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李煜《採桑子·亭前春逐紅英盡》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五代李煜《採桑子·亭前春逐紅英盡》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李煜的詞,存世共有三十餘首,在內容上,可以亡國降宋為界分為前後兩期:前期詞主要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風格綺麗柔靡,雖不脫花間派習氣,在部分詞裡也流露出了沉重的哀愁。這詞就是前期的一首作品,是在國時閒愁抒悶之作。李煜簡介: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隱、蓮峰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於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後主。開寶八年,宋軍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後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傑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詞。在政治上失敗的李煜,卻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為“千古詞帝”。


採桑子·亭前春逐紅英盡註釋:


亭前春逐紅英盡,舞態徘(pái)徊(huái)。細雨霏(fēi)微,不放雙眉時暫開。亭前紅花飄落,春光亦隨花而去,花兒飄落的姿態優雅,好像翩翩起舞,花兒不忍歸去,似乎在徘徊彷徨。細雨霏霏,這雨,浸潤了落花,也浸溼了愁緒,我雙眉緊鎖,難得一展。採桑子:詞牌名。又名“醜奴兒令”、“羅敷豔歌”、“羅敷媚”。採桑子格律為雙調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韻。逐:跟隨。紅英:紅花。盡:完。徘徊:這裡形容迴旋飛轉的樣子。細:蕭本二主詞中作“零”;呂本二主詞中此字空缺。霏微,雨雪細小,迷迷濛濛的樣子。不放雙眉:就是緊鎖雙眉的意思。

綠窗冷靜芳音斷,香印成灰。可奈情懷,欲睡朦(méng)朧(lóng)入夢來。沒有遠方的佳音,獨守綠色窗欞,冷冷清清,空空寂寂,印香飄渺,漸漸燒成了灰燼。思情難耐,百無聊奈時,昏然欲睡,思念的人兒朦朧進入夢境。芳音:晨本二主詞中作“芳英”。芳音,即佳音,好音。斷:斷絕。香印成灰:指香燒成了灰燼。香印,即印香,打上印的香,用多種香料搗成末調和均勻製成的一種香。成灰,成為灰燼。可奈,怎奈,即無可奈何。情懷:心情,心境。



李煜的主要作品有: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浪淘沙·往事只堪哀、漁父·一棹春風一葉舟、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搗練子令·深院靜、長相思·一重山、烏夜啼·昨夜風兼雨、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清平樂·別來春半、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喜遷鶯·曉月墜、憶江南·多少恨、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一斛珠·曉妝初過、阮郎歸·呈鄭王十二弟、望江南·閒夢遠、漁父·浪花有意千里雪、渡中江望石城泣下、亡後見形詩、憶江南·多少淚、三臺令·不寐倦長更、書靈筵手巾、蝶戀花·春暮、虞美人·風回小院庭蕪綠、搗練子·雲鬢亂、梅花、病中感懷、木蘭花·晚妝初了明肌雪等。


《採桑子·亭前春逐紅英盡》由[小孩子點讀]APP - 小學家庭輔導專家,獨家原創整理併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