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最怕什么?为什么?

用户1319871902680


蝗虫灾害对于农业种植影响是非常大的,一般出现在气候比较热,天气比较干旱的时候。在我国发生蝗虫灾害的地方,目前只听说过新疆地区,而黄虫灾害发生频率最频繁的应该是在非洲国家,因为非洲的气候以及降雨量稀少,给蝗虫的繁殖和生存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因此非洲国家经常会因为蝗虫灾害导致粮食绝收。非洲国家的农业种植技术本身比较落后,一旦遇到什么自然灾害农民几乎是无计可施。尤其是遇到蝗虫灾害,几乎所有的粮食都会被啃食殆尽。

而今年非洲地区发生了一场70年一遇的蝗虫灾害,数以千亿只的蝗虫,如今已经席卷到了印度和巴基斯坦,而且极有可能会对我国造成一定的影响。印度和巴基斯坦同样属于热带地区,目前正是这两个国家的旱季,因此正是适合蝗虫生存的时候。目前这两个国家已经有几千万亩的粮田被蝗虫啃食掉,如果不能采取措施的话,那么损失将会更大,不过在这么多的蝗虫面前,可能他们也无计可施了。

其实如果发生蝗虫灾害的话,靠人工去清除这些蝗虫成本将会非常的大,如果同样能够借助自然的力量去清除这些蝗虫,可能效果反而会更好。因此我们最好的方法不是去打农药或者是驱虫剂,而是利用蝗虫的一些天敌,去清除这些蝗虫。蝗虫一般在天气比较寒冷或者多雨的地方很难生存,而且皇城的天敌包括一些鸟类以及禽类。我国新疆地区曾经发生过蝗虫灾害,不过很快被遏制住了,当时据说新疆有很多人家里面养殖了鸭子,这些蝗虫飞过来之后很多都被鸭子吃掉了。


除了鸭子以外,其实很多鸟类也同样会食用蝗虫,所以我们应该要保护大自然,尤其是鸟类,因为一旦发生蝗虫灾害,这些鸟可以大量的捕捉这些蝗虫,从而减少蝗虫带来的危害。而且现在在我国蝗虫已经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食,如果真的发生蝗虫灾害的话,可能很多人会用网去捕捉这些蝗虫。这种方法其实对于消灭蝗虫也是不错的选择,大家认为呢?


少三番


说到蝗虫最怕什么这个问题,老张最有资格来回答了,因为老张从小就生活在农村,在我们这里蝗虫叫做蚂蚱,所以下边老张就给大家说一说。实际上现在随着农药的使用,田里出现的蚂蚱越来越少了,不像以前的时候,每年夏天到田里的蚂蚱简直多的还必须要有人去捉。

以前在农村,基本上种地就是咱们农民的主业,不像现在农村人都到城里面去干活,反而外出务工成为了主业,种地成了副业。以前我们这里蚂蚱非常多,所以每天下午大家吃过晚饭之后,会成群结队的到家田里面去捉蚂蚱,自己捉自己家的,也有帮别人捉的。当然了,以前捉蚂蚱不是为了吃,而是出于两个目的:一个目的是为了保护水稻,辛辛苦苦种这么久,要是水稻叶子被蚂蚱全吃完了,基本上一年收成就没了。另一个原因是捉到的蚂蚱可以喂鸡和喂鸭子,以前的时候农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喂鸡和喂鸭子,像蚂蚱这种昆虫含有很高的蛋白含量,最适合喂鸡和喂鸭子。

那会儿下午的时候,我们就会到田间地头,一手拿着空瓶子,一手捉蚂蚱,并且把捉到的蚂蚱都装进瓶子里。别看蚂蚱个头特别小,实际上蚂蚱的腿非常有劲儿,而且蚂蚱的腿上有短刺,冷不丁的被扎一下也很疼。我们把做到的蚂蚱都装进瓶子里,经常是啤酒瓶那种瓶子,一下午捉满满一瓶子基本上是标准,直到捉的蚂蚱完全塞不进去,然后扯几片黄豆叶子把瓶口一塞,回到家里面拿根竹棒把蚂蚱挑出来。那个时候农村的鸡和鸭子基本上以看见拿着瓶子回来的,一般你都会围着过来。

小孩子的话也喜欢玩蚂蚱,因为蚂蚱只要轻轻一捏,从嘴巴里面就会吐出黑色的血水,不过这种这种血水千万不要弄到衣服上,否则的话洗不干净,当然了,也有可能是以前的洗衣粉性能不好的缘故。然后把蚂蚱的两条大腿都摘掉,用注射器往蚂蚱肚子里面注水,注完水然后再喂鸭子或喂鸡。不过现在的小孩子,即使是农村的,也很多都不敢捉蚂蚱,可能的确是时代变了。所以要说蚂蚱最怕什么?那肯定是最怕鸡和鸭子!


老张谈三农


蝗虫又叫蚂蚱。小时候最爱干的事情就是等到秋后收割完了玉米到地里面捕捉蝗虫了。把捉住的蝗虫用狗尾巴草串成一串带回家,用油一煎顿时香味扑鼻,哈喇子都流出来了。那真是美好的童年回忆。

现在由于农药和除草剂使用的原因,田地里面再也找不到蚂蚱了。现在能够吃到的蚂蚱都是养殖的,远没有野生的蚂蚱好吃。

蝗虫给我们大多数留下的印象可能就是一种会飞会蹦又好吃的昆虫。但是在一些老人的印象里面,蝗虫还是一种很可怕的自然灾害——蝗灾。大旱之后必有蝗灾。本来大旱之年粮食就欠收,粮食就不够吃。这时候再发生蝗灾,蝗虫把庄稼都啃食精光,那可就是雪上加霜了。在那些余粮不多的年代发生蝗灾,庄稼颗粒无收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蝗灾是怎么发生的呢?说来很有意思,科学家研究发现蝗虫平时是一种喜欢独居的昆虫。但是当它们的后腿某个部位倍触碰到受到刺激后,就会突然变得喜欢群居。蝗虫一旦成群结队了,可怕的蝗灾就要发生了。

同时,劳动人民总结出经验,“大旱之后必有蝗灾”。这是有着科学道理的。科学家研究认为,干旱有助于蝗虫的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蝗虫的卵都是产在土壤里面的。干旱的土壤有利于蝗虫卵的发育。因此在干旱的年头,蝗虫的数量就会大大增加。蝗虫数量的增加就有可能触发蝗虫的群居习性,从而引发蝗灾。

那蝗虫最怕什么呢?蝗虫是一种昆虫。在自然界中,蝗虫的天敌是很多的。鸟类、蛙类、甚至我们饲养的鸡鸭鹅都喜欢吃蝗虫。如果是在平时,自然界中的这些蝗虫天敌就能够控制住蝗虫的数量。

然而当蝗虫聚集成群发生蝗灾的时候,当蝗虫的数量变得非常庞大的时候,仅仅依靠自然界中的蝗虫天敌是消灭不了它们的。这时候我们就必须采取喷洒农药的办法来消灭它们了。

既然干旱容易引发蝗灾,那说明蝗虫最喜欢的就是干旱了。那么蝗虫最怕的就是风调雨顺的天气了。因此兴修水利,做到旱涝无灾,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湿润这样就会减少蝗灾的发生的机会了。


兔斯基聊科学


我们当地童谣:小闺女捂蜻蜓,捂不着直哼哼,小小子捉蚂蚱,捉不到直蹦哒。蚂蚱是我们小时候的玩具和改善生活的小零嘴。

可以说农村无论男孩还是女孩,在我们那个年代,就没有不吃蚂蚱的,每年秋天都要到山上或者田里抓蚂蚱玩,玩够了拿回家放在土锅灶里烧熟了吃,连点油都没有,吃得满嘴黑乎乎的颜色,那香味至今还记忆犹新。

那时候总是能看到很多蚂蚱,大蚂蚱背着小蚂蚱,我们说那是妈妈背着孩子,后来长大了才知道人家是夫妻,但现在秋天去田里收庄稼,基本上很难看到蚂蚱了,大概是除草剂和农药用得太多了,所有虫子都很少了,就连吃虫子的燕子如今也少多了。

蝗虫也就是蚂蚱,数量少的时候最怕的是吃虫子的鸟类和喜欢抓它们吃的人类,但如果数量多时,那是人类和鸟类所吃不了,抓不完的,所以2017年山东潍坊发生蝗灾时,是靠无人机高空喷施农药为主,农民们辅助捕杀,最终解决了这一问题。

近日印度和巴基斯坦也遭遇蝗灾,有很多人担心是否会蔓延到我们中国,这样的事情还真是说不好,万一在国外控制不了,这玩意繁殖能力特别强,到时候真的比现在的4000亿蝗虫多出500倍,想想都脑袋疼。

我认为蝗虫最怕农药,实在不行的话就用农药吧,不然农民的庄稼保不住啊,然后把中国吃货动起来,药物和捕捉同时进行,只能这样来对付了,用火烧并不靠谱。


看农村说农事


蝗虫在我们这里叫夹母,有牛夹母,个头超大。有千担,这种蝗虫身体长,头尖尖的。千担有一种小的种类,身体很小,柔软。另一种小夹母最多,占绝大多数。还有黄黄的夹母,个头也大,但身体柔软。还有一种小的一样,长不大的黄夹母。小时候,每到稻谷抽穗,这些蝗虫的幼仔就出来了,爬在稻叶上吃叶子,也有很多吃杂草。等到收稻子时,这些蝗虫就长成了成虫。肚里长满了黄黄的卵,大约几十几百。于是中午或下午就出去捉。掐头拉出一段带屎的肠子,再去尾又拉出一段带屎的肠孑,这样蝗虫的肚里就干净了。然后去翅膀,去带刺的小腿,捉一只蝗虫就算成功了。再用狗尾巴草穿上,一中午或下午可提一二百只。当时没有油,不可能象现在这样做成美食。就放到火上烧,烧到有糊味就算熟了,再与大家分食,当时感觉吃起来挺香的。后来参加工作了,没时回家捉蝗虫,再后来回家去捉了几回,发现蝗虫很少了。现在退休了,回家发现稻熟了,蝗虫没有了。


用户9301014155441


蝗虫怕什么?广西人、广东人、湖北人看了看手中还没吃完的蚂蚱,冷冷的嘲笑道:听说过“飞蝗腾达”吗?

好了,言归正传,今天咱就来介绍一下蝗虫怕什么。

蝗虫在中国来说一般叫做蚂蚱,不过这次东非发生蝗灾的蝗虫和中国境内的蝗虫可不是一个品种,据说东非的蝗虫叫做沙默蝗,被称为“蝗虫中的战斗机”,威力远比国内的凶猛的多。

据说这种蝗虫的长度和一根手指相当,成千上万的蝗虫组成的蝗虫群的规模极大,往往能达到长60公里、宽40公里。这次非洲蝗灾,在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1.5亿多只蝗虫,每天消耗约3万5千人份粮食。

目前,东非境内的入境蝗虫总量已经超过3600亿,所到之处片草不留,沿途国家的粮食安全岌岌可危。

而且更可怕的是,目前这些蝗虫群已经迁徙到了印度,距离我国云南、四川等地仅仅一步之遥。

所以,众多网友问了,蝗虫怕什么呢?下面我就来列举一下。

“飞蝗腾达”

我国曾是世界上遭受蝗灾最严重的国家。《中国救荒史》统计:秦汉蝗灾平均8.8年一次,两宋为3.5年,元代为1.6年,明、清两代均为2.8年,受灾范围、受灾人数堪称世界之最。

但是,近几十年来,我国蝗虫灾害时有发生,但是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这里面少不了中国吃货的贡献。

据生物研究所的实验表明,蝗虫的蛋白质占体重(干重)的75%,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正因为蝗虫营养丰富,肉质鲜嫩,所以在中国的餐馆里,出现了一道以蝗虫为原材料的菜——“飞蝗腾达”,深受民众的喜爱。至于味道嘛,用一句“隔壁小孩都馋哭了”一点都不过分!

但是,由于野外的蝗虫很难捕捉,所以商家往往通过养殖来满足吃货们的胃。据业内人士介绍,现在一斤蝗虫的价格大约是35元,大概是猪肉价格的2~3倍。

蝗虫的天敌

遮天蔽日的蝗虫群虽然令人类恐惧,但在大自然中,还是由你很多飞禽猛兽可以降服它们的,它们的天敌大概有如下几类:

01 蛙类

我们在河边常见的青蛙就是制约蝗虫的一大利器,青蛙与蝗虫的生活环境类似,芦苇地、长满杂草的低洼地、坑塘、沟渠等处,都是青蛙和蝗虫的栖息地。

那么。青蛙消灭蝗虫的能力怎么样呢?据统计,一只青蛙一个夏季能消灭10000多只害虫,一只泽蛙平均每天可以吃掉50只害虫,最多的可达266只,即使是身体笨乎乎的蟾蜍,夏季三个月也能捕食近万只害虫。

02 鸟类

吃蝗虫的肯定少不了小鸟,这些鸟类有燕子、白翅浮鸥、田鹩等,家禽中的鸡鸭也吃蝗虫,不过和前三种鸟类比就吃的少多了。以燕子为例,成年的鸟和一窝雏鸟这一大家子每月吃蝗虫的数量约为16000多只。

03 蜘蛛

蜘蛛的分布范围极其广泛,以昆虫、其他蜘蛛、多足类等昆虫为食。别看蜘蛛的体型没有蝗虫大,但只要粘在了它的蜘蛛网上,蝗虫和苍蝇、蚊子就没多大区别了,而且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对于蜘蛛来说可以美美的吃上一段时间了。

04 螳螂

螳螂在同体型的昆虫中属于战斗力爆表的存在,属于顶级的肉食性昆虫,可捕食如蝇、蚊、蝗、蛾、蝶、蟋蟀等40多种昆虫,即使面对体型比自己大的蝉、飞蝗等大型昆虫,它也可以利用自己孔武有力你的大钳子将对手大卸八块。

如何控制蝗虫规模?

至于为什么说是控制,而不是消灭呢?因为蝗虫在世界范围内的种类之多,种群数量之大都是个天文数字,我们人类目前的技术还没办法将其灭种。而且,蝗虫作为生态链中的一员,它肯定是有存在的必要性的。接下来,我就讲一下有哪些有效控制蝗虫规模的方法。

01 生态控制技术

蝗虫喜欢干旱环境,干旱环境有利于蝗虫的产卵和发育,所以民间一直有“极旱而蝗”的说法,所以在发生蝗灾的区域进行水土保持,植树造林,可以有效的迫害蝗虫的产卵环境。

另外,在灾区种植棉花、冬枣等蝗虫不喜欢吃的植物,也能抑制蝗虫的发生。

02 化学药剂防治技术

化学农业是治理蝗虫的应急手段,之所以称之为应急手段,因为农药虽然见效快,但对环境也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只有在蝗虫成片、密度较大的区域利用飞机进行喷药处理,如果密度较低的话建议采用其他方式。

03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一般是采用蝗虫微孢子虫、绿僵菌等微生物农药防治。也可引进蝗虫的天敌进行防治,但天敌的引入也存在破坏当地生态链的可能性。

说起生物防治技术,由于咱们家禽中的鸡、鸭、鹅也是蝗虫的天敌,所以我国曾经有过使用鸭子进行灭虫的先例。据2001年6月新华社援引2000年的媒体报道,浙江当时曾“派出”3万只鸭子乘飞机赶往新疆吃蝗虫。可见,鸭子不仅能烤,在消灭蝗虫方面也有一技之长啊!


好了,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这里是科学驿站,关注我,每天懂一点科学哦~

科学驿站


目前东非沙漠蝗虫正在泛滥成灾,已经在我国边境的印度、巴基斯坦肆虐,但危害中国的可能性较小,这得益于中国的发展战略。

旱极而蝗。

蝗灾是旱灾的产物,蝗虫产卵于土,雨水是蝗虫的终极杀手。中国对大江大河的治理,以及农田水利建设的普及,防灾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地理屏障。

蝗虫具有聚集性和迁飞性。中国本土蝗虫无法成灾,迀飞性蝗虫被喜玛拉雅山脉和昆仑山脉阻挡,也算蝗虫一怕吧。

动物天敌

鸟、蛙、鸡鸭是蝗虫的天敌,蝗虫富有高蛋白,是人类餐桌的美食,与小龙虾一样,油炸蚂蚱非常好吃。

棒打鸳鸯

化学防治能克敌制胜。新农药苯乙腈能在交配期驱散雄蝗,因而不能交配产卵,抑制虫口。

中国的农业有了快速的发展,我们建立了完整的监测防控体系,蝗虫在中国成灾的可能性极小。


施鹏来


在2020年的年初,长宽大约50公里的蝗虫大军从东非出发,开始向亚洲蔓延。目前,蝗灾已经肆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蝗虫所到之处,一片狼藉,大量的农作物被啃食破坏,甚至导致一些非洲国家可能会出现粮食危机。


据统计,蝗虫数量已经达到了4000亿只,这是目前全球人口总数的51倍。根据专家的预测,如果不对蝗虫数量加以控制,其规模还将进一步大幅增长,最多可能会达到200万亿只,因为蝗虫现在已经进入繁殖季节。

为什么会发生蝗灾呢?

蝗虫容易泛滥成灾的一大主要原因在于它们的繁殖能力非常强。蝗虫每隔三周就能进行一次繁殖,而且对于产卵地的要求很小,只要土质较为松软就行,几乎可以随时随地繁衍后代。而且虫卵都在地下,它们不容易遭到破坏。

据估计,每只雌性蝗虫能够产下大约100枚虫卵,每平方米的土中可能会存在多达30万枚虫卵。因此,只要条件合适,蝗虫就能大规模繁殖,种群数量会快速增加。血清素会让本来独居的蝗虫将会变得群居,其身体颜色会从绿色变为褐色,它们飞到哪里就会吃到哪里,从而出现蝗灾。

蝗灾的发生与气候变化有关,尤其是与旱灾的出现有关。古语有云:“旱极而蝗”。较为干燥的环境对于蝗虫的繁殖比较有利,而且干旱还会迫使蝗虫大规模迁徙。

除了繁殖能力很强之外,蝗虫还不挑食,包括农作物在内的各种植物都是它们的食物来源。而且蝗虫的飞行能力非常强大,它们可以接连飞行数小时,飞行距离可达150公里。只要一周的时间,蝗虫就能飞到1000公里之外。

那么,人类该如何面对来袭的蝗灾?蝗虫最怕什么?

首先,可以从蝗虫的繁殖行为来治理蝗灾。由于蝗虫生性喜旱,我们可以设法提高植被的覆盖率,较为湿润的环境让蝗虫难以把虫卵产到土壤之中。因此,保护植被的作用不仅在于防护风沙,而且也能用于阻止蝗灾。

其次,可以用蝗虫的天敌来消灭蝗虫。蝗虫的天敌主要包括蛙类、鸟类、游走蛛以及家禽,通过蓄养或者保护蝗虫的天敌,也能有效抑制蝗虫的数量。

另外,还可以通过消杀蝗虫的虫卵和幼虫来控制它们的数量。蝗虫的虫卵和幼虫都是在地上,可以通过化学防治方法进行杀灭。从源头上抑制蝗虫的数量,这样也可以预防蝗灾的发生。

不过,上述两种方法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它们都是长期性的预防方法,例如,蝗虫的天敌数量有限,它们不可能一下子消灭掉蝗灾;而且如果蝗虫的天敌过多,可能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反而造成负面影响。

如果要在短期内遏制蝗灾,只能采取一些有力杀灭蝗虫的方法。目前,通过飞机喷洒农药是杀灭蝗虫的最有力的方法,可以大规模杀灭蝗虫。


火星一号


要我说蝗虫最怕的是人们防治它。说实话,人类统治地球这么多年,没有害怕过什么生物。对于蝗虫灾害的防控,我们一直都在改进。因为人类需要生存,大家需要吃饭,但蝗虫一来粮食颗粒无收,那让我们又怎么活呢?所以我们就想出防治蝗虫的综合方案。



蝗虫综合防治方案

1.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蝗虫灾害一旦形成,实施起来就比较困难,毕竟它是飞的;而如果在它处于虫卵阶段,处于静止状态,我们就预防起来,扼杀在摇篮中,那么防治工作将会变得更有把握一些。

2.减少食物来源:黄虫喜欢吃玉米、水稻、高粱,但不喜欢吃果秋、豆类。我们可以在易发地可以尽量多种植蝗虫讨厌的农作物,或者其种林木,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治蝗虫。



3.生物防治:生态链中有平衡关系,防治蝗虫,我们就要保护它的天敌,蝗虫的天敌常见的有青蛙、蜥蜴、鸟类等。人类在喷洒农药的时候,要有效地保护蝗虫的天敌;还有就是我们可以用专门防治蝗虫的生物农药,它是利用性激素的原理引诱蝗虫,然后将其捕杀。

4.狠治夏蝗:秋蝗比夏蝗数量更加庞大,而我们知道秋蝗是由夏蝗产卵并活到了秋季。所以我们在对待夏季蝗虫的工作就要加大。首先我们对于高密度地区要科学用药、精准施药,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另外多采用生物防治法,比如在多发地养鸡、搭建鸟巢、杜绝捕杀青蛙。



畜禽养殖学堂


你知道蝗虫灾害有多厉害吗?你知道蝗虫的繁殖和生存能力有多强吗?你知道蝗虫是如何被消灭的吗?

蝗虫有很多种类,我们农村经常见到的就有好几种,这次在东非地区爆发的蝗灾属于沙漠蝗虫,由于当地极端的天气,造成了了蝗虫的大爆发,如今蝗虫随着季风的迁移,已经飞往巴基斯坦和印度,离我国的边境,只有一步之遥。

小时候听爷爷说过,他们那时候天气连续干旱,吃喝都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不知道蝗虫从哪里爆发开来,漫山遍野,所过之处寸草不留,仅有的庄稼也被啃食干净,令人发指。

这次抵达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蝗虫有4000多亿只,破坏力那是非常的强,一平方米地方就有几百只,一平方公里的蝗虫吃掉的粮食,相当于3.5万人的食物,一个蝗虫一生能吃掉100克左右的植物,4000亿只你算算能吃掉多少?食性凶残可怕,更可怕的是,蝗虫的寿命长,繁殖能力也非常强,一个雌虫可以产20-80只卵,在干旱的条件下,蝗虫卵可以保存3个月,干旱的土地上,一平方米可以产20万-40万粒卵,繁殖速度非常快,不加以控制,蝗虫能够呈指数快速发展。蝗虫飞行能力也非常强,飞行高度300米,每小时能够飞行4000米,连续飞行三天,不用休息,即使掉到水里,成虫也能在水中游24小时,那真是上天入地下水,无所不能。



沙漠蝗虫所过之处,啃食粮食,寸草不留,现在的蝗虫灾害已经造成大约几千万人受到饥荒的威胁,并且还好持续危害下去。

蝗虫怕什么?这种昆虫当数量多到一定程度时,一般的办法真的是很难消灭,就像打仗一样,如果敌人众多,再坚固的城墙,再可怕的武器也是发挥不出多大的作用的。


目前最有效的其实还是飞机大面积喷施农药和生物农药,不过农药往往在杀灭蝗虫的时候,也会间接杀灭蝗虫的天敌和其它昆虫,危害自然生态,造成严重的后果。

不过,我们可以从我国防治蝗虫的策略中找到一点启发。2001年,河北发生了蝗虫灾害,损失巨大,后来农民想出了一个高招,训练除了一批肌肉发达,腿细脚大,肉蛋两用的河北柴鸡,投放到草原上,让柴鸡和蝗虫PK,结果当然是柴鸡胜利了,不仅节约了饲料,控制住了蝗灾,效益也提高了不是。

还有些地方,为了防治蝗虫灾害,在当地种植了一些蝗虫天敌红椋鸟栖息植物和筑巢的方法来达到用天敌防治的方法,效果也十分显著。

除了柴鸡,笨拙的鸭子也是很厉害的,平常看着很笨拙,走路一摇一晃,但是吃食的时候,那可厉害了,以前新疆蝗灾,就从浙江空运过去一批鸭子用来防治蝗虫,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当然了,蝗虫最怕人了,只有人才有智慧,能够想出一切办法去治理蝗虫。

大自然处于一个生态平衡的情况,如果昆虫的天敌被杀害或者灭绝,那么昆虫没有制约就会快速繁殖发展,不可收拾,这次蝗虫灾害的起因,包括这次新冠状病毒肺炎,与人类破坏自然是否有着必然联系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