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能想起你家鄉讓你難忘的特產嗎?

燕超然


你還能想起你家鄉的特產嗎?

我的家鄉在四川廣安,這裡的特產很多,比較有名的是“顧縣豆腐乾”,“廣安鹽皮蛋”,“龍安柚”等等

顧縣豆腐乾產自顧縣鎮,顧縣豆乾,又名顧縣牛皮豆乾或顧縣五香牛皮豆乾。因千年古方的神奇,顧縣水質的玄妙,加上製作工藝的歷史錘鍊,顧縣豆腐質嫩爽口,滑潤細膩,味道純正,百吃不厭。獨具特色的豆腐宴席,菜式達180種。豆腐乾也是廣大外出務工人員必帶的一種土特產,以前每年過年回去的時候外省的同事都會說“幫我帶豆腐乾來”。

廣安鹽皮蛋選用廣安本地麻鴨,廣安麻鴨覓食能力強,適宜放牧,凡是湖泊、河流、塘口等有放牧條件的地方均可飼養。 這鴨子吃的好、生活環境好、才能生出品質高的蛋。要想醃製好鹽皮蛋還有一些必不可少的程序,先選出大小均勻、外皮光滑、沒有裂縫的鴨蛋,經過手工和機器兩次清洗,晾乾後放入窖池。

  湯料是用大料、香葉、茴香、肉蔻、八角、白扣、三奈、茶葉、鮮姜等十幾味中草藥配製而成。加上科學合理的醃製時間,並根據不同季節裡溫度的變化調節蛋池中蛋的比例,才能醃製出美味的鹽皮蛋。鹽皮蛋蛋白類似皮蛋,蛋黃類似鹽蛋,也許這就是鹽皮蛋的來歷吧!

龍安柚獲得過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認, 龍安柚親本源於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龍安鄉群策村村民唐延文家屋後的兩株53年生柚樹,由廣安市廣安區經濟作物技術推廣站選育而成。 龍安柚果實中大,果皮黃橙色,肉質脆嫩,汁多,少核或無核,11月上中旬成熟。具有調節人體的新陳代謝、消食醒酒、降火等作用,市場認知度非常高,深受消費者喜愛。

除了這些標準農產品外還有一些土貨這些才是我們遊子的最愛,比如香腸,臘肉,鹹乾菜等等,每次出遠門都裝滿滿的一大袋,因為這代表了愛!





我是果小萌


多少年一直想著家鄉的一種難以忘懷的特產,它叫薺薺菜,是一種野菜。想起它,就想起了外婆的味道,想起了家鄉的味道,想起了童年時的記憶。

我的家鄉鄖陽是個山區,那個年代比較貧困,每到春天的二,三月,外婆會領著我們兄妹,到田坎地頭,河道溝旁,堰塘水庫邊,採摘薺薺菜。外婆說:薺薺菜既能當菜,又能充飢,能炒肉,涼拌,包包子,包餃子。外婆又說:薺薺菜能治病,清熱解毒,補虛除風。

我們看著綠油油青翠的薺薺菜,真是高興,有的長的密密麻麻一簇簇,有的分散著長,有的個頭還挺大喲。

我們邊採邊哼起了歌謠:

薺薺菜地上漂,

我和姐姐一般高,

姐姐穿的誘花鞋,

叫我穿個爛草鞋,

姐姐要嫁富貴人,

要叫我做大乞丐。

唱著,唱著,鮮淋淋的薺薺菜,採滿了一筐。

回到家,外婆清洗了薺薺菜,加上少量的豬肉,雞蛋,蔥姜,油鹽,朵成餡,包成餃子。

我們直勾勾的看著包好的餃子,真想一口把它吞下,舌頭不停的在嘴邊打轉。說實話,在那個年代,能吃一頓餃子,是一種自豪感和安慰,就象過年一樣,比過年還美。

當餃子擔了上來,透出香氣,我閉著雙眼,聞了一聞,"唉呀!我的乖乖,真香"。當吃了一口,味道鮮美,真不知道我是誰了。我一口氣吃了兩碗,外婆說:慢點吃,不要噎著,好吃下次再給你們包。

這些年變化了,物產豐富了,好吃好喝的多著了,但想起家鄉的薺薺菜,想起外婆的味道,想起童年的記憶,真是讓人難以忘懷,讓人刻骨銘心。

難怪宋朝詩人徐似道這樣寫道:

萋萋牆根薺,

採掇盈一襜。

長貧歡亦苦,

積悟覺尤甘。





黑水島


茂名信宜錢排的李子——銀妃

李子很多,但不是每一顆都是銀妃。

聽名字已經很讓人幻想了。不得不佩服當初起這個品種名字的人。

銀字寫出了錢排三華李與別不同的地方。

由於錢排的三華李表皮都有一層粉狀的白霜,具有保鮮作用!也是大家購買正宗銀妃的依據。

另外妃字,當你咬開錢排三華李之後,那殷紅的果肉讓人想起了古代的美人!

不得不提一下,銀妃的果大、核小、脆口、清甜的特點!讓人一吃難忘。

好的水果真的不單單止於味道,還有他的好處。

多吃三華李,女生變美。

含有維生素C和維生素E和大量酸性成分,這些物質都能直接被皮膚所吸收,所以,經常吃三華李的人還能加快皮膚細胞再生,消除皮膚炎症,使得皮膚變得細嫩,紅潤,還能減少色斑的生成。

三華李果紅皮紅肉,色質豔麗,個大肉厚,肉質爽脆,酸甜可口,氣味芳香,果實含糖、蛋白質、胡蘿蔔素、核黃素等,每100毫升果汁中含維生素C17.5-28.7毫克,使我們吸收維生素更多。

不是所有的李子都能叫銀妃,有人說普通的李子3、4元一斤,真的沒得比較的。

產地、品種、味道、營養等等都不一樣,而且當季的水果最健康!

小妹自己試過味道才敢推薦給大家!


漁農小妹


大家好,很高興為大家分享我的家鄉。我是一個生長在農村,工作在縣城的一名姑娘。我的家鄉在中原地帶的河南鄭州鞏義。首先為大家介紹一下鞏義的地理位置和特點,鞏義位於嵩山北麓,西距古都洛陽市76公里,東距鄭州82公里。鞏義市屬季風暖溫帶,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東南部為高山區,中部為淺山丘俊,北部為鄺嶺。伊洛河自偃師入境,向東北流入黃河,形成東北-西南向的沖積平原。

我的家鄉物質豐厚,有許許多多的特產。我還是先為大家介紹一下我最難忘的特產,最後為大家詳細介紹其它特產。最讓我難忘的是我們這裡的一種山菊花,別名:小相野菊花。小相菊花是一個優良品種,外在形態和普通的野生十分相近,最大的區別在於普通的野生菊花泡出來的水苦澀難以入口,聞到氣味使人幹噁心,含在口中使人嘔吐,喝到腹中反胃;而小相菊花則大為不同,泡出來的茶清香撲鼻,入口甘甜,喝上一口,人頓時覺得全身清爽,渾身靈氣,即使喝過一段時間後口中還留有餘香與甘甜。說起來也很奇怪,只有生長在小相的菊花不苦,有一條河溝橫穿小相境內,溝內的野菊花清香可口,一溝之隔的溝北及其他地方長出的菊花口感則與溝南大不相同,多為苦菊,也許這就是小相菊花自帶的靈氣。小相菊花的嫩葉也是可能食用的,每天的4月初就是小相菊花發嫩枝嫩芽的時候,我們採集嫩枝嫩枝後經過焯水,然後用細沙布把葉子包起來擰乾水份後,把葉子切碎,最後把它和炒雞蛋配起來可以包水餃特別好吃,我一次可能吃個兩大碗。但是這種美食只有每年的4月到5月初可能吃到,再次吃就要等明年,那種滋味讓我久久難忘。我們這裡還有許許多多其它的特產,比如小關柿餅、候地小米、南河渡石榴等等許許多多。其中小關柿餅也是非常好的,小關柿餅具有個大肉厚、無籽霜多、含糖高、久儲不幹、生津、潤腸、清咽利喉等特點。候地的小米也是不錯的,候地小米營養豐富,含有人體所必須的多種特質。用其熬粥氣味清香,入口綿黏口感極好。我的家鄉物質豐厚,有山有水,民風樸實,歡迎大家到我的大家來。

 





利麗的奇蹟


我是貴州的,在我們哪裡有很多比較有特色的特產呢!那麼我就給大家說說我們哪裡有哪些特產。

1.鹽酸菜。獨山鹽酸菜,貴州省獨山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最初稱作壇酸,後改稱鹽酸,是布依族、水族、苗族等民族久負盛名的食品。

2.刺梨。產自貴州西部特有野生資源地,屬薔薇科植物繅絲花的果實。其果實在各類梨果品種中屬藥用價值最高,刺梨每百克果肉中含維生素就高達2000毫克,因此,“維C之王”美譽又被收入囊中。

3 .都勻毛尖。 中國十大名茶之一。1956年,由毛澤東親筆命名,又名“白毛尖”、“細毛尖”、“魚鉤茶”、“雀舌茶”,是貴州三大名茶之一。

4.遵義紅。是湄潭2008年以來充分開發黔湄系列國家級無性系良種,恢復於19世紀40年代在湄潭成功試製的“黔紅”的基礎上不斷改進工藝形成的名優工夫紅茶產品。

6.貴州黃粑。貴州黃粑是貴州省遵義市南白鎮的一種漢族傳統名優小吃。主要原料為大米和黃豆,成品焦黃,呈塊狀或園柱形,可生吃、油炸、蒸等,口感細膩酥軟,香甜可口,在貴州很受歡迎。

7. 波波糖,又叫波波酥。它香甜、易化,所以又叫“落口酥”,是外婆做給孫子吃的一種點心,在當時鄉下叫做婆婆糖。主要特點是香、甜、脆,色澤麥黃。食之口內久留芝麻的清香。

8.威寧火腿。威寧火腿是與金華火腿齊名的火腿,可算威寧的名優特產之一。它之所以成為特產,威寧火腿是因為特殊的高原生產了特殊的豬種和特殊的飼料,加之本地特殊的加工製作,形成了威寧火腿特殊的色香味。

鹽酸菜,刺梨,都勻毛尖,遵義紅, 貴州黃粑。還有一些肉乾比如威寧火腿和江口牛幹也是比較推薦買點,當作伴手禮是不錯的選擇。到貴州帶幾瓶茅臺可是極好的。







小聰來了


我的家鄉在十堰市鄖縣葉大鄉,與陝西河南交界,一個被群山環繞的地方,也是南水北調的源頭,國家級水資源保護地,這裡植被茂密,物種豐富,被一條叫堵河的河流阻斷與外界的聯繫,這裡的村民過著與外界脫節的生活,大部分日常物資都自給自足。

這裡特產很多,像野菜,藥草,竹筍,香菇,土雞蛋,黑豬,還有山泉水等,都有一個特點,都是大山賜予的,純天然的,全都是山前屋後隨手可得的。

做法也都是很簡單的,不需要很高深的技藝,不需要大量調料的稱託,只需要簡單的油鹽,都能做成可口的美味。

所有的這些都源於原材料的自然與健康,就拿我們這裡的黑豬來說吧,吃的都是媽媽摘的構樹葉子,拌上玉米粉,就這樣餵給豬吃,不添加其他任何東西,一頭要喂一年以上,殺出來的豬肉炒的時候都不需要放其他油,不管是炒著吃,蒸著吃, 紅燒著吃,還是燉著吃,都是讓人流年忘返。







十堰山兄弟



明天好似繁花錦


大家好,我是農村燕姐,

家鄉的特產,能勾起我兒時的回憶,紅薯,紅薯粉,紅薯片,紅薯絲,紅薯條,等等等等,

出生在70年代的我,家裡哥哥姐姐特別多,嗯,日子過的不富有,也不太貧窮,也許是年代問題,那時候吃飯啊,飯裡面都是有好多好多曬乾的紅薯絲,紅薯絲煮在飯裡面,特別的香,我喜歡吃,😀

我去年過年的時候返回農村,也正趕上認識了西瓜平臺,所以留在了農村,年初走進了三農養殖種植的道路上,感謝平臺,

紅薯能勾起我兒時的回憶,今年我種植裡育苗了很多很多的紅薯,過幾天我會直播移栽紅薯藤,到九月開始挖紅薯的時候,我會全程直播,打造紅薯粉,紅薯條,紅薯絲,紅薯塊,有喜歡各種紅薯的朋友。

請關注(農村養殖1978),我的大號觀看全程直播











單燕獨飛


每個人的家鄉因地理位置不同,氣候等不同,都會有當地比較有特色的特產,比如東北的人參,江浙一帶的海鮮,南方的各種水果等。

我的家鄉在四川,我也一直生活在四川農村,丘陵地貌的四川是一個物產豐富的地區,家鄉的特產也特別多。

最讓我喜歡的就是香腸臘肉了,四川的香腸臘肉在全國都有一定的名氣,在每年的寒冬臘月到處都能見到灌製香腸的鄉親,又麻又辣的香腸是我們四川人春節時必不可少的一種傳統美食,也是許多在外拼搏四川老鄉最掛念的美味,到了年底許多鄉親都會在老家帶上製造好的香腸臘肉到生活的城市慢慢品嚐。

除了香腸臘肉,紅薯粉條應該也是我們四川比較有特色的特產了,這兩樣是個人最喜歡也是最難忘的家鄉特產了。




八零後在農村


說到這個我可就來勁了啊!我是貴州人、我們那邊是山區,相比其他的城市我們經濟可能確實是比較落後,但大山裡面也有好多好吃的東西,也有好多其他沿海地區沒有的山貨。像好吃的就有羊肉粉、灰豆腐果等,一般出去外地時間長的人回來去外面吃東西不是吃什麼大餐,而是先整一碗羊肉粉,加點糊辣椒、爽得很。灰豆腐果.用木材燃燒過的熱灰混合豆腐炒出來的東西,不管是炒臘肉炒其他、涼拌、還是燙火鍋,都是美味。還有好多純天然山貨,像藥材有七葉一枝花、天麻、血藤、老虎姜、天門東、等等。還有兩個最重量級的就是儺戲,儺戲是仡佬族以驅邪逐鬼、祈福納吉、主要表現內容為圓滿人願,有巫教儀式、戲劇表演的民間藝人,屬於巫教範疇。儺戲表演中主要有角色面具70多種,有打擊樂10餘種,蟒袍等常用服飾和頭飾各20多種,口條10餘種、師刀等道具50多種,清水柳、搖板等唱腔30餘種,常演劇目兩三百種。屬非物質文化遺產,建有儺城,常有表演,地址:貴州省遵義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儺城。還有國寶級植物銀杉。

太多太多了,就不一一介紹了。有喜歡旅遊的朋友可以來我們這裡瞭解一下,歡迎您 記住地址貴州省遵義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銀杉之鄉、儺城歡迎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