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为人师是职场大忌,学会指正他人的方法也是职场生存哲学

小杨在公司很热心,遇到他人困难都很愿意使力帮一把,当然遇到他人不懂的、不会的、或者不对的,都会插上一手甚至教育别人。

在一次工作协作中,小李写的技术方案上有一些问题,而恰好小杨以前接触过这方面,就主动上去看了看,然后就在小李面前说:小李,你这个方案有问题,你方案里面没有考虑到背景因素,会导致大问题的。而后小杨还洋洋洒洒讲了很多理由,其他同事也都觉得说的有道理。

但小李本身是个好胜的人,就针对的意见也讲出自己的观点,当然我们听上去都听得出来小李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讲到后面小李还有点生气了,就说了句这是你负责还是我负责,要不你来做吧?最后场面尴尬。

这样的场景在工作中可能会常常发生在我们身上或者身边,我们看到别人在讨论一些我们自己擅长的领域时、我们发现别人在思考一些我们正好懂的东西时,总是会技痒,总想要插上去讲两句,最好是教会别人。

因为好为人师的底层心理是一种自我优势的张扬,期望他人看到、期望自己所擅长的额部分站在制高点的张扬,但是被好为人师的另一方则恰恰会有另一种心理,就是被否定、自己专业领域被挑衅,所以才容易激起反感、反抗,这一点与孟子所言:“人之忌,在好为人师”不谋而合。

所以在职场上,我们在面对别人问题的时候,不要轻易去指正,或者要用对方法去指正,否则收获都就不是别人的感谢,而是矛盾与冲突,并且别人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你的好心也付之东流。

好为人师是职场大忌,学会指正他人的方法也是职场生存哲学

在面对他人的问题时怎么做才不招人反感亦或让人更容易接受?

1、姿态上不居高临下

有这么一类人,在看到别人问题后指正别人的时候就摆着一副居高临下的态度,仿佛自己是正义的审判。本来被指正的人已经在心理上觉得自己分内的事情被介入、专业领域被否定,这个时候还居高临下的态度就会让人觉得自己被凌驾了,更是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曾经我一个下属参与某个项目工作,其工作范畴的内容被项目内另一个部门级别高于我下属的经理所提出问题指正,并且指正的时候还对我们领域专业的问题指指点点,站在高处般的扬着大旗说应该怎么做才对、怎么做才是专业的做法等等。最后我下属满怀不满但是碍于对方级别较高就没有当场说,而后各种抱怨。

所以不管是你身处什么位置,对他人领域指点指正都容易招致他人由衷的反感抵触,尤其当你级别和对方对等或相差不多时候,更不能有居高临下的态度,而是应该摆正姿态,充分尊重他人专业领域、尊重他人业务部门,仅仅提出相关风险、疑虑。

好为人师是职场大忌,学会指正他人的方法也是职场生存哲学

2、角色上不做旁观者

你一定也遇到过一种人,他们提意见指出不足的时候是这样的:我的意见是这样,当然才不采纳随便你,反正你们自己评估。

这样的意见建议看似没有“侵犯”他人专业领域、没有干涉其他部门工作,但是这种姿态角色本身显得自己双手一抱事不关己的样子。并且在企业里面还有问责一说,如果发生问题了,相关部门也许有连带责任,而这种说辞仿佛就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反正我意见提了 ,没采纳是你们的事,我没有责任了。

类似情况,还有提一些不太适合实际的意见或者仅仅提问题提质疑没有意见,比如方案是存在风险但是其专业意见里面没有任何方向性的思考建议,仅仅是质疑而没有任何思路观点,亦或者提出要花费一个不实际的成本金额来解决问题的意见,等等这样都是单穿的旁观者角色。

这样的旁观者,也不受欢迎,因为仅仅是提出问题、提出质疑、或者提出没有实际建设性的意见,等同于没有提,甚至所说的话给人感觉还挺抬杠的。

所以在需要对他人提建议时,要让自己成为主人角色,把这件事情当做是自己的事情来看待。换了一种角色后,重要的是思维也跟着换,事情时我们自己的时候如何处理,如何平衡利益、如何平衡风险、如何思考,基于这样才能得出问题大难应该思考的方向。

好为人师是职场大忌,学会指正他人的方法也是职场生存哲学

3、语气上建议而不是意见

很多时候,在面对他人问题时我们提的是意见而不是建议。

意见和建议最大的差别在于:意见更偏向于对事情的正确或错误予以判断然后给出方向性的指导并且这个意见是必须执行的是一种命令,而建议则是对事情处理方法操作细节上的一些参考,可采纳也可不采纳,我们常常请领导给的是意见而不是建议,就是这样。

所以意见常常是上对下强制性,方向性的,建议则是平级对平级之间非强制性的,细节性操作性的。比你层级高的给意见可以,同级、协助者之间提的应该是建议。

比如当你看到其他同事在讲自己部门PPT时存在一些问题,你提出对方PPT不够大气这就是意见,以为它是方向性,不能转化为实际的操作,而你提出对方PPT色调搭配可以考虑用相近色、只用三种颜色,这就是建议。

所以在给对方指正时候,我们应该是给建议而不是给意见:提出的建议应该是比较具体可以操作层面的观点,然后语气上关注和对方互相角色的位置,不要凌驾于他人之上。

好为人师是职场大忌,学会指正他人的方法也是职场生存哲学

4、方法上请教而不是指教

然后在表达的方法上承接用建议而不是意见时,我们则可以针对存在的风险多用引导式的方法去“请教”对方,而不是直接指出问题指教对方,这样对方就更容易接纳这样谦逊的建议。

比如“这个问题,我请教一下您,关于在风险上面您是怎么考虑的,要不要考虑增加一些流程上管控措施呢”。

好为人师是职场大忌,学会指正他人的方法也是职场生存哲学

综上,好为人师本身不是一个好的操作,不是一个能让人愉快接受的操作,但是在工作中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场景我们必须要提出一些建议,必须要要对他人的问题提出疑虑,这时候就需要在姿态上、角色上、语气上、方法上进行调整,才能让对方更容易介绍,即不产生矛盾又能达到提出建议的目的。

以上供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