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公务员考试应当怎么准备,没有参加过国考或者省考,不知道考什么,能推荐一下相关资料什么的吗?

小不温柔


不了解你是哪个省份的?应届生还是往届生?在职还是全职?我以自己为例吧。我毕业六年了,工作几年后开始对体质内向往,已经参加过两次山东省考一次国考,国考复习两个月成绩一塌糊涂,仅考了80多分。第二年省考笔试第一148分,但是面试不幸败北,全场第二名,无奈第一名也是我所报名的岗位竞争者。目前我在积极的准备省考,在这里把我的经验分享给你。

公务员考试分行测和申论。国考行测130-135题,省考120题。行测分为言语理解,常识,数量,判断和资料分析五大模块。行测考试时间120分钟,申论180分钟。

你可以做一套最新的国考或是省考真题,看一下自己目前的程度。可以从各大机构app里找到最新真题。如果你分数在60分以下,那么我建议你从基础学起。个人建议报班学习,性价比比较高,尤其适合时间不充裕的上班族,我听的是粉笔980的课程,里面的老师讲的很好,言语模块我很喜欢明蕾老师讲的,时政部分王军涛老师,其他老师没有给我印象深刻的了。另外,麒麟公考专门做资料分析这一模块,相对比较专业,讲解也细致。常识模块华图的李梦娇也比较好。申论我只听过粉笔的课程,听了之后确实会有不小的提升。不过只是应试型的。

听过课程后,第二步就是刷题,可以购买纸质版的5000题,或者直接用app刷题。app题量大,0费用,方便快捷,纸质版的更贴近考试阅读模式。建议前期app,后期纸质版。第三步就是巩固基础,查缺补漏。可以听一下强化班课程。第四步就是做真题。有想交流的也欢迎给我留言,共同进步早日上岸!





唐伯兔661


从开始备考到上岸,我也走了很多弯路,庆幸最后上了岸。

公务员考试

很多人都在比较国考和省考有什么区别,可以看一下两张表。

其实很多地方国家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区别不大,无非就是调动或者待遇有些许差别,我也就不评判到底谁好谁坏,因为真的是依地区而论的。

说到备考,我觉得省考和国考并不冲突,题目都大同小异,就是题量和题目难易程度有所不同。

行测

行测主要就是考五大模块。言语、数量、常识、判断、资料。如果对自己复习没有把握的,可以报个培训班听听课,也是更好更容易的掌握知识点。如果自学能力比较强的,可以考虑自己复习,那么现在网上也有很多复习攻略,而且也有很多复习的APP,例如粉笔、步知、腰果等等有网课的,大家可以下个APP看看,或者关注公众号。

粉笔的课程还是比较好,有系统班、冲刺班和专项课几种选择。我都报过。

系统班比较适合小白,老师们讲的都比较细,跟着课程过一遍还是会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冲刺班可以是基础比较好的人,最后再过一遍知识点,而且可以在其中学习一些应试技巧。专项课的话,可以是你的某一块知识点的补充课程。例如数量关系的牛吃草、经济问题、线段法等等。

然后,你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一个复习计划。如果报班了,就跟着课程走,自己复习的呢,也一定要制定计划, 例如分模块,或者是按星期。分模块就是把分五大模块复习,例如这15天主攻言语理解,下15天主攻资料分析;按星期就是这个星期过一边知识点,下个星期做题....不管怎么样,要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计划。

最后虽然我个人不推崇题海战术,毕竟知识点、套路都是一样的,当你掌握知识点了,题目自然迎刃而解了。但是,在这个考试里,题量还是很重要的。

这里我说的题量不是指你盲目的刷题,是要结合总结的有效的刷题,例如今天做了180题,那么就不会说我错的太多了,我在做180题,而是应该把这180题里错题的知识点复习一遍,告诉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提醒自己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申论

申论的话,就像我在开头所说的,你可以很早就开始准备了,可以随时练练手,写写简报简讯,锻炼自己提炼文章、精炼用语的能力,其次还可以下个学习强国,关注一下人民日报公众号之类的,重点就是搜集素材,也是学习大神是怎么写文章的。

对公考感兴趣或者备考公考的小伙伴可以关注一波,赞一波,或者留言、私信讨论,我会尽我所能帮忙的。前面也讲过一些相关方法,我也会不定期在头条分享小知识,一起讨论一起进步呀,我在岸上等你们,加油。

慕容琳雨


省考考察科目行测+申论,所谓“得行测者得公考”,想在竞争激烈的省考招录考试中脱颖而出,在行测科目的考试中取得先机是至关重要的。而应届毕业生普遍缺乏参加公职类考试的经验,不知道有效的备考应从何入手,接下来我就根据多年来辅导应届毕业生的成熟经验给广大备战考生以下建议,同时对复习备考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做详细的说明。

一、行测科目该如何复习?

1.基础理论的认知及真题试做阶段

初识公职考试的考生,会发现行测科目在考察一般为: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不同的招录考试在题量的设置上会有差别,而纵观这五个部分的内容,所涉及的知识之多、范围之广让很多考生望而却步,所以一开始复习的时候,大家千万不要妄想一步登天,突击得胜,而应该从行测最基础的理论知识开始学习,建议大家可以在图书馆购买权威的行测基础知识点梳理总结类的教材,对行测科目涉及到的知识点和理论框架有个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接下来,针对基础教材中设置的内容进行循序渐进的学习和总结,在做每个知识点后附的练习题目时,先保证准确率,不要追求做题速度。这是第一阶段,建议时长不要超过10天。在这一阶段的学习后,一些理解能力相对较好的考生对行测已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行测科目考察的考点,理论知识体系也有了更多的体会,甚至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考生已经逐渐搭建起了行测科目的理论体系,滋生了些许自满情绪,所以接下来建议大家尝试做一些历年考过的真题,最好是成套的行测套题,感受目前自身水平和实际真题之间的差距,为下一阶段的深入复习做好准备。

2.各专项的学习,各个突破,消灭盲区

接下来是专项学习阶段,需要大家对行测科目所涉及到的各个专项进行逐一的、系统的学习,建议大家购买一些难度略低于真题的练习册,对应各个板块中的各个知识点进行专项的做题训练,在做题过程中查漏补缺,将第一阶段中没有学习到或者没有掌握牢靠的知识点进行深入透彻的二次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做题方法和技巧,做到能熟练掌握常规题型的做法。这是第二阶段,建议不超过15天。

3.题海战术,稳步提升

在经历了两个阶段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后,很多考生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知识点和做题方法,但还是没有形成系统的、有效的能应对实际考试的“法门”,所以,接下来建议大家多找一些权威的行测题目,最好难易搭配,进入第三阶段的“题海”提升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保证做题准确率的同时,提高做题速度,限时训练,一开始可以进行专项的限时训练,即找到同一知识点或题型进行大量练习,进一步巩固之前所学,然后再进行套题的限时训练,感受不同题型同时出现的压力,检验自身对各个板块知识点和方法的掌握情况,同时在这个阶段,对之前还没完全掌握牢固的知识点做更多的练习,争取消灭短板。

4.模拟考试,感受考场氛围

经历了理论学习和题海提升阶段的学习后,大家已经基本具备了应对考试的能力,接下来就是通过模拟考场真实环境,严格限定时间,进行仿真考试练习,感受考场氛围,建议不少于三天一次的频率,直到考试前。在模考后也一定要及时订正错题,完善细节。

在上述几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很多考生一定会碰到各类问题和困难,在遇到挫折时,不要心急、不要放弃,要始终相信“一口吃不了一个胖子”,踏实学习、持之以恒、循序渐进、逐步提升才是正道。

“失行测者失公考,得申论者得天下。”这几乎是所有考生迈进公务员考试大军听到的第一句“真理”,所以大部分同学会将复习的重点放在行测尤其是行测理的学习上,但若你是久经沙场的“老司机”你就会发现一个残忍的事实:无论国考、省考、事业单位,行测的分数往往稳定在55-65区间,尤其是都有复习基础的同学,行测基本上差不开8分,而这8分放在申论里面,无论是客观题的答案要点还是作文的引经据典都会让你瞬间回血,甚至不用日复一日的题海战术,只要你掌握了申论的技巧,逆风翻盘可以说是易如反掌!那么在省考已经只有两个月复习时间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做好申论备考呢?我将会从申论试卷的题型本质出发,带着大家一起揭开申论备考那神秘的面纱。

众所周知,申论模块只有五大题型,除了咱们都知道的“申论要写大作文”外,多省联考中涉及到的一般是归纳概括、综合分析、提出对策和贯彻执行。而提出对策自2012年甘肃省考之后便没有涉及过,所以可以大胆略过这一题型,同时,归纳概括、综合分析和贯彻执行都是换着不同姿势抄材料,是以归纳概括为根基的,可以统称为客观题。至此,我们申论备考做好两方面复习即可,一面是客观题,一面是主观题即大作文。接下来,我们就捋着时间线走向申论巅峰。

二、申论备考小妙招

客观题备考

1. 打基础。用三个小时的时间通过中公网校课程、中公名师笔记或者之前笔试课程的笔记来迅速学习有关归纳概括、综合分析、贯彻执行的历年考情、大纲认知、题型题量、常规问法、作答思路、作答本质、阅读技巧。整个过程可以将三种题型整合在一起进行学习也可以分开攻略,或者先分开后整合,加以强化,总之按照你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节奏安排即可,我们在这一阶段要做的主要是搞清楚我要做啥题,用啥方法做。

2. 做试题。了解了做题方法后不可避免的就要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了,否则就要成为纸上谈兵的现代典范了。所以这块直接拿出你买的中公甘肃省考历年试卷,建议是2018至2014年度的试卷,然后不要做套卷,分题型去刷,推荐题量是归纳概括15道(大约八小时),综合分析10道(五小时),贯彻执行15道(10小时),总之加一起就是两天半到三天的时间结束,当然做题也不是单纯的打卡完事,如果你想认认真真的甩竞争者八条街,那每道题至少需要精做三遍,做的时候第一遍就考场模拟,第二遍对答案(百度中公答案);第三遍梳理材料画思维导图,一句一句过材料,总结属于你自己的阅读方法,总之这样练完一轮如果还没提高你来找我,我负责!

3. 冲套卷。这也就到了复习备考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报的中公全程线下班对应的是七天七晚的封闭预测课程,如果报班就可以直接放飞自我,跟着老师的步伐走就可以。如果没报班,那我们至少要准备两套完整的套卷,择良辰吉日(其实就是挑下午两点到四点的时间)来进行全真模拟,整个过程建议关机,熟悉考场氛围。

主观题攻略

1. 学立意。用两个小时的时间跟着网课或线下老师了解作文的考情、评分标准,明白并熟记“题干为先,材料为王”的立意方法,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做三篇作文的立意,再次巩固意义型和对策型文章的写作方向。

2. 做论证。用六个小时的时间对标题、开头、段旨句、分论点段、结尾逐个学习其论证方法,系统化学习后拿出一篇真题作文使劲往上套,比如标题我可以怎么写,边翻笔记边写标题、开头等等,目的是克服对于作文的天生恐惧。完成第一篇后,可以用完整的一小时时间做整篇作文的练习,整个写作不求出彩但求熟练、准确。如此反复练习5-8篇作文即可。

3. 添花样。在之前练习的基础上,找出范文中你觉得特别棒的论证逻辑或相对万能的名言警句,进行套练积累,同时搜罗你初高中背过的古诗句进行五位一体归类,在适当的作文主题下默写古诗句,完成“一鸣惊人”,从此二类作文不是梦。


张掖中公教育


在2019年国家公务员备考大军中不乏一些新人,“国家公务员备考”这个话题有着极强的生疏感。古语有云: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现在中公教育专家为大家拨云见日,让大家做好国考笔试大关的准备工作,实现高效备考。

一、了解考试流程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征程从网上报名开始。包括查询招考职位、提交报名申请、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查询报名序号、报名确认、网上打印准考证等环节。笔试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必经之路,只有通过了笔试才能有参加面试的机会。公共科目笔试包括《行政能力测验》和《申论》。公共科目笔试之后第二天下午7个非通用语职位会进行外语水平考试,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会进行专业考试。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及最低合格分数线一般可于来年一月份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招考职位上通过公共科目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的人数达不到计划录用人数与面试人选的比例时,招录机关通过调剂补充人选。调剂职位及调剂相关事宜,在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公布后,通过招录专题网站面向社会统一公布。调剂结束后,报考人员可登录招录专题网站查询各招录机关的面试公告。通过笔试顺利入围面试的考生此时就要为后续面试做准备了。

二、熟悉国考考情

熟知国考考情,是高效备考的第一法宝。考生的备考精力是有限的,熟知考情,可以让考生做到有针对性备考,将有限精力放到考点上,从而减少无用功。但面对国考备考的海量信息,考生容易产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之感,也会因信息的纷繁复杂产生困惑,无法明确备考方向。考生低头备考之前,一定要认真研究笔试科目即《行政能力测验》和《申论》两大科目的考情,参加专业课考试的考生还要拿出一部分精力来研究专业科目的考情,唯有此,方能让备考做到有的放矢,箭无虚发。

三、制定备考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公教育专家提醒考生做计划的三点重要考量。一是要留有充分的备考时间。国考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生只有武装到牙齿,方能考试顺利,备考时间的长短影响着备考效果,所有一定要提前准备。二是要准确定位自身。建议考生多做国考试题,根据得分情况,明确自身学习的短板,做计划时要将精力放在攻克短板上,唯有此方能不偏科,无盲区,方能考试顺利。三是要循序渐进。前期计划以基础理论学习,了解考情,常考知识点及解题技巧,中期是专项练习,各个突破,后期是合成训练,提升统筹答题能力。

各位考生,2019国考已经渐行渐近,时间流逝很快,切莫等到考前慌乱无措,此时应该行动起来,提前为2019国考做准备,让备考之路更加从容淡定。


中山中公教育


国考和省考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定义

国家公务员考试是指: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俗称“国考”。

地方的公务员考试是指: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社团等为招录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而组织进行的各级地方性考试。俗称“省考”。

中央和地方考试单独进行,不存在从属关系,考生可以根据自己要报考的政府机关部门选择要参加的考试,也可同时报考,相互之间不受影响。  

笔试科目

中央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时间由招考部门自行确定通知,除了对一些技能有特殊要求的,大部分不要求专业科目考试。

各个地方的考试科目都是地方自定的,一般分为笔试和面试。

笔试科目各有不同,例如,北京、上海、广东往年考的是《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申论》;江苏2020省考的公共科目笔试实行分级分类考试,考试类别分为A、B、C三类,考试科目均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所有报考人员均需参加。除此之外,各省市的招警考试还会增加一门公安专业科目的考试。  

因此,要报地方公务员考试的考生要注意查阅当地政府公布的招考简章,以便有针对地进行复习。

招考时间

从2002年起,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员招录工作的时间已经基本固定:报名时间在每年10月中下旬,考试时间在每年11月底或者12月初。

地方的公务员考试时间差异很大,而且每年招考时间会有一些变动,一些省份一年还有春、秋季两次考试。

另外,各个省市无论从考试时间和命题趋势上都越来越相似,近几年来公务员联考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时间一般每年3、4月份。

2020浙江省考原定于2020年2月22-23日,现受疫情影响推迟,具体时间未定。


一年有多少次公务员考试

01

国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在启动时间上有别于大部分省公务员考试。每年的国考会在上一年的下半年启动,而一般各省公务员考试会在当年举行(北京市考与上海市考同国考,会在上一年的11-12月份举行,而今年江苏、上海已经陆续发布2020省考公告了)。

比如,已于2019年11月24日结束笔试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是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生若想再次参加国考,接下来报考的就是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了。

这也就解释了有些考生的疑惑:为什么这才2019年,网上就出现了有关2020甚至2021年国考信息。  

02

省考

1、一年举行一次考试的地区:江苏、浙江、安徽、江西、云南、海南、山西、湖南、辽宁、湖北、青海、陕西、西藏、贵州、内蒙古、河北、山东、甘肃、黑龙江、河南、北京、上海。  

2、一年举行两次考试的地区 :从近几年考试安排来看重庆、四川、新疆三地区每年有两次招考,重庆与四川分别为上半年招考与下半年招考(有变化),新疆地区有新疆公务员考试与新疆兵团招考。

广西、宁夏、福建在2014年有两次招考,以后又恢复了一年考一次;天津、吉林两地,2015年首次出现两次招考,2016年恢复一年一次考试。

3、一年举行三次考试的地区:广东。广东每年有广东省考、广州市考、深圳市考。  

一年可以报考几次

原则上只要笔试时间不冲突就可以报名。但也要看符不符合报考条件,如果没有可能报考的职位还是不可以报考的。


浙江中公公务员考试


无论是国考还是省考,笔试考的只有两个科目:行测和申论。

行测的题目主要分了语言类、数量类、常识类、判断推理类和资料分析类,全部为选择题,题量稍有不同,有140道的,也有120道的,部分年份也有130道,不等。考试时间为两个小时即120分钟,不仅要做题更要涂卡。

申论的题目主要是写作题,有四道阅读理解,还有一篇大作文,考试时间为两个半小时,也就是150分钟。题量不大,但是手写的内容太大,而且需要阅读的材料比较多。

具体考试内容题主可以答一下今年国考或省考的真题,亲身体验一下。

资料推荐:市面或网络有售某公某图的行测和申论的书籍,有知识点和复习技巧,可以买来看一下。网络也有售行测和申论的网络课程,同样可以复习提升。

但是两者的复习,都要围绕真题进行,然后对比书籍或者课程讲解,两者配合,会提升的更快。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一朵朵花海


公务员考试分为行测和申论两部分,行测主要包括,数量关系、言语理解、资料分析,常识判断,判断推理五个部分,申论主要是考察对材料的敏锐度以及写作能力,如果是零基础备考的话,建议报个班学一学,有老师带着学习会比自己学习的效率高很多的。我感觉中公教育的班还不错,你可以去咨询下。祝你备考顺利。


该学习了


考试资料可以参考中公的资料,比较详细,主要事告诉怎么思考,教会的事方法技巧。我有认识洛宁中公的老师 王老师超级好 可以推荐给各位小可爱哦!


用户3627563733


公务员考试不管是国家级,省级还是地市级的都要考行测和申论两科。既然选择了考公务员,不要去想成功与否,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祝早日成功上岸!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f8ac18f5b4bc4d05acda8c18e68bbefa\

天元元元


公务员考试主要考察行测和申论,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种类的备考资料,建议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中公教育的相关资料可以在当地中公教育购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