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墓碑上“显妣”、“显考”是什么意思?

长江老农


农村墓碑上“显妣”、“显考”是什么意思?

墓碑上“显考、显妣”是子女对逝去父母的一种敬称,也是几千年来,文化传承下来,约定俗成的碑文通用语。

过去,人死后安葬之时,碑文上都要写生平,朝廷大员和皇室不用显考、显妣,而用封号、谥号。普通老百姓没有资格受谥,父母去世后,因为没有谥号,一般就用通谥“显考、显妣”。

“考,妣”,来自成语“如丧考妣”,出自《尚书•舜典》。

汉郑玄注:“考,成也,言其德行之成也;妣之言媲也,媲于考也。”是指父亲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是一个德行有成,尽职尽责的父亲;“妣”就是“媲”的意思,而“媲”就是配,辅助之意,母亲在家中相夫教子,上敬公婆,下育子嗣,忠诚贤德,其德仪配于德行有成之人,换句话说就是,母亲很好的帮助父亲完成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尽到了一个贤妻良母之责。

《考工记》中对“考、妣”也有解释:考者,成也;妣者,媲也。

在《尔雅·释亲》中也有记载:“父曰考,母曰妣。”“考”是对已逝父亲的尊称,“妣”是对已逝母亲的尊称。

“显”同“先”,表示墓中安葬的是自己的先辈,也有彰显自己先辈功德之意。

在封建社会,达官显族,皇亲国戚,死后都有封号,或者谥号,可以在立碑篆刻碑文之时使用,但一些家境殷实之人,对国家、民族没有什么功德可以记录,也没有什么大事可赞誉,也没有出书立传等出人头地之事,可以录入到生平之中,自然也没有谥号。不过,含辛茹苦养育子女,还是有功劳的,子女为了表达尊敬和感念之意,又想碑文写得体面一些,就用“考,妣”,也算是一种尊称和私谥了,慢慢大家也都相互攀比,成了约定俗成的通谥了。而且,用“考、妣”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文化。

因此,墓碑上用“显考、显妣”,既是对先辈的尊敬,又是表达自己感激之情的用词,贴切、准确。

不过,现在许多人家已经不用“显考、显妣”了,而是改用“严父、慈母”,意义相同,更能表达出晚辈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这种事,一般都是入乡随俗,只要按当地风俗来写就好了。


大夫觉成


#野狐试答#

墓碑上的“显考”、“先妣”意指已故的父母,为何用“考、妣”,前面加上“显”又是何意,这有何渊源?这可能是题主想要了解的。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们还是说简单通俗一点。

考、妣最初通指父母,在世,不在世都可以用,后来才专指已故的父母。成语如丧考妣出自《尚书 舜典》,舜帝去世后,百姓伤心,如同死了父母,这里考妣就是在世的父母。

考是老的意思,在农耕时代、经验社会,老代表着知识、经验、尊贵。现在,我们也会给别人姓前加个老来称呼对方,以示尊重。所以用考来指代父亲就很正常了,这个字在当初造的时候就有老的意思。屈原《离骚》开头两句就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这里的考指已故的父亲,皇有大、美的意思,放在前面表示称颂,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朕、皇为帝王专用,后世就把这个皇改为了显,也是颂美之词,和皇的意思差不多。

(皇朝谥法考)

考从什么时候专指已故父亲,无法考证,这是一个慢慢演变的过程,因为用于已故父亲多了,渐渐就不用于活着的父亲了,也是图个吉利吧。墓碑上何时开始用这两个字,也没法考证,但其中的意义却容易搞清楚。

立碑最直接的功用是做个标记,重要的意义就是纪念称颂,用考妣两字就是一种称颂,这可能和古代谥法制度有关。古人盖棺论定,帝王将相有谥号,百姓没资格,但其显贵了的儿子总想给平民的亡父一个体面的称号,就选用了这个考字,应该算是通谥、私谥,就是大家私自都用一个谥号。

《考工记》对这两个字的解释是:考者,成也;妣者,媲也。意思是说父亲赚钱养家糊口,把儿女养育成人了,儿子也结婚了,女儿出嫁了,给父母也养老送终了,把自己一生该做的重要事情都做完了,可以安心的去了。男主外,女主内。母亲相夫教子,侍奉公公婆婆,料理家务,母亲的美德可以和父亲的功劳媲美。用一个字概括了男人、女人一生的功劳,当然这也是在明示一个责任,有着很大的教化意义。


野狐习禅


农村墓碑上“显妣”、“显考”是什么意思?农村墓碑上的“显妣”和“显考”是存活在世的健在儿女对已经去世的父母的尊称。农村墓碑上的称谓是通过千百年文化的洗礼、沉淀而形成的晚辈即立碑人,对已经去世的长辈尊敬的称谓。这种称谓是固定不变的具有普遍性大众化,是普通老百姓对已经过世的长辈的约定俗成的具有现实性称谓,是中华古老文化传承的具体表现。

“显妣。”“显”同“先”,在墓碑上都是表示同一个意思“先辈、已经对过世的长辈的尊敬”。“妣”是对已经去世的母亲的尊敬的古老称谓。“妣”是古代人对母亲的尊称,“妣”在墓碑上又表示女性坟墓。

“显考”。“显考”和“先考”是同一个意思,是现在存世的子女,即健在的子女对已经去世已经离开人世的父亲的尊称,是表示对死去的父亲的最尊敬的称谓。“考”古代人对父亲的尊称,在墓碑上又表示男性坟墓。

总之,“显考”和“显妣”以及“先考”“先妣”是存活在世的儿女对已经离世的父母的古老而又无限尊敬的称谓,是中华古老的民俗文化流传至今的具体表现,是属古老文化的民俗部分。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鄂东三农


显妣、显考都是对逝去的父母亲的美称。“显妣”指的是逝去的母亲,“显考”指的是逝去的父亲。

“考”的意思就是“成”,父亲生前完成了自己的功业,尽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是德行有成之人。

“妣”的意思是媲,而媲就是配,母亲相夫教子,贤惠忠诚,其德仪配于有德行有成之人。



在考和妣的前面加上“显”,意为父母已亡。也有显扬、彰显父母亲美德之意。古代人礼丧父曰考,丧母曰妣。

父母亲去世了,不能说亡父亡母,那是对父母亲极大的不敬,一定要使用冥称,称呼显考或显妣。

考妣词意的转换,应该和古人的谥法制度有关。



古人讲三不朽:“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古代达官贵人去世后常用一个字来评定其一生,称为谥号,普通老百姓与国家谈不上立功,更不会有什么重要著作,立言就更谈不上。所以普通老百姓没有资格受谥。

但是父母对于子女都是有功德的,于是人们就从“德”字上做文章。

出于对父母的感念,父母去世后,普通百姓也想模仿达官贵人们给父母弄一个谥号,就说已故父、母德行显著,是有功劳的人。

于是“考妣”做为对父母的赞扬,就成了普通老百姓对父母的通谥,专指去世的父母了。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和我留言分享!


牧子闲话


看了几位朋友的回答,他们已经把显考、显妣的意思解释清楚了,考为父亲,妣为母亲。这是古代对父母的称呼。现在一般都指故去的父母。

在农村,大多数的墓碑上写的都是故显考,故显妣,还有一小部分写“故祖考”“故祖妣”的,甚至还有写“故曾祖考”,“故曾祖妣”的墓碑。这后两种称呼的墓碑跟第一种称呼的墓碑有何区别呢?

故祖考,故祖比,指的是去世的爷爷奶奶,如果翻译白了就是故祖父,故祖母;故曾祖考,故曾祖妣,就是爷爷的父亲和爷爷的母亲,北方人称为太爷太奶。为什么会出现写有爷爷奶奶或太爷和太奶的墓碑呢?这样的墓碑是孙子或重孙子给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太爷太奶立的碑。谁立碑,就根据立碑人与逝者的关系写碑上的称谓。

去世的爷爷奶奶称故祖考,故祖妣,立碑人就是孝孙;太爷太奶称古曾祖考,故曾祖妣,立碑人就是孝曾孙;再往上一辈是故高祖考,故高祖妣,立碑人就是孝玄孙;称呼逝去的外公外婆为故外祖考,故外祖妣,立碑人就是孝外孙。


若愚趣谈


农村墓碑上“显妣”、“显考”是什么意思?

在农村的墓碑之上,咱们总是能看到,墓碑之上大多刻有“显妣”、“显考”的字样,这是什么意思呢?咱们来看看

“显妣”、“显考”

从“如丧考妣”这个成语之中,相信大家对“考”“、妣”二字都有所了解,指的是父母的意思。汉郑玄注:“考,成也,言其德行之成也;妣之言媲也,媲于考也。”,指的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在《尔雅·释亲》中也有记载:“父曰考,母曰妣。

既然知道了“考”“、妣”是什么意思,那“显”又是什么呢?

其实“显”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的是“先”,指“故去”的意思。二是意指彰显父母生前的德行,一般是对父母生前的一种赞美之言。

所以墓碑上有“显妣”、“显考”字样的一般都是子女为父母所刻,既是对父母养育自己的一种感恩,也是表达了自己的孝心

不过咱们也能发现,刻有“显妣”、“显考”的墓碑都是一些比较老的墓碑,现在的墓碑上很少在见到这些字样了,这种风俗文化也随着时间的发展,慢慢的淡出人们的视野!

骏景——殷


骏景农业


显(先)是由繁体“顯”的简化字。顯是由㬎和頁会意而成的字。㬎是由日和絲会意而成,表示太阳照射水蒸气蒸发出现的游丝状态,隐喻出现的微妙变化;頁的本义为织绸结束的经线开头,引申头的归类符号。由㬎和頁会意为出人头地、功成名就。简化后“显”是由日和业会意而成的字。业表示业绩、事业;日表示太阳,这里表示如日中天。借“先”声表示先导、领先之意。显的本义为事业如日中天,如显赫。

妣(毙)是由女和比会意而成的字。女表示女性,这里指示母亲;比表示比如,指把母亲比如父亲,能力强。借“毙”声指去世的母亲。

丂(靠kǎo )是古代一种打击乐器的象形衍化而成的字。笔画释义为:丂是由横“一”和撇折弯钩“”组成,横“一”表示悬挂编钟的横梁;”是笔画合体,由撇折“”表示编钟为圆弧形结构,横折弯钩“”表示编钟向外突出,口向下的多个相对大小不同钟组成。借“靠”声说明编钟按不同大小上下左右靠在一起,通过敲击发出不同的音符。丂作偏旁的字都与编钟有关,如号、巧、兮、亏、夸等。隶变楷化后,繁化为“攷”。 “攵”是“攴”的简化,可理解为敲的省形,通过敲击编钟演奏出不同的音乐效果。依据演奏的效果可以检验敲击编钟者的水平,故引申为考核、考察等。

考(丂)是丂和老的省形“耂”结合为考,丂即奏乐之钟,古代贵族用于庙堂祭祀、婚冠丧葬、军事征战、宴享宾客等各钟活动中,具有乐器和礼器功能。与造“孝”字类似。考寓意是对长者的尊敬,同时依据死者点位高低采用不同类型的编钟祭祀,也是对人老来的一种价值体现或能力评价。考和攷意义相近,后来就合为一字即考。

考的本义为对老人的价值高度评价。引申为1.去世的父亲,如考妣(父称考,母称妣,古为生前通称,今人则称死去的父母为考妣);2.假借为“攷”,敲,击,如考击(敲打)、考考(敲鼓的声音);3.假借为“拷”。拷打,如考竟(鞭笞拷问,受拷问而死在监狱中)、考死(拷问致死)、考杀(拷问击杀);4.查核,如考试、考察、考勤、稽考、考较(查核、核实)、考语(考核官吏政绩的评语);5.审察,察考,如考古、考据、考订、考证、考据(根据)、考正(根据文献资料核实证明)、考慎(审慎考察)、考寻(考察探求,研求)、考道(研求应尊之道)、考求(探索研求);6.完成,建成,如考落(建成、落成)、考成(落成、建成)。


生曰父母,死曰考妣。为了敬仰自己死去的母亲,就用显妣或先妣;敬仰死去的父亲就用显考或先考。


严师说字


我们先看考妣的意思及出处。

考妣最初是指父母,《尔雅·释亲》中有“父曰考,母曰妣”。晋郭璞注引《苍颉篇》中有“考妣延年”。还有个成语叫“如丧考妣”(如同失去父母的意思)也能看出最初是指父母。

后来随着历史发展,考妣演变成对已死父母的称呼,《礼记·曲礼下》中有“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

农村墓碑上的“显考”、“显妣”则是对已故父母的尊称。

有这样一个说法,“显考”、“显妣”是从“先考”、“先妣”演变过来的。我个人认为这个说法还有有道理的。

唐代的张九龄在《追赠祭文》写到:“谨以醢脯庶羞之奠,敢昭告于先考先妣之灵。”,由此可见古代最初使用先考先妣在作为对已故父母的尊称的。放在现代汉语中,先也有已故的意思,比如,先人、先父等都是指已经去世的祖先、父亲。

后来之所以演变成是“显考显妣”很大程度是为了更加赞美已故父母。“显”跟“先”在读音上一致,但是“显”的感情色彩更加浓重,更能体现子女对已故父母的怀念和尊重。还是从现代汉语看,“达官显贵”中的“显”就是比“大”更加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

在农村,白事是最为隆重的公事,白事方面的传统和礼数保持的比较完整的,民间又历来以“死者为大”,所以在选择用“先”还是“显”的时候,很多人就会选择“显”,以此来表示对已故父母的无限追思和尊敬。


草庐煮咖啡


墓碑上一般刻有四种:显考、显妣、先考、先妣。

称呼基本意思

显考、显妣、先考、先妣都是指逝去的父母亲。其中显考、先考指逝去的父亲;显妣、先妣则指的是逝去的母亲。

这两个称呼很容易区分。显考、显妣是对逝去父母亲的美称;先考、先妣则是对逝去父母亲的尊称。

也有“故显考、故显妣”,这种比较少一点。

“故”的意思指的是“已故”,虽然放在这些词语前面语义有所重叠,但也可以综合起来用。

“故显考、故显妣”主要是对已故父母亲的一种美称;而“故先考、故先妣”主要是对已故父母亲的一种尊称。

其实我国最开始用于碑文上的是“先考、先妣”,在后来慢慢的发展中,演变为“显考、显妣”。

当然前者还在一直用着。之所以会演变,主要还是为了宣传父母的德行,“显”字的来源是“德显考、行显著”。

古人讲究三不朽,分别是“太上立德,其次立功,三次立言。”

然而普通的家庭中,很难谈得上为国家立功,或者创作出显世著作,所以大家只能在“德”字上做文章,以“显”字来赞美父母德行端正。

不过据资料显示,不同的地方有些不同的风俗,有些地方对于“显”和“先”的解释与上面的说法不同。

比如有的地方认为,父母亲去了一个,还有一个尚在人士,则用“先考”或“先妣”,如果父母双亡的则用“显考”或“显妣”。

关于碑文这种东西,很多地方的习俗都是不一样的,而且有的地方关于立碑也是不固定的,比如有的地方父母有一方尚在的时候可以立碑,而有些地方是不可以立碑的。

有的地方可能写的都是“先考、先妣”这样的字眼,有的地方也可能写的都是“显考、显妣”这样的字眼,因为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不同,这些都是说不定的


chen木头先生


农村墓碑上的“显考”“显妣”是在世儿子对已逝父母的尊称,是几千年民间丧葬文化的体现。

“显”同“先”是荣显、显达的意思,有个说法,一般人用“先”,有功名官位的人才用“显”,现今社会多不讲究,“显”“先”皆可用。

“考”是对已逝父亲的尊称,“考”即“成”,就是说父亲生前己完成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创有自已的功绩,有功成身退的意思。

“妣”是对已逝母亲的尊称,“妣”即“媲”,母亲相夫教子,持家操劳,其功德足以媲美于父亲。

所以,“显考”“显妣”用在墓碑上是对已逝父母的赞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