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涉疫情防控商品銷售手續“特事特辦”


北京:涉疫情防控商品銷售手續“特事特辦”

疫情防控期間,口罩成了緊缺商品,消費者想買沒有,經營者有貨卻不能賣。2月14日,記者從北京市市場監管部門瞭解到,近期針對疫情防控商品銷售手續,各市場監管局開闢了“綠色通道”,按“特事特辦”審批。

通州:打通45個疫情防控銷售“堵點”

2月12日上午,通州物美大賣場的馬先生拿著厚厚一摞資料,來到通州區市場監管局,為物美超市下屬的12家超市和便利店辦理經營範圍增項和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據馬先生介紹,最近他們籌到一批一次性醫用口罩,與普通民用口罩不同的是,銷售醫用口罩需要專門的審批,要同時具備銷售二類醫療器械的營業執照和備案許可後才能經營。物美超市在通州區共有48家超市和便利店,通州果園店的經營範圍不能從事醫用口罩的銷售活動,需在營業執照上增加銷售第二類醫療器械,另外還有12家超市和便利店不具備銷售二類醫療器械備案,這其中包括全區最大的位於通朝大街的物美大賣場。

北京:涉疫情防控商品銷售手續“特事特辦”

通州區市場監管局負責登記註冊和醫療器械經營備案的3位科長接待了馬先生,不到1個小時的審核,馬先生順利拿到了新打印的營業執照。通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註冊科科長王禹清說,按照正常的內部審批流轉程序,要先完成營業執照變更再進行二類醫療器械備案。這次“特事特辦”,對物美提交的登記申請同時受理、同步核准,最大限度壓縮審批時限。

據介紹,為了服務疫情防控,通州區市場監管局為疫情防護物資和商品生產經營企業開闢“綠色通道”,優先加急辦理,還安排專人開展對接,根據申請人的不同情況和需要制定項目內容不同的個性化服務方案。據統計,疫情期間共計完成45家疫情防控商品物資生產經營企業的登記註冊和經營範圍核准,使疫情防控物資和商品第一時間生產和上市。

門頭溝:為企業藥械資質“容缺辦理”

門頭溝市場監管局通過“容缺服務”方式,為該區內的16家物美便利店當日辦理二類醫療器械經營資質,進一步拓寬消費者購買消毒防護用品的渠道。

北京:涉疫情防控商品銷售手續“特事特辦”

據介紹,物美集團近日聯繫到門頭溝區市場監管局,準備在全區的16家物美網點,全部銷售口罩、體溫計、防護服、消毒用品等,並增加二類醫療器械經營資質。但因物美集團在全市均進行申報,書面材料短時間內無法全部提供,提出是否可以進行“容缺辦理”,即先行獲得資質,後續補齊材料。門頭溝區市場監管局綜合衡量企業日常經營狀況、投訴舉報數量、違法違規情況及風險分級結果,特別為企業開設了“綠色通道”,僅收取一份承諾書和必要的錄入數據信息材料。經過登記窗口人員的緊張辦理,16家物美網點的二類醫療器械經營資質均在當日下午辦結完畢。

海淀:疫情相關投訴24小時辦結

受疫情影響想退掉之前訂的機票、舉報樓下藥店賣的口罩價格太高了……受疫情影響,海淀區市場監管局近期接到“接訴即辦”來單6590餘件,疫情相關訴求4740餘件,超過總接訴量的75%。

北京:涉疫情防控商品銷售手續“特事特辦”

據海淀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接單量暴增背後是因疫情而直線上升的民生訴求,主要涉及要求在線旅遊平臺退還交通、酒店住宿訂餐等相關費用,以及口罩、酒精等防護和消毒用品哄抬物價等。為了儘快解決市民的投訴,海淀區市場監管局按要求提高群眾疫情類訴求響應和辦理時限等級,和疫情相關的訴求,立即辦、優先辦,實行2小時響應,24小時辦結。

另外,針對疫情物資支援企業,提供“綠色通道”服務,按照“特事特辦”原則,提供專人服務,確保從受理到領照單戶不超過半小時。同時為具有生產經營能力的防疫物資企業,提供營業執照發放、醫療器械生產、經營備案許可等事項的“一站式辦理、一個環節、一天領照”的“三個一”政策,最大限度實現防疫物資企業快速生產經營,全力破解防疫物資緊缺難題。

北京易淨星科技有限公司擬向湖北醫護人員援贈眼鏡抑菌防霧布等抗疫物資,亟待辦理營業範圍變更和醫療器械備案許可。海淀區市場監管局指派服務專員,為企業提供全程“一對一”服務,當日即同步辦結營業執照變更及醫療器械備案許可手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