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件防护用品都来之不易!”医用物资的“找货”日常

“每一件防护用品都来之不易!”医用物资的“找货”日常

“刚联系了1.6万个口罩,中间有变化,没戏了”“已经拉上货往回走了,又有变化,拿不回来”“意大利有一批N95口罩,但不是医用的”……这是延庆区医用物资保障组成员梁士猛的沟通日常。每天各种消息不断,但只有医用物资真正运到中医院库房的时候,他才能放下心来。

梁士猛在延庆区中医院专门负责医用物资采购,今年已经是第11个年头。“医用外科口罩1.36万个,普通医用口罩3000个,隔离服1000件,一次性工作帽1万个,一次性鞋套8000副,一次性乳胶手套3万副,2.5升的医用酒精70瓶,84消毒液11箱。”这是疫情开始以来梁士猛的战绩。每一批防疫物资,都是他一点点“磨”出来的。

“千方百计、想法设法地寻找采购渠道,一条线索都不能错过!”区医用物资保障组薛亚春介绍,除了各医疗机构原有采购渠道外,区医用物资保障组每天还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找货”。

截至目前,医用一次性口罩、隔离衣、护目镜等11类医用物资已陆续运抵一线。

摸清底数是采购的基础,这就要看数据分析专班的了。

库存有多少,每天用多少,进货多少,物资还能撑多久,哪些要赶紧进货……一张张表格,一串串数据,他们如数家珍。

医用物资除了要储备充足,更要严把质量关。医用物资联合验收专班成立了。

“每一件防护用品都来之不易!”医用物资的“找货”日常

据延庆区疾控中心武书彦介绍,医用防护用品都有严格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要求,比如经常提到的N95口罩就有好多型号,其中1860/1870/9132型号是用于医疗作业的,1860型号N95口罩是一线医务人员的标配。但8210/8511型号用于建筑工程防灰尘等,9210+型号则是用于工业工程,这两类就不能用作医用防护。

此外,还要看产品的证件是否齐全,包括供货商的公司营业执照、经营医疗器械许可证,商品厂家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和产品检验合格证等等。

目前,该区医用物资主要集中在区医院、中医院、疾控中心及三家医学观察点,主要用于感染科、急诊、呼吸科、120、检验组、消毒组、流调组等科室。

“有得用”更要“省着用”,医护人员使用时都“精打细算”,避免浪费。“防护用品用错了就是浪费,比如防护服只在隔离病区使用,发热门诊用了就是浪费。”区医院副院长李金亮介绍,区医院制定使用标准,医护人员的防护用品严格按标准配发。

同时,疫情期间医院的就诊患者减少,区医院合并相关诊疗科室和病区,安排医护人员轮班,减少防护用品的消耗。李金亮解释:“每一件防护用品都来之不易,医护人员要让每一件防护用品都用在该用的地方,发挥最大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