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寿命超3000小时,中国终于打破西方封锁,俄:损失几十亿


发动机寿命超3000小时,中国终于打破西方封锁,俄:损失几十亿

图为中国新型发动机尾喷口

最近一个消息让军迷们非常激动,在航发技术上中国终于打破了西方封锁,又一核心技术耐高温材料获得突破,让中国新型发动机的寿命超过了3000小时,因为中国常年从俄罗斯进口发动机,这项突破让中国每年可以节省几十个亿,对此有俄罗斯专家表示,中国的航发技术提升让俄罗斯损失了几十亿。

发动机寿命超3000小时,中国终于打破西方封锁,俄:损失几十亿

图为中国喷气发动机

航空喷气发动机一直有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这一美誉,因为需要工作在高温和高速气流冲击的环境下,喷气发动机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和复杂,对于结构设计和机械加工的水平要求都非常高,目前全世界只有很少几个国家可以研发先进喷气发动机,其他所有国家都只能从这两国进口发动机。

发动机寿命超3000小时,中国终于打破西方封锁,俄:损失几十亿

图为中国喷气发动机

喷气发动机内部零件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特别是喷气式发动机的压气机和涡轮,前者需要将进气道内速度极高的气流减速到亚音速,并把气流压缩成数倍大气压的高压后输送到输送到燃烧室内与燃料混合并燃烧,而涡轮则需要承受燃烧后数千度的高温高速气流的冲击,并从中攥取能量转动,带动整个发动机的运行,因此压气机和涡轮两个部件的性能直接决定了整台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

因为要应对温度极高的燃烧后的气流和承受旋转产生的巨大离心力,涡轮叶片的制造难度极高,即使是钨这种世界上熔点最高的金属在这种温度面前也会软化,然后被巨大的离心力撕成碎片,为了同时保证强度和承受高温,涡轮叶片采用了非常复杂的空心气流冷却设计,叶片内部有大量的微小冷却气道,表面也布满了大量小孔,冷却气体从气道内流动带走热量后从小孔中喷出,形成一层气体薄膜隔绝热量,结构非常复杂,此前全世界只有美俄两国能够制造这种叶片。

发动机寿命超3000小时,中国终于打破西方封锁,俄:损失几十亿

图为采用了新型国产发动机的歼10B

而中国经过艰苦的自主技术攻关之后,成了世界上第三个能制造这种叶片的国家,并且性能与美国产品相比也毫不逊色,在将它们安装到了国产的涡扇10等发动机上后,国产发动机的寿命就有了巨大提升,从只有俄罗斯水平的1500小时提升到了与欧美持平的3000小时,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

更让人兴奋的是,现在中国不仅能生产先进发动机,还拥有了性能不逊于美国的矢量喷管技术,因为要承受气流的冲击,矢量喷管也需要类似于涡轮叶片的隔热技术,而在中国攻克了叶片技术的难点后,矢量喷管技术这个难题也就被迎刃而解了,据称国产的矢量喷管技术未来将被安装在歼20战机上,这无疑将让歼20的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