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战“疫”观察|哪些因素支撑A股冲破疫情考验?

金融战“疫”观察|哪些因素支撑A股冲破疫情考验?

从2月3日开市,到2月14日收盘,A股战“疫”满两周。大盘仅在2月3日开市重挫7.72%之后,连续多日收涨重回2900点大关;代表新兴产业的创业板指数更是冲上近3年来的新高。

金融战“疫”观察|哪些因素支撑A股冲破疫情考验?

回顾这两周,市场运行平稳。“A股市场经受住了疫情冲击的严峻考验,目前市场已基本回归常态化运行。”中国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2月15日的一番表态,宣告最先“复工复产”的资本市场率先打赢了第一场硬仗。

南方+记者采访了多位投资者、分析师、业内人士,试图复盘这场股市战“疫”,并找到其率先走出疫情“阴霾”的原因和逻辑。

因素一

市场理性,“逆行者”众多

2月3日,庚子鼠年第一个交易日,A股乌云密布,受疫情冲击,千股跌停。然而市场上却不乏“逆行者”。

“不仅不跑,还择机加仓,直到打完最后一颗子弹。”位于深圳的一家私募上善若水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侯安扬当天指挥账上所有剩余资金对消费、科技等跌停的个股进行了加仓。

另一家私募大佬康庄金融集团董事长常士杉也选择“逆行”,面对A股2020年的这只突如其来的黑天鹅,他指挥仓位从七成加到了接近满仓,分散在消费、金融、科技等板块。

侯安扬表示,他的决策并非盲目乐观,而是有理有据。“1月20日,疫情刚刚被曝光,我们迅速将2003年‘非典’前后的市场数据调出来研究复盘,得出了疫情必然有影响,但只是暂时影响,一旦过去行情会修复,甚至很多公司股价下跌会出现最好的投资机会的结论。”

金融战“疫”观察|哪些因素支撑A股冲破疫情考验?

不少专业投资机构都持同样态度。在2月3日大盘重挫后,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果向记者指出,A股一次性调整到位,砸出了“黄金坑”。市场多头力量越来越强大。一向谨慎的北上资金大举流入超300亿元抄底;近百家公募、券商资管、银行理财子公司掀起“自购潮”。

回顾这两周以来市场的变化,除了大盘重回2900点,受疫情影响暴涨的医疗板块进入冷静期,出现行情分化;餐饮、交通、地产、农业、制造业等被冲击的行业都在修复反弹;最提振人心的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科技行业顽强“抗跌”,被各方坚定看多而逆势上涨。

记者注意到,面对这次疫情,大部分投资者表现理性,他们抱着与其跑反而造成更大范围下跌的恶果,不如同舟共济闯过去的积极心态应对;与此同时,还有上市公司等市场主体,像2015年千股停牌应对下跌的情景不再。市场主体的理性,成为A股得以经受疫情考验的核心力量。

因素二

监管成熟,及时精准施策

除市场因素外,多位分析人士均指出,此次A股得以平稳度过疫情敏感期,在短短两周内就步入正常周期,与监管及时、精准施策有直接关系。

“2月3日如期开市,就是一个非常重要和明智的决定。”侯安扬指出,在几乎全面停工停产的情况下,A股顶住压力率先“复工”,不仅释放了流动性,更释放了信心。“

在这次疫情中,资本市场一系列措施出台,都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成熟、更加尊重市场的监管。

2月1日,央行与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这套“战疫组合拳”包括30条具体举措,其中有9条与资本市场直接相关。

在开市前夕,证监会的一番表态和举措也稳定了市场军心。比如证监会宣布正在研究和出台对冲工具,同时披露目前的股票质押、债券风险都处于可控状态,给了市场“定心丸”。证监会还强调,疫情对市场的影响是短期的,不会改变中长期走势

2月3日和4日,呵护市场的政策进一步落实,央行开展了1.7万亿元公开市场操作以投放流动性。此前,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已放出话来,称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及时投放充足的流动性,维护流动性合理充裕。

金融战“疫”观察|哪些因素支撑A股冲破疫情考验?

2月14日,资本市场又一改革重磅——再融资新规落地,中山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向记者指出,再融资新规的适度放松,将激活近几年来较为低迷的定增市场,进一步释放改革的红利。

目前,尚未过去的疫情仍然是市场最紧张的神经。但实时的疫情披露机制让广大民众消除了信息不对称,尤其是近日来,确诊人数的增幅在不断下降,治愈人数的数量在快速增加,透露着疫情正逐渐好转的丝丝迹象。

不仅是国内,博时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魏凤春指出,因中国有力控制疫情蔓延,并出台政策稳定金融市场,令全球市场对新冠疫情担忧都显著缓解

因素三

基本面稳,中国经济有韧性

“中长期来讲,疫情对市场的冲击有限,”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指出,“疫情消退后,经济活动将恢复正常,中国经济增长趋势不会改变。监管层对资本市场改革的力度持续加强,对科技创新板块高度重视,这些都意味着股市长期向好的方向不变。”

金融战“疫”观察|哪些因素支撑A股冲破疫情考验?

不少分析人士都指出,A股增长动力的源头来自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强劲增长韧性支撑着A股的信心

作为企业的核心力量,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发展状况。从目前的年报披露的情况来看,A股上市公司整体盈利水平有望保持稳中有升,中小创企业业绩显著改善;以5G、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金融战“疫”观察|哪些因素支撑A股冲破疫情考验?

“疫情也好,中美贸易摩擦也好,历史证明,冲击反而会刺激了国内的创新和改革,新兴产业或有望加快发展势头,带来更强的长期经济增长趋势,使得国内经济更加健康。在我看来,以5G、新能源为代表的新一轮创新周期已经到来。”平安基金权益投资总监李化松向记者指出。

出于该逻辑,大多研究机构对A股中长期的发展走势持乐观态度,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就向记者指出,从全球来看,2020年最大的投资机会仍在A股

【记者】张艳 黎华联

【策划统筹】谢美琴 陈颖

稳金融,战疫情。更多信息,请关注“广东金融发布厅”↓

【作者】 张艳;黎华联

【来源】 289财经热点南方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