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處世奇書《圍爐夜話》:這本清朝治癒系雞湯文,有何不同之處

1854年,清朝荊州的一名鄉紳王永彬寫了一部格言輯錄《圍爐夜話》,用作洗滌心靈,常思己身。

王永彬寫這本書的時候,一定沒有想到一百多後,這本書會被奉為“處世奇書”,而他本人也從無名小輩,成為了暢銷書作者,並且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本被稱為清朝治癒繫心靈雞湯書,究竟有和不同之處呢?為什麼平平無奇的王永彬寫得這本書得以被世人喜愛呢?

為人處世奇書《圍爐夜話》:這本清朝治癒系雞湯文,有何不同之處

01、《圍爐夜話》的成書背景

1854年,大清朝風雨飄搖。

這一年,距離第一次鴉片戰爭已經過去十二年了;曾國藩的湘軍在和太平天國的西征軍在江西九江戰鬥;廣東省天地會首領陳開也在佛山起義。

這一年,上海成為自由港,上海美國領事正式在租界豎旗;英國人以《南京條約》簽訂滿12年,向中國提出修約要求,想要長江通商,外國公使駐京等等;同時中俄東北邊界問題談判開始。

這一年的,大清朝內憂外患,西洋的堅船利炮打醒了無數清朝子民,也讓中國傳統文化受到了西方文明的衝擊。


為人處世奇書《圍爐夜話》:這本清朝治癒系雞湯文,有何不同之處

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眾人救國的理念各自不同。

以李鴻章為首的官員推行洋務運動,試圖用“師夷長技以制夷”來救國;有眼界有抱負的商人則想著“實業救國”,有些處於底層的百姓則把希望寄託在了“太平天國”繪製的樂園裡。

而王永彬只是一個普通的讀書人,成為貢生之後,一直在鄉間教書,對時局沒有多少精準的把控,他憂慮的是世風日下,是儒家傳統文化被衝擊後,道德淪喪的人們該如修己修身。

其實,和王永彬一樣憂慮的人不少,比如李鴻章。

1854年,也就是咸豐四年的2月,曾國藩發表了一篇《討粵匪檄》,他把世風日下的原因歸結於“太平天國的荼毒”,認為“舉中國數千年禮義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蕩盡。此豈獨我大清之奇變,乃開闢以來名教之奇變,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於九泉”,然後號召知識分子行動起來“凡讀書識字者,又無可袖手安坐,不思一為之所也”。

當然,曾國藩這樣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更多的是為當時的清政府背書而已。

同樣身為讀書人的王永彬,卻選擇了著書立說,試圖用書中的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來安慰動盪亂世裡讀書人那些焦躁的心和看不到出路的未來。

於是,有了這本《圍爐夜話》。

02、王永彬其人

如果不是這本《圍爐夜話》,很少有人認識王永彬,他本人也的確只是一名普通的鄉間教書匠。

王永彬(1792-1869),字潤芳,號宜山,人多稱宜山先生。他出身當地一個小小的耕讀世家,原本無憂無慮在私塾唸書,卻因為兄長過世,不得不輟學養家。

但他酷愛學業,跪求父親要求繼續讀書。幸而他的家人願意在家境艱難的時候,供他讀書。

為人處世奇書《圍爐夜話》:這本清朝治癒系雞湯文,有何不同之處

王永彬入了縣學,考中了廩生。但是和屢敗屢戰,不停參加科舉以求晉身的曾國藩不同,王永彬最終可能侷限於本身天資,也可能是家境時局原因,他沒有繼續科舉,最終的身份是“貢生”。

不過光緒《荊州府志》離記載他“晚始以明經貢於鄉”,在道光廿三年以“恩貢就教職,在籍候選教授終身,考終正寢。”意思是,他從未有過實職,只是有個候選的名號。

但是沒有繼續學業,並未阻攔王永彬的讀書之路。史料記載,他晚年仍卷不去手,堅持讀書。他涉學廣泛,在著述授業之餘,經、史、諸子、書法、醫學皆習。

王永彬以授徒為生。在教學中,教授學生“先躬行,後文藝”,即先令學生修身,次教其治學;“兼勵文行,不專尚舉子業,凡問業者,鹹修飭謹度品概與詞藝兼營並進”,認為讀書不應以科舉應試為唯一目的,應“修養己身”。

王永彬好吟詠,與周夢溪、羅夢生、李月亭結詩社,與周、羅並稱“吟壇三友”。

王永彬還勤於著述。除了《圍爐夜話》之外,著有《帝統年表》、《格言集句》,兩次參與修著縣誌,另外還有《孝經襯解》、《禊帖楹聯》、《六書音義辨》等,現在國家圖書館還藏有他編寫的《橋西山館雜著》八種,除《圍爐夜話》外,分別為《音義辨略》、《六書辨略》、《褉帖集字楹聯》、《朱子治家格言》、《先正格言集句》、《歷代帝統年表》、《孝經襯解》各一卷。

作為一名普通的讀書人,王永彬在鄉間致力於教書育人,只是他沒有那些酸腐之氣,雖功名不高,但是卻努力想要通過教育來培訓和塑造更多學生。

為人處世奇書《圍爐夜話》:這本清朝治癒系雞湯文,有何不同之處

王永彬一直有著讀書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胸懷,雖然囿於自己的能力,只是參與一些地方事務,如積極參加當地的救災、防亂、修志等,但他對學生或者當地民風中“道德倫理”有著極強的培養意識,一直致力於“勸學、勸世”。

除《圍爐夜話》之外,他還寫有《朱子治家格言》、《先正格言集句》二種,給家族寫得《宗譜》中也有《丈夫詩》、《警心篇》、《弟子八箴》、《醒世歌》等,都屬於格言式勸誡。大都從孝、悌、謹、信、愛眾、親仁、力行、學文八個方面闡釋受業規範。只是《圍爐夜話》是他所有格言式書中最出名的一本而已。

古往今來,何為讀書,北宋大家張載曾有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雖然,王永彬的一生離這些非常遠,但他以自己的能力和所處地位卻致力於著書勸學,不負讀書人的初心。

03、《圍爐夜話》:儒家學說,為人處世之道

王永彬在《圍爐夜話》的序言裡,直接說

“寒夜圍爐,田家婦子之樂也。顧篝燈坐對,或默默然無一言,或嘻嘻然言非所宜言,皆無所謂樂,不將虛此良夜乎?餘識字農人也,歲晚務閒,家人聚處,相與燒煨山芋,心有所得,輒述諸口,命兒輩繕寫存之,題曰《圍爐夜話》。但其中皆隨得隨錄,語無倫次且意淺辭蕪,多非信心之論,特以課家人消永夜耳,不足為外人道也。倘蒙有道君子惠而正之,則幸甚。”

這實際上是王永彬虛構出來的一個冬日擁著火爐,與家人、至交好友暢談文藝的情境,他將枯燥、深奧晦澀的典籍哲理融入日常生活中,像話家常那樣,把為人處世的哲理娓娓道來,語言親切自然,容易使人為其所感染而產生共鳴。

在這本書裡,王永彬以隨筆的形式闡發了安身立命的主旨,涉及到人生的諸多方面,如修身養性、為人處事、持身立業、讀書立志、安貧樂道、濟世助人、持家教子、忠孝節義、為官執政等等。

他用格言闡釋了“立德、立身、立業”的要旨,揭示了人生價值的深刻內涵。

比如在“立德”方面,有一句話,讓我感悟很深,他說:

一“信”字是立身之本,所以人不可無也;一“怨”字是接物之要,所以終身可行也。

一個“信”字,是我們樹立人格、處世做人的根本,如果一個人失去誠信,他就會孤立無援,所以我們不可丟棄;一個“想”字,是我們待人接物必不可少的重要品德,如果一個人沒有容人之量,他就會變得心胸狹窄,自私自利,所以我們應該終身奉行。

在“立身”方面,則強調人要先修己身,方能有所成就,比如:

但責己,不責人,此遠怨之道也;但信己,不信人,此取敗之由也。

欲正人者,必先正己。管不好自己,就別妄圖改變別人。凡事遇到過失只責備自己,不責備他人,是遠離怨恨的處事方法;遇到事情自以為是,不相信別人的建議,是導致失敗的主要原因。

在立業的時候,則說“念祖考創家基,不知櫛風沐雨,受多少辛苦,才能足食足衣,一貽後世”,子孫後代自然要“克勤克儉,毋負先人”。這點上,富二代們可以以多學學。

為人處世奇書《圍爐夜話》:這本清朝治癒系雞湯文,有何不同之處

王永彬崇尚儒學,所以《圍爐夜話》一書中多為儒家學說,強調的是“克己修身”,先做好自己才能指引他人。大多數的格言都是在強調齊家先修身,讀書在明理;處事宜寬平,持身貴嚴厲、人貴自立等等。

雖然書中的一些觀點有著時代的侷限性,不一定能適合當代社會的要求,但如今讀來,這本書中某些為人處世的哲理仍對我們現代人生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白居易在《問劉十九》一詩裡寫“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如今冬日,霜雪天寒,正是讀書時。願這本清朝治癒系溫暖雞湯書《圍爐夜話》能帶給你不一樣的人生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