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湖城管抗疫日記:凌晨,終於等來檢查結果,我們安心地互道“晚安”

2020年2月16日 星期天 晴

今天,是我抽調到社區一線工作的第十二天,從收到組織部充實一線人員力量的通知,到毫不猶豫地報名、滿懷熱情地報到,這一氣呵成的動作彷彿就在昨天,但十二天來社區馬不停䠙、紮紮實實的工作,卻又是這樣鮮活又生動。

第一天,我利用一個上午的時間大致瞭解了蓮塘仙湖社區的範圍,小區、工業區數量、人口及疫區返深人員臺賬等基本情況,下午恰逢區督導組檢查,不需社區工作人員陪同,我自告奮勇帶路。

督導組從工作站出發,沿路每一個小區必進必檢,進出口的宣傳、體溫檢測、返深人員及居家隔離人員信息掌握情況、小區的消殺和垃圾清運工作等等,細緻又嚴格,著著實實給我上了一堂防疫工作的實踐課。

在核對人員臺賬時,發現了工作站與小區自行記錄信息不太對稱,存在監控漏洞,我立即反饋社區,並建議將掌握的情況共享至各自小區,同時建立及時互通有無的機制。沒想到第二天一早,整整齊齊一摞登記表擺放眼前,社區工作站為14個小區、3個工業區宿舍制定了統一格式的人員信息情況登記表,把全面掌握的居家隔離人員信息細分至每個小區,還完善了每日早晚兩次電話監測體溫記錄,這一做法得到了督導組的肯定,讓我也不禁為社區工作的迅速反應和細緻到位點個大大的贊!

深夜,突然接獲有社區居民發熱37.8℃並前往羅湖中醫院發熱門診看病的消息,社區“三位一體”工作群中立即做出反應,我負責電話瞭解居民身體狀況、身份信息、家庭成員情況、近期的出行史和接觸史等,轄區民警立即核對身份信息,通過大數據分析軌跡和接觸人群,社區黨委書記攜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往羅湖中醫院跟進病患情況……

一直忙碌到凌晨,最後終於等來CT檢查結果,醫生診斷“不考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可能”,並讓病患回家休息。大家一直緊張懸著的心才終於放下,不禁在微信群裡樂觀地互相打趣“出來吃烤串呀——”“走走走——”,然後安心地到互道一聲“晚安”,那時,已是凌晨兩點多,離第二天的繼續奮戰僅剩五六個小時.....

為了實現小區的全面圍合,堵塞監控漏洞,對於轄區中幾棟業主分散,管理不統一的住宅樓,社區工作人員頂著住戶的不理解、業主的不配合、商鋪的反對,一趟一趟地跑現場,一個一個地徵求業主意見,一層一層地與住戶溝通,一家一家地給臨街商鋪做工作。

罗湖城管抗疫日记:凌晨,终于等来检查结果,我们安心地互道“晚安”

調研的現場,有業主跑過來提出各種反對意見,我們耐心傾聽誠心解釋,不迴避問題,不激化矛盾,在圍合準備開工時,有商戶提出,在臨街地方為他開一扇窗口,我們欣然接受。為最大程度地給住戶、商鋪提供方便,不厭其煩一遍一遍地修改圍合方案,張貼圍合告示,最終啃下圍合的硬骨頭,為防疫工作多築了一道防線。但是,這看似幾十米不長的一段路、200多戶人家、9個業主、6家商戶的工作,卻不知凝聚了工作人員多少精力和汗水,印記著他們數以萬計的步數,群眾工作實屬不易,唯有細緻和耐心。

在享受了整個春節期間一連貫的好天氣以後,開春的第一聲響雷警醒我們:要下“大雨”了。我們頓時緊張了起來,這對防疫工作來說,特別對各個無遮無擋的一線卡點來說,是個極大的考驗。工作站連夜兵分兩路,協調雨篷,購置雨衣、雨傘等物資,第二天一早立即送往各個小區、各個卡點,趕在大雨來臨之前,盡最大努力為小區的保安員、義工、駐點人員做好保障。陰沉的天色下,看著大家齊心協力撐起來的一個又一個藍色的、紅色的篷架,這一抹亮麗的色彩,就像是曙光是希望,相信不遠的將來,我們的城市、國家、每一寸土地,定會恢復以往的色彩斑斕!

罗湖城管抗疫日记:凌晨,终于等来检查结果,我们安心地互道“晚安”

以上種種的工作片斷和感動的瞬間,隨時隨地就會發生在身邊,一次又一次地震動心絃,戰鬥在防疫工作的一線,融入在這群溫暖踏實的人中間,我珍惜每一天的走訪,珍惜每一次引導勸說的機會,珍惜每一個解決困難以後展露的笑容,我為能與所有的一線“戰士”並肩作戰而自豪,我將全力以赴、滿懷希望地走向每一個明天,守護好我們的家園。(蓮塘仙湖社區許白芬 記者盧曉麗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