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牛頓最終會研究神學:恐怕只有他能解釋人類的終極問題

現在的社會有一句很著名的話: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

為什麼牛頓最終會研究神學:恐怕只有他能解釋人類的終極問題


我很相信這句話,因為很多科學家在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之後,都轉而研究上帝。

最典型的就是牛頓和愛因斯坦。

難道我們比這倆大拿更聰明,更懂科學?

這是不可能的。

然而就連他們都沉淪於神學中不能自拔,更何況我們這些後生呢?

牛頓和愛因斯坦等科學家一輩子都在研究“上帝給人間定的規則”,是絕對虔誠的基督教徒。

我們所知道牛頓力學三大定律、微積分、萬有引力等學術成果,

在他晚年看來只是研究出了上帝給人間定的規則,相當於猜出了上帝的心思。

況且,沒有任何科學證明上帝不存在,不管是生命的起源還是宇宙的歸宿,

人們最多隻是解決了從無窮接近於0到1的跨越,

卻沒辦法解釋從0到無窮接近於0之間的變化,就連現在的高等數學都不能。

“有生於無”雖然是個牛逼的話題,

但是沒有人能夠證明,所以老子永遠還是高高在上、莫測高深、玄之又玄。

人類也無法判斷是否有更高維度的存在。

現階段人類的科技文明貌似很高,但那只是技術應用,

我們對自己所處的世界,不管是宏觀還是微觀層面都沒有找到頭尾,

甚至有的科學家驚呼這似乎是沒有盡頭的,

就算用量子來解釋,也總是那麼的牽強。

宏觀層面,宇宙那麼大,連個外星生命都沒找到,這真是讓人沮喪;

微觀方面,本來以為原子是最小的單元了,沒想到又有質子、電子,

更別說夸克、中微子了。


為什麼牛頓最終會研究神學:恐怕只有他能解釋人類的終極問題


其實世界上最早的宗教就是解釋物理上這些東西的,

至於我們把這些理論稱為科學,那是後來才總結出的概念。

所以說,信奉宗教,其實是讓我們迴避這些恐怖不可測的未知。

畢竟現在的科學家幫不了我們,或許神可以。

孔子曰:

“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沒有敬畏的人,做事沒底線。

老外知道,人無敬畏之心很可怕,所以他們有七宗罪,

稱自己為“sinner”,每個人都逼著自己信點什麼,做壞事的時候有點顧忌。

我們古代也是這個樣子,信仰輪迴,牛鬼蛇神,做壞事的時候就會有所顧慮。

最關鍵的是,人類需要團結紐帶,就好比中國人的同鄉,日本人同期。

信仰就是團結的紐帶,上帝存不存在不重要,你不跟我一個信仰就是敵人。

這也是唯一真神論的可怕之處。

中東部分的人群都信仰伊斯蘭教,

但是伊斯蘭教沒有分化的話,其信仰比較可怕的地方就是太排他了,

這樣很容易引發戰爭。

我覺得,宗教的本質不是神化而是教化。

何為教化?就是教人如何生活或者生存,這跟師傳生,父傳子本質一樣,

宗教只是教化的一種形式,或者理解為傳承的一種手段,這並沒有任何不妥。

至於神化,是那些站在宗教結構頂端的人為了給自己博取特權而採取的手段而已。

這一點必須要看到,才能擺脫“迷信”的桎梏。

宗教的存在是合理的,而不切實際的有神論等等,

僅僅是一部分特權階級謀取私利的手段。

最重要的,科學幫助人類瞭解物質世界,卻不瞭解個體內心的漣漪。

在這一點上,思想與宗教都無比重要,

不顧倫理,盲目地研究科學不是天才就是瘋子。

如果人們不顧倫理進軍某些科學,就會變成一個個沒有感情的機器,

就像電影裡的生化危機一樣,

愛情、親情、友情將不復存在,

而宗教卻叫人去愛,仁者愛人,真善美等等。

這就是區別,人不止活在物質的生活裡,他們更希望活在精神能夠得到慰藉的生活中。

就算馬雲、特朗普這樣的大人物都概莫能外。


為什麼牛頓最終會研究神學:恐怕只有他能解釋人類的終極問題

所以,宗教關懷的問題是人類的終極課題,是關於靈魂拷問的問題。

而科學更多是一種關乎現實的學問,在一定程度上無法給予心靈及道德上的慰藉,

或許你還年輕,身強體壯,沒有想過死的事情。

當你到了一定年紀,身邊的親人陸續去世,

自己也開始身體虛弱,病痛纏身,

而且總有些慢性病靠現代醫學也治不好。

這時候你就會發現信仰一個宗教可以讓你心裡不再空虛,

也不再那麼怕死。

這就是宗教的最大意義了。

科學和無神論起不到這種臨終關懷的作用。

最後,說白了,信上帝總比信錢權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