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区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工作日记——我的战“疫”日记(17)

日期:2020年2月16日(星期天)

天气:晴

早晨,我躺在床上,阅读了“联勤集结号”编发的战“疫”日记《泪目!至亲长辞,姐妹俩忍痛奋战战“疫”一线》。“妹妹王宏玲在940医院发热门诊,姐姐王晓靖在火神山‘红区’鏖战,两条战线,一场战役”。2月13日上午,姐妹俩的父亲走了。我是含着泪读完的,她们也是普通人,也是血肉之躯,面对至亲地离去,坚守岗位一线的姐妹俩,得承受多么巨大的痛苦呀!“真心想飞奔回家送他最后一程,但我是一名党员,是一名军人。”,她们选择了患者,选择了父亲在天有灵。文字很简短,但内容很强大,是党员的舍小家为大家,是军人的使命与担当,是医护人员的医者仁心,向他们致敬!向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中午的时候,我获愁,他们姐妹俩是我们平川人,在平川长大,他们的父亲在平川工作生活了大半辈子。姐妹俩的故事传遍了我的朋友圈,我想,就是现在街上没人,也传遍了平川的大街小巷,是平川人的骄傲,我们身边真正的英雄!祝愿早日平安归来,你的妈妈等你回家。

今天平川区第四批援鄂医护人员出发了,全区将有8名援鄂医护人员在湖北“疫”线奋战,他们是韩本荣、魏晓娟、孙华、陈维、马海龙、包转转、杨轩、刘世明8名同志,我一一记在了心上。

今天的天气不错,几只花喜鹊“喳喳”地叫着,在高高的白杨树冠飞来飞去,这是我们紧张有序的防疫工作又一日,虽然我们的故事平凡,但是我们的意义非凡,做好我们自己,每一天,做最棒的自己,加油!

为了隔离人群,控制人员流动,把“对内防扩散,对外防输入”落到实处,我们在全乡实施了交通管制,这给群众生活带来了不便,特别是购物。最初的时候,我们的方案是实行乡村干部代办,随着春节的结束,群众家中储备的生活物资已经见底,代购的量越来越大,明显跟不上群众的需求了。刚开始的时候,小川村党支部书记周尚良一天跑镇子上一趟,后来一天跑三四次也不够了。我们又商讨了新的方案,动员映明商店送货到村口,把他们的电话发到各村微信群,通过电话购物,每天下午按时送到各村路口,再由本人取回或村社干部送货上门,既控制了人员流动,又基本满足了群众生活需要。我认为,在当前防疫形势下,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上午的时候,苟书记叫来了拉排村党支部书记李学辉,拉排村是我们乡唯一的贫困村,她一直很牵挂,是我们乡巩固提升的重点村。我们一起商讨了拉排村春耕生产工作,谈了脱贫攻坚,谋划了重点项目和村集体经济发展。苟书记说,要科学预防疫情,我们现在要有力有序逐步恢复生产。听到恢复生产,我对早日战胜疫情更加的有了信心,好像早上喜鹊的叫声更悦耳了,院子里的阳光更明媚了。

今天,种田教育管理中心班子成员自发捐资,购买了一批慰问品,说是这段日子,看到为了群众利益,乡村干部付出了太多,他们也帮不上忙,以这种方式表达一番心意。北庄村帮扶单位区科技局,在局长武得智的带领下对北庄村监测点的同志进行了慰问。张乡长带着我们把库房里的30袋苹果派发给了各个监测点,在北庄村监测点,张乡长对一辆没有证明的外地车进行了劝返。我和王宁去了北庄村部,尚丙臣正在泡方便面。北庄村某养鸡场的1000多只散养鸡受疫情影响,销售困难,每天光饲料钱得600多元,把两个创业的小伙愁坏了,现在正以每只50元的低价向庄里人出售,我听了,也挺愁的,希望他俩少赔上些,疫情过了,可以重新再来。

疫情没有局外人,灾难真正残酷,我们都是损失者。但是,我相信,人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何况我们种田人都是在泥土里摸爬滚打长大的,顶着黄天、踩着厚土,我们行!我们一定行!

窗外,某户农家,在门前点起了火堆。今天是正月二十三了,今晚是靖平两县的燎疳节,家家门前放麦草数堆,一家老小争相从火堆上跃过,燎去晦气,有袪邪除瘟的寓意,待火苗燃尽,又用铁锹将灰烬扬起,透过余焰和灰烬看是麦子、胡麻,还是西瓜,像什么就种什么,有祈祷丰收的的寓意。在今年这个特殊的防疫时期,这一传统习俗显得更有意义了,相信,我们种田乡一定可以迎来一个丰收年。我的家乡响泉村,一个美丽的城郊村,在我的诗文里一次次的把她赞美,我爱种田乡,也爱响泉村,这是我自己的“乡愁”。或许,将来,响泉村可以结合区委、区政府提出的“陇上泉村”乡村旅游规划,对“燎疳习俗”这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打造一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小小旅游文化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