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調態人皆有,細膩風光我獨知——薛濤寫景詠物詩的寫作內涵

導語:薛濤(約768~832年),字洪度,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唐代女詩人,後人將薛濤與魚玄機、李冶、劉採春並稱唐代四大女詩人,與卓文君、花蕊夫人、黃娥並稱蜀中四大才女,流傳至今詩作有90餘首,收於《錦江集》。 其中薛濤的詠物、寫景之作語淺而情深,調婉而神秀。作為一個女詩人,薛濤的詩委婉細膩,很少直言其情、直敘其事,往往託物言志,委婉曲折的表達情感。

詩篇調態人皆有,細膩風光我獨知——薛濤寫景詠物詩的寫作內涵

薛濤畫像

薛濤的寫景詠物詩更是將物象與情志相結合,所以今天我們要來看看作者通過寫景詠物詩表達了怎樣的感情與志向,來探討下女詩人薛濤的主要寫作風格和內涵。

詩篇調態人皆有,細膩風光我獨知——薛濤寫景詠物詩的寫作內涵

一、對大自然與生活的熱愛

薛濤是個喜歡大自然也熱愛生活的女子,從詩人如何描寫生活周遭的環境,我們就可以知道,比如水中的沼,或者是採蓮的船兒,這些日常生活所見的事物,都成了詩人所吟詠的對象,從而表現了對大自然與生活的熱愛。

因此我們便來看看詩人如何運用她的生花妙筆,勾勒出她多采多姿的生活環境。首先看其《菱荇沼》一詩:

水荇斜牽綠藻浮,柳絲和葉臥清流。

何時得向溪頭賞,旋摘菱花旋泛舟。

在長滿菱角和荇菜的池塘上,飄浮著許多綠藻與浮萍,細長的柳絲柳葉低低地垂在水面上,隨著清澈的流水飄動,多麼幽靜恬適的田園風光啊!一個“臥”字,將柳枝柳葉飄浮在水面的神態寫得活靈活現,情趣盎然。後兩句寫詩人面對池塘,見柳絲柳葉閒臥清流,便生出了泛舟採菱的想法,文思細膩,表現了作者體物入微的細膩風格。

詩篇調態人皆有,細膩風光我獨知——薛濤寫景詠物詩的寫作內涵

薛濤畫像

《名媛詩歸》說到此詩曰:“和葉臥,入想迥異。蓋細心明眼,觀物自有妙會,絕非膚意膚語,足攖其胸次也。”可見詩人對於她的生活環境有多麼細緻的體會。再看其另外一首《採蓮舟》:

風前一葉壓荷蕖,解報新秋又得魚。

兔走鳥馳人語靜,滿溪紅袂棹歌初。

這是寫蓮舟夜歸的情景。在秋天的傍晚,微風輕輕吹拂,荷葉隨著風擺動著,鳥兔歸巢,人語俱靜,四周一片寂然。這時前方有著一葉蓮舟,載滿了蓮藕,船行將荷葉分開,沿溪而來,採蓮女穿著鮮紅的衣裳搖著槳伴隨著歌聲緩緩行來,好一首“蓮舟唱晚”曲!好一個“鳥鳴山更幽“的藝術境界!

《名媛詩歸》稱道:“結句古宕有餘思,覺通篇俱氣靜矣。”此意境之美不禁令人陶醉其中,久久無法自拔,詩人營造出了一個寧靜且恬然的氛圍,讓讀者在讀這首詩的時候,能自然而然的融入到詩人的情境之中。

薛濤也是個喜愛花木的女子,故在其居住的環境周圍,亦種植了許多的花草樹木。詩人如此喜歡花木,想當然耳,也寫下了許多吟詠花木的詩篇。這些詩篇,表達了她熱愛大自然,也熱愛生活的真摯情感。

詩篇調態人皆有,細膩風光我獨知——薛濤寫景詠物詩的寫作內涵

薛濤畫像

在詩人的筆下有“色比丹霞朝露”的八十一顆;“衣裳色澤總熏熏”的朱槿花;還有“絳實豐肌”的荔枝;“砌下惟翻豔豔叢”的金燈花;更有馳名遐邇的西川海棠花。西川海棠大約興於中唐,盛於晚唐五代和南北宋時期。故下面我們就來看薛濤詠西川海棠的詩:

吳均蕙圃移嘉木,正及東溪春雨時。

日晚鶯啼何所為,淺深紅膩壓繁枝。

在這首詩中的棠梨花即海棠花。詩的前兩句寫西川節度使李德裕移花贈薛濤時,正逢春雨初降的季節。吳均,梁朝吳興人。蕙圃,指花園。這首詩首句用吳均的典故,意為此花出自浙江。李德裕於大和四年出任為劍南西川節度使,移“嘉木”海棠贈與薛濤,應當是很合理的事。詩的後兩句,以問答的形式,描繪了海棠花盛開時的情景,為何黃鶯在黃昏時叫的特別歡暢呢?啊,原來是千朵萬朵紅豔豔的花兒壓彎了枝頭。“淺深紅膩”十分形象的描繪出海棠花的顏色和質地。在這首詩中,我們看到詩人將動景與靜景結合在一起,那畫面就像一幅生動的鶯啼海棠圖,讓人讀來仿若“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的意趣。


詩篇調態人皆有,細膩風光我獨知——薛濤寫景詠物詩的寫作內涵

二、表達高潔的品格和志向

唐朝時,樂妓中擅長為詩者不乏其人,但大多繼承了六朝的綺靡詩風。而薛濤的詩,卻胸襟廣闊,格調高雅,有著超凡脫俗的風格,在她的詩中不但表達了她的品格不凡,同時也透露出了她的志向。

《酬人雨後玩竹》便是她的代表作品之一。

南天春雨時,哪鑑雪霜姿。

眾類亦云茂,虛心能自持。

多留晉賢醉,早伴舜妃悲。

晚歲君能賞,蒼蒼勁節奇。

這是一首以竹自喻,向友人明志的作品。竹與松梅並稱歲寒三友,是歷代文人雅士歌詠的對象。唐代詩人有許多詠竹的佳篇,有的取其歲寒獨青;有的取其虛心高節。他們往往在詠物中抒情言志,寄託自己的情懷。薛濤的這首詠竹詩,描繪了竹子在寒冬中仍能孤傲不拔、虛心勁節的姿態,從而寄託自己的情志和品格。頸聯“多留晉賢醉,早伴舜妃悲”,化用了二妃泣竹和竹林七賢的典故,寫竹子與高雅之人相交為伴,暗喻自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節品格。“晚歲君能賞,蒼蒼勁節奇”二句,向朋友明志,此處以竹節的堅韌比喻自己堅貞的節操娮。這裡的“奇”字,聯繫到薛濤的身世來看,這是以竹來自況。

詩篇調態人皆有,細膩風光我獨知——薛濤寫景詠物詩的寫作內涵

薛濤畫像

薛濤雖然不幸淪落樂籍,但是並非以色相事人,而是以才自拔,數年後即脫離樂籍,隱居浣花溪。後又出入幕府,歷事十一鎮。晚年遷居碧雞坊。綜觀她的一生,可以說是奇特不凡,她的詩文使她馳名文壇,而樂妓的身分卻又使她在社會上地位卑下,而出入幕府,又表現了她在政治社會上的價值。因此,這個“奇字,用在她身上是當之無愧的。清末陳矩重輯《洪度集》成書,將《酬人雨後玩竹》置於首卷,稱此詩為“何啻濤自寫照“,這是十分中肯的評價。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薛濤的另外一首詩《浣花亭陪川主王播相公暨寮同賦早菊》:

西陸行終令,東籬始再陽。

綠英初濯露,金蕊半含霜。

自有兼才用,哪同眾草芳。

獻酬樽俎外,寧有懼豺狼。

薛濤選擇菊花當作歌詠的對象,是別有一番深意的。菊花在古代是人民很喜歡的一種花卉,在東晉時陶淵明便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以菊花自喻自勉高潔的品格,讓後人讚譽有加。故在此後詠菊花的詩文中,菊花總以孤芳傲俗的姿態出現。這首詩的前四句是描寫秋天的早菊不畏霜寒迎風綻放。後四句則讚揚菊花的價值和用途,菊花不同於眾花草,它除了供人觀賞之外,還可供藥用、食用染料等用途。賞菊之外,還讚揚川主王播馭邊有功、治蜀有方,同時也藉以表達自己孤芳清高的情懷。

薛濤身為樂妓,卻不同於一般歌伎,她以詩聞名,以才會友,不懼權貴,與屈辱和命運抗爭,就如同那迎風霜而傲立的菊花一般,品格不凡。

詩篇調態人皆有,細膩風光我獨知——薛濤寫景詠物詩的寫作內涵

三、對愛情的憧憬

每一個女人都會渴望與自己心愛的人攜手相伴,組成一個溫暖甜蜜的家庭,期盼能夠無風無雨的度過一生,如此簡單的一個心願,對於薛濤而言,卻是一生難以達成的夢想。這對於一個感情豐富且細膩的女詩人薛濤來說,無疑是一生的遺憾。但這無情的現實並沒有使她對愛情渴望的心熄滅,在她現存的詩作中,多處留下了自己感情的痕跡。我們從她的詠物詩中,可以看到她寄託了她對純真愛情的熱烈嚮往。

如《池上雙鳥》:

雙棲綠池上,朝暮共飛還。

更憶將雛日,同心蓮葉間。

在這首詩中,詩人看到雙宿雙飛的鳥兒,心中便充滿了羨慕之情。看到那池子上雙鳥摯愛同心、情義纏綿的景象,不禁使她心馳神往。細讀此詩,頗有“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之感,讓讀者彷佛看到了詩人獨立池邊,凝望著雙鳥那淒涼孤苦的眼神。

自然界中一切成雙成對的美好事物,總能觸動詩人敏感易傷的心靈,帶給她無邊的遐想。詩人羨慕的不僅是雙鳥,當她看到了雙雙成對的小草時,也讓她興起了又羨又妒的心情。如《鴛鴦草》:

綠英滿香砌,兩兩鴛鴦小。

但娛春日長,不管秋風早。

這鴛鴦草的形狀兩兩相向,就如同飛鳥相對飛翔一般,而正是這成雙成對的形狀,觸發了詩人的情思。藉著這鴛鴦草詩人表達了自己內心的孤獨和惆悵。她數落責備他們“但娛春日長,不管秋風早”,表面上好像是說:你們整日娛樂在春光之中,盡情享受著春日的美好,不會想到秋天很快就要來臨了。實際上意味著,你們雙雙對對在春日中娛樂,全然沒想到我一個人孤苦伶仃,獨自飄零。這般曲曲折折的事有著多麼沉痛且自憐的心情,正如鍾惺在《名媛詩歸》中所評:“把鴛鴦草如此狠狠責數之,負怨不堪。”為什麼會如此的說呢?因為她自己孤獨一生,無緣學鴛鴦草。

詩篇調態人皆有,細膩風光我獨知——薛濤寫景詠物詩的寫作內涵

薛濤畫像

作為女人,她期盼著能有著疼愛她的另一半,有個相扶相持,互相依偎的人兒相伴,但是上天卻讓她獨自一人孤苦的度過一生,她的心中能不怨嗎?所以透過這些詩句,我們似乎可以聽到她內心深處的嘆息聲。在這類的詠物詩中,表現最多且最精采的就是祈求愛情卻不可得的那份幽怨傷感之情。如《柳絮》一詩:

二月楊花輕復微,春風搖盪惹人衣。

他家本是無情物,一任南飛又北飛。

柳絮本來就是一種又輕又小的東西,風兒吹到哪它就飄到哪,而這正像是詩人生平遭遇的真實寫照,自從父親過世之後,她便流落四方,這柳絮彷佛又像是說著她的心境一般,期盼能夠得到安定的心,卻偏偏這些和她交往的文人雅士們,沒有一個是真心待她的,表面上看似多情,其實個個都是無情之人啊!身為一個樂妓,任著她隨著歲月而飄零,又有誰會憐惜呢?這和敦煌曲子詞《望江南》:“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臨池柳,這人折了那人攀,恩愛一時間。”表達出同一種悽楚哀婉的情調。又如《月》:

魄依鉤樣小,扇逐漢機團。

細影將圓質,人間幾處看。

此首詩詠月卻不見月,作者用了巧妙的比喻法勾勒出月的形象,用“簾鉤”、“細影”比喻彎月,而用“團扇”、“圓質”比喻滿月。“扇逐”這一句則化用了班婕妤《怨詩》:“新裁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一詩。最後一句“人間幾處看”為反詰句,意味著從月初到月末,從月缺到月圓,人世間有處夫妻能共同觀賞呢?

詩篇調態人皆有,細膩風光我獨知——薛濤寫景詠物詩的寫作內涵

薛濤畫像

這月圓在中國本就意味著“團圓”之意在其中,而作者卻始終形單影隻孤單一人,我們不難想象出詩人獨自望月輕聲嘆息的那幅畫面。壓抑在她心中的會有多麼深的不甘與幽怨啊。從這首詩中我們看到了“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美感,倘若沒有這樣深刻的感受,是寫不出這樣令人低迴感嘆的詩句。身為樂妓的薛濤,有時不得不與達官貴人周旋,同文人騷客唱和,表面上看起來似乎熱熱鬧鬧的,但是到了曲終人散之後,留下的仍是無限的孤悽與寂寞。

詩篇調態人皆有,細膩風光我獨知——薛濤寫景詠物詩的寫作內涵

四、面對無奈命運的哀嘆

出薛濤非常渴望正常美好的生活,懷才且頗為自負的她,卻淪落為樂妓的地位,讓她覺得既屈辱又委屈,這不但粉碎了她所編織的美麗幻想,又使她常常陷入了孤苦無助的境地,這讓她看清了這社會的無情,並且清楚的明白了自己在這無情社會中所扮演角色。

因此在薛濤的詩中,既表現了自愛自負,熱情開朗的一面;又表現出自憐自怨,委屈忍受的一面。就整個詩作中此二者的比例,後者顯然佔有更為突出的地位。這種心理和情感特徵集中表現在她自傷身世的詠物詩,以及觸目傷懷、幽怨暗恨的寫景詩中。

在薛濤的詠物詩中,以《十離詩》最能展現她獨特而複雜的心態。整組詩由十篇構成,全是七言絕句,分別是:《犬離主》、《筆離手》、《馬離廄》、《鸚鵡離籠》、《燕離巢》、《珠離掌》、《魚離池》、《鷹離韝》、《竹離亭》、《鏡離臺》。

為便說明,故將原詩引錄如下:

馴擾朱門四五年,毛香足淨主人憐。無端咬著親情客,不得紅絲毯上眠。

越管宣毫始稱情,紅箋紙上撒花瓊。都緣用久鋒頭盡,不得羲之手裡擎。

雪耳紅毛淺碧蹄,追風曾到日東西。為驚玉貌郎君墜,不得華軒更一嘶。

隴西獨自一孤身,飛去飛來上錦茵。都緣出語無方便,不得籠中再喚人。

出入朱門未忍拋,主人常愛語交交。銜泥穢汙珊瑚枕,不得梁間更壘巢。

皎潔圓明內外通,清光似照水晶宮。只緣一點玷相穢,不得終宵在掌中。

跳躍深池四五秋,常搖朱尾弄綸鉤。無端擺斷芙蓉朵,不得清波更一遊。

爪利如鋒眼似鈴,平原捉兔稱高情。無端竄向青雲外,不得君王臂上擎。

蓊鬱新栽四五行,常將勁節負秋霜。為緣春筍鑽牆破,不得垂陰覆玉堂。

鑄瀉黃金鏡始開,初生三五月裴回。為遭無限塵矇蔽,不得華堂上玉臺。

詩篇調態人皆有,細膩風光我獨知——薛濤寫景詠物詩的寫作內涵

薛濤會元稹

關於這組詩的寫作原因,根據清編《全唐詩》中《十離詩‧犬離主》詩尾註寫道:“濤因醉爭令,擲注子誤傷相公猶子,去幕故云。”而從這十首詩的最後兩句,我們推知薛濤被遣也許有著多種原因:一、得罪了幕府“親情客“和“郎君“;二、侍奉日久遭到厭棄;三、出語不慎或者偶有過失。

這十首詩都是絕句,前面兩句寫的是備受寵愛之時,而後兩句則寫冷落被棄之後。仔細的觀察之後,我們不難發現,在每一首詩中都寫出了為何被棄的原因,例如:“無端咬著親情客”、“為驚玉貌郎君墜”、“都緣出語無方便”、“只緣一點玷相穢”、“無端擺斷芙蓉朵”等。從這些地方我們可以知道,薛濤承認自己是有過錯的,但同時她也為自己辯解,認為這些過錯,均是一時的疏忽大意而造成的,有些或許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罷了,不應該如此的小題大作。

詩篇調態人皆有,細膩風光我獨知——薛濤寫景詠物詩的寫作內涵

薛濤畫像

從這組詩我們看到了女詩人對於自身處境的悲難,也看到了她怨恨命運的不公,在她的骨子裡有著比天高的傲氣,遭到如此的對待,這口氣要她如何若無其事的嚥下呢?或許薛濤陳情不只一次,也許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的增加了畏懼,因而在情急之下才可憐告饒也說不定。

詩篇調態人皆有,細膩風光我獨知——薛濤寫景詠物詩的寫作內涵

五、對社會人生的觀照

在古代女性文人的詩歌,因為受到了社會的限制,題材往往狹窄,除了對自我內心世界的描述之外,關於其他社會人生的理想觀照往往欠缺。然而薛濤卻因為身世和經歷的關係,讓她看清了這個社會的真實,以及人性的現實,為詩歌的題材提供了更開拓的空間,這使得她的詩歌遠遠超出了小家碧玉的自呻自吟,反而充滿了對人生易逝、歷史滄桑的感嘆,甚至包含著對邊關生活、戰地情景的關懷。

人生是如此的短暫且無常,把握每一個當下才是最真實的,纖細如詩人薛濤,更是看到了歷史的更迭,看見了人生的滄海桑田。在《謁巫山廟》一詩中,薛濤懷古撫今,流露出深摯而凝重的情懷:

亂猿啼處訪高唐,路入煙霞草木香。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聲猶是哭襄王。

朝朝夜夜陽臺下,為雨為雲楚國亡。

惆悵廟前多少柳,春來空鬥畫眉長。

身為一個煙花女子,俯視古今,怎能有如此深沉的反思呢?鍾惺在《名媛詩歸》中讚歎到最後兩句曰:“不但幽媚動人,覺修約宛退中,多少矜蕩不盡意。”宬一個受盡人情冷暖的樂妓,在訪幽尋古之時,不禁更添了心中幾許的惆悵,不知道在詩人的心中,是否有著那麼點羨慕巫山神女與楚襄王那段纏綿悽婉的愛情?畢竟那是薛濤一生渴望著卻無法實現的心願。

詩篇調態人皆有,細膩風光我獨知——薛濤寫景詠物詩的寫作內涵

薛濤畫像

另外薛濤對於在沙場上征戰的將士們也懷有著深刻的關懷與同情,在血雨腥風的邊疆戰場,生死只是那麼一瞬間的事情,急遽多變的戰況使她對國家的前途憂心忡忡。對於此類感觸,若非真正親臨戰地之人是不能體會出塞外征戰之苦的,也因為薛濤有過被譴罰赴邊地的親身經歷,故能夠寫出如此深刻動人的詩篇。且看詩人在《罰赴邊有懷上韋令公二首》中寫道:

聞道邊城苦,今來到始知。

羞將門下曲,唱與隴頭兒。

黠虜猶違命,烽煙直北愁。

卻教嚴譴妾,不敢向松州。

在這兩首詩中,詩人寫到了邊塞戰場上的愁苦,常常聽聞到邊城的戰士生活是很困苦的,今天來到了這邊才知道,那昔日唱給達官顯貴們用以助樂的歌曲,現在怎好再唱給出生入死的邊地戰士聽呢?詩人也感受到了邊地的那種蕭索肅殺之氣,懇求著韋令公不要將她發配到邊城啊。再看其另外一首《籌邊樓》:

平臨雲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

諸將莫貪羌族馬,最高層處見邊頭。

此詩向來為人所傳誦,表現出了女詩人高瞻遠矚的卓越見識,和憂國憂民的政治情懷。這首詩是在薛濤死前一年,李德裕於成都府建籌邊樓以示武威時所作,詩人藉著這首詩,勸告諸將不要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不要因為一時的獲勝,便將敵人輕忽了,要未雨綢繆往更遠更高的地方看。薛濤能有如此的見識,又豈是普通的青樓女子所能夠做得到的?故而《名媛詩歸》讚道:“教戒諸將,何等心眼,洪度豈直女子哉,固一代之雄也!”屔這是給予詩人多麼高的讚賞啊。

入仕求官一直以來都是封建士子一生夢寐以求的事,能夠登進士第是一件多麼光榮的事情,不但為家族增添光彩,將來的前途也會一片光明。對於登科作官的認識上薛濤存在著兩種矛盾的心態:一方面似乎想要擺脫高官厚祿的束縛,一方面又似乎對金榜題名的贊詠。如《酬祝十三秀才》:

浩思藍山玉彩寒,冰囊敲碎楚金盤。

詩家利器馳聲久,何用春闈榜下看。


詩篇調態人皆有,細膩風光我獨知——薛濤寫景詠物詩的寫作內涵

薛濤畫像

在這首詩中流露出的是願望與現實碰撞後的牴觸化情緒,是在不可得的痛苦情形下對功名的否定。另一方面,薛濤對功名利祿漠然視之的背後其實蘊含著自我安慰的成分,因為身為一個女子,她一輩子都沒有機會參加科舉考試,當然也不可能登科作官,這對於一個擁有如此高之才華的薛濤而言,無疑是終生的遺憾。

所以,與其說薛濤是在安慰別人,倒不如說她是在安慰自己心靈的創口。雖然薛濤並沒有擺脫封建人生觀念的圈子,但是她能夠對其持大膽的輕視和否定的想法已屬不易了。

詩篇調態人皆有,細膩風光我獨知——薛濤寫景詠物詩的寫作內涵

六、結 語

薛濤的多才多藝是時代賦予她的,這得益於一個比較開放的社交圈。她的身世使她可以較為自由的表達發乎內、動於中的幽思和情懷,“發乎情,止乎禮”的儒家詩教,和社會禮法的規範,在她的面前似乎也淡化了。從而使她脫穎而出,以其風雅靈慧、超然世外的風采,獨領風騷,形成了唐詩國度中一道亮麗的景觀。薛濤的情感魅力以及與此相適應的表現方法,真可謂是無心插柳柳成蔭,這些成就了她在中唐詩壇的地位,使她可以與中唐的一批傑出詩人比肩而立。

詩篇調態人皆有,細膩風光我獨知——薛濤寫景詠物詩的寫作內涵

薛濤畫像

通過分析薛濤的寫景詠物詩,我們可以發現,在藝術方法上,雖然多采用傳統的比興方法,抒情寫景,但是能夠推陳出新,不模仿、因襲,而能有自己的獨創性,也能表現出新奇的創作風格。因而激起後人對她詩品和人品的高度讚賞,對於她的悲劇命運也有著限同情和惋惜。薛濤對自己的詩藝頗為自許,曾寫下

“詩篇調態人皆有,細膩風光我獨知。”的名句。

綜觀薛濤的寫景詠物詩,全面的展露了一個身分特異的女性詩人情懷。有熱愛生活的真摯情感,有卑微生涯的勉強微笑和屈辱的嘆息,也有橫遭奴役的酸苦與悲憤。她絕不一味的順從,在人生的堅持掙扎中能抗逆自珍。她不斷的吐露相思和愛慕,對她所向往的幸福作了徒勞而綺麗的追尋。在她有限的視野中,還曾關切國事,顧念社會世情,作出了一個弱女子詩思拓展的自我超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