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工程人職業規劃:不要等到30歲後的中年危機,才懂年輕可貴

當職場白領都在談論年薪津貼、副業剛需和創業時,建築工程人的你,在討論著一個重要工程節點的進度,有的還在混凝土裡盯倉,甚至有人在酒桌上和工友們訴苦工地的無奈。

建築工程人職業規劃:不要等到30歲後的中年危機,才懂年輕可貴

不知不覺中,30歲的中年危機就到了,作為一個工程人,為什麼很少能做一個完整的職業規劃呢?可總結為一下三個原因。

你為什麼不會職場規劃

1.工作環境問題

在工地工作,工作面比較開闊,沒有在寫字樓裡辦公室的肅重,又因為工地工作安全因素等問題,在工地工作時人的注意力比較集中,加上加大工程進度,很少有空閒的時間想其他的事情,覺得時間過得很快。

經歷風吹日曬的你不知不覺到了中年,你以為你還是那個剛畢業的小鮮肉呢?其實你快成了一塊老臘肉。

建築工程人職業規劃:不要等到30歲後的中年危機,才懂年輕可貴

2.職場晉升問題

工地項目部的傳統是有著一定的“自治權”,有時候公司的晉升制度很難落實,加上工地和人員的流動性大,有些年輕人不想幹工程或者有能力的人辭職,大部分職工都是靠熬時間走上管理職位的。

由於長時間與外界“隔離”,幹工地的很少人勾心鬥角,導致這部分人喪失了主動進步的戰鬥力。

3.職業發展路徑較少

工程人的選擇職業發展路徑比較窄,單位的選擇有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業主單位、設計單位,或者考相關性的公職人員等;

職位發展一般都在項目部發展,或者說整個事業的發展都在施工一線工作,只要一小部分能走到公司後方;

在一線工作從部門的副職到正職,再到分管副經理,一般人最多到這個職位,很小一部分人走到項目經理的崗位。

根據以上三個原因,工程人可以進行如下的職業規劃

建築工程人職業規劃:不要等到30歲後的中年危機,才懂年輕可貴

工程人職業規劃

1.最終行業的選擇

根據自身的發展,確定自己要不要在工程行業持續發展,如果你受不了遠離家鄉和妻兒及工作環境,

趁早做出正確的選擇,且不要一邊抱怨一邊試探

2.在職公司的選擇

選擇工作單位有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業主單位、設計單位,或者考相關性的公職人員等,根據能力和需求確定發展的方向。

3.職位的升遷

最後就是職位的升遷,前面的路都已經確定,剩下的就是努力了。

職位大致有管理崗位和技術崗位,根據自己的性格、能力等因素進行選擇。

建築工程人職業規劃:不要等到30歲後的中年危機,才懂年輕可貴

給工程人的職場規劃建議

1.要根據自己的經歷做選擇

之前,有個剛畢業的同學分到我們項目部,身邊總有人說工程這不好說工程那不行,沒多少天這個同學就辭職了。

不要聽一些人說工地如何如何,你要自己去經歷一下,只有你經歷後才有你做決定的發言權。

2.提升能力是必須

當你還不知道要不要做的情況下,就是該提升自己能力的時候,無論是技術方向還是管理方向,都要去提前涉及,給一切將要來的做好準備。

3.證書才是關鍵

拿到一公司報考二建一建的數據看到,有36.3%的人員都是條件達到後3年內報考,3年後報考的佔比為63.7%,那些報名條件達到3年後才報考的員工,遇到的情況是,用得著的時候才想到要去取證,比如評職稱、加薪、升職等。

證書的作用就不再強調,如果晚取證,要考慮到自己的精力問題和時間成本,所以說考證要趁早,因為總有一天你會用到的。

寫到最後

希望在疫情長假期間,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想好以後的路。

指南君給大家整理了二建、一建、造價、BIM等學習資料,趁這個時間去學習二建、一建、造價等知識,爭取儘早取證,讓長假變得有意義。

建築工程人職業規劃:不要等到30歲後的中年危機,才懂年輕可貴


建築工程人職業規劃:不要等到30歲後的中年危機,才懂年輕可貴

領取方式:

1.下方評論留言:我要學習,並轉發+收藏;

2.私我回復:

555,即可免費領取!!!

有關建築工程的問題都可以過來交流,關注建工考試指南,讓建築工程更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