩戴口罩不得入內”的告示。車間裡,到處瀰漫著茶葉蒸煮的香氣。


黑茶製作現場,茶葉首先要蒸煮約1分鐘,進行高溫滅菌;隨後被壓制成磚形,冷卻後,一塊塊磚茶傳送劉輔剛的手邊。


劉輔剛是這裡的老員工了。他的工作是對茶磚進行修整,用刀劈掉邊角處多餘的部分。“2月8號就來上班,兩班倒,每班都要測三次體溫。”車間裡,劉輔剛扯著嗓子告訴記者。


川茶集團:開足馬力復產復工,確保茶農穩產保收


目前整個車間有四五十名工人,日產黑茶6噸左右。在車間另一端,工人們正將生產好的黑茶裝箱,包裝箱上寫有俄語。低氟黑茶生產車間主任熊建明告訴記者,“這些黑茶即將出口蒙古國,是去年的訂單,客戶一直在催。”


包裝精製車間,6條生產線全部啟動,茶葉被自動裝進一個個3克重的包裝袋內,再由工人統一放進包裝盒。車間最盡頭,9名工人正在用鑷子挑選不達標的茶葉。出於疫情防控的考慮,每個選茶工人之間距離都在3米以上。


川茶集團董事長顏澤文透露,在確保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集團採取“分散用工、交叉作業”的方式,最大程度開展生產工作。目前集團粗加工基地已全部復工,生產製作宜賓早茶;精深加工基地的黑茶生產中心、茶食品研發中心也陸續復工。


組織專家指導茶農採茶,預計一週內開始大規模收購早茶鮮葉

2月12日,下午14時,春光和煦、微風拂面,宜賓市翠屏區金秋湖鎮邱場村的茶園裡,棵棵嫩綠的茶芽迎風挺立。村民代有芳用食指和拇指輕輕捏住,從茶樹上提採下一葉嫩茶。


“這是技術員教的方法,不能直接掐斷,否則茶芽表面容易氧化。”代有芳說,自己這兩天一直接受川茶集團的線上培訓。


川茶集團:開足馬力復產復工,確保茶農穩產保收


宜賓是中國早茶之鄉,通常比四川省內和江浙一帶主要茶區早15天至30天。“早”一直是宜賓茶的優勢,如今受疫情影響,反而成為不少茶農的煩心事。“鮮茶陸續可以採摘了,擔心沒有外來客商,心裡堵得慌。”代有芳無奈地表示。


“外地茶商進不來,我們作為龍頭企業,就儘可能把茶農的鮮葉收過來,減少他們的損失。”顏澤文介紹,目前他們給出的早茶鮮葉收購價是每斤70元,預計一週內開始大規模收購。


這段時間,川茶集團組織了黨員志願服務隊和茶葉專家技術團隊對其基地建設、茶葉採摘、運輸等關鍵技術開展指導服務,同時加強茶葉質量安全監測預警,切實開展監督抽查,禁止不合格鮮葉、茶葉產品進入市場。


川茶集團:開足馬力復產復工,確保茶農穩產保收


銷售方面,也在有序恢復。2月11日,作為川茶集團的“門面”,位於金秋湖停車服務區內的“茶酒匯”展廳恢復營業。此外,集團正有序恢復線下銷售門店營業,同時加大線上電商平臺營銷推廣力度。


“現在我們陸續接到一些訂單,包括國內知名商貿品牌的訂單式生產,以及企業團購定製產品等。此外,我們正在將產品通過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的組織體系積極拓展新營銷,鋪設省內外市場。”顏澤文介紹。


【春天的展望】

今年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我們川茶集團人有信心、有決心打贏防疫的硬仗。同時我們要解決上下游的問題,保障茶農鮮葉不愁賣,保證市場供給不缺貨。我們採取非常時期的非常舉措,進一步提升我們的生產加工能力、提高我們的倉儲能力、提高我們的營銷能力。

特別是往年,很大一部分外省客商來宜賓收早茶。今年他們不來了。這部分原料,就是往年基礎上增加的很大一部分鮮葉原料,作為龍頭企業,我們要主動擔當,主動作為(收購),不然鮮葉沒有地方賣。(川報觀察記者 侯衝/文 何海洋/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